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举之,号少石子。陆铨弟。正德十六年进士。授编修。预修《武宗实录》,进修撰。出为湖广佥事,官至山东按察副使。有《病逸漫记》、《贤识录》、《少石集》。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公字举之,甫能言,母杨太淑人命以字,百试不爽。稍长,神智锐发,读书数行下。中进士,廷试一甲,授翰林编修,益尽览中秘书,意驰骋古今。馆中宿老俱下之少励名节自许古人不肯𪘏𪘏从俗时议礼诸臣骤贵俱倾心于公欲引为重公漠然卒不应其人以为少已深衔之会大礼告成议礼者已当轴遂出公为湖广按察佥事治江防其官新设凡簿书文牒尽属草创公定制俱足为后法外台诸君相顾曰陆君自史馆来其治才即老吏莫及也稍迁江西参议治粮储其于转输能酌诸郡赢缩验物产之登耗与时损益之人以为便再迁山东督学副使敦尚风俗易郡中所奉神祠崇祀先贤诸生有文而行笃者引之若肺腑士习为变山东旧无通志公慨然曰圣贤百世之师也泰山五岳之宗也六经斯文之祖也此一方文献而天下古今之事备焉志奚可废也遂汇古采今补遗正陋穷日夜力不懈踰年书成而公病矣遂上书乞骸骨不报卒于官公性温厚口未尝言人短而正气不挠卒与时忤位终于外台天下惜之长兄都御史钶号石楼次兄布政使铨号石溪公号少石时称陆氏三石并擅文章所著少石子集十三卷公之前昆山陆釴字鼎仪中天顺癸未进士一甲第二公姓名适同中正德庚辰进士一甲第二鼎仪自史馆出为太常被疾乞归公亦自史馆出为外台被疾乞归两公并有文名年位未称俱适相合斯亦一奇也维基
陆釴(1495年—1534年),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人,正德末年榜眼及第。累官山东副使。陆铨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联捷礼部会试第五十五名。礼部按例请殿试,然武宗南巡未归,阁老杨廷和认为「临轩策问,必天子亲御」,因此殿试未能举行。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无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朱厚熜以旁支小宗入嗣大统,即皇帝位,是为世宗。至五月十五日,世宗方在西角门赐策问贡士。陆釴位列杨维聪榜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因大礼议被廷杖。《武宗实录》预修完成,晋升修撰。后来,因为大礼议之事牵连,出任湖广按察佥事,迁江西参议,又迁山东提学副使。当时山东尚无通志,陆釴感叹山东为「山川之宗,圣贤人物之望,六经文章之祖」,应修通志而备录古今之事。逾年,通志修成,上疏告老还乡,没有答覆,卒于官。《鄞县志》有传。《明史》附其事于王慎中传后。
人物简介
【生卒】:1497—1546 【介绍】: 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安,号少玄。皇甫录次子。嘉靖十一年进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礼部,官至浙江按察佥事。好学工诗,与兄皇甫冲、弟皇甫汸、皇甫濂称皇甫四杰。自负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沧海遗珠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号少玄,江南长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佥事。好学工诗,颇负才名,著有《皇甫少玄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安,冲弟。嘉靖壬辰进士,自礼部郎中补右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调广平通判历刑部员外升浙江按察佥事有少玄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五
