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宸濠

相关人物:共 151 位
共 15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郭升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字东旭。
师事王守仁,后遇宁王朱宸濠之叛,家遭兵火。
叛乱平,守仁给以逆产,固辞不受。
后以明经举荐入仕,任归化县学教谕。
有《大学中庸问答》。
沙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黄州府黄梅人,字凤翔。
以贡任宁王府纪善。
宁王朱宸濠谋反,不从自杀。
屠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文奎。
尝任御史,清介有直声。
在江西剪除宁王朱宸濠党羽,且累上疏陈其不轨行迹。
官终江西参议。
万木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
宁王朱宸濠党羽横暴乡里,木与乡人郑山擒杀之。
后为贼党所逼,见宸濠,被烙而椎死。
赵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
诸生。
兄赵模曾捐粟佐赈,宁王宸濠捕模索金,楠代兄往,胁之,不屈,被拷掠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宁藩宗室。
封奉国将军。
父朱宸渠为朱宸濠牵连,逮系中都,拱枘请以身代,卒得白。
性朴茂好学,善草书。
卒年八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47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
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
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
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
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
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
宪宗立,以牵累贬官。
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
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
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
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
有《襄毅文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雍字永熙,长洲人。正统壬戌进士,除御史。擢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改山西副使。以事下狱,夺官。寻超大理少卿,复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入为兵部侍郎。坐累眨浙江参政,擢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再进右都御史。正德中,谥襄毅。有集十五卷。 (田按:襄毅素为武功伯徐有贞所轻。有贞自金齿赦还,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自负,常以铁鞭自随,数起舞。及闻襄毅征两广有功,乃掷鞭太息曰:「孺子亦应天象耶?」初贼蔓延两广,议者谓当分兵扑灭。襄毅决计全师直捣大藤峡,始至峡口,儒生里老数十人伏谒道左,愿为向导。襄毅叱左右缚斩之,果贼也。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麾兵夺横石塘及九层楼诸险。丘文庄浚《凯歌》所谓「一夜山灵惊失险,回头不见九层楼」也。大藤峡延广六百里,中有大藤如虹,横互两崖间。襄颜先后破贼三百二十四砦,斧大藤断之,易名断藤峡,勒石纪功而还,自作《平断藤峡长歌》以纪事,所谓「大藤根株悉已断,五岭封疆真再造」也。)
维基
韩雍(1422年—1478年),字永熙,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进士,授御史,出巡河道,后巡按江西。景泰二年(1451年),升广东副使。景泰三年(1452年),经华盖殿大学士陈循推荐,任右佥都御史,代杨宁巡抚江西。重建滕王阁,“堂高逾二十尺,而楼又逾其半,宏深富丽”。又弹劾宁王朱奠培不法之事,得罪宁王府。天顺元年(1457年),撤销天下巡抚,改任山西副使。朱奠培因前事怀恨在心,趁机弹劾,被下狱夺官。后起用为大理寺少卿,不久复任右佥都御史,辅佐左都御史寇深理都察院事。天顺四年(1460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天顺七年(1463年),入觐议事,留用为兵部右侍郎。明宪宗即位,受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溥连累,贬为浙江左参政。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因广西大藤峡(广西桂平市西北约8公里的黔江下游)瑶、僮各族动乱,兵部尚书王竑力荐韩雍为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与赵辅等率军16万前往镇压,多所杀伐。五月,叛军杀泷水主簿陈衍。十一月,明军长驱至大藤峡口,叛军近7000人被杀,擒杀叛军首领侯大苟,改地名为断藤峡,韩雍任两广总督,驻梧州。最终因下属及同僚攻讦致仕。两广人念其功绩,立祠祭祀。家居五年后卒,享年五十七岁。正德年间,追谥襄毅。著有《襄毅文集》。
陈迁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迁(1434年—1517年),字汉崇,号倦飞,福建兴化府仙游县(今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霞街人。
景泰四年(1453年)福建乡试第一百六名。
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第二甲第三名。
授南京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擢江西布政司右参议。
宁王府跋扈。
成化十八年(1482年),丁父忧去官。
不再出仕。
家居三十年,热心乡里。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卒,年84岁。
葬锦岭员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20 【介绍】: 明江西新建人。
成化二年进士。
工诗善画,官至右都御史,后辞官附宁王朱宸濠
正德间,宸濠谋反事败,被杀。
有《世史积疑》。
维基
李士实(1443年—1519年),字若虚,号白洲,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
成化初进士,累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致仕。
正德末年,因参与宁王之乱被处决。
江西乡试第七十四名。
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以按察副使提学浙江。
累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弘治十三年(1500年)升刑部右侍郎。
正德间,官至右都御史,管都察院事。
正德八年致仕。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叛,李士实是主要谋士之一。
