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象

共 10 首
高人例爱竹,居必置左右。
此君有雅操,凛凛岁寒后。
黑水埋荒烟,川阔多胤胄。
楚山昏瘴雨,石罅挺纤瘦。
风俗视樵苏,斤斧莫恕宥。
莲幕地深严,得所逾静秀。
青苔春雨足,黄壤潜阳透。
瑶桢扑霜粉,稚子解衣绣。
羲伯歌朱华,新绿郁滋茂。
群贤赞威德,堡障息烽候。
北轩洒苍雪,饮奕破清昼。
我本性介特,礼法以自囿。
行年涉强仕,怀玉贾不售。
何用羡此君,更积文行富。
晨起自盥栉,独坐茅檐前。
初旭上东表,曈曈明八埏。
群动并兴作,万物咸熙然。
清阳忽无色,惨淡如寒烟。
举目望天宇,破镜云间悬。
知是老蟾魄,侵日流馋涎。
踆乌不飞啄,羲伯难施鞭。
恣食愈无惮,益张吞吐权。
地下小虮虱,惊吁心似煎。
力迷莫上救,愤惋终何宣。
须臾天乃定,晃耀还复圆。
物像更昭晢,好风吹和妍。
我心亦怡悦,负暄终夕眠。
宿雨不潦羲伯驭,晚凉堪曳玉堂裾。
朱帘静度燕山色,碧构清涵太史书。
倾盖几回瞻相业,虚襟终日对文儒。
临风漫省瑶华造,欲报琼英愧不如。
生绡半幅吴霜冷,拂尽微尘秋水净。
展向高堂骤骇神,忽睹青天堕飞镜。
䀜霍瑶光初出奁,四壁澄莹摇不定。
辗轮乍见海中行,濯魄真看地底迸。
金波千顷浸玻瓈,银汉一泓垂素绠。
结质团圞亦不亏,佳期三五四时正。
中有轮囷一树木,布叶葳蕤柯诘曲。
扶疏碍景小霏微,旖旎漏明频照烛。
根折只容顾兔藏,枝繁独覆姮娥宿。
飘英落叶细生姿,一一黄金散为粟。
萧森影里似闻香,的皪光中遥辨绿。
画栋雕楹结绮檐,坐来浑是在虚涵。
白日都迷羲伯驭,阑宵底用烛龙衔。
清辉鉴人毛发竖,仙芬染断体肤凡。
广寒不觉身曾到,蟾宫虚疑手可探。
世闻墨妙有如此,题句聊为未见谈。
自从乱离来,随事生悲辛。
痛此犬戎祸,哀哀窜荆榛。
兵火之所及,惨目飞灰尘。
积尸满原野,上天亦无神。
又闻江都破,九庙竟沈沦。
岂无忠义人,时议愧未伸。
破敌谁能料,屈辱事殊邻。
谋臣存社稷,志士泪沾巾。
感慨徒叹恨,丧乱岂无因。
嘿嘿怨人事,良愧吁苍旻。
我时东走海,乃临旸谷津。
烟涛荡不极,浩浩涵天垠。
海气变紫赤,杲杲升日轮。
窃慕唐尧圣,羲伯司寅宾。
缅怀徒自伤,太平竟何辰。
西涉江汉源,水石何潾潾。
东风喜发育,春气荡氲氤。
山木日滋荣,幽花明涧滨。
草木喜得时,人事愁艰屯。
万事付长谣,百感恼阳春。
念我志学初,仰希古贤人。
生平事廓落,将老任漂沦。
空怀徒耿耿,白首梦经纶。
时命乃大谬,固所甘贱贫。
世道日交丧,贤者贵自珍。
鲁连誇高洁,申屠思遁身。
鸟兽可同群,犹非效隐伦。
羽溪东畔海茫茫,烟涛极目连扶桑。
青帝鞭霆驾苍螭,羲伯授时居嵎夷。
金乌腾翥海色动,明霞紫气开朝晖。
层台百重何缥缈,云霓明灭光依依。
我欲登之不可梯,异境恍惚怀转悽。
百年辛苦长讴吟,路穷绝域归思迷。
陟州海上有镇堡,其前削壁称竹岛。
岛上樛柯香柏树,又有铁叶冬生草。
踏雪攀崖上读碑,龟趺一半苔纹老。
长眉老叟今何去,或言去上青城道。
往时作宰东海上,海氓讴谣返熙皞。
作文书碑东海壖,文澜海涛同灏灏。
蝌斗古文废已久,此老反正逼苍昊。
碑成立之万里岛,岛在榑桑面出杲。
海若鼓舞百灵喜,蛟螭慑伏缩老脑。