维基涍字子安,冲弟。嘉靖壬辰进士,除工部主事。改礼部,历员外、郎中,迁春坊司直,谪广平通判。进南刑部主事,历员外,出为浙江佥事。有《少玄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四库总目》:涍诗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婉丽之词,绵邈之神,以骖驾昌谷、苏门,固无愧色。《甫田集》:子安雅性间靖,慕玄晏先生所为,自号少玄子。诗沈蔚伟丽。早岁规彷初唐,旋入魏、晋。晚益玄造,铸词命意,直欲窥曹、刘之奥而及之,惜乎未见其止。皇甫冲《华阳集》:仲氏子安谓馀曰:「今之为文者,王、宋称一代之宗,李、何为中兴之冠;然王、宋反元习之靡,而不能不病于声;李、何矫一时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迹。故于诗独取迪功。」子安刻励二十馀年,其性敦静简默,又能致其深沈之思。其于诗,铸词精而为旨远,体骨奇俊,辞彩英发。吾宗之有子安,则衣裳之冠冕,居室之栋梁矣。《司动集》:司直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馀分则友于,义同师授,每有述造,辄相诏视,商榷砥奖,可得而言。方其家食含章,与徐生、二黄定交笔劄。笃嗜工部,既何、李篇出,病其溪径,专意建安。至解巾登仕,与蔡、王二行人广插六代之时,披味耽玩,稍回旧好。雅许昌毂,又与王文部、李司封、唐、陈二编修,剧谈开元、天宝之盛。乃曰:「诗虽《选》体,亦无使尽唐风也。」故其诗特工五言,而七言近体薄不经想。盖错综魏、晋,托宿唐英。幽玄以通思,春容以禦气,婉丽以陈词,和易以达理,愤懑以抒情,绵畅以该事,隽永以归趣。其始构也,只字不惬于心,片言无艳于目,蹋壁穹思,拥衾寤索,曾不少休。今稿中或两字未鼠,或二语并存,致盖密矣。《艺苑危言》:子安之《东览》,古《选》颇胜;子循之《禅栖》,近体为佳。子安卒,蔡子木以诗哭之云:「五字沈吟诗品绝,一官憔悴世途难。」可谓实禄。又云:子安诗如玉盘露屑,清雅绝人;惜轻缣短幅,不堪裁剪。《续吴先贤赞》:皇甫兄弟自相师友。涍对策高第为郎,尤为昆季所推。贵溪相任宗伯时所上章奏,皆草之。或有故,使他郎代,即无以尝其意。改太子司直,坐法谪。又移按察浙。其在越诗曰《东览》,最盛以五言名。冯时可《元成选集》:皇甫涍《九日》诗:「鶤弦入怨柱,虫响切离裯。枫落他乡早,尊寒故国秋。」又:「河虚平夕雾,阁掩澹秋尘。素霞升逾静,高云敛更新。」又《新月》诗:「微晖不照绮,清汉欲生尘。」《雁山》诗:「遥霭引疏磬,群峰寒暮天。」四杰之概也。公负才傲睨,曾为春坊司直,卒以谗废。然郡中称其人甚介,谓皇甫白眉。《明诗选》:陈卧子曰:「少玄凝思《选》调,意求雅则,惟取境不广,无纵横宕逸之致。」 《静志居诗话》:子安逸藻风飞,清文绮合。视子循工力悉敌,铢两未分。宜子浚之难为兄而子约之鸡为弟也。《明诗别裁》:子安枕藉《选》体,故五言自高;然得风格而遗精理,未云诣极也。田按:子安刻意摹拟,词俊而格超,可谓镂冰雕琼,心手双绝。
皇甫涍(1497年—1556年),字子安,号少玄,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明代诗人、政治人物。皇甫涍由国子生中式嘉靖七年(1528年)应天府乡试第二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十一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进士,刑部观政,初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精膳司,再改仪制司,进员外郎,升主客司郎中,十八年(1539年)被选为东宫官僚,为右春坊右司直兼检讨,不久世宗南巡承天府,以事谪广平府通判,踰年召为南京刑部主事,未任,丁父忧归。服阕还朝,服除原职,进员外郎,二十三年(1544年)三月官至浙江按察佥事,分守宁绍台,以考察黜免。
人物简介
【生卒】:1502—1546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文升,号渐山。屠勋子。嘉靖五年进士。后由郎中改翰林,升右谕德。尝主江西乡试,当道以子相属,竟不取。工诗文。有《兰辉堂集》。槜李诗系·卷十二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应埈字文升,号渐山,康僖公第六子。嘉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调礼部郎。乙亥,复晋谕德。同时吴门袁永之、锡山华子潜、四明陈约之、晋江王道思并有盛才,与之友。其学日益闳大,如议礼疏及薛瑄从祀疏,皆有原本。尤长于诗,诸体雄丽,允为七子开先。王弇州称其诗含华茹英,辉燄奕奕。陈黄门诗选中亦多推重之。词著有兰晖堂集。生平好为奇节,豪宕风发,饮酒百钟不醉。又好内,后庭多稚齿婑媠之人,卒以病废。方埈之生也,康僖公筮之,得震之渐,曰:鸾德如玉,飞上高木,鼓其羽翼,光照四国。及岁乙巳,梦谒衡山君,有书在庑间,曰:明年正月十三日,官至二品,增年一纪。晨起呼诸子曰:我殆将死矣。我宦游二十年,官不踰五六,二品增纪者,其易岁之兆乎。如期卒。
字文升,平湖人。嘉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历礼部郎中仍改修撰升侍读进春坊右谕德有兰晖堂集维基
