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绍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8 首
题竹送李绍检讨 明 · 杨士奇
五言律诗
安成李克述,三岁在词林。
言色温如玉,操持坚断金。
君恩紫诰重,亲舍白云深。
万里归荣日,聊贻淇澳吟。
严冬朔风劲,草木俱凋瘁。
气机运无停,奄属贞元际。
寒梅动根荄,勃勃出生意。
鲜葩皎玉雪,芳馨播天地。
清素自厥赋,宁效夭桃媚。
君子禀至性,兹植夙所契。
幽斋坐相对,中怀净氛滓。
相忘主与宾,讴吟舒泄泄。
朅来玉堂馆,念之心弗寘。
谁写当座隅,悠然见高致。
李检讨绍还安成 明 · 倪谦
七言律诗
词臣荣着锦袍归,便觉文星阙下稀。
骥足方将开道路,鹊声先已报庭闱。
关河杳杳多秋色,桑梓依依映夕晖。
晓殿论思专有待,早来同候掖垣扉。
天上仙游去不还,深林暮雨落幽兰。
庚桑过后乡犹稔,贾谊亡来井未乾。
五父衢开防墓合,九歌声断楚山寒。
通家有子今文伯,为发潜光石上刊。
① 湖名。在松京城外十里许。盖取名朝士之死所也。○今古一体。其可不善待此辈乎。伤哉伤哉。
毅宗即位。好游衍。筑台馆园池。无岁无之。日与金敦中,林宗植,李复基,韩赖等诸文士。酣宴唱和。乐而忘返。二十一年。闻城东沙川龙渊寺南。有石壁数仞削立临川曰虎岩。流水渟滀。树木蓊蔚。命内侍李唐柱等。搆亭其侧。名曰延福。奇花异木。列植四隅。以水浅不可舟。筑堤为湖。人甚苦之。二十四年。自延福亭。将幸普济寺。驾近普贤院。郑仲夫,李高,李义方等作乱。尽杀扈从诸臣及在京文臣。初。仲夫为牵龙。除夕傩礼。王临视交跃为乐。内侍金敦中以烛燃仲夫须。仲夫辱之。敦中父富轼怒。白王欲拷仲夫。仲夫逃免。由是慊之。时王荒淫。不恤政事。游幸无度。每至佳境。与诸学士唱和未已。诸将疲困愤惋。始有不轨之心。加以宗植,赖等。怙宠傲物。蔑视武弁。众怒益甚。是年。王幸和平斋。又与近侍文臣觞咏。将士饥甚。仲夫曰。文臣得意醉饱。武臣皆饥困。是可忍乎。遂搆凶谋。后王自延福亭将幸普贤院。至五门前。召侍臣行酒。酒酣。顾左右曰。壮哉此地。可以隶兵。命武臣为手搏戏。盖知武臣缺望。欲因以厚赐慰之也。赖恐武臣见宠。遂怀猜忌。大将军李绍膺。虽武人。力羸不胜而走。遽前批其颊。王与群臣抚掌大笑。诸将皆失色。仲夫厉声曰。膺三品官。何辱之甚。王执手慰解之。驾入院门。群臣将退。高等。手杀宗植,复基。赖匿御床。高拔刀胁。出即杀之。大小臣僚皆遇害。积尸如山。尽投湖中。使人呼于路曰。凡戴文冠者。杀无遗种。卒伍蜂起。搜杀无遗。放王于巨济。寻遇弑。初。郑袭明以潜邸师傅。及王即位。多切谏。以严见惮。遂仰药而死。王尝游幸。酣乐曰。袭明若在。吾岂至此乎。
毅王好文事游宴,墨客词臣相狎款。
延福亭前筑储水,昼御龙舟夜未返。
君王一动从扈多,醉饱者谁饥者怨。
手搏见辱烛燃须,锋刃奋起真斯须。
文官杀死武官呼,积尸如苇沈前湖。
王身国事从此休,袭明若在有是不。
由来留连多丧国,况此亲兵怀愤毒。
君臣酣乐不知忧,毕竟奇祸生肘腋。
