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贾三近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七峰诗 其一 朝阳峰(1120年) 宋 · 李纲
七言绝句
昔年叔子爱岘山,李太白目郎官湖,而湖山之名垂于无穷。微二子,则峻峰清流,湮灭而无闻矣。七闽于天下为远地,而沙阳尤僻,虽佳山水,人罕知之。予来此,爱其溪流平缓清彻,而濒溪七峰,崷崒联络,竹树郁然 如屏障间,前此未尝有名之者。予尝莅职太史氏,而窃爱是溪也。表兄翁挺,适有诗来云“梦随太史泛闽溪”,因目之曰:“太史溪”。其最东一峰曰“朝阳峰”;其最西一峰曰“碧云峰”;朝阳之西一峰最高曰“妙高峰”;妙高之西一峰之下有道士隐居曰“真隐峰”;碧云之东一峰上有岩桂,秋至开花,香满城中,曰“桂华峰”;桂华之东两峰相属,与阁相对,曰“凝翠东峰”、“凝翠西峰”。各赋诗以识之。予虽不足以望叔子、太白,而溪山之胜,庶几不愧岘山、郎官湖云。时宣和二年六月十九日,序。
先得朝阳一段红,何年鸣凤集梧桐。
归舟行到湾环处,知是沙溪第一峰。
太庙瑞芝颂 南宋 · 王炎
四言诗
圣天子光奉贻谋,嗣守神器,兢业不懈,日亲万几。间五日一朝于两宫,蒸蒸翼翼,问安侍膳惟谨。圣孝昭假,天地祐助,祖宗顾歆。乃庆元五年秋八月壬申,玉芝产于太庙太室之西楹。越十日辛巳,有司以闻,诏丞相帅百僚纵观。参考图谍,是为上瑞。维时近重明节,銮舆诣寿康宫奉香以进,太上燕豫,天颜怡怿。越六日丙戌,朝于寿康宫,欸侍。至日中昃,清跸始还。九月庚寅朔,用家人礼奉玉爵上千万寿于宫中,孝慈浃洽,佳气葱郁。于是公卿大夫及都人士女,外薄海隅,无不欢喜,乃知国有大庆,中外禔福,庙社奠安,休徵之来,符应彰灼如此。臣不肖,秉笔隶太史氏,敬敷叙本末,书之汗青,藏诸金匮石室,以昭示将来,永永无极。又念昔汉甘泉宫九茎效异,唐延英殿三花吐秀,与产于庙楹不可同语,而一时君臣动色相贺,歌而诗之,以自夸诩,载在方册,犹为美谈。今瑞不虚出,庆事鼎来,福禄曼羡,是宜被之管弦,播于乐府,以铺无前之宏休。臣职在铅椠,喑无歌咏,附于英茎之奏,则归美报上,义诚有阙,心甚惧焉。谨拜手稽首献颂曰:
宋绍天命,列圣重光。
丕绪舄奕,施于无疆。
少海日升,庆元五祀。
渊默面南,格于天地。
于穆清庙,玉芝呈瑞。
蔓蔓其华,丽于丹楹。
匪根斯殖,匪葩斯荣。
和气融液,不春而生。
其瑞维何,祖宗咸喜。
神孙致孝,孺慕无已。
有开必先,产祥隤祉。
其孝维何,神明可通。
问安寝门,四辅翼从。
洗爵为寿,雍雍在宫。
莫大之庆,朝野攸同。
赉尔高年,曰予锡类。
颁爵辅臣,曰汝予助。
三宫岂乐,万姓歌舞。
维我高庙,中兴集勋。
神器所传,艺祖之孙。
重华之断,寿康之仁。
凝神冲漠,不俟倦勤。
群黎属望,天启元子。
四圣揖逊,千古颛美。
主鬯匪易,秉心肃庄。
以奉重闱,媚于慈皇。
崇德尚贤,心膂股肱。
尽摈浮伪,慈皇是承。
酬酢万微,未明当依。
不蔽不疑,慈皇是以。
民附于仁,天鉴厥诚。
对越在上,祖宗之灵。
贶以瑞物,胙其德馨。
昔在绍兴,芝尝再茁。
仁皇英皇,二祖之室。
曾孙笃之,克肖其德。
受是珍符,宠绥四国。
曷以祝之,万寿无极。
又曷申之,子孙千亿。
有德有瑞,隐显合符。
自今以始,史将娄书。
皇德日新,勿替厥初。
按:《双溪集》卷九。
道人一亩宅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道人一亩宅,乃在清江浔。
山童解迎客,开户花木深。
幽草有远意,仙禽无俗音。
剑气或成虎,丹光欲流金。
丸中探日月,画前见天心。