屠应埈(1502年—1546年),字文升,号渐山。浙江平湖县(今平湖市)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嘉靖七年(1528年),受命典试江西,后调礼部,历员外郎、郎中。历官翰林院修撰,升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读。上疏乞归,卒于家。
人物简介
【生卒】:1502—1568 【介绍】: 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华,章丘人。嘉靖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吏部历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有閒居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九
维基开先字伯华,章丘人。嘉靖己丑进士,除户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中,擢太常少卿。有《中麓闲居集》十二卷。(《四库总目》:嘉靖初,开先与王慎中、唐顺之、熊过、陈束、任瀚、赵时春、吕高称八才子。其时慎中、顺之倡议,尽洗李、何剽拟之习,而开先舆时春等复羽翼之。然开先雅以功名自负。既废以后,犹作塞上曲一百首以寓其志。又《闲居集》末卷有《苏息民困或》问,及《颜神事宜》、《浚渠私议》、《漯议》诸篇,汲汲于经世,不甚争文苑之名。故所作随笔挥洒,一篇或至数千言。其诗亦往往叠韵至百首。其持论确于李、何,而终不能夺李、何之坛坫,盖有由矣。《海岳灵秀集》:中麓积书好客,豪宕不羁,著作甚富,如貅貅纵横,江海泛溢,一韵百篇,盖白乐天之流也。然词意浮浅,多何尚焉!《列朝诗集》:伯华弱冠登朝,奉使银夏,访康德涵、王敬夫于武功、鄂、杜之间,赋持度曲,引满称寿。二公恨相见晚也。罢归,置田产,蓄声妓,徵歌度曲,为新声小令,择弹放歌,自谓马东篱、张小山无以过也。为文一篇辄万言,诗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所著词多于文,文多于诗。改定元人传奇、乐府数百卷。尝谓古来才士不得乘时柄用,非以乐事声其心,往往发狂病死。今借此以坐消岁月、暗老豪杰耳。田按:嘉靖八子王道思、唐应德之文,自是一代杰出。诗则道思体颇清俊,尚不足与边、徐角胜,何况李、何。陈约之善论诗,而所作殊不称其言。伯华诗尤颓放,颇称好事,藏书画极富,自负赏鉴,当作《画品》,次第明人以戴文进、吴伟,陶成、杜堇为第一等,倪瓒、庄麟为次等,而沈局、唐寅居四等。王渔洋香祖笔记云:「伯华论画,舆吴人颇异。王龠洲与之善,尝言过中麓草堂,观所藏画无一佳者。而伯华谓文进画高过元人,不及宋人,亦未足为定论。」渔洋与伯华为乡曲,且不能为之左袒矣。)
李开先(1502年—1568年),字伯华,号中麓,又号中麓山人、中麓狂客。山东济南府章丘县人。明朝官员,文学家、戏曲作家、评论家。由县学增广生中式戊子科(1528年)山东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会试二十名,廷试二甲六十七名进士,观户部政,授户部云南司主事、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稽勋司员外、验封司、文选司郎中等职,十九年(1540年)三月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月,有“九庙灾”,首辅夏言命其罢归。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戊签·卷九【生卒】:1505—1557 【介绍】: 明镇江府丹徒人,字山甫。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至山东提学副使,转太仆少卿。嘉靖初与陈束、王慎中、唐顺之、熊过、任瀚、李开先、赵时春为八才子。以大计罢归。有《江峰稿》。
高字山甫,丹徒人。嘉靖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兵部,历郎中,出为山东提学副使,迁太仆少卿。有《江峰漫槁》。维基
吕高(1505年—1557年),字思抑,一字山甫,号江峰,丹徒(今属江苏)人。明朝官员,文学家。为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明史》有传。幼年从舅氏邬绅受学,治《易经》,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一名举人,年二十五岁中式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二名,第二甲第八十六名进士。授户部主事,管理太仓,又监视淮南常盈仓,转兵部武选司主事,奉命往辽阳募兵,进本司员外郎、车驾司郎中,出为山东提学副使,迟凤翔、石茂华、杨选等人皆其湖南书院中门生。升行太仆寺少卿,未任,嘉靖二十四年三月因兵部吏员窜改黄册被罢官。死后李开先为其立传,序其遗文。