至今过者心神死,当时景色知何似。
数顷湖水色净渌,千秋冤血犹凝碧,言之于邑岂终极。
挽柳修岩季华 明末清初 · 金荣祖
五言排律
系出河东大,人钟淑气全。
纯明成性美,诗礼过庭传。
士则宜开后,家声克述先。
家贫心益泰,道屈学愈专。
汉道中兴日,周王访落年。
分符先令望,持宪纠王愆。
时论欺孤直,遗民诵惠鲜。
牙期元道义,秦晋更因缘。
鱼雁才千里,仪刑忽九泉。
旅游孤絮酒,终古一潜然。
咏东史 其四百七十六 (庚午) 清 · 尹愭
七言绝句
① 亦就史略中编入东事者作之。而所载太略。故间取见于他书者。以寓褒贬之义。
颊批手搏烛燃须,积慊武臣胆力粗。
普贤院里方觞咏,突起行间郑仲夫(初金敦中以富轼之子。擢科第一。年少气锐。因除夕傩礼。以烛燃郑仲夫须。仲夫慊之。毅宗幸普贤院。与文士觞咏。将士皆饥困。仲夫等曰。文臣得意醉饱。武臣皆饥困。是可忍乎。遂构凶谋。王命武臣为手搏戏。大将李绍膺力羸不胜走。韩赖遽前批其颊。王与群臣抚掌大笑。仲夫与李义方,李高等作乱。凡戴文冠者尽杀之。积尸如山。投之泽中。名其泽曰朝廷沉。又遣兵杀留都文臣。敦中逃匿绀岳山。仲夫购捕杀之。)
毅宗好游宴。筑台馆园池。无岁无之。与金敦中,林宗植,李复基,韩赖等诸文士。酣宴唱和。乐而忘返。二十一年。闻城东沙川龙渊寺南。有石壁数仞削立临川。曰虎岩。流水渟滀。树木蓊蔚。命内侍李贞柱等。构亭其侧。名曰延福。奇花异木。列植四隅。以水浅不可行舟。筑堤为湖。人甚苦之。二十四年。自延福亭。将幸普济寺。驾近普贤院。郑仲夫,李高,李义方等作乱。尽杀扈从诸臣及在京文臣。初仲夫为牵龙除夕傩礼。王临视。内侍金敦中。以烛。燃仲夫须。仲夫辱之。敦中父富轼怒。白王欲拷仲夫。仲夫逃免。由是慊之。时王荒淫。不恤政事。游幸无度。每至佳境。与诸学士倡和。诸将疲困愤惋。始有不轨之心。加以宗植, 赖等怙宠傲物。蔑视武弁。众怒益甚。是年王幸和平斋。又与近侍文臣觞咏。文臣得意酣饱。武臣皆饥困。遂构匈谋。后王自延福亭幸普贤院。至五门前。召近臣行酒。酒酣。命武臣为手搏戏。盖知武臣觖望。欲因以厚赐慰之也。赖恐武臣见宠。遂怀猜忌。大将军李绍膺。虽武人。力羸不胜而走。遽前批其颊。王与群臣。拊掌大笑。诸将皆失色。仲夫厉声曰。膺三品官。何辱之甚。王执手慰解之。驾入院门。群臣将退。高等手杀宗植,复基。赖匿御床。高拔刃胁出。即杀之。大小臣僚皆遇害。积尸如山。尽投湖中。(湖在长湍府界。距松京十里。名曰朝廷沈。谓沈朝士于此湖。)使人呼于路曰。凡戴衣冠者。杀无遗种。卒伍蜂起。搜杀无遗。放王于巨济。寻遇弑。
莫错过,面有妖气皆文人
莫饶恕,掐不出血皆文臣
文臣今亦悔祸否,一梧尽打归湖漘。
湖之漘清且沦,此辈致身须通津。
君不见两釜鼏尸归水底,朝廷又在坤元奫。
⑴ 宋名臣言行录。刘恕宇道原。历诋荆公之学。士子有谈新经者。道原怒形于色曰。此人口出妖言。面带妖气。
⑵ 魏叔子集。明末潮州总兵刘月亭。常切齿言曰。明末人最是皮厚。掐之无一点血出。故于君亲一毫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