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后稷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喾或作告、俈。
传说中远古帝王。
传为黄帝曾孙,尧之父。
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夋。
代高阳氏为帝,称高辛氏。
在位七十年。
传帝喾四妻四子:元妃有邰氏女姜嫄,生后稷
次妃有娥氏女简狄,生契。
次妃陈锋(一作丰)氏女庆都,生放勋(尧)。
次妃娵訾氏女常仪,生帝挚。
近人云,帝喾当为上古东方部落领袖,与帝俊为一人,卜辞称高祖夋。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帝名喾,一云名夋,一云名岌,黄帝曾孙。兴于高辛,号高辛氏。年十五,佐颛顼,三十五即位,以木德王,都亳。在位七十年,年百有五。
姞人 朝代:远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姞或作吉。
传说中远古时人。
姞氏之女,为后稷之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姜原。
传说中远古时人。
周始祖后稷之母。
有邰氏之女,帝喾之妻。
相传野行踏到巨人足迹,怀孕而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夏代人。
相传为后稷子。
夏太康时,政衰,废之官,不复务农。
于是失官,奔于戎狄之间。
至其孙公刘,复修后稷之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商代人。
古代周部族领袖。
不窋之孙,鞠之子。
相传为后稷后裔。
周族祖先世代任虞夏后稷之官,至不窋失去官职,因奔居戎狄之间。
公刘率族人自邰迁邠,观察地形水利,整修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发展农业,营造房屋、宫室,遂安居此处,成为周部族之发源地。
庆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商代人。
周族后稷后裔,公刘子。
公刘死,庆节立,都于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商代人。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古公亶父孙。商纣时为西伯。为崇侯虎所谗,被囚于羑里。周臣太颠、闳夭、散宜生等献美女名马于纣,因得释。解决虞、芮两国争端,两国归附之。后又攻灭黎、邘、崇等国。自周原迁都于丰。招贤纳士,至者有东海吕尚,楚人鬻熊,孤竹国人伯夷、叔齐,殷臣辛甲等。在位五十年。
全上古三代文·卷二
王讳昌,姓姬,后稷之后。
商纣以为西伯,以虞芮质成之年受命称王。
或云武王克商,追尊为王。
(详见《礼记大传》。
在位五十年,年九十七。
谥曰文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周太王。
商代人。
周族领袖。
相传为后稷十三代孙。
周文王姬昌之祖父。
因戎族狄族侵逼,由邠迁岐山下之周原。
改号周。
筑城郭宫室,立宗庙,设官吏,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
武王时追尊为太王。
张待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一
张待问,解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人。
太宗、真宗间在世。
曾为淄州长山县主簿,摄令,以不畏权贵著称。
又曾摄镇安军节度推官。
年七十馀,犹著述不衰,《太岳》、《后稷》、《成汤》诸碑,皆其所撰。
见《东轩笔录》卷一二,光绪《闻喜县志斠》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62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惟仁。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行人。嘉靖时历官礼科给事中,屡上疏论事,言词切直,往往不被纳。六年,锦衣百户王邦奇诬讦杨廷和、彭泽等,言上书力争。帝怒,亲审于午门,言备受酷刑,断一指,卒无挠词,狱亦以解。后累官湖广参议。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先生字惟仁。
年十六为诸生,即开门授弟子经。
中进士,以行人使于代。
王故好学,闻先生名重,因从受易,且疏留,使授代诸生经。
其高弟后多为名臣。
先生甫复命而代乱,王出奔,上再使往安,代王得归国。
迁礼科给事中。
时议崇兴献,礼既定,复有进世室之说,即抗疏言:陛下考献帝而祀之观德殿,明亲亲也,不复跻于太庙以干正统,明尊尊也。
斯协诸义而协者也。
献帝虽有圣德,非若周文武之兴王创业也,而欲袭世室名,舛矣。
我太祖、太宗既正祀世室,而复参以献帝,可乎?
若以献帝为所自出之帝,是前无祖宗也。
以献帝为祢而宗之,是近无敬毅也。
诸所云云,俱为不经。
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之言,而今乃纳署丞何渊之言;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而今乃咈书之后议,臣不知其何说也。
臣非不知陛下顺旨则喜,逆旨则怒,不逢喜而逢怒,岂臣之情?
但义有不可,即殒首阙下,臣必不敢奉诏。
未报。
凡三疏争之会。
廷臣亦多谏者,事得已。
他如谏张璁不可为兵部侍郎,谏璁、萼不可典两都乡试,谏杨一清不可召还内阁,因天变极陈六科失职,致用人行政颠倒。
已又独为杨公廷和讼冤曰:先帝晏驾时,江彬挟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内外汹汹。
元辅杨廷和不爱其死,用密谋诛之,顷刻间寻定大计,以伦序迎立陛下。
此社稷之勋,非止开国佐命者也。
即使有罪,尚当十世宥之。
今以奸人之言,既褫其爵矣,又逮其子若婿矣,乃又听百户王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诬为蜀党。
圣明之朝,何意忽有此举。
臣谓若编修叶桂章辈唯有自愤无辜,非缢则刎耳。
至言费宏、石瑶之阴,私曾无左證,岂小人之言必可听,大臣之行必尽可疑耶?
唯陛下裁察,不以无藉暧昧之词,辱陷社稷重臣,为圣世大累。
书奏,上大怒,刑鞫于午门,至折指终不易词,谪判宿州。
以知溧阳,三迁至吏部郎,稍稍起矣,而忌者倾之。
再谪知彝陵州,三迁至湖广参议,又稍稍起矣,而忌者复倾之,竟落职归。
先生所在有治行,溧阳、夷陵皆为生立祠。
初在蜀,传恩诏至,有曰:唯议礼诸臣不赦。
先生题诗驿亭志感,读者洒泪。
次宿一驿,梦有客绿衣相迎曰:忠良亦来此耶?
次日询之,即编修叶公桂章,就逮自缢处。
盖先生前疏,所云其人必感愤自杀者也。
年七十五,卒于家,郡人称其居曰忠谏里。
所著集行世。
读先生疏草,忠愤之气塞于两间,而其诗宛秀明丽,几近子房之貌。
余既录诗十三首,复采其佳句,曰:月落明渔火,风轻稳钓舟。
曰:短竹生幽响,高松落午阴。
曰:沙寒稀荻雁,木落露松虬。
水涨鸥移渚,芹香燕猎泥。
曰:孤舟虚白日,双鬓落青丝。
并足传也。
维基
杨言,字惟仁,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曾任给事中,以敢于直谏闻名。官至湖广参议。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杨维聪榜进士。授行人。嘉靖四年(1525年)擢礼科给事中。数日后即上书痛陈朝廷弊端,世宗以“无中生有”斥责之。同年,光禄署丞何渊请求扩建宗庙,祭祀世宗生父兴献王,杨言与诸臣抗争,不被采纳。杨言又上书指陈利害,言辞激烈。嘉靖六年(1527年),锦衣百户王邦奇借事诬陷杨廷和、彭泽、费宏等,将兴大狱。杨言再次抗疏,斥责王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世宗大怒,将杨言收押,并在午门亲自审问。杨言备受刑讯,折断一指,却毫不屈服。世宗命下五府九卿继续审议。但兴大狱之事也不了了之。杨言被贬为宿州判官。迁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又因事谪守夷陵。累官湖广参议。《明史》有传。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