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同鲁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寿赵与哲七十 明 · 沈周
七言律诗
隐德堪尊齿亦尊,一家风物自桃源。
鞠躬礼度强筋力,随口诗书善话言。
郡里歌钟大宾席,人间玉雪旧王孙。
七旬黑发期黄发,兀兀灵光看独存。
月出平湖积水空,上方仙梵隐花宫。
似闻薝卜林间雨,总是芙蓉浦外风。
有客题诗先我到,向僧分榻几人同。
敲门自怪来何莫,投辖传杯恼孟公。
苏公轼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轼,字子瞻。四川眉州人。自直史馆议贡举,与神宗合,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进三言曰“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上疏极论新法不便,忤安石意,通判杭州。后自徐徙湖,上表以谢事。不便民者,以诗托讽。李定、舒亶言其怨谤,逮赴台狱。太皇太后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以作诗系狱,得非雠伤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繇是得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及元祐初,以轼知登州,召为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召见便殿。太皇太后曰:“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轼不觉哭失声。太皇太后与哲宗亦泣,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后与雒党不和,出知杭州。未几,召还,为翰林学士承旨。复为忌者所论,出知颍州,寻改知扬州,起为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兼侍读。转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绍圣初,乞罢。既以党籍连贬惠州,徙昌化军。繇雷之儋,寓乐民所。后人为建文明书院。徽宗靖国初,更三赦,移廉,徙永,提举玉局观,卒于常。谥文忠。史称其文如行云流水,虽嬉笑怒骂之词,可书而诵。出入侍从,忠规谠论,挺挺大节。小人忌恶,所繇来也。
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
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
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
五百年来公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
马江西南流,滔滔入海水。
上有相公墅,楼台面江起。
忽看素绋出,旌翣引广柳。
借问逝者谁,相公儿孙妇。
本是名家女,禀质更独殊。
生得父母怜,盈盈掌上珠。
九岁不下堂,十岁解助奠。
十一知礼仪,十二诵女训。
十三赋桃夭,双凤鸣椅桐。
衿鞶佩炯诫,蚤夜必敬恭。
小心事舅姑,舅姑色欣欣。
和颜待妯娌,妯娌情爱敦。
家众数十人,皆言新妇贤。
十五丧阿爷,哀号动四邻。
孰云女子身,执礼如二连。
郎君病连年,心中常煼煎。
衣带未曾解,汤剂必先尝。
不惜卖簪珥,绸缪备臑芳。
藜羹口不厌,无使郎或饥。
身上少完裙,但恐郎无衣。
至诚感神明,终致勿药瘳。
周庠二百士,郎君居上头。
喜气溢门阑,福履看方将。
翁舅捐馆舍,人事剧悲凉。
吞声慰阿姑,调粥护棘人。
夔夔馈奠间,哀敬久逾新。
京华非昔时,尽室适湖堧。
有母岂不怀,女行难自专。
淇水忆松舟,中谷感葛叶。
他乡少生理,盐米常苦乏。
辛艰安足论,所幸郎无恙。
祥琴重在御,餔糜且共饷。
