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永明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5 首
永明频代拜,秋晨复此来。
烛里金门启,松间宝殿开。
香烟罗几席,云雾隐楼台。
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峰殿郁岧峣,登临近九霄。
曙烟笼阙迥,残月带城遥。
翔凤金为阁,飞虹玉作桥。
乘舆罢游幸,花色为谁饶。
昭潭万波叠霜縠,南望漓江暮云绿。
惊鸿叫云天不开,秋夕孤飞遥痛哭。
二十六年春蔓长,我与张君四鬓霜。
衰颜不死犹前日,湘女空灵郁杳茫。
茫茫峒云结烟草,贞魂不舍苍梧道。
哀歌血泪洒青天,管子嗣裘金郎堡。
而我悲吟独待今,二十六年愁埋心。
左掖蒙生俱未死,军中弹泪秋阴深。
呜呼乎往恨迷离无再说,一死人间万事决。
君不见张君二妇漓江滨,俄顷千秋如截铁。
明嘉靖中,张庄僖公劾严嵩父子、伊王典柍,为一代名臣。暮年,其弟侍郎公为筑室菱湖,极一时裙屐丝竹之盛,世所称四雨庄是也。今已为禾黍之区。舍人埙为侍郎公六世孙,绘图以纪之,而属余赋其事。
余家本住吴兴里,近徙钱塘百年矣。
一船风雨过西陵,年年麦饭棠梨里
舍人生长姑苏台,渊源乃是菱湖来。
却思先世钓游处,两家鸥鹭无相猜。
比来同在长安住,祖德重看后人赋。
一幅图开四雨庄,呼余来认苕溪树。
苕溪清远多钓家,门前流水足鱼虾。
饭香酒熟门不掩,好风吹落溪头花。
前村后村斜日紫,略彴一条横跨水。
桑柘阴中曳杖来,无人识得尚书履。
尚书朝内有声名,袖里弹文四海惊。
兄弟田园归隐后,至今禾黍共秋清。
舍人感旧尊前说,指点溪山重识别。
午桥零落子欷歔,丙舍荒凉我呜咽。
白蘋洲上可垂纶,何日仍邀作比邻。
一亩先人敝庐在,与君同赏绿杨春。
按:【评】并不装头盖尾,任意写来,情景俱足,前后映带,法密无痕,信非能手不能到。此诗重刻,「尚书朝内」以下增入对偶四韵,转嫌板滞,仍从旧本。
⑴ 余家祖居乌程,有庄在西陵村,岁时埽墓,每宿于此。
尽日吟诗愁肺肝1,故园东望路漫漫2。
鱼书欲寄何由达3?万叠山围六六滩4。
注:(1) 宋苏轼《送蜀僧去尘》:“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拄杖挂经须倍道,故山春蕨已阑干。” (2) 唐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漫,有平声一读。 (3) 宋晏殊《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按:诸抄本皆作“鱼书珍重何由达”,误,应是与“远书珍重何曾达”相混所致,今正。又,明刘麟《与张临溪》一文曰:“麟今七十有七,苕城之晤,滇南之书,不知可奉几回?古语曰‘远书珍重何由达',信难达也,老人尤难。”可见将两诗相混由来已久。鱼书:见第28首“尺书”注。 (4) 明僧人德清(憨山)《舟次横浦》:“五云一水入南安,万叠山围六六滩。行到山穷水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六六滩:六六即三十六之数,如宋范成大《范氏庄园》:“夕阳尘土涨郊墟,六六峰头梦觉余。”六六峰,即谓巫山三十六峰。“六六滩”亦谓三十六滩,言其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