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允炆

相关人物:共 45 位
共 4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① 烈祖受杨氏禅,迁让皇于海陵。元宗继统,用齐丘之谋,无少长杀之。齐丘无子,晚得一子,随卒,恸不止。家明曰:“惟臣能止之。”乃为诗书纸鸢上,乘风吹之,度至齐丘家,遂绝其缕,齐丘见之惭感,乃止。一作布衣李匡尧作。
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
一个孩儿𢬵不得,让皇百口合何如(一作“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画计谟。今日丧雏犹自哭,让皇宫眷合何如。”)
昌黎真天人,大唐五色笔。
弥明入模写,面目端可识。
维时刘与侯,流辈远莫及。
香名散人耳,诗读方籍籍。
予观二子才,何啻扛鼎力。
云何指垆中,神思久缩瑟。
岂其墙垒高,见短方外客。
固知千钧弩,鼷鼠何足嫉。
惜不使轩辕,见正老宗伯。
咳唾成珠玑,铿锵发金石。
峨峨古罍洗,一扫盆盎质。
再拜面发骍,敛衽当避席。
赖倚序流传,价重千金璧(杜八哀诗汝南让帝子眉宇真天人识衡山道士轩辕弥明旧与进士刘师服相校书郎侯喜有能诗声夜与说诗弥明在其侧貌极丑白发黑面长颈高结喉又作楚语喜视若无人弥明轩衣张眉指垆石鼎谓喜能与我赋此乎刘见衡湘人说云年九十馀矣刘以老颇貌敬之不知其有文闻说大喜即缀其下道士哑然笑曰子诗如是有似讥喜刘侯相顾惭骇欲以多穷之即又为而传之喜喜欲压道士营度欲出口吻声益悲欲书复止竟不能奇道士高踞大唱其不用意而功益奇刘侯已赋十馀韵应之如响含讥讽夜三更二子思竭不能续起谢曰尊师非世人也愿为弟子不敢论诗道士奋然曰章不可不成也谓刘曰把笔来吾与汝就之又唱四十字为八句书讫使读吐陆贾声名籍籍江淹谓郭巩曰子之咳唾成珠玑气作虹霓)
新月 元 · 顺帝太子
七言绝句
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照九州。
弇山堂别集:草木子谓上有佳句,「鸟啼」云云,天下诵之。又,皇太子新月诗云云,野史附之,谓为太祖及懿文不享年之證。草木子乃元遗民国初所著书,谓上者,顺帝也;皇太子者,爱猷识理达腊也。盖以其不获有天下,而在东宫颇擅权,故记之耳。高帝集无此二句。 列朝诗集:建文惠宗让皇帝下云:郑晓逊国记云:帝幼敏颖能诗,太祖命赋新月,应声云:「谁将玉指甲,抓破碧天痕。影落江湖上,蛟龙不敢吞。」太祖悽然久之,曰:「必免于难。」案:叶子奇草木子馀录载皇太子新月诗云云。所谓皇太子者,庚申君之子也。野史以为懿文太子作,为不及享国之谶,而晓则以为建文作。考杨维桢东维子诗集,此诗为维桢作,则诸书皆傅会也。 〖案:今东维子集共三十卷,诗只两卷,并无此两诗。〗
惠宗迪表侄 明 · 钱子正
七言律诗
贤如迪也宜多寿,命矣天乎不假长。
文彩未侔何水部,腰肢先学沈东阳。
梁园蒲柳零秋早,谢砌芝兰怯露凉。
我欲与君招断魄,世间难觅返魂香。
积善坊中五王宅,重楼复阁辉金碧。
大衾长枕共春秋,斗鸡走狗连朝夕。
花萼楼前夜开燕,沉水凝烟灯吐焰。
列坐申王兴岐薜,让皇降席同南面。
昆仑琵琶凉州歌,当时进御染云和。
宫声不属商声暴,琵声起少琶声多。
独有汝阳知律吕,曾把流离陈明主。
他日回銮蜀道中,不教审听铃淋雨。
巢县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昔览先公传,常怀高士名。
今来洗耳处,益感让皇情。
郭外箕山色,林间颍水声。
