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500—157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国望,号竹墟。嘉靖二年进士。累迁至川湖总督。曾镇压龙河仔起事。后改授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罢归后,与里中故人纵饮为诗,诗虽不工而时有神来之笔。甬上耆旧诗·卷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公字国望,生时适从大父襄惠公以泰山摩厓碑遗其家,因名曰大山,为儿即绝异。襄惠公常摩其顶曰:儿他日复大吾门。稍长,美风仪,好魁磊之节,倜傥自喜。中进士,出知合州,为治尚宽,持大体,喜与士大夫父老常言民所疾苦,以故一州事无不闻。有巫以其术为奸,扰州民,公以计取之,掠数百,不中。公悔曰:吾适以智获彼,故彼能禦我。次日,公盛威严,系巫至,正色叱之,有书从巫腋坠出,立杖杀之。历刑部郎,出知吉安府。乡荐绅尚书王公在朝,诸公子稍横里中。公取其苍头助虐者治之,诸公子因折节称儒生。王公尝谓人曰:使我诸子得比于人,数不覆吾宗,俱屠使君教也。世两贤之。迁按察副使、备兵徐州。值流贼大发,掠州县、千里为墟。公身督兵与战,贼败走。历迁副都御史,抚湖广酉阳蛮界。思州自新建王公荡平后,稍窜伏不出。至是苗民吴黑辈,更拥众破城郭,数杀官军,远近戒严。公出奇兵,设伏左右翼,尽歼之,楚中平,人谓功不在新建下。迁工部右侍郎,冉抚湖广。奉诏修太岳太和宫成,玺书慰劳。讨斩妖贼马三儿,晋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川、贵军。苗首乱者龙氏、潭氏啸结共扰。楚公以计间之,使相攻,各灭其族,因以大兵乘之,苗悉平。时公在楚久宣力行间,朝议方召公为兵部右侍郎,而严相子世蕃数有觊于公,人或讽公少赂,入即得内召。公曰:吾老矣,复铅粉为容,无乃违三十年素耶?卒不为通。世蕃大衔之,欲置公死。会倭贼大举入犯,所过积尸骨如山,乃降授公巡抚应天。公适病,奋曰:国家不幸,有事臣不爱死。甫至官,而援剿参将许国与倭战,大败,世蕃遂嗾言官并劾公,系问。上知公旧劳,赦其罪。公归里门,翛然为布衣,耕东海田,凡二十馀年。朝廷既复公官,致仕,当事荐公可大用,竟不复出。卒年八十。公初登泰山,遇异人青羊桥,遂若有得。及垂殁,自赞曰:断念断意,混天合气。外缘荡涤,内景密閟。寂照煌煌,无隙可觑。天地勿违,鬼神尽避。人谓公既得道矣。长卿先生序公集曰:公少天才豪逸,自命作者。既起家为大吏,经营天下三十馀年,卒为世蕃所中,幸脱虎吻。归田后,与里中故人纵饮,酒酣,以往时援笔为曼歌,了不求工,而往往神来,是为雄豪大人之章,固非隅曲词人所呕心枮影而得之者也。可谓善言公诗矣。
字国望,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兵部左侍郎巡抚应天有集维基
屠大山(1500年5月28日—1579年2月26日),字国望,号竹墟,甬上屠氏第九世,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初授四川合州知州,进湖广川贵总督,参与平定龙许保之乱。嘉靖三十三年三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巡抚督粮。后因对倭寇作战失利而下狱,革职为民。归乡与被解职的范钦、张时彻并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生卒】:1500—1577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甬上耆旧诗·卷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先生字维静。幼时就外傅,俱以常儿畜之。从子文定公年长,顾独奇先生。先生师事之,遂成名。而先生亦年十七为人师。弟子数十曹俱年在先生上。二十举于乡,中进士。历官南曹郎。以副使督学江西。简才汰不肖甚严,关说无所入。会宫庙灾,嫉公者遂谓副使苛诸生所致。左迁备兵临清。历河南左布政使。晋都御史、巡抚四川。讨白草番平之。会中蜚语罢归。冉起抚江西,召为兵部右侍郎。时聂公豹为尚书。值杨公继盛劾相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事下兵部覆。聂公谓诸司曰,功俱实不虚,可具以覆。诸司俱曰,公今日当为万世持公论,未易覆也。聂公怫然起。先生入谓聂公曰:诸司殊藉藉,公激之,则恐事生祸,且复延缙绅。公何不说严公,使自辞军赏,则部曹可无覆,即公论亦得不废也。聂公悟,卒如公言。时谓公善处事也。大将军仇鸾怗宠焰如火,先生独持不下。及鸾死,疏讼都御史商公大节冤。上怒,下诏切责,夺二俸。先生以此名益重。居忧,会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为南京兵部尚书。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将禦之,不克。相嵩从中批之,遂归老。时年五十五,尚茂齿。