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谢友我(1869~1926),字瑞琛,号献秋,台湾台南人。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明治二十九年(1896),继承父亲谢四围之事业,持家有道。明治三十年(1897)将父业「英泰行」交由其弟谢群我总理,而后与刘神岳、魏博文等友人同赴日本东京,再转赴上海,遍历中国各地。谢氏擅长诗文,工于草书,晚年以诗书自娱。〖参考黄佳雯《谢星楼生平及其文学研究》,成功大学台文所硕士论文,2006年。〗生平作品留存不多,收录在其孙谢汝川为其长子谢国文所编的《省庐遗稿》之后,题为《先祖父谢友我先生唱和集》。(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久保得二(1875~1934),号天随,以号行。又号默龙、青琴、秋碧吟庐主人。日本东京人。就读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汉学科时期,曾经发表汉诗及论文。毕业后,在《帝国文学》等杂志发表作品,以汉式古风的文笔驰名文坛。先后担任法政大学讲师、日本递信省嘱托、陆军经理学校嘱托、「大礼记录」编纂委员会嘱托、宫内省图书寮嘱托、图书寮编修官、大东文化学院讲师等职。昭和二年(1927)以《西厢记之研究》取得文学博士学位。昭和四年(1929)三月出任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东洋文学讲座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桃花扇」、「琵琶记」等课程。五月和尾崎秀真、猪口安喜共同担任「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会」编纂委员。又集结居住在台北的日籍汉人,共同成立「南雅诗社」。昭和七年(1932)辞去教职。昭和九年(1934)六月一日,因脑溢血病逝。遗留藏书悉数转入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包含诗集、善本戏曲多种,尤其珍贵。 久保汉学根柢深厚,为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代闻名的诗翁。「虽不闲官音,但吟诗填词自然合辙,羚羊挂角,不留痕迹,所谓没有『和臭』(日本味道),与中土人无异。」在台期间经常与北台文士唱酬,诗文及书画作品屡载《台湾日日新报》。编有《南雅集》四辑,著有《秋碧吟庐诗抄》、《关西游草》、《闽中游草》、《琉球游草》、《澎湖游草》〖参考(1)町田三郎〈久保天随的学术成就—以汉学史研究为探讨重点〉,《第一届台湾儒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1997年6月,页51-68。(2)《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日据时期》,国家图书馆,2002年12月。(3)《台湾历史辞典》,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4年5月。〗。(杨永智撰)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