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文徵明

相关人物:共 73 位
共 7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惟允,号秋水,陈汝秩弟。与兄齐名,有大髯、小髯之称。工诗善画。倜傥知兵,尝参张士诚军事。洪武初以荐任济南经历。坐事死,临难从容绘画,画毕就刑。有《秋水轩诗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惟允,吴县人。官济南经历有秋水轩槁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汝言字惟允,吴人。
明初官济南经历,坐法死。
有《秋水轩稿》。
(《六砚斋三笔》:陈惟寅、淮允兄弟,苏门高士,绘法宗唐、宋,傅采著色;有李思训、李营丘标致。
画史会要》:陈准允能诗文,山水宗赵魏公,清润可爱。
兄惟寅高士,有雅宜山居,亦善山水。
寅号大髯,允号小髯。
无声诗史》:陈惟允当国初为潘左丞客,有《寿左丞仙山楼阁图》,此画之精绝者。
徐幼文题其《山居图》云:「昔年为客处,看图怀故山。
今日还山住,俨然图画间。
泉来绕兰径,月出对花关。
应知农事毕,高坐有馀闲。
」 尤镗《清贤纪》:陈惟允工为诗歌,而围棋鼓琴,无一不造其妙。
与倪元镇为契友,故有「觅句船工画,看山不爱名。
棋枰消永月,琴调寄闲情」之赠。
《墨缘汇观》:陈汝言《百丈泉图》笔墨高古,无一不规法董、巨。
相传松江王氏藏北苑《溪山行旅图》,有「江南半幅董元」之称。
太仓王氏有巨然《溽暑山行图》。
董文敏题为北苑。
此二图皆江南名画。
余见石谷临本,思慕有年,不能一见真迹。
今睹此图笔法与石谷所摹二图相仿佛,为元人中超轶者,当作董、巨观。
田按:惟允淮张时用事,牧斋云;「惟允尝骑马过吴市,遇王止仲徒行,不为下,以手招之曰:『王止仲可来我家看画。
』止仲尾之往,弗敢后。
」其矜伉专己如此,馀考文徵仲《溪山秋霁图》跋云:「惟允贵显时,止仲为门下客。
惟允卒后,其子继从止仲学,故其辞稍距。
惟允婿刘政见之,骂曰:『此吾外父食客,那得称吾友!
』以笔抹之。
」今抹笔隐然犹存,则牧斋之言信矣。
惟允与王叔明为素交,合作《泰山密雪图》,为画苑佳话,惜画今不传。
尝见戴醇士侍郎画册跋云:「叔明《泰山图》绝迹以意想像为之,其画空灵骀宕。
」侍郎真一代画家也。
惟允诗少局边幅,不能如其人之豪宕,七律意格灵变,殊有别趣。
西市之日,索笔作画,从容就刑,事详张来仪诗后。)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汝言字时献,潼关卫人。正统壬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景泰中,骤进户部侍郎。天顺初以迎驾功迁兵部尚书。以贿败。
维基
陈汝言,官至兵部尚书。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进士。累官至户部侍郎。因依附石亨,曹吉祥谋夺门之变,故被石亨举荐,以取代于谦担任兵部尚书。其在任内栽培党羽,并帮助石亨冒领功勋赏赐者不下四千馀人。天顺二年,因被群臣检举弹劾,被逮捕下诏狱,籍其家,家有万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6—1498 【介绍】: 明常州府江阴人,字华伯。正统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户部郎中。工诗画。有《卞郎中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华伯,江阴人。景泰间官郎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华伯,江阴人。正统乙丑进士,官户部郎中有兰堂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七
荣字华伯,江阴人。
正统乙丑进士,官户部郎中。
有《卞郎中集》七卷。
(《四库总目》:荣在景泰间盛有诗名,居郎署二十年,朝骑甫归,持牍乞诗者捧塞户限,日应百篇。
汤沐《公馀日录》盛称其「状元自是渴睡汉,宰相须用读书人」一联,以为虽有剪裁,浑无痕迹。
盖亦俊才,然所作亦多浅率,盖得之太易也。
麓堂诗话》:诗在卷册中易看,入集便难看。
古人诗集非大家数,除选出者鲜有可观。
卞户部华伯在景泰间盛有诗名,对客挥翰,敏捷无比,近刻为全集,殆不逮所闻。
《乌衣佳话》:诗人志向各自不同,如题渔父之作,有美其山水之乐者,有悯其风波之苦者。
卞户部华伯云:「天外闲云物外情,功名真似一线轻。
浪花深处船如舞,只为心安不受惊。
」祝希哲云:「荻花风紧水生鳞,山色浮空淡抹银。
总道江南好风景,从前都属打渔人。
」是皆羡其乐也。
李西涯云:「渔家生事苦难胜,尽日江头未满罾。
回首不知天已暮,晚风吹鬓雪鬅鬙。
」唐子畏云:「朱门公子馔鲜鳞,争诧金盘一尺银。
谁信深溪狼虎里,满身风雨是渔人。
文徵明云:「小舟生长五湖滨,雨笠风蓑不去身。
三尺银鳊数斤鲤,长年辛苦只供人。
」是皆怜其苦也。
属意虽不同,而写咏景物,各极其妙。)
维基
卞荣(1419年—1487年),字华伯,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书画家。应天府乡试第十七名举人。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有《卞郎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
少时从学于陈孟贤,博览群书。
文章得力于《左传》,诗宗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
画取法宋元诸家,自成一家,为一代大师,又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吴门四大家,而文、唐均其后辈。
终身未仕。
兴至对客挥洒,烟云盈纸。
画成自题诗或作题记,亦多精采。
诗画传布天下。
有《客坐新闻》、《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
词学图录
沈周(1427-1509)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吴门人。明画坛四家之一, "吴门画派"班首,影响深远。曾祖父为王蒙好友,父恒吉是杜琼学生,书画乃家学。诗学白、苏、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启南长洲人有石田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启南,恒吉子。景泰中,郡守以贤良应召,辞不赴。有石田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一(上)
周字启南,长洲人。
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
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周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
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
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
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
风月往还,烟云供养。
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
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
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
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
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
