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汇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顺卿,吴县人。
石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14—约1605 【介绍】: 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明诗纪事·戊签·卷四
巍字伯谦,海丰人。嘉靖丁未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出为山西佥事,历参议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改陕西,进右副都御史,移抚山西。入为兵部侍郎,改吏部,以终养归。起南户部尚书,召为工部尚书,改户部,进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有《梦山存家诗稿》八卷。 (《四库总目》:魏中岁学诗,与唐高适相类。而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壒,独发清音。《海岳灵秀集》:萝山诗不事雕绘,旨趣天成。 邹观光《孚如集》:杨公诗高旷玄远,冲夷澹泊。河朔魏允中击节诵公《晋中》诗:「灯前梳白发,马上萝青山。」思沈而致远,非唐人不能道。 《分甘馀话》:吾郡杨太宰萝山五言冲古淡泊,在高子业、华子潜季孟间,如:「远道令人愁,况近单子垒」,「秋风入雁门,羽书日三至」,「微微齐景流,天坏色俱素」,乡心生塞草,世事入秋风」,「风雨楼国,关山李牧祠」,「闲将流水引,萝与古人居」,「雨响残秋地,城分不夜天」,「古石苔生偏,泉香麝过馀」,皆逼古作。 《静志居诗话》:读萝山诗,如水仙十囊,江梅一萼,嫣然薄冰残雪之外。 田按:《萝山集》五律最胜,直擅右丞、文房胜境,馀子不足道也。自书《存稿》后,乃谓得于曹纪山、吕时臣为多。雅抱冲襟,令人翛然意远。)
维基
杨巍(1516年—1608年),字伯谦,号二山,又号梦山,山东海丰县尚义里(今无棣杨三里村)人。
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6年),家贫好学,常借雪映月光苦读,十七岁考取生员,十九岁身染重病。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在楞严寺苦读。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进士,次年授武进知县。
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选授兵科给事中,丁父忧归。
服阕,复除吏科给事中,三十五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佥事,进布政司右参议、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四十三年二月以疾乞归。
嘉靖四十五年闰十月,接替戴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
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三年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四年二月以母老身病乞假归。
神宗继位,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起复原职,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改任吏部右侍郎,次月升左侍郎,三年二月乞致仕终养。
十年(1685年)五月起复原职,七月出任南京户部尚书。
次年授资政大夫衔,不久改任工部尚书。
十一年四月改任户部尚书,七月改任吏部尚书,十八年二月累疏乞休,特准致仕,著驰驿去。
万历三十三年(1608年)卒。
赠少保。
杨巍最初历任中外官职,甚有名声,但到官至吏部尚书秉铨时,已是年耄骫骳,故行事多听首辅申时行的指挥,故被御使江东之、李植等弹劾抨击,以致他名望大损,但是他为人有清操,性长厚,不为刻核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五
释真旻,字透月,姓萧氏,湘乡人。
生质孱弱,幼多病苦,十龄就傅,略通大义。
家贫废学,然见僧心喜,年十八始有出家之念。
乙巳,随兄贸迁入蜀,无意经营,及闻父丧,感世无常,归真益切。
丁未,侍母至宝藏,归依幻师,命名依寓。
戊申,乃从剃落。
一日请益,幻言:“问者是谁?
”独自默诵:“分明是我,又道是谁?
”沈吟久之,颇有入处。
时幻初建宝藏,以为坐静,亲依者十馀辈,皆猛勇精进,行持礼拜,中夜方息。
因自策励,大法未明,身不贴席。
尝静中忽然浑身不见,惟觉一空境界,顷之便失,疑碍益甚。
举白幻,幻曰:“此乃尘劳歇息,返本还源,将近好处,勿喜勿惧。
”由是工力益加,无敢怠逸,念兹在兹,浑忘人我。
每逢出汲,往往逾井,遇人问故,始觉转步。
偶听晓钟警醒,仓卒起身,头撞殿柱,觉眉际上火星迸裂。
方悟得问者是谁,胸臆畅达。
复看一归何处,及本来面目,皆释然无疑。
及再勘證,幻复示曰:“本分一著大抵如斯,还有向上之关。
”因举“僧问赵州曰:蠢动含灵,狗子何无佛性?
答以有业识故。
其僧即于此悟去,且道所悟安在?
”旻不能对,仍前愤究。
壬子仲秋,行持中夜,出至丹墀,见天河竟端,无限庆快,始信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不我欺也。
古德为人无不切直,乃自生纡曲耳。
黎明白幻,幻为之助喜。
是冬进具,闻示苦行法,欣然欲效之。
及然香,略无所苦,因自剪烛然顶。
初若冰清,顷之忍痛,惟觉无头。
有老僧诮之曰:“可惜然错了所在,然著心就好了。
”旻疑其言必有由来,后读经知药王焚身,世尊因地舍头目髓脑欲成菩提,方忆前觉无头亦拾头,故自信发心苟诚,虽小苦行,必有胜益,方知老僧语亦廓达空之类也。
甲寅春,幻寂后,充职西堂。
戊午,建方丈,并西廊,旻有力焉。
庚申编《桥云语录》成,欲附嘉禾南藏,旻任其事。
道过石南银杏,士人方议重修银杏,羁迟久之,九月舟至汉阳,就归元度冬。
辛酉春,下江浙至嘉禾楞严,询附藏之事,见经版多蠹,意不谓然,遂下杭至灵隐。
壬戌春,谒天台更观华顶胜迹,游宁绍诸名刹。
遂至大梅,梅以三问,乞下转语,一一契合,赠以訾物,却之而去。
浮海礼普陀。
复至楞严,《桥云语录》印出,分送江浙名蓝。
十月还蜀,达银杏。
四众具启,延主丈席。
乙丑,修造殿宇,又为绅衿,召赴宝藏。
丙子,复应银杏。
戊寅,主双桂,订修藏经,兼葺殿阁,早作宵息,不忘宁处。
廿馀年中,四处法位,所有语录杂偈都二十卷。
弟子了深,为之编刻,今有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