宁王兵败,李士实被擒伏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19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鸣。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寺卿。时刘瑾专权,李东阳依违其间,玘虽为东阳所举,仍贻书责之,且请削门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为僚属所敬服。七年冬,考绩赴都,引疾致仕归。博学好古文,追求奇奥,学者称圭峰先生。卒谥文肃。有《类说》、《圭峰文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玘字景鸣,商城人。成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南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擢南吏部侍郎,引疾归。嘉靖初,谥文肃。有《圭峰集》三十卷。 (《艺苑卮言》:黄五岳省曾言南城罗公玘好为奇古,而率多怪险饾饤之辞。居金陵时,每有撰造,必栖踞于乔树之巅,霞思天想,成闭坐一室,客有于隙间窥者,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气,皆缓履以出。都少卿穆艺伊考墓铭,铭成,语少卿曰:「吾为此铭,瞑去四五度矣!」今其所传《圭峰稿》者,大抵皆树巅死去之所得也。 《国史唯疑》:罗圭峰由输粟入监,年四十馀。祭酒丘文庄公议南士不听北留,罗固请至再三,受扑不挫,面数之曰:「若能识几字?崛强乃尔!」大声应曰:「唯中秘书未读耳!」丘异之,识其名堂柱。再试义奇甚,六馆士莫有及者。惊叹为延誉于朝,遂以其年发解联第,蔚为名儒。 田按:景鸣乡举出西涯之门。西涯依违刘瑾,景鸣寄书责之云:「屡更变故,虽尝贡书,然不敢频频者,恐彼此无益也。今则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无所措手矣!《》曰:『不俟终日』,此言非欤?彼朝夕献谄以为当依依者,皆为其身谋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诟,百岁之后,史册书之,万世传之,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而不言,谁复言之?伏望痛割旧志,勇而从之,不然请先削门生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此书可以报举主矣。景鸣文章绰有矩范,诗非所长,作文至瞑去四五度,刘彦和文章伤命之戒,谅哉!)
维基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是明朝中叶政治人物和学者,成化丁未进士。
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见陈学霖《宋明史论丛》(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5页「明朝「国号」的缘起及「火德」问题」。
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
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
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
年少时,他入国子监。
祭酒丘浚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
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
次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见黄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经筵恩赉〉)第966页:「正德元年〔1506〕,开经筵,赐宴及白金䌽币有差。
知经筵事者,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太常少卿兼侍读费宏,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毛澄,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讲毛纪、傅圭,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蒋冕,侍读罗玘,修撰石宝也。」。。
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经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
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
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鉟诬陷下狱。
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冈州知州刘逊、给事中御史庞泮、刘绅等諌下锦衣卫狱」。
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
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
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
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党羽。
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
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就可以迫使确实牵涉在内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责他们,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
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
及后罗玘升为侍读。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286:「罗玘传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玘言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帝深纳焉,秩满进侍读。」。
在正德元年(1506年),罗玘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时正值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
但朝政多有微言。
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
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
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
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当时宦官刘瑾导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
而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
但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而常常忧虑国事。
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归隐,从此潜心学问。
他于《红梅》一诗曾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
且学杏花红似锦,暂邀啼鸟到南枝。
」另外,罗玘辞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
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
但罗玘坚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发动叛乱。
罗玘虽然抱恙,仍然修书一封声讨宁王,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伐之事。
但是还未成事罗玘便病殁。
其遗体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以上资料根据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整理而成。
罗玘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
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共 15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