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元台州黄岩人,字明敏。方国珍子。顺帝至正间为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襟度潇洒,善谈名理,好读书。有《东轩集》。元诗选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行字明敏,黄岩人,谷珍子。至正间,授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调江西,未详所终。所著《东轩集》,其弟明则缮写成帙。宋学士濂评之曰:古诗俊逸超群,如王子晋鹤背吹笙,随风抑扬,声在云外。律诗清丽婉切,譬犹长安少年,饮酒百华场中,莺歌蝶拍,春风煦然扑人。终日传杯,而醉色不起,诗人之趣至是,亦可谓之不凡矣。按孔从善《续龙爪石壁题句》,谓行以义兵万户守昱关,再战不利,退守札溪,题诗石壁自刭。而钱宗伯谦益《列朝诗集》方参政行小传云:「宋濂序曰『明敏仕于元,尝参知政事于江浙行中书。』按方谷珍据庆元,侄明善据温,授江浙行省平章。又有明巩、明谦者,明敏或其群从也。复见心《蒲庵集》《夜宿东轩简方明敏大参诗》云:『重来濠上得盘桓,剪烛东轩坐夜阑。』国初,元臣例安置濠,见心奉诏住凤阳,与明敏数倡酬,知明敏亦徙濠也。沐景颙《沧海遗珠》多载国初戍濠之诗,而明敏与焉知徙濠后又谪滇也。余之初考如此。及观袁忠彻《古今识鉴》云:方明敏,国珍子也。柳庄相之曰:君边庭赤气如刀剑纹,二九日有升进。随从父克太仓,授分省参政,调江西。乃知明敏为谷珍之子,前元之升授,实以谷珍奛子之役,而余初考为未详也。袁记又云:洪武戊午,国珍已没,明谦受剥肤之刑,举族累祸。则明敏或于此时得以从轻典戍滇也。《洪武实录》载:谷真质子曰关、曰元,后与其子明完、明则俱降。完小名亚关,关即完也。宋濂神道碑载子男五人,其二则礼与完。谷珍病亟时,授官以慰之者;其三曰本则、安则。未知此五人者,孰为明敏者也。谷珍诸子侄内附,前后名字窜改更互,不可考覈,史家阙误若此者多矣,岂独杞宋无徵为可叹哉!谷珍窃据时,招延文士,萨天锡、朱右辈咸往依之,刘仁本、詹鼎则亲近用事。潜溪盛称明敏襟度潇洒,善谈名理,于书无所不读,(古诗俊逸超群,律诗婉丽清切,)(以上十二字据《列朝诗集小传》补。)则明敏于国初居然胜流,未可以杨山遗种而诮之也。庆元之父子,淮张之兄弟,右文好士,皆有可书,志胜国群雄者,无抑没焉。」钱宗伯之考据如此。而孔从善《龙爪石壁诗》,仍收入《列朝诗集》中,前后舛错,姑两存之,以俟他日更考。
字明敏,黄岩人。元末官行省参政。
人物简介
【生卒】:1330—1394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宜。幼颖悟,七岁能赋诗弹琴,十岁通五经,十三应江浙乡试,人以为神童。明洪武初以秀才举,宋濂荐修《元史》,擢工部都水郎,以病辞免。与周正道、陈惟寅辈觞咏自得,与高启、杨基等并称十才子。后为滇池鱼课、宣课二司大使,衣食不给,卒于官。有《甘白先生集》、《乐圃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宜,长洲人。洪武初以秀才举擢工部都水郎中以病免复举明经授广西理问历滇池鱼课宣课二司大使有甘白集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
适字子宜,长洲人。洪武初以秀才举,擢工部郎中,病免。复以明经荐授广西布政理问,调云南鱼课大使,考满改宣课大使。有《甘白先生集》十二卷。田按:子宜与高季迪为素交,不入「北郭十子」之烈。晚官滇南,沐景颙《沧海遗珠集》亦不录焉。盖名在显晦之间者也。诗有《乐圃》、《江馆》、《南湖》、《江行》、《滇池》等集。与文集合为十二卷。《明史艺文志》仅称子宜有《乐圃集》六卷,《四库提要》存目有《甘白集》六卷,盖均未见其全也。余所得为翁覃溪、顾千里旧藏本,诗文皆具。《乐圃集》多摹拟末化,《江馆》、《南湖》以后,特为俊爽。集中有《画竹赠王生》、《写竹枝寿周南老》等诗,盖尝与陆天游、倪元镇诸人游,故兼擅盘礴之长。此亦纪明初画家者所当知也。