人物简介
维基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5日),字熙甫,一字开甫,直隶昆山县(今苏州昆山市)人,明朝文学家,早年因老家在昆山项脊泾(今属昆山市玉山镇),自号项脊生,晚年居于震泽(太湖的雅称)附近,人称震川先生。因曾任南京太仆寺丞,又称归太仆。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诗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与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为“唐宋派”。归有光又与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归有光生于正德元年腊月二十四日(1507年1月6日),归家为昆山世族,先世多以文学著称,祖母是太常寺少卿夏昶的孙女。但归有光这一支并不显赫,祖父归绅、父亲归正均未入仕,且归有光父叔辈感情不睦,互抢祖辈家产闹翻不往来,故归有光讨厌父方归姓亲属,与祖母与母亲等女性亲属感情密切。归有光自幼聪颖,九岁能属文,十岁写《乞醯论》流传至今。师事同县名儒魏校,喜读《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之文,也阅佛家《大藏经》。嘉靖四年(1525年),归有光以童子试第一名补为苏州府学生员,时年十八岁,后以贡生选入南京太学。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受到主考官张治的赏识,举应天乡试第二名。以后的二十年,八次礼部会试均落第,对科举失望。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迁居嘉定(今属上海)之安亭江边,讲学授徒二十年之久,从者数百人,自号「震川」,因太湖古称「震泽」,也尊敬当时的文士何震川。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四川富顺人,字叔仁,号南沙子。嘉靖八年进士。历官礼部郎中,坐事贬秩,复除为民。与陈束、李开先等有嘉靖八才子之称。有《周易象旨决录》、《南沙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九
过字叔仁,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坐事斥为民。有《南沙集》八卷。 田按:嘉靖八子,惟叔仁诗罕见。选家多不及。馀从卖经虞剑阁芳华集获持一首。维基
熊过(1506年—?),字叔仁,号南沙,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民籍,明朝文学家、政治人物。西蜀四大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四川乡试第九名举人,八年(1529年)己丑科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改庶吉士,授兵部武选司主事,十九年(1540年)升礼部祠祭司郎中。二十年(1541年)四月因忤严嵩意,谪云南白盐井副提举,改常州府通判,升福建按察司佥事,二十三年(1544年)调湖州府通判,二十四年(1545年)迁安吉州同知。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坐云南左参政高简事贬秩,后除籍为民。学问渊博,治学严谨,是状元学者杨慎的好友,与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任瀚、李开先、吕高并称“嘉靖八才子”。杨慎因议论朝政得罪于上,流放云南,曾绕道富顺,拜望熊过,尝与熊过父子荡舟湖上。段玉裁评价熊南沙说:“叔仁奥博,时谓在王(王慎中)、唐(唐顺之)伯仲间。”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生卒】:1507—1560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字荆川武进人官都御史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人。嘉靖己丑会试第一,除兵部主事,改吏部,擢翰林编修,进右春坊司谏,夺职。以荐起兵部郎中,历佥都御史,巡抚淮杨。天启中追谥襄文。有荆川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九