珠胎待月满,寝梦占态虺。
岂知妹笩生,翻成二竖灾。
艳艳蕙兰花,严霜未秋陨。
胡香不可求,魂去何由返。
执手有成说,死别在须臾。
当言不及言,有泪枕边流。
迢迢骊江曲,一夕幽问传。
阿娘望南云,蹋地更呼天。
那堪寸寸肠,尽作巴猿断。
娇女才六岁,孤啼索母唤。
绷中两孩儿,喤喤谁为哺。
郎君夜辗转,腹悲无与吐。
平生孝慈性,贻此无涯戚。
上天本至仁,而今理反错。
日月曾几何,祖载发中堂。
寒灯暧繐帐,尘簟依空床。
马为立摧藏,风为惨萧瑟。
邻里共酸鼻,行路亦呜咽。
江头一抔土,殊异故山麓。
可怜首丘心,生死违骨肉。
魂气独悠扬,东西无不之。
芳猷与哲范,宜托彤管垂。
张林今不在,谁复勒高碑。
唯有马江水,万古无歇时。
十旬倏以临,服制众云易(国制臣民以丧期满百日除服)
予怀未觉遥,有如一日隔。
偕老欢莫追,叹逝愁奚益。
因悟宇宙间,率为形神役。
别后已杳杳,忆前犹历历。
惟其无显名,是以贻芳迹。
嗟哉长春宫,遗像空悬壁。
欢去悲以归,每念增忧惕。
兰湘陈豆核,椒浆泛爵只。
三奠尽一心,一心纷百析。
倾爵酒频酹,拭巾泪犹滴。
滴泪不能乾,平生恩爱积。
齐物惭未能,难学庄盆击。
独旦不能眠,欹枕怀百端。
魄渊促代谢,朱明行欲阑。
凉秋率感人,况逢形影单。
未闻蛩杵声,已觉衾簟寒。
寒宵那更同,梧月虚朣胧。
九御咸备位,对之吁若空。
所重在四德,关雎陈国风。
讵如汉武帝,惟希见美容。
愁思郁以纡,啜其泪沾胸。
入梦诉未已,揽衣晨复起。
脱珥赋鸡鸣,回思常事耳。
已蹈东门吴,更如蒙庄子
安仁才一悼,予作实双纪。
悲兮悲如何,遑论辞工鄙。
达人应尽知,有生孰免逝。
况年近不惑,亦岂为夭厉。
独惜窈窕质,忽作朝云翳。
永别乍一日,积日将成岁。
代月祗十二,容台有典制。
观德逢月忌,聊复一临祭。
临祭知徒然,悲悰稍以尽。
城隅葺静安,涉冬将发引。
相待两皇妃,慧贤与哲悯。
念此总伤神,那免泪泉陨。
胜水卜佳城(予卜万年吉地于胜水峪),终焉东结轸。
为期指三年,欲言意不忍。
不忍可柰何,沉痛以躇蹰。
每因时序迁,一往景山隅。
凤帷空想像,鸾驭终虚无。
湘江愧交甫,曾逢帝子车。
声吞语难罄,神往伤有馀。
⑴ 去岁除夕丧悼敏皇七子今春三月忽遭皇后大故
⑵ 二皇后之丧予服缟十有日用以日易月之制也
⑶ 静安庄在东直门外慧贤哲悯两皇贵妃殡所也稍加增葺皇后梓宫将暂迁奉于此
一身虽不赀,事有大于此。
何因贤与哲,仅自计生死。
端居勤学道,民物宁可恃。
驱马出北街,殷然念朝市。
八纮诚已广,所见乃尺咫。
欲贡出位言,愁呼妄男子。
何福堪消第二卮,白头夫妇结缘奇。
天生五色茶山笔,重赋帘间却扇诗(箨翁又号曰茶山。)
众妇肩齐画烛光,儿孙齿列篆烟香。
老仙双下䲶鸯拜,春在苕川日月长。
又题一首 清 · 黄任
七言绝句
能于简淡见淋漓,此意惟翁解写之。
想是传衣赵同鲁,疾呼火候过来时(董思翁云:「石田临倪云林画,其师赵同鲁望见,大呼曰:『火候过矣。』石田大悟。」)
次韵萧公权教授 清末至现当代 · 潘伯鹰
吾生爱结交,无间新旧雨。
酒杯通九流,邮筒驰九土。
师友溯恩源,欲述当万语。
桐城(吴北江夫子。)始传经,顾我如父母。
长沙(章行严丈。)脱我囚,馈学气再鼓。
同学数少年,及今几寒暑。
(履川。)(稚鹤。)(孔才。)与方(障川。),并我而为五。
伟哉泾阳君,高谊来缟纻(吴雨僧。)
荐我寒溪毛,明堂登豆俎。
旧京逮沪渎,腾腾积万楮
大江日东流,惟浙水异股。
叔子起永嘉(伍叔傥未谋面时,读吾文大善之。),求我乃甚苦。
亦如叶石荪(帆海相识,遂成良友。),爱我无狎侮。
四海萧与李(哲生。),俊茂白玉麈。
诗登泾阳集,字字皆飞舞。
昔意友鹓雏,顾惭如腐鼠。
一旦攀两雄,嗜梅何惜齼。
愿得成连琴,亲对海山谱(雨僧诗集中载公权及哲生诗。去年始与哲生唱酬,顷佩弦转致公权此诗,因得和韵,然皆未能执手晤言也。)
横览复焉穷,相维在肝腑。
男儿将四十,正若日当午。
文字豁天真,试唱予和汝。
高吟往复篇,快意忘失所。
兵戈莫能离,云海莫能阻。
作诗聊挂一,质直存迹府。
⑴ 始雨僧以书来订交。嗣在北平及上海,相继识陶燠民、陈通伯、刘寿民、朱佩弦、俞平伯、叶公超、浦江清、刘弘度、施蛰存、戴巍成、卢冀野,皆雨僧因缘也。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