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怀瑾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青云驿(810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获麟 三公灌蔬 金张 龙醢为臡 噬脐
岧峣青云岭,下有千仞溪。
裴回不可上,人倦马亦嘶。
(一作顾)登青云路,若望丹霞
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谓言青云骑,玉勒黄金蹄
谓言青云具,瑚琏杂(一作并)象犀
谓言青云吏,的的颜如圭
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稽(一作栖)
攀援(一作路途)信不易,风雨正凄凄。
已怪杜鹃鸟(杜鹃:参卷1《思归乐》注。),先来山下啼。
才及青云驿(一作归家尘雾暗),忽遇蓬蒿妻。
延我开荜户(荜户:用竹荆编织之门户。),凿窦宛如(“凿窦”句:在墙上凿洞如圭状以作窗户。圭,古代皇帝诸侯举行祭祀、丧葬等隆重仪式时所用之玉制礼器,长条形,上尖下方。)
逡巡吏来谒(一作来叙别),头白颜色黧
馈食频叫噪,假器仍乞醯
向时延我者,共舍(一作拾)藿与藜。
乘我牂牁马,蒙茸大如羝
悔为青云意,此意良噬脐
昔游蜀门(一本缺,一作关),有驿名青泥
闻名意惨怆,若坠牢与狴
云泥异所称,人物一以齐。
复闻阊阖上,下视日月低。
银城蕊珠殿,玉版金字题
大帝直南北,群仙侍东西。
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
元君理庭内(元君:道教对女子成仙者之美称。),左右桃花蹊。
丹霞烂成绮,景(一作素)云轻若绨
天池光滟滟,瑶草绿萋萋。
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
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
云韶互铿戛霞服提携
双双发皓齿,各各扬轻袿(21)
天祚乐未极,溟波浩无堤。
秽贱灵所恶,安肯问黔黎(黔黎:黔首黎民,指百姓。)
桑田变成海(22),宇县烹为齑(宇县:犹天下。齑:细碎。)
虚皇不愿见(23),云雾重重翳。
大帝安可梦,阊阖何由跻。
灵物可见者,愿以谕端倪。
虫蛇吐云气,妖氛变虹蜺(24)
获麟书诸册(25),豢龙醢为臡(26)
凤皇占梧桐(27),丛杂百鸟栖。
野鹤啄腥虫,贪饕不如鸡。
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28)
灵物比(一作此)灵境(29),冠履宁甚暌(30)
道胜即为乐,何惭居稗稊(稗稊:稗草与稊草,比喻卑微。)
金张好车马(31),于陵亲灌畦(32)
在梁或在火,不变玉与鹈(33)
上天勿行行(行行:刚强负气貌。),潜穴勿悽悽。
吟此青云谕,达观终不迷。
⑴ 岧峣:山峰高耸貌。
⑵ 丹霞梯:即丹梯,升仙之路。杜甫《赠特进汝阳王》:“鸿宝宁全秘,丹梯庶可凌。”邵宝之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
⑶ 玉勒:玉饰之马衔。黄金蹄:《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堂闲话》:“佛用金蹄银角犊儿由西合悬梯而上,其间千房万屋缘空蹑虚,登之者不敢回顾,将及绝顶,有万菩萨堂。”
⑷ 瑚琏:皆宗庙盛黍稷之玉制礼器。《论语·公冶长》:“(孔子)曰:‘瑚琏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并:蜀本、卢本、杨本、全诗作“杂”。象犀:象与犀,此指象牙与犀牛角。
⑸ 的的:分明貌。《淮南子·说林训》:“的的者获。”高诱注:“的的,明也。”按,此“的”字本作“的”,后从俗体。《说文·日部》:“的,明也。从日,勺声。”段注:“的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圭:通圭,端玉。
⑹ 黧:黑中带黄之色。《广韵·齐韵》:“黧,黑而黄也。”
⑺ 假:借。《广雅·释诂二》:“假,借也。”醯:醋类食物。《说文·皿部》:“醯,酸也。”
⑻ 乘我:给我乘。牂牁,国名,在今贵州省一带。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植牂牁系舡……因名且兰为牂牁国。”
⑼ 蒙茸:形容马毛杂乱不整。羝:公羊。《诗·大雅·生民》:“取羝以軷。”毛传:“羝羊,牡羊也。”
⑽ 噬脐:犹言自噬其脐,比喻后悔莫及。《左传·庄公六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杜预注:“若齧腹齐,喻不可及也。”
⑾ 蜀关: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元稹元和四年入蜀,未经剑门,此泛指入蜀之通道。关,蜀本、卢本、杨本、全诗作“门”。
⑿ 青泥:驿名,在青泥岭。《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三·兴州·长举县》(卷二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元稹入蜀,并未行经此处,仅“闻名”而已。
⒀ 狴:兽名,形似虎,有威力,常图其形于狱门,故以之代牢狱。
⒁ 阊阖:传说中之天门。《楚辞·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王逸注:“阊阖,天门也。”
⒂ 银城:《北堂书钞》卷一五八:“《大志经》云:‘大意初入海中,至白银城,次至黄金城,次至水精城,次至琉璃城,龙王各与明月珠。”蕊珠殿:道家、道教经籍中神仙所居之仙宫,亦指道教宫观建筑。《真灵位业图》中有太和殿、寥阳殿、蕊珠宫。
⒃ 玉版:指上有图形或文字、象徵祥瑞或预示休咎之玉片。
⒄ 绨:厚实光滑且有光泽之丝织品,以蚕丝为经,棉线为纬织成。
⒅ 真:道教称修炼得道或成仙之人。《说文·匕部》:“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⒆ 荑:初生茅草之嫩芽。《玉篇·草部》:“荑,始生茅也。”《诗·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⒇ 《云韶》:云指《卿云》,古歌名,传说虞舜将禅位于禹,卿云现,乃与百官同唱此歌。《尚书大传》卷二:“舜为宾客而禹为主人……于时卿云聚,俊乂集,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帝乃倡之曰:‘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郑玄注:“卿,当为‘庆’。”韶,舜乐名。《说文·音部》:“韶,虞舜乐也。”铿戛:犹铿金戛玉,形容音乐洪亮动听。