既不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数宠荐后辈诸君,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激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先生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东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庄,时引上客共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俱藉以扬声。至先生殁后数十年,士有郁弗无所见者,尚忾然曰:吾恨不与张大司马同时耳。盖吾乡士大夫坛墠于斯极盛,自后欲少衰矣。余尝观诸家论先生诗,当时若沈凤峰谓名家易,大家难,惟先生足当大家。皇甫百泉谓以苏、李为宗,而综括三唐,体大兼美。杨升庵谓冲淡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近时若陈大樽,谓乐府意调古质,近体宛倩丽佚,如层台佚女,意带烟霞。合诸公之论,可定其诗。使先生当轴,甄陶风雅,当是李文正一流。惜乎三黜而中止也。然吾乡最称东沙先生焉。
字唯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江西累拜兵部尚书有芝园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时撤字唯静,郑人。嘉靖癸未进士,授甫兵部主事。改礼部,历员外、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历福建参政、云南按察使,山东、河南布政使,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改江西。入为南刑部侍郎,改兵部,进尚书。有《芝圆定集》五十卷。 (《明诗选》:陈卧子曰:「司马乐府,颇有造构。近体宛倩麓逸,如层台佚女,意带云霞。」 《列朝诗集》:尚书诗,学殖富有,工力深重。乐府古诗标举兴会,时多创获。七言今体尘坌芜秽,若出两手。杨用修评其诗云:「四言以至六言,冲澹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七言之什,自郐无讥。」用修可谓能言矣。 《甬上耆旧集》:尚书归老,时尚茂齿,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龙荐后辈。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散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柬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壮,时引上客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藉以扬声。吾乡士大夫坛埠,于斯极盛矣。 《静志居诗话》:芝园乐府不规摹古人,较之清南觉胜。五律颇近初唐。 田按:芝圆诗自以乐府为胜,骈文亦是当家。所作《丰考功集序》,情文俱美,视貌袭秦、汉者,不可以道里计。)维基
张时彻(1500年—1577年),字惟静,号东沙,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朝军事人物,学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会试七十一名,廷试二甲六十三名进士第。授南京礼部精膳司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嘉靖十年(1531年)迁江西提学副使。调山东。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福建布政司参政,历云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湖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次年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调兵部右侍郎,转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南京兵部尚书。曾参与抗击倭寇。归乡后寄情诗酒,与范钦、屠大山主甬上文炳,合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僧。字悦支,号庾山。初度于海盐慈会寺,后隐灵祐道林庵。工诗。有《幻华集》。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斯学,字悦支,号庾山,海盐慈会寺僧。好行脚,南陟台雁,北至岱岳。与嘉则少君纬真百谷诸公游,筑庵于灵祐。有《幻华集》。姚叔祥称其肆力三唐,句高前哲。嘉则赠诗曰:“古寺云林深复深,秦山秦水足高吟。行人问是何僧住,彷佛当年支道林。”