顺之字应德,武进人。嘉靖己丑进士,授兵部主事。改吏部,寻改编修,历右春坊司谏,上疏请朝东宫,夺职为民。起兵部郎中,视师浙直,超拜佥都御史,巡抚淮阳。天启中追谥襄文。有《荆川先生集》十二卷。 (《中麓闲居集》:荆川素爱空同时文,篇篇成诵,且一一效仿之,及遇王遵岩,告以自有正法妙意,何必雄豪亢硬也。故癸巳以后之作,别是一机轴。有高出今人者,有可比古人者。未尝不多遵岩之功也。 《艺苑卮言》:近时毗陵一士大夫始刻意初唐,精华之语,亦既斐然。中年忽自窜入恶道,至有「味为补虚一拭肉,事求如意屡生叹」,又「若过颜氏十四岁,便了王孙一裸身」,又咏疾则「几月囊疣是雨淫」,《阅箭》则「箭箭齐奔月儿襄」,角力则「一撒满身都是手」,食物则「别换人间蒜蜜肠」等语。遂不减定山「沙边鸟共天机语,担上梅挑太极行」,为词林笑端。 《国雅》:唐中丞应德诗称名家。蚤居翰苑,便跻贞观、武德华躅。及还毗陵,宜造开元、大历妙处。并足流响词林。 《诗薮》:嘉靖初,为初唐者:唐应德、袁永之、屠文升、王汝化、任少海、陈约之、田叔禾等。为中唐者:皇甫子安、华子潜、吴纯叔、陈鸣野、施子羽、蔡子木等。俱有集行世。就中古诗冲澹,尝首子潜,律体精严,必推应德。 《国琛集》:应德初务清华,晚趋险怪,考其所撰,若出二辙。故誉有所自,毁亦随之。 《明诗选》:陈卧子曰:「应德气象爽迈,才情骏发,使能深造,当有超乘。其后驰骛功名,诡托讲学,遂颓然自放。 《国史唯疑》:翁万达亲执小卒手舆论心,幕客常数十人,至躬拜参、游之母,士因感奋。即周尚文健斗,亦赖翁驾驭有法。清水岩之役,既严檄之,复趣援之,思威具得。宜唐荆川诗「得一降胡如爱子,用三败将立奇功」,极力写出。 吴锡麒《有正味斋日记》:慈仁寺殿左穹碑耸立,乃成化二年御制持,但称为太后祝篮而建。孙国枚燕都游览志云:「寺本为周太后弟吉祥建,当时盖讳之也。」唐应德诗云「同行更说前朝事,缱蟒银鱼打故僧」是也。 田按:嘉靖初学初唐者,如薛君采、皇甫子安,七古诗便不能佳,无论馀子。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惟何大复明月篇最为杰出,以其才自度越寻常也。五律一体,人握隋珠,君采、子安兄弟、高苏门、袁永之、唐应德、陈约之辈,不可胜数。应德古文自是明一代大家。诗学初唐,律体自有佳篇。厥后谈兵讲学,不复能唱渭城,潦倒颓放。龠州、卧子之论具在,不必为之讳也。)维基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官至右佥都御史。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谥襄文。嘉靖七年(1528年),唐顺之以《书经》中式戊子科应天乡试第六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己丑科会试第一(会元),殿试位列二甲第一名(传胪),赐进士出身。大礼议以来,权臣张璁厌恶翰林,庶吉士都外放为官,仅唐顺之得以留在翰林院。但唐顺之坚决推辞,于是调任兵部主事,称病归里。后改官吏部。嘉靖十二年(1533年),诏选朝官为翰林,顺之改任编修,校对历朝实录。工作接近完成,顺之又复以疾告退,张璁将其奏疏搁置。有人告诉张璁,顺之想要远离,张璁大怒,拟旨将顺之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叙用。因倭寇屡犯沿海,方起用为南京兵部主事。又遇父丧,免守制,召为员外郎,升郎中,督师浙江,破倭寇于崇明岛。后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至南通州病卒。崇祯年间追谥“襄文”。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约之,号后冈。幼时颖慧,其父破产延师教之读。稍长,博览群书。嘉靖八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迁员外郎,改编修。束出张聪、霍韬门,不肯亲附,为所恶,出为湖广佥事。分巡辰、沅,治有声。稍迁福建参议,改河南提学副使。以呕血死,卒年三十三。诗学初唐,与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称“嘉靖八才子”。有《后冈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字约之。为儿时,已奇慧绝伦,日诵数千言,试之对,辄应声就数,又奇中诸公大奇之。