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之明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5 首
台半空之筑怨,血万姓之成池。
吁嗟乎七十之忠谠,竟菹醢而靡遗。
冒鈇钺兮能抗颜,窃叹夫草莽有臣。
纳约既切于不讳,悔过宜勇于自新。
几年遁世而幽贞,占畎亩之高蹈。
怀直道而在野,抱一犁而将老。
何灵脩之浩荡,役一心于游赏。
积齐民之怨怼,构层台之千丈。
勤土石之鞭策,致民岩之岌岌。
嗟满庭之元臣,纵谔谔兮何益。
言未效于畜君,血已惨于涂地。
哀国步之将颠,予不忍乎恝视。
念格非之有要,岂进谏之无术。
释陇上之耒耟,叫云中之阊阖。
曰吾王之筑台,病四域之民生。
子来何望于周灵,曷丧腾怨于夏琼。
一方之疹瘁极矣,百年之宗祀殆而。
不及时而改图,虽后悔而莫追。
彼股肱之撄鳞,又何辜而诛夷。
顾一得之愚衷,实百王之明鉴。
王子剖心于鹿台,坐致玄箓之卒斩。
伍氏抱冤于鸱夷,遽见姑苏之麋鹿。
兹皆纵欲而愎谏,竟至丧身而亡国。
愿宸心之惕然,凛自警于前辙。
言历历兮由中,志专专兮告诫。
宜荃聪之感悟,果曩愆之勇改。
霁雷霆之严威,示弗咈之康色。
丁宁玉音之耸叹,嘉药石之格说。
收百里之版筑,任四境之耕凿。
知鸿泽之浃民,咏采薪之一曲。
既人和之斯得,成霸业于异日。
是所谓一言兴邦,美夫子之謇谔。
回既牿之君心,解倒悬之黎庶。
王无国而有国,民失所而得所。
昔南亩之躬耕,若忘世而肥遁。
今北阙之谠论,何独立而謇謇。
退而愚兮进而智,子之道兮不可及。
原谏诤之有道,贵格君而医国。
倘君惑之不开,言纵切而何补。
能一谏而回天,为夫人而叹美。
滔滔末路之媚君,一何谠言之无闻。
唐氏之瑶华接天,汉廷之柏梁凌云。
岂左右之无人,曾一谏之不觌。
舌咸囚于庙堂,况有望于草泽。
祗今层台之忠谏,重起感于余臆。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
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
如何妄小儿,憔悴来河北。
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
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
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
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
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
与上同就擒,并侍贤王侧。
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
鲁酒由来不醉人,衔杯且复话逡巡。
自怜客况真萧索,愁里看看又一春。
花满江南莺乱啼,燕来新笋迸吴泥。
每因送客乡心动,也拟归寻旧药溪。
东南山水数明州,二十年来梦里游。
君到西亭休怅望,江瑶入馔最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