溪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
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
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
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
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
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又尝作落花诗云:「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
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
」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
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
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云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
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
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
如《赋帘影》云:「谁放春云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
」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
夷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
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
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
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
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
」「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
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
」「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
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
」「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
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
」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云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
神来之妙如此。
翁亦极满志,题句云:「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
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云:「隅目晶荧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
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
」李文正公亦有一绝云:「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
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
」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斋诗话》: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
答诗云:「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
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
」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
后二日而卒。
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
独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
盖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诗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诗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梅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
如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诗,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
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唐、仇。
白石翁画、诗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诗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
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
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
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4—1513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性甫,又字性之,号野航。博学工文,闻人有异书,必访求。以布衣终。著有《铁网珊瑚》、《野航漫录》、《吴郡献征录》、《旌孝录》、《鹤岑随笔》等。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
存理宁性甫,长洲人。
有《野航集》。
(《甫田集》:性甫诗精工雅洁,务出新意,得意处追躅古人。
四友斋丛说》:野航葑门老儒,在荻扁王氏教书。
与主人晚酌罢,主人入内,适月上,野航得句云:「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
」喜极发狂,大叫扣扉,呼主人起,咏此二句。
主人亦大击节,取酒更酌。
明日更请吴中善诗者赏之,大为张具,徵戏乐,留连者数日。
吴中旧事,其风流致足乐也。
祝肇《金石契》:性甫书窥晋户,吟升宋堂。
《续吴先贤赞》:存理工篆籀。
静志居诗话》:性甫晚年募刻己诗疏曰:「呕心少日,已无绵囊之才;流泪终年,空有碧云之叹。
发白因其搜索,雌黄费我推敲。
抹去若干。
存来十一。
欲望收拾在后子孙,莫若流传先自朋友。
」其情甚为可悯。
祝希哲赠诗云:「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沈启南题稿云:「虽上百篇诸体备,不拘、律大方谐。
」惜乎!
其稿罕传矣!
