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温应禄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 首
即事用前韵 其二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
天涯对酒呼明月,泽畔行吟问古渠
小决行藏应得尔,只言老病亦非虚。
清时饶有孤臣泪,百转江流意未除。
寄视儿孙辈 明末清初 · 柳元之
凡读书。将以讲明义理。以进知识。体之于身。以笃其行。苟为不然。虽读万卷亦无益。学者须知此意。不为游谈无根可矣。至于读之之法。则古人亦尝有言之者矣。有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又曰书贵多读。读多自然晓。又曰读书只怕寻思。又曰肃然端坐。熟读精思。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错一字。不可倒一字。要令句读分明。只此数段。足以知其方矣。呜呼。三纲五常之道。进德修业之要。凡古圣贤所以教人之法。莫不布在方策。昭如日星。苟力求之。何患不至。从事于斯。居敬以立其本。格物以致其知。加慎独之功而尽勤俭之实。终始不懈。念玆在玆。犹恐或失。则高可以学圣贤。下不失为善士。其为快乐。莫大于是。而人子显亲之道。至此而无馀憾矣。中庸曰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毋徒曰气质难变。而漠然无意斯事也。汝曹年富力强。及此为之。岂有不成之理。但恨立志不固耳。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勉之勉之。我祖考府君每以庸学语孟。为学者府库。常曰此四书。要当熟读精思。循环成诵。令如常谈俗说。此又不可不知也。余闻古人有病癞者。中夜而生子。索火而视之。唯恐其类已也。父母之心。可谓至矣。余至愚极下。万不及庸众人。而今为此言以视汝曹。得无为汝曹所笑乎。虽然余之至情。实与古之病癞者心。同其无穷而不能自已。汝曹苟知余此意。岂不感动于中乎。余为汝曹日夜望之。不知汝曹以为如何。
人生有大伦,君亲恩罔极。
夫妇与朋友,长幼咸有秩。
舍此禽兽耳,天则安可越。
苟欲尽此道,非学莫能及。
所以古圣人,垂训炳如日。
尧舜道至大,孝弟无他物。
敬谨以事君,爱之当如一。
辅仁莫如友,责善贵偲切。
尤当尽其别,造端自居室。
格物知此理,力行践此实。
省察固能至,涵养宜勿失。
循循事雅敕,谨学且周密。
寡言气自定,闲邪心自逸。
恺悌而不懈,本根方有立。
久久习成性,岂不快且乐。
聪明与睿知,皆从读书出。
汝曹曷不勉,副此饥与渴。
嗟我极昏愚,少小不知学。
侵寻志已颓,转辗更衰疾。
一步不得行,一物无所识。
触事若面墙,聋瞽何可说。
况复日以远,放倒难为力。
虽欲保桑榆,奈此莫收拾。
到此始觉然,空言但伤恻。
光阴既不留,壮年安可得。
以我狼狈甚,望汝尤汲汲。
我心良已苦,我言亦已切。
愿汝勤念此,朝夕恒惕若。
鲸背桥南看春云,杨柳垂垂千万村。
古渠再穿膏泽匀,家家赛社熟鸡豚。
持酒登堂酬西门,邺城千载甘棠芬。
扫除东阁待嘉宾,敲棋握槊赏鸿文。
赞皇万轴不足云,野老瞻像拜仁君。
藉地愁无似,凭高泪不穷。
古渠移数壑,新雨落双虹。
故国浮云外,中原蔓草中。
乱余忆黄绮,流汗浃臣躬。
心为万化主,人力到天成。
岂有微尘涴,常如古井清。
操存功乃得,助长病还生。
君子斯为惧,闲邪必以诚。
圣则生知是,吾侪在力行。
工夫宁间断,趋舍要分明。
若到惺惺地,如临坦坦程。
何尝求不得,但恐学无诚。
暗里人心肆,空中鬼眼明。
道非殊显隐,学贵并知行。
所以分邪正,要须识重轻。
归来对方册,先觉有朱程。
有美莲亭子,能知自我明。
乡闾为善士,经传得先生。
天赋初何异,人功卒乃成。
勖哉休自阻,万里可徐行。
名堂示自警,临水小椽成。
圣训寻常顾,良心次第明。
苟无真力量,应负好平生。
不必求高远,皆从这里行。
可笑松湖子,冥涂擿埴行。
年龄虽老大,心志尚浮轻。
未得沉潜力,徒怀慷慨情。
不须愁日暮,秉烛向前程。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