注:已上凡四十首多古乐府之续题或写风情或述风土或吊古悯时及游方外之作也以古风人之兴象带太史氏评裁诗家自老杜以来之所稀有也复识。
 北斗道经一卷故太史清江范梈所书贵溪薛毅夫奉而藏诸禹穴承母命也母倪姓讳瑞贞世大族生于至元之庚寅生之夕父母睹北斗光烛于庭故长而事斗极虔日诵其经年十九归薛昶氏昶早卒时甫二十(一作三十)孀节卓伟训毅夫诗礼为名士毅夫一日过清江谒太史告以故太史为书经俾归遗母母得之喜曰比夜梦汝执经我侧今致此非偶然也吾百岁后可藏诸名山慎毋忘暨毅夫终母丧乃上会稽诣禹穴藏经已而属太史氏襄陵张翥为之铭铭曰禹陵之洞阳明虚中閟玉匮遁甲图孰敢窥之神所徂有孝子毅精诚孚斗七宿经史梈书玄黓摄提月在如翥也作铭古作谟历厥世百文弗渝后有道者其徵且
薛母高门女,生时斗烛庭。
红颜斑竹泪,白首蕊珠经。
鹤绕香千匝,龙辞海独听。
妙音遗杳眇,阴德著幽冥。
月堕朝朝镜,云生夜夜軿。
翰林留制作,禹穴护精灵。
地接曹娥庙,天低婺女星。
辉光同百世,事迹有馀馨。
题董千里孝思卷 明 · 潘希曾
七言绝句
昔韩文公作董生行生祥下瑞在狗乳鸡哺间道其实也汪太史间斋修实录凡以驯兔产芝称孝感者皆削不书独喜兰溪董千里能笃于孝为赋诗美之盖韩公意也嗟乎董氏垂千年而孝子之见于歌颂者再焉岂易得哉特次太史氏韵以播其事云
董生纯孝有天知,又见云孙起孝思。
谁似昌黎书瑞应,寻常鸡犬胜灵芝。
君不见乔将军绕篱多种葵,花开满院香风齐。
画屏掩映珠帘静,白日熹微晓径迷。
峨冠博带称儒雅,宾客雍容列尊斝。
醉时倚剑撑斗牛,豪来落笔窥班马。
扁舟昨日归五湖,鱼丽空留江上图。
凌云壮志应长在,向日丹心迥不孤。
三边戎马多骄气,河套烽烟二千里。
好驰十万横匈奴,勒石燕然报天子。
归周仍避纣,渭叟况同襟。
叩马何饶舌,采嶶还苦吟。
当年谏武意,昔日事殷心。
生死知音在,明夷用独深。
注:叩马之说不经见而详于太史氏夫子止称伯夷求仁得仁而孟轲氏以为夷与太公同避纣归周而倡天下以从周然则助成周之王业者夷与太公也太公鹰扬而夷谏与夫既已身远避之而又谏伐之者既巳助成其王业而又复谏止之皆疑于不类此王临川辈所以据孟氏以征史迁之诬也尝思之而得其说夷之归周归文王也文王终身事殷伯夷叩马而谏然则始终与伯夷同心者文王也文武父子一道然夫子称文王至德而未尽善于武则微意亦可知矣夷之归周不嫌于同其父而不同其子其与太公亦不嫌于始同而终异也迁之说其亦未可以为诬哉
爱君簪弁里,丘壑白云情。
秀石连峰出,高花向日明。
诵诗趋幼子,问字揖诸生。
有约寻天目,相将杖屦行。
左司徒灵壁公传其祖姑刘氏、外祖母徐氏、中表妹黄氏之节。刘、徐已奉诏旌表,黄则待有司奏上也。三节,笄祎妇耳,从一而终,炳炳烺烺,可以风世。余为之歌,以俟太史氏采焉。
明月不西升,海流不东回。
吁嗟贞烈一寸心,青山可崩城可颓。
刘也彭夫年二十,夜夜青灯抱儿泣。
尽折金钿宝镜捐,双啼玉箸麻衣湿。
荻灰教儿儿作儒(荻,清刻本原作“狄”。),机丝四壁鸣螀急。
汤溪王傅是儿官,忍死报夫在书笈。
九十馀龄称未亡,恩光绰楔当门立。
徐嫁王家处士时,倏遭流贼破城池。
红颜被虏骂不绝,七箭三鎗死最悲。
天乎白璧凛不涅,那能复顾投井儿。
儿生夫在死已矣,国典旌门更勒碑。
黄姐早得朱皋婿,朱生殒没儿三岁。
翁姑议嫁车及门,入室理妆剪盘髻。
房湛之女昔割耳,文叔之妻曾自劓。
千秋贞烈事相同,辛苦育儿保宗系。
绣枕罗衾虫网丝,凄风惟有终天泪。
吁嗟三节并哀酸,松柏冰霜岁共寒。
何事铜台漳水上,西陵烟草繐帷看。
裋褐论交岁几更,寥寥双眼为谁明。
五云公子才无敌,三省仙郎谏有声。
南国久疏鸿雁字,东山同系薜萝情。
衡门两度经秋草,华月空梁梦不成。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