(21) 袿:古代女性所穿之上等长袍。《释名·释衣服》:“妇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广下狭,如刀圭也。”毕沅疏證:“上服,上等之服也。”
(22) “桑田”句: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23) 虚皇:道教神名。南朝梁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并證心清,俱漏身浊。离有离无,且华且朴。结号虚皇,筌法正觉。”
(24) 虹蜺:亦作虹霓,雨后、日出或日落之际,天空中所出现之七色圆弧。虹蜺常有内外二环,内环称虹,外环称蜺。
(25) “获麟”句:鲁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相传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绝笔于‘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26) “豢龙”句:豢龙,古代名马。《左传》:“昔有飂叔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饮食之龙多归焉,乃扰畜之以服事舜,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醢:古代酷刑,将受刑者剁为肉酱。此泛指剁为肉酱。臡:有骨之肉酱,此泛指肉酱。
(27) “凤皇”句:《庄子·秋水》:“(鹓雏,即凤凰)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8) 麛:幼鹿。《礼记·内则》:“秋宜犊麛,膳膏腥。”陆德明释文:“麛,鹿子也。”
(29) 比:相接。《汉书·诸侯王表》:“诸侯北(比)境,周市(币)三垂,外接胡越。”颜师古注:“比谓相接次也。”
(30) 暌:分开,有距离。《古今韵会举要·齐韵》:“暌,《玉篇》:违也,日月相违。”
(31) “金张”句:金张,汉代金日磾、张安世之并称。二氏子孙相继,七世荣显,后以为显宦之代称。
(32) “于陵”句:于陵,战国时隐士,或谓即齐人陈仲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裴骃集解:“《列士传》曰:‘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为相,而不许,为人灌园。’”司马贞索隐:“《孟子》云陈仲子,齐陈氏之族,兄为齐卿,仲子以为不义,乃适楚,居于于陵,自谓于陵仲子。楚王聘以为相,子仲遂夫妻相与逃,为人灌园。”
(33) “在梁”二句:《诗·曹风·候人》:“维鹈在梁,不濡其翼。”郑玄注:“鹈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淮南子·俶真训》:“譬若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则至德天地之精也。”玉在火而色不变,喻君子坚守其操守;鹈在梁非其常,喻小人暂时得志。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一作馀日),肌体顾若刲
气填暮不食,早早掩窦圭(窦圭:即圭窦,形状如圭之墙洞。《左传·襄公十年》:“荜门圭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难为上矣。”杜预注:“圭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阴寒筋骨病,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宛见颜如圭(颜如圭:犹颜如玉。圭,圭之古字,玉之一种。)
似叹久离别,嗟嗟复悽悽。
问我何病痛,又叹何栖栖。
答云痰滞久,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药固易(一作宜)
前时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岂独头有风
殷勤平生事,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
言罢相与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不识谁氏子。
逡巡急吏来,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再拜复再起。
启云吏有奉,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闲,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献言,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阳,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万物自可照。
愿君许苍生,勿复高体调
相君不我言,顾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户,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一作握我手),命我从此归。
不省别时语,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坐卧心骨悲。
闪闪灯背壁,胶胶鸡去埘
倦童颠倒寝,我泪纵横垂。
泪垂啼不止,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僮仆撩乱惊。
问我何所苦,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惨惨即路岐。
前经新政县,今夕复明辰。
窴窴满心气,不得说向人。
奇哉赵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住此月与旬。
自言辨贵骨,谓若识天真
谈游费闷(一作閟),何不与逡巡?
