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宪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字廷陈,一作时陈,号龙湾。弘治三年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初,为吏部尚书。时议建世室以祀世宗生父,纪执不可,议遂寝。又奏言人材当惜,帝不纳。以老病归。卒年七十余。
维基
廖纪(1455年—1532年),字时陈,又字廷陈,号龙湾,直隶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官至吏部尚书。
庚子科(1480年)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八十九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历迁考功司、文选司郎中。
正德四年(1509年),任太仆寺少卿。
次年改太常寺少卿。
正德五年,任四夷馆卿。
正德七年(1512年),任太常寺卿。
正德九年,任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期间拒绝授受贿赂。
正德十二年,升任吏部右侍郎。
正德十四年,任吏部左侍郎。
明世宗即位后,拜为南京吏部尚书。
嘉靖元年(1522年),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此后被弹劾罢免。
嘉靖三年,大礼议方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途中弹劾张璁、桂萼,张璁、桂萼一党的陈洸遂弹劾杨旦而举荐廖纪,明世宗遂罢免杨旦,以廖纪取代。
廖纪则上疏推辞道:“臣已经七十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
”当时世宗正厌恶此两人,遂没有批准。
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兴献帝,下廷议,廖纪持不可。
此后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张璁等欲起用王琼,廖纪则举荐彭泽、王守仁,世宗没有批准。
此后则以邓璋、王宪名上,竟用王宪
嘉靖五年正月,御史张衮、喻茂坚、朱寔昌以世庙礼成,请宽恕大礼议中得罪的诸臣,张璁、桂萼亦以为请,奏章俱下吏部。
廖纪等人列上四十七人,但世宗却没有批准。
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而救马永被谪官,给事中沈汉等论救。
廖纪从容对答,并举荐马永和杨锐,得到世宗批准。
廖纪此后因老辞职,得到批准。
历加太子太保、进少保,赐敕乘传。
卒赠少傅,谥僖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31 【介绍】: 明湖广嘉鱼人,字立卿。弘治六年进士。授太湖知县,累迁南昌知府。正德六年,从都御史陈金镇压华林军。超迁浙江按察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边备废弛,城外数百里皆诸部射猎地。承勋疏请修筑。适世宗即位,发帑银。承勋身负畚锸先士卒,筑边墙墩台,招徕逋逃,广开屯田。官至兵部尚书。
维基
李承勋(1473年—1531年),字立卿,湖广嘉鱼县(今湖北)人,弘治癸丑进士。
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父李田,官至顺天巡抚。
弘治六年(1493年),李承勋登癸丑科进士,由太湖县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历任南京工部郎中、南昌府知府。
正德六年(1511年),赣州贼侵犯新淦,扣押参政赵士贤。
各地盗乱,李承勋率部进攻,屡次有战功。
都御史陈金檄李承勋讨伐,并成功平定。
此后升任浙江按察使,历任陕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辽东,在任期间防备嫣然。
累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嘉靖六年(1527年),改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李承勋随后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督团营,兼掌都察院。
因弹劾官吏而被给事中王准等弹劾,下清法司。
兵部尚书胡世宁致仕后,世宗诏李承勋归还兵部,并代任,仍然兼督团营。
言官攻击张璁、桂萼时,言语涉及李承勋,李承勋不得不辞职,世宗仍然温旨挽留。
当时大同有警报,朝议派大臣督军,大家推举都御史王宪王宪不肯前行。
给事中夏言举荐李承勋,李承勋也不自请。
于是给事中赵廷瑞一并弹劾,恰逢敌寇撤退,此事遂罢。
嘉靖十年(1531年),致仕回乡,不久病卒。
世宗哀悼,赠少保,谥康惠,特赐白金、䌽币、米蔬等。
李承勋为官四十年,家无余产。
与胡世宁、魏校、余祐善等人并称“南都四君子”。

人物简介

维基
郭凤翱(?—?
年),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民籍。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河南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198名进士,正德十六年任徽州府同知。
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嘉靖六年十一月以陕西三边总督王宪举荐,接替桑溥任固原兵备副使。
熊汲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熊汲(1495年—1550年),字引之,号渔山(愚山),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东坛里人,民籍。
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江西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八名进士。
丁母胡氏忧,八年服除,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转武库司员外郎,升职方司署郎中,十二年七月贵州总兵牛桓以病向兵部请告避任,反而得到嘉奖,世宗认为兵部徇私,尚书王宪、侍郎钱如京被罚俸,牛桓革职,熊汲被降二级调外任,贬台州府推官。
十四年升安庆府同知,踰年历永州府、黄州府,丁父忧。
起补湖州府知府,二十三年(1544年)正月升福建提学副使,疏请罗从彦、李侗从祀文庙,又建祠宁化,祀李忠定公纲,并亲自撰文为记。
以继母王恭人忧归,服阕,升广东布政司左参政,以病不起,二十九年卒,享年五十六,祀乡贤。
著有《愚山诗文集》八卷。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廷仪(?—1540年),字正夫,四川成都马家镇升庵村(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
杨春之子,杨廷和之弟。
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甲第四名进士。
历官吏部文选司郎中,正德五年(1510年)二月升太常寺少卿,七年十二月升太仆寺卿,十年正月升太常寺卿,三月丁忧守制。
服阕,起复原职,十二年七月升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十四年七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十六年三月奉命领官军三千人迎护兴王朱厚熜赴京,五月升本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王宪去位,署掌部事,为御史方凤所劾,称病去职。
曾作《八阵图修复记》。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汝孝(1505年—1556年),字绍甫,号岱麓,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
兵部尚书王宪第五子。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第二甲第八十名进士,初授礼部主事,历礼部祠祭司郎中。
嘉靖十年五月与刑部主事潘恩主考河南乡试,十二年十月改任翰林院修撰,十四年七月升山西提学副使,十八年丁父忧。
历陕西布政司左参政,二十三年四月升福建按察使,升河南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二十八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驻守蓟州。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七月,俺答入塞,攻古北口,王汝孝帅蓟镇将诸兵抵御,兵败大溃,虏遂由石匣营直达密云县,转掠怀柔,至围攻顺义县城,闻保定兵马驻城中,遂解围向南。
兵部尚书丁汝夔被下狱,王汝孝和总兵罗希韩、副总兵卢钺被逮至北京下法司鞫讯,被判处死刑,汝孝以有斩获首级功,减死发遣广东边卫充军。
嘉靖三十三年遇赦还乡,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4—1586 【介绍】: 明山西长治人,字子孝,号文川。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授上海知县,以治最征为福建道御史,劾辽王宪□大罪十三。
隆庆时,历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定边市金额,修缮边境设施。
万历时官至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维基
郜光先(1533年—1589年),字子孝,号文川,山西长治县人。乙卯科(1555年)山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七十三名进士。授上海县知县,以治行卓异,四十一年(1562年)十一月升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贵阳,隆庆二年巡按湖广,弹劾辽王十三大罪,又巡按山西,论劾总理屯盐右佥都御史庞尚鹏。隆庆三年(1569年)正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四年(1570年)十月升右少卿,十二月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六年十二月改巡抚陕西,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以三年考满加升右副都御史,三年三月改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四年正月阅视蓟辽保定边务,绘各边形胜图进览,五年(1577年)十二月晋兵部右侍郎,六年六月升本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无何,晋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如故。九月以母亲去世,回籍丁忧。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一月起原官,总督如故,十三年十一月秩满,加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总督如故,十五年加太子少保,予诰命。闻父南庵公病笃,一恸辄僵不起,以万历十七年四月卒,得年五十有七。讣闻,诏赠太子太保,予祭四坛,命行人董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