川洛馀漼日侵齧,风愁雨惨碑绝倒。
阿明上诉上帝怒,肯因捓儿废至宝。
诏令和甫再书之,再书之碑较更好。
头陁山石青如铜,千磨百鍊若天造。
深镌固竖屹不动,棹楔雕龙焕云藻。
海上年来昼多风,飓母十撞敢掀捣。
一自居庸大鸟飞,淅人吴语徒烦恼。
我欲一见古人迹,东下秽南六晚早。
羲伯之墟气沧沧,祥光瑞彩菀凝抱。
摩挲尽日融神心,恍疑逍遥上亳镐。
奋笔为续石鼓歌,书罢长啸一浩浩。
岱岳(丙戌) 清 · 俞汉隽
四言诗
嵩嵩岱岳,为望于震。
帝布阳德,讫于四远
肤寸之云,蓊彼苍巇。
汎布油之,滋育群类(南阳○仪伯。)
帝驾南巡,登彼霍山。
调髓宁骼,飨于中坛(初虑○夏伯。)
大交之奥,阳乌攸中。
蜿蜿苍龙,遵彼巃嵷(朱干○羲伯。)
既东既南,陟于柳谷。
收其功实,以享金德(苓落○秋伯。)
天地之气,归于是月。
食我孤子,帝德罔缺(归来○和伯。)
幽都之弘,实成其终。
明明一人,佑我四封(缦缦○冬伯。)
⑴ 晢阳○以下巡狩歌。○阳伯。○尚书大传曰。维元祀。巡狩四岳八伯。八伯各贡其乐。而一歌阙其名。其乐歌之舞。有侏离,鼚哉,谩或,将阳,玄鹤,齐落,蔡叔七舞。而舞亦阙其一焉。
琴仙七十碧玉瞳,家住金刚东复东。
身长七尺美髯须,自言琴笛绝世无。
众人都唤作琴仙,或弃琴仙笛仙呼。
春日南下(南下自号)遍名山,一见了汝眉睫间。
朝蹑毗卢暮金襕,与汝且往丛石观。
丛石之奇不可名,四仙肃肃森相撑。
是日氛澄豁倪端,羲伯高擎玻瓈盘。
此时琴仙一起舞,一口吹之一手弹。
手势掐撇口容乾,丝声昵昵叶声乾。
穹龟巨鱼迸出听,大海风定息波澜。
令我啧啧不能休,直欲与尔九阂六幕汗漫游。
一声一奏听未了,汝去松亭我歙州。
歙州非无好使君,侍中歌笛不堪闻。
归来琴仙笑相迎,索我诗篇斟大觥。
膝上抱弄一小鹿,口里津津说平生。
说曾生长铁伊巅,一琴一篴六十年。
金刚之山天下无,世人一见譬如升青天。
我把金刚作藩篱,目光日周万二千。
京城贵客秋复春,至辄呼我作主人。
攀萝附壁不谢劳,踏遍高峰百十遭。
岂无笙箫与鼓吹,琴仙笑傲不为意。
一别谁知客为谁,但觉日日箱富千首诗。
噫神仙岂真有,富贵非所欲。
一盘菜与一盂粥,白云红树一茅屋。
屈伸偃卧不拘束,一生得此死亦足。
回头大笑杨蓬莱,官途栖屑胡为哉。
南下听之一呵呵,把酒遂为琴仙歌。
吾歌不足先龙汝,琴神仙奈尔何。
昔吾祖䜣梅公年八十三。游大兴山。当日诸弘硕陪游帖。至今为后承面目。是岁壬辰重阳前六日。族从大能(锡穆),士元(锡基),百能(奎相)。访余甪里山中。为言一畅于大兴水石间。余乐与之同。从祖弟应八(时润)。吾叔季叔厚(禧枢),季崇。从父弟中立(弘枢)族子锡裕。邻族诚悟(心泽),羲伯(升泽),申圣可(永斌),徐德一(鸿烈)。儿子锡赟,锡赞。从子锡贺从之。又有星西修士宋浚弼适至。村内年少相学,相贞,止远,锡吉亦参。不期而尽东南之美。白发青衿。辉映左右。偶与吾祖当日游相符。旷感当如何。因歌咏而成一帖。以备山中故事。
洞门一出政三秋,往事悠悠溪水流。
苍苔路熟交迎袂,黄菊花开遍插头。
老年一畅诚非偶,明日相分亦是愁。
玆会不徒游赏已,梅爷遗躅此中求。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