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耿寿昌

共 8 首
常平旧法最为良,颇记中丞耿寿昌
此意推行在人耳,肯教丰歉制低昂。
大道无町畦,万类时并育。
苟非日相啮,焉在伤局促。
余岂工宦人,逝当返空谷。
嗟此尧汤世,三岁谷不熟。
所患已剥肤,岂惟仅蒿目。
矫矫耿寿昌,常平初见属。
涣汗今大号,屯膏古明勖。
窃因有氏言,君以百姓足(时余方避言)
忠州社仓过宿 明 · 具凤龄
七言律诗
聚落依山号社仓,几年红腐积如梁。
宏规创自朱夫子,旧法皆从耿寿昌
悴叶俱沾恩露霈,穷鳞浑被惠波汪。
自惭病陋叨□寄,恐有颠连负圣王。
常平始寿昌,春借逮秋偿。
本是爱民计,或成蠹吏方(常平仓始于汉宣帝时大司农耿寿昌所议建谷贱增价以籴谷贵减价以粜后人踵其意春借秋偿本为爱民良法自奉行不善者一任胥吏为奸于是名为利民其实侵刻百姓法立弊滋有如刘般所云自古已然)
食防因咽废,备合遇丰藏
调理洵精当,希闻特志章。
⑴ 后世又以有流弊而废置不行是因噎废食之见也既遇丰岁不为贮藏之计一任小民狼戾如魏李悝所谓谷贱伤农者此又必然之势也耕三馀一耕九馀三又何以云乎
⑵ 去声二兹据梁肯堂奏直𨽻常平仓谷额存百四十四万五千馀石因连年偶被偏灾蒙恩截漕赈贷之外或凑动存仓或协拨邻封并恩免民欠共缺额谷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四十石零例应动项采买今岁麦收丰稔粮价渐减秋成复约有十分为数年来未有之丰岁登场后粮广价平不无谷贱伤农之虑应责成各州县趁此丰年买补足额以实仓储或所产高粱居多或山路艰运准将高粱粟米一体收买照例折谷俟明春青黄不接之时酌量出借易谷还仓并饬禁吏胥派累及牙侩居奇等弊又如因采买稍多或致价昂仍即酌量停缓等语州县缺额之谷本应乘时采买今岁又逢上稔诚为十年一遇之幸该督商筹采补更防诸弊洵属周到民食无妨而仓储可实自应允其所请耳
宁阳(乾隆戊辰) 清 · 弘历
曲阜饥民多,宁阳饥民少。
岂其赈济周,被灾原较小。
入疆觇田野,荒芜与治好。
用以行庆让,是亦一善道。
尤赖雨旸时,宏恩出大造。
耕九而馀三,伊古为大经。
所以耿寿昌,建仓名常平。
后代莫能易,要在善施行。
年来筹增贮,岂非图粟盈。
侵寻价踊贵,匪爱实害氓。
设其积蓄无,遇灾难拄撑。
所贵拊民者,斟酌持权衡。
偶读(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偶读蒙庄第二篇,知通适得固精义。
其不达者劳神明,因取狙公以为譬。
此语其然岂其然,吾谓漆园未深思。
格物可以验诸人,固有同归而一致。
常平创之耿寿昌,出陈易新永不匮。
秋借春偿即朝三,春借秋偿即朝四。
众狙喜怒谓为愚,何不人情一揣试。
填仓日作(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今日值填仓,上元十日弆。
白驹隙迅哉,闹后欣静致。
拈毫聊咏节,因思有三义。
一为天庾仓,陈陈固相积。
然而司事者,尚称宁有备。
普免实希恩,已经行二次。
玉粒储觉欠,数祇馀两岁。
况复截留多,截留宁可废。
灾民待救饥,亦祗燃眉急(叶)
其或艰阻运,疏通更廑意
其二为常平,耿寿昌创制。
增贾与减贾,无非为民置。
历久弊滋多,或反为民累。
害民及窃官,侵贪乃百出(汉宣帝时大司农耿寿昌请边郡筑仓名曰常平谷贱增贾以籴谷贵减贾以粜历代踵行本为良法乃行之既久不肖官吏往往藉采买之名任意𣲖累地方侵渔入已是为民之举转致累民矣)
其三曰社仓,晦翁创其事。
不属官属民,以为便民计。
然而蚩蚩众,孰能不贪利。
官清吏役谨,司事更公直(叶)
一邑或可行,各省难为例。
民心日以偷,忠厚能有几(叶)
常平或虚名,社仓鲜实际
馀三与馀九,行难言则易。
户口增万万,安能谷弗贵。
贵反教之藏,遵行那可遂。
譬如日三餐,与二减其一(叶)
曰留待汝饥,谁肯信其议。
蒿目视兹民,玉食诚惭愧。
惟虔祝屡绥,永怀识五字。
⑴ 京通各仓为天庾国本固宜多为储备然每岁新漕数百千万石陈陈相积即位五十年间普免漕粮二次欲以资民食也前年以河南安徽等省旱灾民食拮据节次降旨截留漕朱百十万以资赈恤乃司事者每谓截留太多不免意存出纳之吝不知南北皆吾赤子救荒济急事宁得已又昨岁清口一带因久旱湖水微弱运道淤浅既而湖河水势同时并涨复致漕船阻滞挽运维艰披览奏牍为之设法疏通截留起拨不惮再三申谕即此见为君之难也
⑵ 朱子于崇安创立社仓择本乡之有行义者司其出入夏借秋偿薄收其息积贮备用诚为久远之利但后世人心不古实力奉行者难得其人如常平之官为经理者尚有亏短之弊若社仓仅属之民恐更不免有名无实徒饱欲壑而已
⑶ 国初天下民数一千六十三万迄今一百四十馀年以来已增至二万七八千万几至二十倍之多承平日久休养生息户口日益繁滋用谷既多其贾安能不日加昂贵耶
萧望之 其二 清 · 宋湘
七言绝句
散钱竟杀韩延寿,积谷兼排耿寿昌
却是先生心未广,郑朋何物毁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