人物简介
【生卒】:1336—1408 【介绍】: 明浙江松阳人,字景彰,号常斋。洪武中以明经荐授怀远教谕,擢山西参政。遣戍云南。建文初召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除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讲。博学多才,以古文自名。沧海遗珠
字景彰,以字行,括苍人。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景字景彰,以字行,松阳人。洪武壬子举人,授怀远教谕,擢开州知州,累官山西参政,以事谪云南。建文初,召入翰林,用荐除礼部侍郎,兼侍讲。成祖即位,进学士。
人物简介
【生卒】:?—1402 【介绍】: 明浙江义乌人,字士连。尝从宋濂学。洪武中召为御史。坐事谪戍云南。建文初,以文学举入翰林,为侍读。朱棣杀方孝孺,命琏草登极诏,琏不敢拒,是夜自杀。有《居夷集》。沧海遗珠
字士连,金华人。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四
琏字士连,金华人。 田按:士连诗见《沧海遗珠》。明诗纪事·乙签·卷二
琏字士连,义乌人。洪武中,以儒士授主簿,迁蓝田知县,入为监察御史,以事谪云南。建文初,起为翰林侍读。燕师入,方孝孺不草诏,改命琏,一夕自经死。田按:侍读以权死义,卒宪其宗。官御史时,谪云南,沐景颙录其诗入《沧海遗珠》。
人物简介
经字仲谊,维扬海陵(今泰州)人,元末进士。有《玩斋集》。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
经字仲谊。仁和人。元进士,洪武初以事徙滇,有《玩斋稿》。田按:沐景颙录仲谊等二十一人之诗为《沧海遗珠》。譬诸谪仙夜郎之什,东坡儋耳之篇。六诏迁客,琅琅振玉。当时转徒西南一隅者。人才如此。可想见初词客之盛矣。)
人物简介
字光古,覃怀人。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
昶字光古,修武人。有《清华》、《车轩》、《方外》等集。田按:明初,大河南北称诗者,宋西隐而外,当推光古。诗见沐景颙《沧海道珠》。其《舟下淮水》云:「舟人有严程,知我归朝客。」是曾通仕籍者,其因何事至滇,今不可考矣。光古殁于滇,多以诗挽之者。胡粹中云:「独骑玄鹤上丹丘,为记钧天白王楼。诗板刊成应自校,草书零落有谁收?可能觅酒府中去,无复携筇寺里游。欲寄东风一行泪,蜀江不肯向西流。」僧机先云:「昨日来过我,今朝去哭君。那堪谈笑际,便作死生分。旷达陶徵士,萧条郑广文。犹怜埋骨处,西北有孤云。」玩此二诗,是曾官校官而客于沐氏者。余详考各家选光古诗,皆自《沧海遗珠》录出,其集当不可复得矣。
人物简介
【介绍】: 明绍兴府馀姚人,字宗彝,别号银塘生。少卓荦,文章书画,无不精妙,尤长于诗。洪武间任长泰主簿。二十四年从明太祖游华山,献《览胜赋》。二十五年乞归东屯,开轩松林中,因又自号万松老人。卒年八十。有集。沧海遗珠
