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鲁曾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9 首
宫词 其三十二 北宋 · 赵佶
七言绝句
云母屏山翡翠帘,绣衣围住百花帘明黄鲁曾《编选四家宫词》作檐)
晨光旋透轻烟合,宝帐兰姿起未忺。
昔与君子别,朔雪正霏霏。
惠音阻良觌,叹息避炎威。
偃卧怀夙昔,风雨渰凄凄。
磊磊井上松,秋菊晚相依。
倏忽时候变,星霜迅若飞。
石湖荡漾照姑苏,十里楼台接具区。
天子赐名犹旧额,相公结屋又新栌。
山摇百亩玻璃影,云拥四时霄汉图。
月下舟航携海岛,水边亭榭坐冰壶。
系觞邻叟经旬醉,鼓枻渔人中夜歈。
兄弟文章堪继陆,缙绅科第独称卢。
皋桥黄子才相望,震泽吴生道与俱。
春草诗魂吟壁水,秋风归思动莼鲈。
酒逢贺监应忘我,名并杨炯岂溷吾。
白下相看忽相送,虎丘何日共携觚。
海内谈诗早,声名高适齐。
风尘同伫望,衣食各卑栖。
落日双雕急,空林孤兕啼。
愁闻更出狩,校猎羽林西。
我爱黄江夏,云山夙有期。
风流怀上世,潇洒有清诗。
笑拾沧江月,行歌青桂枝。
嵇康得石髓,王烈许从师。
黄得之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早共闻江夏,今谁谒汉京。
未摅三策对,曾草万言成。
考谥由贤媛,留丧迟友生。
颓龄奚恨促,不死是荣名。
佳气抱房栊,年华自不穷。
山将眉合翠,花傍镜分红。
晓色罗衣上,春声燕垒中。
犹怜芳树下,无力倚东风。
题两汉博闻(乾隆甲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迁创班承范继哉,纂言功足补秦灰。
博闻特举两书要,颇缪还兼百卷该(史记一百三十卷举成数也)
撰者或讹杨(侃)及鲁黄鲁曾后考晁公武读书志以两汉博闻为杨侃撰其书采前汉书中隽语为标目先载本文而备列诸家注释于下不加议论亦类书之体明嘉靖间长洲黄鲁曾购得其本刻而传之今版久佚原本因有黄鲁曾序该抚遂称为黄鲁曾撰误也),注之却让马(司马贞)和裴
因披遗籍知来雨,正值望霖雨庶来。
⑴ 骃骃史记注以裴集解司马贞索隐为主而张守节正义尤详今三注并行其馀若徐广傅瓒诸家之说附见者不可偻数而前汉书注惟载颜师古后汉书注惟列章怀太子贤其诸家注释虽亦附录不能如史记之三注并行也
⑵ 周厚堉家藏书处名来雨褛是时盼泽甚殷见楼名亦为心动故落句及之
鲁灵光殿蜀石室,画像垂训无忘愆。
后来墓阙亦刻此,敬恭祖旧型后昆。
朱李遗䡮杳难问,邠卿寿藏空四贤。
武梁祠阙画五卷,德甫存目文不传。
鄱阳箸录始详说,记年实在元嘉元。
石无斑黄取妙好,摅骋技巧良工镌。
竭家所有子孙孝,孝而近愚何讥焉。
六朝以还古意远,雕镂佛象穷厓巅。
庄严奇古亦可喜,顾于圣教初何关。
任城自古翠珉聚,我昔南行秋系船
为觅唐代古毡蜡,雨路枉把芒鞋穿。
今晨虹光忽照眼,㝱痕一醒三十年。
證之隶释字源字,打本果出洪娄前。
惜乎止此像十四,其馀珠璧从何捐。
伏戏画卦祝诵作,神农因宜始教田。
黄帝垂衣至顼俈,尧仁舜孝禹脉泉。
桀始乘人作殷鉴,曾闵质孝先莱兰。
意者取精不尚博,又或玑羽收零残。
宋元藏鉴竟无考,贤哉耆古唐荆川。
阳羡山中月堕户,三沙海上涛掀天。
读书杀贼想挟此,圣神灵气相扶缠。
襄文家学太常继,凿楹珍庋同六编。
不著一字过矜慎,两世名篆芝泥妍。
流转花山复邗上,国初诸老共墨缘。
雪礓到手秘不出,亦解郑重贉锦鲜。
黄子得之岁辛亥,春月初向秋盦圆。
遂使苏斋老学士,题诗写记喜欲颠。
其先六年岁丙午,搜奇蚤破荒山烟。
铁桥(李。)己酉续有获,佐以梅村(李。)偕桂仙(刘。)
迄今全本四十石,卖向街头才十千。
水墨漓滩拓手拙,随意割置无爱怜。
多则非珍䍐乃贵,儿童所见堪𣢑叹。
紫云山色虽好在,陵谷安保无移迁。
愿将精楮并佳墨,急往规取形神全。
韬藏爱护此册等,留与后世长摩研。
⑴ 据洪氏所引武梁碑语,覃溪诗云「作缋恐是元嘉不」,仅据赵录,未细检《隶释》也。
⑵ 余于壬午、癸未间知有此册,后知在济宁一旧家。庚子南行,泊舟访之,迄未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