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崇造天,剑佩声相磨。
吐哺遘良宰,招延奇士多。
伊人奋下国,被发行燕歌。
愿以朱丝绳,锵然间云和。
千金不受赏,抱犊遵山阿。
流言点赤舄,推毂转蹉跎。
手中青琅玕,斡弃同蓬科。
倚门俟舟楫,旅服返江沱。
素交一以尽,行路起挥戈。
严霜下宿莽,悲风增微波。
强食以自爱,啜泣将如何。
吾从二子后,犹有一尊期。
游倚朱家侠,名推沈约诗。
檐花飘绛雪,宫漏报缁帷。
卜夕欢娱地,归鞍北斗垂。
少别已三载,都亭把袂新。
兕觥飞莫算,鸾烛坐偏亲。
歌岂燕中侠,谈多稷下人。
上林花事早,能几醉芳春。
奉玺何年绿绶郎,趋朝云自楚人乡。
鹿皮今荐明堂璧,鸡舌犹含旧省香。
汤沐我空怀汉邸,笑谈君尚隔燕阳。
青春倘拜彤弓赐,可是欢逢在建章。
三辅东西几驿程,太行山翠扑飞旌。
洒途雨为诸郎送,入部星占二使行。
鹊下桥堪通汉渚,凤鸣台自傍秦京。
洞箫总待王褒奏,早擅南宫作赋名。
闰月值暑霄,掖垣隔斋室。
文箪倦忽展,道书閒自帙。
客从何来亦遽集,经旬渴似文园日。
羁宦宁殊内史留,端居颇养徵君疾。
久淹康乐临海峤,谁为弘明供芝术。
惭谢西曹小吏才,学持东省郎官笔。
郎有平陵朱阿游,吴中诸沈得隐侯。
以吾一日虽差长,称诗二子皆名流。
此处凤城接银汉,此时虬水下铜沟。
岂及潘郎吟骑省,但随许掾坐斋头。
歌拍拍,情脉脉。
芙蕖白,琅玕碧。
何许能持慰今夕,可怜江汉思归客。
犹是端溪老坑石,繄何人兮为琢刻。
近千年矣文房侧,斑驳墨锈黔而泽。
上頫下昂依古式,有义存焉应物格。
頫戒其骄昂拱辟,复示象焉在周易。
损上益下其名益,覆手列柱数百一。
各具眼寓四门辟,休琏作诗怀周客。
我曾效彼体吟什,难中惟是人情惕。
即今绨几居其北,松烟染翰批简尺,百恐一失凛君德。
话江南、共饶乡思,输君真个归去。
春明门外朝烟绿,官柳阴阴无数。
伤别绪。
尽曳雪牵云、不系斑骓住。
销魂漫赋。
算归到家园,六朝山色,冷翠滴秋句。
湖干路。
窈窈烟波深处。
橹声软学吴语。
明漪万顷靴文细,净浣徵衫尘土。
惊倦旅。
有飞梦随君、先落蒹葭浦。
丁宁旧侣。
待招隐吟成,浮家计就,迟我狎鸥鹭。
满蓑翠雨。
向烟边、浣尽东华尘土。
放长吟、万顷湖田,度一片凉云,飞来秋句。
众绿沉沉,恐冷梦、易迷汀树。
莫因循忘了,幅巾花老,故人羁旅。
羡君此时情绪。
纵换却荷衣,寄愁何许。
泛孤篷、坐隐圆波,载竹色湖光,去寻鸥语。
淡染冰绡,尽写出、俊怀千古。
更相看、昼静窥诗,数峰清苦。
傍青墩、香茅小筑,此中相与云啸。
商量秋水沧浪近,诗境软尘都扫。
应打料。
爱红袖乌丝,本事知多少。
琴言频挑。
羡花影都官,微云女婿,吟鬓未容老。
芙蓉浦,凉信早来蘋杪。
月华间照孤峭。
偶然图幅生绡看,认取苍江泥爪。
还自笑。
算旧隐南湖,除是谁同调。
寻君来了。
便懒窟修箫,小山邀笛,烟话共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