字悦友,海盐慈会寺僧。后隐灵佑道林庵,有《幻华集》。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先生字郑朗者,盖嘉则先生字之。其后更名亭立,字介子。先生生而白晰,身长六尺馀,眉目如画。少即灵悟,在塾中对语惊人。甫十六七,辄能诗。诗出,闾巷宿儒缩舌而诵之。年二十,诗已成,人或以示嘉则先生,嘉则大奇之,谓:诸生中何得有此人?即延先生至,与定交,执手甚欢,且曰:叶生,今日李王孙也,吾幸从年少中得一伯翼,复得一叶生,吾足老矣。时张大司马里居,方主文柄,嘉则因自为长歌,以先生行卷呈诸司马,司马亦大惊,先生遂一日名起。然先生性廉洁自持,下笔为古文,意岸卓荦视,一时词家,不肯𪘏𪘏从其后。故在诸生间,亦不为有司甄异。尝自咏曰:“道以閒能长,名因傲不传。”盖实录也。先生不能饮,然谓人生岂可一日无酒意。每晨起,童子为置觞,坐上不注酒,先生欣然举觞,若引满者三,始饭。有故人为吴中某县令,先生访之。适县中修志,先生爱其山川人物,因与辑论。书成,自署卷首曰四明叶太叔著令。为先生置酒,以百金寿,从容曰:某忝令此县修志,事应在令。虽重烦先生手笔,乞得假名氏。先生拂然曰:著书千载事,岂容买卖。即束其藁别去。初与屠长卿先生同学,每篝灯夜读,首相触,长卿心服,先生叹为异才。及长卿既贵名重,衣冠辐辏。先生谓其门有杂宾,遂绝不与通,若未尝识面者。至长卿殁后,先生乃为诗哭其墓,追述旧言,其介性率如此。先生年三十馀,自言居常十四善病,十三事事,十二治经生业,得抽其剩力于诗,才十一耳。然已积逾千首,会意有所伤,悉取其文,草火之至尽。嘉则闻之,为惊惋不已,惜不见其焚时光燄作何状。已而先生颇意悔,更追,录其所记十之一行于世。嘉则为作序,即所传《思烟集》者也。先生初见嘉则,执礼北面,然嘉则绝重先生,呼为小友,使其子娶先生女,其交欢若陶公之于张莱民也。先生晚年有《藏山稿》二卷,诗笔益老成,俱在《思烟集》后者。嘉则先生论先生诗曰:郑朗诗初成,是时尚奇诡,猎异逞才,心所嗜好,不得若长吉语不出。已而于五言古及近体稍更之,一主以雄浑深湛,其格力气骨、色味神采,酝酿初盛唐诸家,而归宿杜陵。至乐府七言古,则夏商彝鼎不足古,玉觥金碗不足贵,未央铜雀瓦不足异。神剑霹雳斧不足诡,龙甲凤毛麟角不足奇,而理不必其果有,事不必其尽无,语不必其可解,物不必其不生,所谓刿心钵肝、揉骨涤髓者,弥听满视。嘉则所推重先生至矣。余近遍询先生晚年诗,老友周自一先生,为从沈氏栎社居得其遗诗二卷,惟五律甚多,气格高澹,转造自然,遂得五言神境,当置诸右丞工部伯仲之间,非复若年少李王孙也。先生初藉嘉则名起,复因其后人得见晚年手笔,先生可谓得沈氏力矣。先生尝论诗曰:今日称诗者,高自隐逸,贵自君公,陋自稗贩,贱自驵侩。呜乎。称诗而逮于驵侩,是为厄诗之际,吾哀鸺鹠之盈耳也。又曰:今日夫人而能诗,犹夫人而能为书也。即孺儿搦管从点,点从画,画其形成,斯为字矣。若论所为笔法,则惟张王钟索辈擅之。今若以其点画,而槩谓能书可乎。至乃祖构之士,毋事临摹。准于心,想于目,迹自我脱,精自我留,斯胜之胜者也。意能窃之,形能盗之,正如埏土象物,虽颜面若生,吾以为非善学者也。又曰:“取自于我,则机转而神融;取自于人,则根枯而蒂脱。吾不知大唐之歌,南风之诗,更谁敩耶?”凡先生所言,俱词家药石,当与桓溪先生说诗并传,故并录之。
字郑朗,晚更名亭立,改字介子,鄞县人。有《思烟集》、《藏山槁》。
人物简介
字斗文,号绿庄,性疏散,不事修饰。初为诸生,工诗,家在西村,去郡中十里,时入城辄馆双湖上,与诸词客唱酬。壮岁游京师,再客白下,有两京集行世。慕豫章山川,过吉水,游于邹南皋先生之门。先生尝问曰:使周生为仲尼弟子,当自居何等?绿庄谢不敢。先生笑曰:试言之。绿庄曰:某小人所学在樊须邹门。俱羡其对。晚年合删其诗六百首,名曰绿庄诗采。闽人林茂之叙之,谓诗家色不古则近媚,骨不坚则近柔,徒事一时,不足千古。惟绿庄诗可谓色古而骨坚。初,绿庄谒邹先生,先生曰:四明故才,薮往?屠长卿与余同门,谓余曰:尔他日头裹一蓝布,嚼数片冷肉,有何意趣?余笑曰:然则爇博山炉,点虎丘茶,君谓与冷肉是合是异,相笑而别。今周生风格潇洒,意从长卿游乎?绿庄曰:不然,某于里中师余君房先生耳。君房所著诗文,名农丈人集。绿庄自谓生平苦学,仅得农丈人之半,因更号农半。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四槜李范君和,妻姚氏,扶床诵书,博通群籍,自号青蛾居士,年二十六而夭,君和辑其诗,名《玉鸳阁诗草》,屠长卿为序。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姚氏,号青峨居士,嘉兴范应宫室人。扶床诵书,博通群籍。二十六而卒,有《玉鸳阁遗稿》,屠隆为序。王端淑曰:“青峨诗,骨寒思窅,气清意冷,下笔独别”。
自号青蛾居士,秀水范应宫妻。有《玉鸳阁遗槁》。
人物简介
字象可,世家三茅。象可自田间起,年十七为诸生。时栎社长嘉则先生,郡中名荐绅,余君房、屠长卿、沈箕仲诸公尚无恙,象可遍造其门,归益精治经史学,驰骋古今,习国家典故,旁及裨官、星纬二氏家言,无不蒐猎。数试有司,不利,客于京师,当事欲论荐其才,竟谢归。象可性廉介,自持初学,为诗不肯摹唐人音格,见当世所称前七子、后七子辄唾之。喜在佳山水间,每所过酒家梵舍,常作诗题壁,不署姓名。时周贞靖先生方为孝廉,偶过某寺中,见壁上句,一读惊喜起拜,因日诵其诗,初不知所作何人也。后周先生中进士,出官岭外,闻象可名,因延与同往。两人舟行,相论诗甚驩。一日,象可出所携《借竹楼集》,周先生发卷,见有题某寺壁诗,即旧所诵句也,更大惊喜,重起拜。由是两人恨相见晚,其论诗益驩。凡所唱酬,有一语稍近世人,辄动色相告,务力去之,至于三濯髓方已。周先生方刻象可诗粤中,谓我费民间数片木,传孙先生诗,亦不损廉会。以事忤势家,解官,遂不果。象可归,卒于家,年八十馀。闻所著借竹楼集甚多不得见,唯得其清海吟二本,为周先生所点定。余录其不甚拗僻者,得二十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