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禹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故宫遗迹乱山中,俯挹清泉注不穷。
獭髓螺痕人面杳,轻钩淡抹水心空。
摇青借月双双见,曼睩横波曲曲工。
识得眼前非相在,不须空有问庞公。
王禹言太史旧宅 其一 (乙亥) 清 · 袁枚
五言律诗
当街方策马,到眼忽魂消。
昔我来江上,斯人抗手招。
梅花窗下榻,杨柳水边箫。
不是前生事,山河梦已遥。
王禹言太史旧宅 其二 (乙亥) 清 · 袁枚
五言律诗
彻夜谈三鼓,全家酒一庭。
柳枝偿婢价,银鹿赠奴星(太史代聘吴姬,以奚奴见赠。)
华屋人何在,秋江笛早听。
今朝门巷过,肠断暮山青。
鸾飘凤泊一千年,流水行云意洒然。
但使人间唤生佛,胜教天上作顽仙。
乌衣巷里解鸣珂,月下弹筝灯下歌。
半榻梅花同日别,一官偏恼两人多。
新将锦石捣流黄,应索琅琊绣裲裆。
寄语青溪张好好,好风果属往来商(公纳秦淮张姬,故调之。)
千行水调入秋云,一卷文传记锦裙。
欲使青莲低首拜,南朝只有谢将军。
三更风卷紫罗纱,春雨盈盈损蜡花。
为我当年惆怅事,自敲檀板拨琵琶。
蓬海升沉话寂寥,江州司马莫萧骚。
诗人都到青云顶,谁领湖山访六朝。
有客黧而髯,清晨杖策至。
长揖道姓名,危坐探衣袂。
蔚珍海上县,素无簪缨系。
乃祖张枢密(良守官至枢密副使云。),大显高丽世。
少年游京国,一朝取科第。
青云遂展步,金紫竟蹑位。
当时赐第牒,十袭传后裔。
闻子颇好古,聊欲相誇示。
开帕锦坼纹,展轴纸生毳。
盘屈墨光黮,错落朱印细(牒上安朱印数颗。而文不可辨。)
文准皇宋式,号填泰和岁
数行幅尾书,笔法尤诡异。
蝉联五宰辅,并署平章事
门望略可辨,名字谁能记。
吾闻三代法,取士德行艺。
后世崇科目,人物日衰敝。
偏邦少全材,吁俊当随器。
安用较雕虫,空使困良骥。
弊源自中叶,厉阶即双冀(高丽睿宗用双冀言。始行科事。)
请看牒中人,早捷三场试。
功业虽未详,富贵真得意。
倏忽弹指顷,尽付东流逝。
惟有一品孙,逢人谒新刺王禹你有一品孙。郑昱诗。)
矧我樗栎姿,甘为匠石弃。
徒招识字忧,苦受造物戏。
旂常与钟鼎,已自非素志。
今更遭困踣,窜身沧海际。
秋深瘴雾昏,地卑篁茆翳。
静言思厥咎,揔由一第累。
虽复噬麝脐,无因救猩醉。
幸馀文墨缘,眼见前代字。
题诗作掌故,放笔还长喟。
⑴ 牒式略仿宋朝。后署泰和五年乙丑四月。盖用金源年号。
⑵ 牒末有参知政事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崔奇崔。五人俱不署名。意为知贡举者。字体非隶非楷。亦颇不类。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