田按:注甫好藏书,手自钞录,精致不苟。
又好砚、鉴别书画。
自记谓消除岁月,惟品砚、借书、鉴画三事而已。
所辑《铁网珊瑚》,万历时,为常熟赵琦美所得,增绿数卷。
雍正中,年希尧镂板行之。
又珊瑚木难八卷,至今好事家多有钞本。
元季明初,吴中旧俗奸古之士多以文史自娱。
南园俞氏、笠泽卢氏、庐山陈氏书籍金石之富,甲于海内。
景、天以来,若叶文庄、吴文定、都玄敬、杜东原、邢蠢斋、忱石田、文徵仲、钱孔周、闽秀卿、戴章甫、赵与哲之流,多手自抄写,流播人间。
余尝谓博雅收藏,海内多有,苦手自钞录,精册名编,此吴人独绝者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1527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
弘治间举人。
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
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
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
书法尤善,兼工楷草。
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词学图录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
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弘治举人,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1522)官至应天府(今南京)通判。
嘉靖二年因病致仕归里。
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专攻书法,亦善诗文。
有《怀星堂集》30卷、《苏材小纂》、《祝子罪知录》、《读书笔记》、《前闻记》等,撰有《兴宁县志》。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希哲,长洲人。弘治间官通判。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希哲,长洲人。弘治壬子举人除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有祝氏集略又有金缕醉红窥帘畅哉掷果拂弦玉期七集并为祝氏小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二
允明字希哲,长洲人。
弘治壬子举人,除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
有《祝氏集略》三十卷。
又有《金缕》、《醉红》、《窥帘》、《畅哉》、《踯果》、《拂弦》、《期期》等集。
(《国宝新编》:希哲超颖绝人,读书过目成诵,钜细精粗,咸贮腹笥,有触斯应,无间猥鄙。
书学精工,自《急救》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变体,罔不得其结构。
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妙笔。
本朝书品,不知合置谁左。
(《续吴先贤赞》:允明生五岁能书,遇目即诵,为诗时有壮语,书法得魏、晋人体。
《艺苑卮言》:祝希哲诗如盲贾人张肆,颇有珍玩,位置总杂不堪。
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师、秘监、率更、河南、吴兴、狂索、颛旭、北海、眉山、豫章、襄阳,靡不临写工绝。
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熳,天真纵逸,直足上配吴兴,他所不论也。
) 《珊瑚网》:文徵明曰:「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
李楷法师欧、欧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
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
早岁楷笔精谨,实师妇翁。
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
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
」 《容台集》:枝指山人书如绵裹针,如印印泥。
王澍《虚舟题跋》:平生见祝京兆书凡数十百卷,莫有同者,盖书到熟来,无心于变,自然触手尽变者也。
吾尝论有明一代书法,祝京兆变化不拘,董宗伯天才超轶,二公于三百年来足可笼罩。
翁方纲《复初斋集》:今日书家皆知祝书小楷胜其大草。
然予见其行书合欧、褚为一手,直追晋法,不易几也。
王虚舟乃讥枝山骨韵未清,殆仅见其赝迹欤!
田按:枝指生言情之作颇有藻,不尽合辙。
书法深得古人神髓。
有口号云:「枝山老子鬓苍浪,万事遗来剩得狂。
从此日和先友对,十年晋十年唐。
」可以知其攻苦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1 【介绍】: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元玉,自号赤松山农。工诗善画,与徐霖、陈铎等谈艺南都,不喜与王公大人往来。
明诗纪事·丙签·卷十
琮字元玉,上元人,自号赤松山农。
(《金陵琐事》:山农金元玉书,初法赵子昂,晚学张伯雨,精工可爱,落笔人便持去。
吴中文徵仲极赏之,凡得片纸,装潢成卷,题曰「积玉」。
画梅花有逃禅老人笔意,自题绝句云:「一别西湖未得归,孤山风月近何如?