僧来为予语,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奇中:意想不到地说准或猜中。),裴相未相时。
读书灵山寺,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
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去声)
因言前夕梦,无人一相谓。
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
吹嘘莫我先(21),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22),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23),无人一言理(24)
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⑴ 蓬州: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南。《通典·州郡五》:“蓬州,古巴国之地……后周置蓬州(原注:因山以为名),隋初郡废……大唐复置蓬州,或为咸安郡。”
⑵ 芳溪:馆驿名,故阯在今四川省仪陇县南。
⑶ 刲:割。《广韵·齐韵》:“刲,割。”形容肌肤如刀割般疼痛。
⑷ 易:原作“宜”,据蜀本、卢本、杨本、董本、全诗改。
⑸ 予顷患痰,头风踰月不差,裴公教服橘皮朴硝丸,数月而愈。今梦中复徵前说,故尽记往复之词
⑹ 冬月阳:《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阳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⑺ 铜镜:古代照面之用具,铜制,一面磨光发亮以照面,另面多铸花纹。直至近代,玻璃镜出现后,才逐渐被取代。
⑻ 高体调:谓以高格调相标榜。体调,犹格调。
⑼ 胶胶:鸡鸣声。《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埘:在墙壁上凿洞以成之鸡窝。《尔雅·释宫》:“鸡栖于弋为桀,凿垣而栖为埘。”
⑽ 新政县:属阆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南部县东南新政镇。《旧唐书·地理四·剑南道》(卷四一):“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两县置。”
⑾ 窴窴:同填,充满。《玉篇·穴部》:“窴,今作填。”《广韵·先韵》:“填,满也。”
⑿ 赵明府:名未详,当是新政县县令。明府,指县令。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唐人则以明府称县令……既称令为明府,尉遂曰少府。”
⒀ 贵骨:主富贵之骨相。古人认为,人之骨骼、形体、相貌等与人之富贵休咎密切相关,察看其骨相,可预知其未来。
⒁ 天真:事物之天然性质或本来面目。
⒂ 闷:原作“閟”,据蜀本、杨本、董本、马本改。
⒃ 灵山寺:又名凤凰寺、报忠寺,故阯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
⒄ 白生:指白居易,元稹最亲密之朋友,与元稹俱曾受知于裴垍。
⒅ 官学:旧时官府设立之学校。唐代之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皆属官学。此指在官学就读。
⒆ 多:重视。《汉书·张耳陈馀传》:“张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颜师古注:“多,犹重也。”
⒇ (一作治)。(始:原作“治”,据蜀本、卢本、杨本、董本、全诗改)
(21) 吹嘘:原指言论有所抑扬,后多指为推荐某人而加以称扬。《后汉书·郑太传》(卷七十):“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李贤注:“枯者嘘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谈论有所抑扬也。”
(22) 掾荆:指被贬江陵士曹参军。掾,见卷2《竹部》注。荆,江陵府属古荆州,故云。