稍长,出从里中,师所讲授经义,先生率卧勿听,乃益汜滥百家,上下屈宋班马之间。所为古文词,颇自引重,视同辈俱娖娖不足伍。既中进士,入翰林,与唐应德、王道思诸人益刻厉为古学。性亢洁,不喜逢世。张、桂受上殊宠,朝士尽奔走,顾独慕先生名、欲相款引、终不一折节。岁时上寿遣吏投刺,驰马过其门。诸老恨之入骨,呼为轻薄小黄毛,同辈亦多姗螫者。乃出为湖广按察佥事、置蛮剧之地以重困之。彼意先生徒能负气持虚言弹射必不肯自抑。精会计听断,修举吏事。逮其败当即摈之。而先生独能励志,益举其职,终无词罢免,稍迁视学河南。既历劬瘁,常郁闷无聊,再疏求去不得,竟纵酒属疾,呕血数升而死,年才三十有三。道思适同藩入枕其股而哭之,与吾乡周大卿共经纪其丧。应德不远千里哭之,越中为刻遗集行世。
字约之,鄞县人。嘉靖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礼部主事复改编修出历河南提学副使有后冈集维基
陈束(1508年—1540年),字约之,号后冈,浙江鄞县人,明朝官员、作家、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五名。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一名,殿试登二甲第二名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又改翰林院编修。出为湖广佥事,迁福建参政,之后改任河南提学副使。治学很有声誉,可惜年仅三十三岁即英年早逝。因政治上不肯妄附权臣张璁,霍韬,故不得大用。陈束为嘉靖八才子之一。其为文不尽模仿古文,诗文多散佚,存世不多,有《后冈集》传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509—1568 【介绍】: 明陕西平凉人,字景仁,号浚谷。嘉靖五年进士。历户部主事转兵部。九年以言“崇治本、惜人才”,黜为民。久之起编修,复以帝病时建议请东宫御殿受朝贺黜。俺答兵临京师,起兵部主事,赞理京营务,统民兵训练。以忤仇鸾,几再得罪。三十二年,擢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为人慷慨负奇气,善骑射,思以武功自奋。旋遇俺答兵于广武,一战而败。功虽不就,天下皆壮其气。寻被论,解官归。隆庆元年十二月卒。时春读书强记,文章豪肆,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有《平凉府志》、《浚谷集》。
字景仁,平凉人。嘉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复授编修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有浚谷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九
时春字景仁,平凉人。嘉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改户部主事,复改兵部,以建言下狱,黜为民。起编修,兼司经局校书,以言事再黜。起兵部主事,迁山东按察佥事,进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有《浚谷集》十七卷。 (《四库总目》:时春诗文多慷慨自喜,不可拘以格律。)维基
赵时春(1509年—1567年),字景仁,号浚谷,甘肃平凉人。明朝官员、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其父曾对亲友说:“此儿有异”。嘉靖元年(1522年)中壬午科陕西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六年十一月授刑部河南司主事,调兵部武库司主事。写《上崇治本疏》以进,被罢黜为民。三十岁时再起用为翰林院编修,历官司经局校书,嘉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同罗洪先、唐顺之联名上疏,请太子于翌年正旦临文华殿受群臣朝贺,被嘉靖帝黜为庶民。后鞑靼犯京师,再次起用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升按察使司佥事,历山东按察司副使,三十一年十二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鞑靼进犯神池(今山西省西北部),明军在大虫岭中伏,总兵李涞战死,全军覆没,时春仅以身免。三十二年十一月被革职闲住。晚年编纂《平凉府志》13卷。隆庆元年十二月卒,年五十九。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