春来剩有看花兴,又向君家写折枝。
」 顾起元《客座赘语》:金元玉尝游浙之赤松山,爱其佳,徘徊不能去,因自号赤松山农。
居常遐视清啸,人莫能窥。
王公贵人雅相倾慕,非先施未尝一至其门。
《辛丑消夏记》:蔡之定云:赤松锐于临池,每夜作书,以五寸烛为度,烛尽而止。
其勤如此。
其书品在莫云卿、聂大年之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38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仁,号九峰道人,徙居金陵。十四岁成诸生。督学御史见其文,称奇才。然任放不谐俗,竟遭诬黜落。武宗南巡,召见行宫,命扈从至京,将授以官,会武宗卒,竟还。霖博学工文,精解音律,善填词,能自度曲。工书精篆。善画山水、花卉、松竹、蕉石。筑快园于城东,广数十亩,极游观声使之乐,人称快园叟。或因其美须髯,呼为髯仙。有《快园诗文集》、《丽藻堂文集》。《中原音韵注释》、《北行稿》、《皖游录》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用济,金溪人。成化间为嘉兴府。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二
霖字子仁,吴人,徙南京。
补诸生,坐事削籍。
武宗南狩召见,欲官之,固辞,赐飞鱼报,扈从还京后归里。
有《丽藻堂稿》。
《金陵琐事》:徐霖少年数游狭斜,所填南北词,大有才情,语语入律。
吴中文徵冲题书寄有句云:「乐府新传桃叶渡,彩毫遍写薛涛笺。
」寅宾录也。
武宗南狩,伶人臧贤蔫之于上,召命禁直。
霖作持纪之云:「封禅无书何献纳,《清平》有调幸遭逢。
」及放归,作诗云:「放归吾顾遂,计日便还乡。
免上乞骸疏,将求辟彀方。
无心判恩怨,有道管行藏。
耿耿思君念,他生亦不忘。
」 《帝里明代人物略》:九峰徐子仁豪爽迭宕,开快园武定桥东,中有翠筱清涟,芳林幽砌,台曰「振衣」,刻名公题咏,下有俪藻堂,乔伯岩书「晚静阁」,文衡山书「风流旷达」,一时豪卖悉礼下之。
武宗南狩,幸其晚静阁,钓鱼得金鲤,又失足落池中。
今圆有宸章堂、浴龙池,纪其实也。
《艺苑卮言》:徐霖好堆墨书,神采烂然。
名山藏》:子仁篆登神品,真行皆人精妙,碑板书师颜、柳,题榜大书师詹孟举,并绝海内。
武宗两幸其宅。
子仁故长髯,武宗手剪之以为拂子,因自号髯翁。
画史会要》:徐髯仙虽不以丹青名,所画松竹花草蕉石,皆精雅可爱。
无声诗史》:子仁工词翰,旁及书,并山水花卉,无不臻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应龙,号丹岩。
家贫好学,文宗苏东坡,书法师黄山谷。
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
致仕卒,年七十二。
有《丹岩集》,中多与沈周、文徵明等往来题咏之作。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应龙,昆山人。由岁贡任瑞州府学训导有丹岩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二
云字应龙,昆山人。以贡授瑞州训导。有《丹岩集》十卷。 (《苏州志》:黄云文宗坡老,书法山谷。《静忐居诗话》:丹岩诗虽未纯,然胜林屋十倍。 田按:应龙舆沈石田为素交,有《寄石田求画》诗云:「五日十日画水石,经旬亦可成一幅。我求君画故作难,三四年遇将五六。入来莫怪数附画,譬诸熊掌吾所欲。拟乘艇子促迫之,又恐收画到城陕。题诗再拜致执事,烦君开缄一寓目,忽焉为我发新兴,湖上草堂风满竹。三茅二华入手笔,峥嵘之顶空洞腹。经营意匠忽貌成,烂逸天真洗凡俗。厚予之嗜亦多矣,岂止三月不知肉。若令鸟有先生来,只向江山寄遐瞩。」语颇滑稽。亦善鉴别,收藏有宋恩陵勒岳飞杀贼手诏,为胠箧者攫去。石田寄持云:「思陵洒此翰,破术劫飞往。矫害證逆桧,滔天信欺罔。此纸后不傅,何以暴所枉。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使之一人傅,所见目为两。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倘。慰子不平怀,诗当发浩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38 【介绍】: 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居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陈钢子。正德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汉》,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与顾璘、王韦称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
