人物:赵南星

相关人物:共 80 位
共 10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我行半天下,始到东海隅。
水落嶕石出,中飞两鹈鹕。
情知瑰奇产,势与险阻俱。
在夷岂必陋,虽圣犹乘桴。
吭风丹穴凤,尾雨青丘狐。
幸随任公子,不愧七尺躯。
王邦采笺本渊颖集:按先生甬东记:梅岑山,梅子真炼药处山。梵书所谓补怛洛迦山也,唐言小白花山。自山东行,西折为观音洞。洞瞰海,外巉中裂,大石壁紫黑,旁罅而两歧,乱石如断圭,积伏蟠结,怒潮摐击,昼夜作鱼龙啸吼声。又西则为善财洞。峭石啮足,泉流渗滴,悬缨不断。前入海数百步,有嶕,土人云:曾有老僧秉烛行洞穴,且半里,山石合。一窍有光,大如盘盂,侧首睨之,宽弘洁白,非水非土,远不辨涯漈。又自山北转得盘陀石。山粗怪益高,垒石如垤,东望窅窅,想像高丽、日本界,如在云雾苍莽中。日初出,大如米筛,海尽赤,跳踊出,天末六合奛然鲜明。及日光照海,薄云掩蔽,空水弄影,恍类铺僧伽黎衣,或现或灭。南望桃花、马秦诸山,嵌空刻露,屹立巨浸,如世叠太湖、灵壁,不著寸土尺树,天然可爱。东南望东霍山,山多大树,徐韨盖驻舟此。又有沙山,细沙所积,海日照之有芒,手攫则霏屑,下渐成洼穴,潮过又补,终不少损。旁有石龙苍白,角爪鳞鬣具,蜿蜒跨空,亘三十里,舟经其下。西转别为洋山,中多大鱼。又北则为胊山、岱山、石兰山,鱼盐者所聚。又自北而南,则为徐偃王战洋。世言偃王既败,不之彭城,而之越,弃玉几砚会稽之水。
名玉方在璞,隐隐含辉光。
不有卞和子,忽焉终韫藏。
物情有感遇,世岂无明良。
胡为抱之泣,徒尔重自伤。
李君温如玉,独负圭璧章。
我乃他山石,磨琢以相望。
进思正斋居,君已谢奉常。
局促笼中鸟,插翅慕云翔。
金华为益高,浙水为益长。
玉尔明德躯,慰我金石肠。
登山莫厌上山劳,登去登登眼益高
须学当年登岱顶,眼中天下小秋毫。
师出身先死,功尊节益高
平生满襟泪,沾洒旧龙刀。
留别赵梦白 明 · 张佥都
七言律诗
娟娟丛竹翠犹翻,冉冉微霜白渐繁。
海上孤槎张博望,尊中十日赵平原。
江鸿片月寒争渡,朔吹空林晚自喧。
知己风尘看汝在,那能离别不销魂。
一出铜驰几望京,词人籍甚赵郎名。
文推邺下刘公干,狂似陈留阮步兵。
清啸高楼遮海戍,转输连舰发津城。
溯波双鲤无因至,何限中原尺素情。
斥鴳游枋榆,逍遥在寻丈。
醯鸡生瓮中,何由睹天壤。
曲士劳劳一世间,白首风尘空偃仰。
明公托宿自神楼,傲睨浮云转高敞。
九州不足步,四溟不入眼,脱略小区寰,局促悲世网。
寓意神楼十二重,振衣千仞怀独往。
太虚为宇天为梯,上逼鸿濛下坱漭。
照室宵悬罔象珠,排虚日射金银榜。
黄鹤南度啸月明,紫气东来开天象。
乘雾壶中汗漫游,御风方外泠然赏。
玄览还同弘景登,金丹况遇安期饷。
吞腥啄腐笑世人,冲栖福地何潇爽。
公昔芳年叩帝阍,一旦云台振洪响。
挥翰高凌杨马前,许身直拟夔龙上。
世路喜浮沈,中怀转跌荡。
经纶未究蚤拂衣,身也可退道难枉。
秖今大隐八十春,澒洞乾坤几反掌,公也风神益高朗。
上乘真窥鸿宝书,后车久谢鹰扬访。
羡门王乔可等期,芝草琅玕日夜长。
念我曾蒙国士知,从公拟税尘涂鞅。
介寿惭无杂佩贻,回首神楼发遐想。
嗜名胜脍灸,逐利较寸尺。
人不知纳诸槛阱之危,世不能脱诸乾没之役。
益高役益劳,终生争就工前却。
呜呼奈尔何,人欲如丘壑。
云收天益高,木落山更奇。
明月忽飞来,皎然如有期。
幽人坐虚室,弄影聊自怡。
瑶琴弹一曲,千里空相思。
玳瑁筵开集彩毫,侍臣相对此持螯。
双星碣石盟初聚,十日平原气并豪。
画省白云三辅色,牙樯明月九江涛。
论心是处堪长夜,怅望王祥隔佩刀。
共 10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