(23) 司马:指任司马官职。司马,见卷3《野节鞭》注。九江:江州之别称,今属江西。《旧唐书·地理三》(卷四十):“江州中:隋九江郡,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天宝元年改为浔阳郡,乾元元年复为江州。”
(24) 理:申辩,辩白。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下邽令笞外按小儿,系御史狱,公上疏理之,诏释下邽令,而以华州刺史为大理卿。”
岩峰孤尖来何雄,此地金紫山为宗。
西行百里无去处,突起峭壁高衡嵩。
一支侧走截水口,鳞甲闪闪卧玉龙。
龙来苦渴噀涧水,光芒错出千丈虹。
试缘石嶝步巉绝,圭笏琬琰来会同(自注:山形如圭笏。)
天风回声过绝顶,波涛汹汹生寒松。
银壪玉涧斲冰雪,飞雪六月声琤琮。
孤撑碧落望北极,世间无此奇绝峰。
其下仙人昔蜕骨,玉棺往往留遗踪(自注:山下有复翁祖茔。)
昂头欲语忽飞去,时有归鹤来辽东。
住持山人子洪子,枝叶远出崖仙翁。
妙年历落出尘想,幽幽桂树生芳丛。
溪山佳胜属弹压,绮语异境争天工。
心期不与俗子偶,移文招我来山中。
剧谈抵掌振林谷,妙趣吻合比钟镛。
丈夫舒卷自常事,要令丘壑藏心胸。
他年蓄久极必泄,肤寸油云雨太空。
黄道婆祠 元末明初 · 王逢
黄道婆松之乌泾人少沦落厓州元贞间始遇海舶以归躬纺木绵花织厓州被自给教他姓妇不少倦未几被更乌泾名天下仰食者千馀家及卒乡长者赵如圭为立祠香火庵后兵废至正壬寅张君守中迁祠于其祖都水公神道南隙地俾复祀享且徵逢诗传将来辞曰
前闻黄四娘,后称宋五嫂。
道婆异流辈,不肯厓州老。
厓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归,千柚乌泾夺天造。
天孙漫司巧,仅解制牛衣。
邹母真乃贤,训儿喻断机。
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
荒哉唐玄万乘君,终腼长衾共昆弟。
赵翁立祠兵久燬,张君慨然继绝祀。
我歌落叶秋声里,薄功厚飨当愧死。
许侯作画如作字,点缀清妍极风致。
此图偶为张君写,雪茧参差出空翠。
张君于我同乡人,每对画山情更亲。
就中大似爵誉景,遥见武姥青嶙峋。
我欲披云扪绝顶,手招陶皮漱丹井。
千年石室望来深,六月松风坐中冷。
山原草荒行者稀,伊谁读书方掩扉。
如此林阴两茅屋,安得与子长相依。
禾溪向东石桥路,犹忆往年携酒处。
春风几落杜鹃花,归梦微茫隔烟雾。
许侯今在太行西,君亦南还寻故栖。
卷图相送一肠断,烟柳满河莺乱啼。
奉翊版图判书致仕徐公允贤一日谓予曰。吾居小楼前。引清泉于荷塘。开栗亭于其侧。池边有水田一顷。暑月登临则凉生机案。赏莲观稼。畅叙幽情有年矣。越今年秋七月有日。前刺史闵公因劝农郊行。适过于此。一周览而题诗。即板而书于座右。吾楼之价益高尔。盖为我继其韵而美我刺史风化乎。因示其所寄诗。仆读其诗。乃曰。闵公之德行。如圭如璧。不可尚已。以予之井观。有何益于誉天乎。然默默而不语。则后之人焉知闵公牧民之惠。与夫徐公之与闵公深有交道乎。惟公之抚我民也固不私。其取人也固不苟。故民得聊生。身远嫌疑。乃知徐公之勇退。栖于泉石。遣尽清兴。因过郊居。以其所见。形容放笔下。其所以理郡馀暇。知已相邀。暂得为州之乐。于此可见笑。徐公之所以胶漆烟霞。不媚于世。得遇相公之来过。光浮闾里。赌得佳章。欢欣鼓舞。亦可见矣。卒以天不佑民。不菰而返旆。是徐公之所恨也。仆亦州民之一也。当其解印之日。适居纕绖之中。未得攀辕。是亦吾生之遗叹也。幸因徐公之所谕。倍殚思慕之情。谨次元韵作四首以呈似。
一派清流连曲沼,数峰苍翠绕危楼。
主人禀得山河气,富贵俱全尚黑头。
次石楼韵寄李沔川如圭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七言律诗
南郡风烟接远津,孤城一望海山春。
民歌太守随车雨,自戴先生漉酒巾。
鱼信日边偏感旧,麦秋湖外已尝新。
欲知仲蔚幽居僻,门巷蓬藜满四邻。
异样龙香。御墨十咏。应制 其六 (丙申)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五言绝句
青社分封后,班圭袭旧章。
那须剪桐叶,翠色带龙光(右青圭。如圭形有篆。)
司勋客扬州,两载实在兹。
前年八九月,涉江愬相思。
岁杪延令归,枉道仍追随。
客夏红桥游,新荷正参差。
新荷倏以长,人生多别离。
准拟君北辕,握手当衡绥。
如何转蓬士,祖饯乃后期。
婉娩红芳年,物各媚所私。
嗟我同人心,奚独悲远而。
含意不获展,追写为此诗。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