能令车马客,延伫愧尘缨。
送苏秀才 明 · 游坚
七言律诗
西风孤棹独南还,行李栖迟岁欲残。
尊酒且同江上醉,别情偏向客中难。
驿程露下砧声早,泽国秋深雁影寒。
歧路暂时分手去,相逢期在白云端。
田按:纪建文朝事者:郑晓《吾学编》、何乔远《名山藏》、吴士奇《副书》、陈继儒《史待》、尹守衡《史窃》,朱国桢《史概》、黄佐《革除遗事》、高璧《幽光录》、袁祥《建文私纪》、孙交《国史补遗》、张芹《备遗录》、何孟春《续备遗录》、冯汝弼《补备遗录》、陈洪谟《革除编年》、许相卿《革朝志》、陆时中《建文逸史》、王会《野史》、刘琳《拊膝录》、屠叔方《朝野汇编》、宋瑞仪《革除录》、林塾《革除史补》、郁衮革除遗忠录》,杜思《革朝遗忠录》、郑应旗《革朝遗忠列传》、张朝端《忠节录考误》、徐即登《建文诸臣录》,焦竑《逊国忠节录》,汪宗伊《表忠录》、赵士哲《建文年谱》、赵启元《逊国续钞》,钱士升《表忠纪》,陈仁锡《壬午书》、朱鹭《建文书法拟》、刘廷銮《逊国之际月表》、曹参芳《逊国正气纪》、周镳《逊国忠纪》、周远令《让皇帝本纪》、高世丰《尽心录》、馀美英《逊代阳秋》,皆惑于地道出亡之说,惟姜清《秘史》、朱睦𢲞《革除逸史》不为所蔽。诸家所纪惠帝出亡及诸臣行遁诗,附见于此,以志存疑之义焉。惠帝逊国后诗云:「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又金筑长官司罗永庵《题壁》二诗云:「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阅罢《楞严》磐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冯翁诗云:『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绵竹山人诗云:「山河形胜今犹在,宫阙趋跄事已非。冀野风生双虎斗,咸阳火起一龙飞。伤心何忍闻黄诏,稽首无缘见衮衣。击石独怀千古恨,仰天血泪不胜挥。」万州老僧诗云:「十年依佛国,万里走天涯。旧主无寻处,孤臣敢问家?何心婴组绶,有血滴袈裟。寒食魂应寂,悲歌愧五蛇。」至袁敬所题《渊明五柳图》诗,见之《贡玩斋集》,牧斋《列朝诗》、竹《诗综》均失考,馀邗其误,附著于此。
吾家六代祖知甫州公及延川,延原君墓。俱在杨根治东弥智山西斜川之洞。庚寅秋。余就葬亡夫人于此。实为守护玄祖墓。而亦爱其泉石之胜。为晚年计也。庚子冬。吾天磨先茔。以国用迁于抱川之花谷。新卜草创。难于两地看护。将并迁亡夫人于花谷。而不可以岁月尽迁。姑令山人惠宗结草庵居之。仍赠诗以谢之。
龙门寿藏自玄高,我葬亡人作计牢。
近欲移来向花谷,始留香火在岩嶅。
架庵细斲青萝径,雪衲新开白石槽。
安得与师同胜事,去披厓蜜酿蒲萄。
灵芝山上烟缭绕,烟里一望峰峦小。
闻说帝子旧经过,蒲团坐处生芳草。
蒲团之草复如何,郁郁葱葱抱恨多。
历尽风霜色不改,其中疑有鬼神呵。
抱恨祇缘北风烈,燕子飞入长安阙。
周公辅相孺子王,是是非非凭谁说。
幸尔龙潜出御沟,粤蜀滇黔曳杖游。
野草乃得承恩宠,芃芃长向碧山头。
山头何处无芳躅,不预人间荣与辱。
宁知此草特情多,年年犹为君王绿。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杂花草部
偶忆曾游处,扪萝度几层。
松疏堪系马,月上有归僧。
离俗皆禅境,忘机是佛乘。
尘劳随日出,幽赏恐无凭
⑴ 宗时下村巷。沙弥报晓月当归。如期果至故云。
共 4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