字鲁南。先世徵入太医院,遂居南京。先生体短疏眉目,风神朗秀,五岁能属对,八岁能摹古人画,十岁能诗,十二岁作孔墨解、赤宝山赋,传诵人口,名晔然起。时野亭刘公、白岩乔公、柴墟储公俱海内硕望,相继来官留都,并引先生为忘年交。及中进士,改庶吉士,年已四十有八,为夙名士矣。授编修,进侍讲。所撰进讲章,善寓讽谏,上心识其名。以见忤永嘉,出为江西参议,多惠政。迁山东参政,值岁灾后,先生身行部,发官帑市牛给民垦艺,且宽其租。岁既熟,又为捐除种马薪木运部诸猺,民得苏息。入贺,遇永嘉长安道,上劳之曰:先生久外行召矣。先生曰:齐民困甚,能行吾疏,殊胜吾受德也。永嘉意拂然。遂改为山西行太仆卿。力请老归里。先生性笃孝友。事二亲死生情文备极,人所难及。素廉于财,营弟妹婚嫁,贷以备礼。闻乡闾有缓急,匍匐救之,惟恐后至。甬上人客留都。先生尽与款接,情若比邻,不稍分疏近。晚年筑遂初斋于家园,杜门撰述,绝意世事。所著诗文拘虚集、总修金陵志、南畿总志、山东通志、自撰翰林志、金陵世纪、蓄德录、诲似录、花岩志、游名山录、晤言诗谈诸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鲁南,鄞县人,徙上元。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脩进侍讲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转行太仆卿有遂初斋拘虚馆二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五
沂字鲁南,先世鄞人,徙上元。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迁侍讲,出为江西参议,迁山东参政,改山西行太仆卿。
有《遂初斋》、《拘墟馆》二集。
(《国雅》:陈鲁南才与顾华玉、王钦佩并称,如「鸟声林叶暗,山影石溪寒」,「悬灯动星月,转梵起鱼龙」,「漏转云车急,花深月殿开」,「鹊观月华还映雪,龙池水色巳含春」,恍乎临蓬山而俯瞰阆洲,深远郁然。
《金陵琐事》:陈鲁南书法苏眉山,评者谓不减于吴匏庵。
篆隶亦隹。
六七岁便搦笔模仿古人画,后入翰林,与文徵仲讲论,其画更进。
凡宦游所历览名山大川,皆图成卷轴,最得马河中、夏禹玉之妙。
(《列朝诗集》:鲁南论诗专以唐人为宗,谓少陵七言声洪气正,格高意美,非小家妆饰,但才大不拘,后学茫昧,特拾其粗耳。
于时大江南北,文士称朱、顾、陈、王四家。
朱、顾皆羽翼北地,共立坛墠,而鲁南能另出手眼,讼言一时学杜之敝,钦佩亦与之同调。
江左风流至今未坠,则二君盖有力焉。
田按:鲁南论诗针砭北地之失,可谓谈言微中。
但其所作去北地乃不可以道里计。
枚斋援鲁南以攻北地,譬如挟邾、莒小国以抗斋、楚,多见其不知量也。)
维基
陈沂(1469年—1538年),初字宗鲁,后改字鲁南,号石亭居士、小坡,南京太医院医籍浙江鄞县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工诗文书画。陈沂少有文名,其名言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善书画,与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又与顾璘、王韦、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二百三十八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升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嘉靖二年礼部聘会试同考官,三年充经筵讲官,四年持节册封楚王。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出为浙江参议,复除江西,九年四月移山东左参政。因不依附张孚敬、桂萼,改山西行太仆寺卿致仕。归里后,在南京筑遂初斋,闭门著述。曾应南京提学御史闻人诠聘请纂编《南畿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23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
从周臣学画。
弘治十一年举人第一。
会试时,牵涉科场舞弊案,下诏狱,谪为吏,耻不就。
游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
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
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而归。
筑室桃花坞,与客日游宴其中。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
诗文亦工。
有《画谱》、《六如居士集》。
词学图录
唐寅(1470-1524)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又号桃花庵主、逃禅仙吏。
苏州吴县人。
明弘治十一年(1498)以第一名中举,世因以"唐解元"称之。
以画名,与沈周、文徵明、仇英有"明四家"之目。
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有《唐伯虎全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人。弘治戊午乡试第一。有六如居士集。
共 7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