字宗彝,绍兴人。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宗彝,馀姚人。洪武中举人才累官长泰主簿以献诗擢吏部考功司主事谪居滇南有凤台贵竹东屯南游诸槁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彝字宗彝,馀姚人,侨寓普安。洪武中以人才举,为沔阳仓副使。迁都察院司狱,调长泰主簿,以献诗擢吏部主事。有《凤台》、《贵竹》、《东屯》、《南游》诸稿。莫友芝《黔诗纪略》:宗彝馀姚人,晚居普安卫。自少卓荦擅诗名,工书画。洪武间,官长泰簿,子显被诬,死刑部狱,孙志编戍普安。宗彝弃官,谐阙自陈。以献诗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二十四年,从驾幸华山,献《榄胜赋》称旨。明年,请老,乞就养孙戍所,遂终焉。卫东屯多松,开万松轩以居,自号万松老人。又于卫西北结亭曰天风。年八十乃卒。高邮沈勖铭其墓曰:「才行兼伟,身与名全。雄词藻翰,蛟舞凤骞。耋耄而康,孰不曰诗之仙?峨峨佳城,观者仰止。讵云殊乡?于光万里。」 田按:吾黔普安卫明初隶云南。沐景颙《沧海遗珠》录谪宦云南及寓公诗,宗彝与焉。宗彝以孙志编戍普安,就养孙所。竹《诗综》云「谪居滇南」,非其实矣。《绍兴志》称:「宗彝别号银塘生,乘牛出入四明洞天,遇风景林壑之美,即箕踞长啸状其草木水石,题诗于上,墨光动荡,可谓韵士。」《贵竹》、《东屯》二集,皆寓黔吟稿也。吾黔寓公之以风雅擅名者,当以宗彝为开先矣。
人物简介
【生卒】:?—141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青城山人集·提要
燧,字汝玉,长洲人,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擢翰林五经博士,官至春坊赞善。洪熙初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所著诗稿在当日已多散佚。正统十二年其孙镗,始裒次为编,其姻家华靖删定为八卷,即此本也。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诗“不费冥索,斤斤唐人之调”。吴人徐用理集永乐后诗家三百三十人,以燧压卷。今观其诗,音节色泽皆力摹古格,颇近于高柄、林鸿一派,诚有拟议而不能变化之嫌。然当元之季,诗格靡丽往往体近填词,燧能毅然以六代三唐为模楷,亦卓然特立之士,又不得以后来王李之流弊,预绳明初人矣。作者简介
王璲(1349—1415),明初文学家,字汝玉,号青城山人。遂宁人,幼年随父侨居长洲(今江苏苏州市)。其六世祖王极,仕宋,官至吏部侍郎。父王立中,元末为松江知府,刻节砺行。立中三子:长子王琏,字汝器;幼子王进,字汝嘉;王璲乃次子也,官翰林。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玉,以字行,琏弟。洪武中乡荐,累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检讨,历春坊赞善,殒于狱。洪熙初,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有《青城山人集》。沧海遗珠
名璲,以字行,蜀人。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璲字汝玉,后以字行,长洲人,立中子。洪武中,举浙江乡试,以荐摄府学教授,改应天训导。永乐初,擢翰林五经博士,迁右赞善。坐事当戍边,宥之,除翰林典籍,进左赞善,坐解缙累下狱死。洪熙初,追赠太子宾客,谥文靖。有《青城山人集》八卷。(《四库总目》:璲诗音节色泽,皆合古格。田按:长陵与解大绅评论人才,大绅称汝玉文翰不易得。信非虚语。汝玉诗沐景颙录入《沧海遗珠》,岂洪武间亦尝游滇耶?)
人物简介
以字行,四明人。明诗纪事·甲签·卷三十
宗晖名□,以字行,宁波人。田按:钱仲益《送宗晖赴云南从军》诗云:「明年上京都,聘充戚里宾。我亦被荐书,谒选拜紫宸。缪居容台属,幸得联朝绅。与闻复聚首,相见不隔旬。夫何事难料,告别何踆踆。从军赴滇阳,西去逾峨岷。」宗晖盖以戚里宾客牵连谪滇者。沐景颙录其诗入《沧海遗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