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瞻基

相关人物:共 92 位
共 1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送孙徽州诗 明 · 杨士奇
七言绝句
宣宗章皇帝临御深惟理民之道在简牧守遂诏廷臣三品以上推举贤才举谬有罚由是方岳郡守得人为多皇上嗣位一循成宪而简择加严贤者能者咸见升用民安田里时号治平正统己未之冬吏部奏藩宪府州官阙请如制报可于是刑部侍郎何文渊举兵部主事孙隆以闻授徽州知府舆论伟之盖以何君之明知人孙君之不忝斯命也孙君字从吉始余未之识已闻其贤于缙绅大夫及其班朝著相与往还久益熟皦乎其清粹乎其淳确乎其执持温乎其慈惠长厚之度在夏官六七年其长贰咸信任焉京师之贤者皆与之游盖仁人君子也前史所纪循良之吏从吉无忝焉况新安朱夫子之乡大贤遗化宜未泯也虽其弗率者不能无十一于千百夫仁人君子推诚以感之盖无不可格者两岐五裤之谣殆将有闻乎故于别也诗以赠之
仙郎朝捧天书出,五马双旌别路寒。
遥想阳和与嘉政,新年一并到新安。
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
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
梅纯《损斋备忘录》:宣庙诗多六言,如《过史馆》云:「荡荡尧光四表,巍巍舜德重华。祖考万年垂统,乾坤六合为家。」《上林春色》云:「山际云开晓色,林间鸟弄春音。物意皆含春意,天心允合吾心。」二诗今人家往往有石刻摹本,盖石不在禁中,故人多得之。臣又尝于故家获睹咏撤扇一首,与前二诗皆一视同仁气象,而此一章尤有克治之意。大抵皆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真帝王之言也。
毛奇龄《西河诗话》:旧宫中用撒扇,合竹骨二十馀,黏以蓝纱,撒大片箔金,而以木柄之,可收可放,自司礼掌印至管事牌子皆得于夏月取用。明宣庙御制「湘浦烟霞交翠」六字诗,即赋此物。
宣庙 明 · 李贤(原德)
七言绝句
芦叶萧萧两岸秋,渔翁垂网在寒流。
挥毫自是天工妙,意似磻溪欲往游。
平赋诗 明 · 赵同鲁
四言诗
国家赋役之重莫逾江南在江南诸郡又莫苏松若也而赋额尤苦于不均或膏腴而反轻或瘠薄而反重腴而轻者虽倍其入不过十税其一瘠而重者稍加其耗则税其三之二矣其始盖由国初以田赐功臣之家及豪强兼并者私重其租厥后犯法没入则视其租以徵税甚至陂湖沙涨咸在焉且轻者多入富家而重者则归细弱是以富益富贫益贫吴民世受其患实由于此矧洪武间转漕道近且海运不废故耗轻而民不甚病逮永乐中定都北方武臣惮道之险疏里河以通漕于是行资僦直咸出于民始倍其耗故岁输恒歉而逃亡相继宣宗章皇帝明烛是弊诏减官田三分之税柄国者复寝不行时苏守况侯抗章上请得遵优旨又赖巡抚尚书周公设水次仓以便输纳立对支易银诸法以省远役故民颇苏息而催徵易竣迩年水旱荐臻疫疠时作饿莩接迹死亡相枕虽大臣奉命屡加赈恤而疮痍未瘳譬犹扬汤止沸而不撤其薪投胶理浊而不浚其源未见其可也乃去年秋御史中丞陈公奉敕巡抚京畿下车之始首布均则之令俾当出耗者赋额轻则倍之稍轻则半之而最重者则免焉参合分剂多寡适均贫者获苏富者知其至公亦无不悦服田野阡陌间欢声相属不绝以为斯令也诚得闻之于朝著为定制则我公之德将与皇明之运同垂于无穷矣若是而颂声不作非在下者之责欤同鲁跧伏草野亲沐膏泽有不容嘿者谨撰平赋诗一篇庸纪其实俾来者无忘焉
于赫皇明,奄有万方。
贡赋包篚,罔不来王。
矧兹畿甸,扬州之野。
厥土涂泥,厥田下下。
因地制赋,初匪不均。
末流敝刓,轻重攸分。
或轻而腴,或重而瘠。
富食其利,贫罹其厄。
宣皇悯焉,明诏是颁。
十宥其三,民用乂安。
逮乎迩年,岁祲疠作。
老弱叠叠,填沟委壑。
事既上闻,屡下优诏。
亟命大臣,抚绥慰劳。
赈之虽至,民则未苏。
继命我公,我公曰吁。
盍澄其源,盍正其本。
不釐尔赋,曷救尔窘。
轻重参停,各尽其情。
如鉴之公,如衡之平。
若解倒悬,若拯焚溺。
讴歌鼓舞,道路充斥。
譬彼雪壑,释然春融。
谁其致之,实惟我公。
何以报之,愿公受祉。
母久贤劳,归相天子。
天子元首,我公股肱。
一德交孚,福我苍生。
野人作颂,敢告太史。
祝我皇朝,亿千万祀。
郭文通画 明 · 张弼
七言绝句
严无相以图索题曰此郭文通之画也文通江南人宣德间充内供奉食锦衣镇抚禄宣庙尝面促之画不即执笔以死怵之对曰苦书乐画宁死不能草草上为霁威
水气漫漫浸碧山,奇峰佳木有无间。
小窗独坐穷周易,不见春风不出关。
黑云作雨初收脚,似有飞龙露头角。
恍然拈笔欲写之,目眩金鳞仍走却。
所翁好龙非好真,真龙自为龙传神。
小臣稽首不敢视,龙去鼎湖经几春。
恭题宣庙画马 明 · 王鏊
七言绝句
天马西来自月氐,先皇亲写乘黄姿。
百年遗墨人间见,玉陛东头立仗时。
禁柳疏疏还密密,狸奴稳卧阶前日。
日长睡起鸣一声,掉尾欲行还不行。
先皇为爱驯且异,呼之即来麾即逝。
偶然点缀为写生,毰毸毛衣狮子形。
绛罗垂垂铃索索,目光耽耽透帘箔。
纵然未解起捕鼠,鼠辈见之应胆落。
淇园湘水万千枝,不似君王笔下奇。
高者拂云低拂地,想应重有凤来仪。
水上飘飘一叶莲,真人宴坐稳于船。
撑归泰华峰头月,梦入西湖镜里天。
冲浪不惊红雨乱,忘机常对白鸥眠。
鼎湖龙去仙踪远,遗泽空存御笔鲜。
共 1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