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315—1367 【介绍】: 元温州平阳人,字子上,号不系舟渔者。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元诗选
高字子上,温州平阳人。登至正十四年进士第,授庆元路录事。未三年,辄自免去。方氏至欲招致之,不可得。再授慈溪县尹,亦不起。平阳陷,弃妻子往来闽浙间,二十六年春,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于怀庆,密论江南虚实,扩廓喜,欲官之。居数月,疾作卒,年五十有三。子上别号不系舟渔者,自举子时,其所作已为流辈推重。金华胡仲申以古学名,少所许可,独称子上曰能。及至京师,翰林欧阳元功、太常张仲举、礼部贡泰甫、助教程以文,皆相与论荐之。度时不可为,弃官奔走南北,卒以自全。明初,眉山苏伯衡访其诗文,得若干首,诠次成帙,题曰《子上存稿》。八世孙一元重校而刻之。
人物简介
【生卒】:1458—1534 【介绍】: 明杭州府海宁人,字复宗,号萝石、白塔山人、从吾道人。以能诗名。嘉靖初,年六十七,游会稽,闻王守仁良知之说,遂师事之。有《董从吾稿》。槜李诗系·卷十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沄字复宗,一字子涛,号萝石,海盐人。弘、正间布衣。少慷慨慕义,家贫,工诗,与沈周、孙一元、郑善夫诸公游放浪山水。年六十有八,闻阳明先生讲学山中,以杖肩其瓢笠诗卷访之。入门,长揖上坐。阳明异其气貌,又知其为董萝石也。与之语,连日夜,萝石悚然起叹,执弟子礼,尽弃旧学。所游者诮之,萝石曰:吾从吾所好而已。更号从吾道人。末复参證内典,意见更超,叹曰:今客始得归矣。与释法聚结社海门山寺。许相卿曰:始余见从吾子,专于诗,遗其家,甚难之。后志于道,遗其诗,甚愧之。终入于佛,嗒然自遗也,愈益怪之。学三变而卒归于空云。临没,自吟曰:我非污世中者俦,偶来七十七春秋。自知此去无些染,一道天泉月自流。其有得于道者欤?
字复宗,海盐人。有从吾道人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霓字致仁,南京牧马千户所籍,本宜春人,处士瑄子。弘治丙辰进士,官浙江按察佥事。(《金陵诗徵》:致仁罢官后入苕溪社,与刘南坦、吴甘泉,陆玉崖,孙太初为五隐。)
龙霓(1462年—?年),字致仁,号西溪,江西宜春县人,南京牧马千户所官籍。治《书经》,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八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名,二甲第五十二名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十七年十二月升浙江按察司佥事,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考察闲住。
人物简介
【生卒】:1471—1547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元素。读书学古,不应徵召,遍游吴楚名胜。正德时隐于白云源,自号一壶生。嘉靖初徙居金华,晚年归故里,自号寒溪子。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素,兰溪人。有寒溪子集。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五
太古字元素,兰溪人。有《寒溪子集》。(吴之器《婺书》:王文成尝过太古,撷蔬食之。次日报谒,亦以蔬进。太古正色曰:故人山人,草具固尔。伯安彻侯也,胡为乎山人具?」文成逊谢,改治具。尝与唐文襄相失,会文襄以太宰召,贻诗曰:「世态经秋叶,浮名下濑船。」文襄为之怅然。其任放如此。田按,太古负气傲岸,山泽俊人,诗亦洒落不凡。)
人物简介
【生卒】:1473—1529 【介绍】: 明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瑾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家居二十年而卒。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有《空同子集》、《弘德集》。词学图录
李梦阳(1473-1530) 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人,徙居河南扶沟。卒后门人私谥文毅。天启时追谥景文。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开明代诗文复古运动之先河,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延相并称"前七子"。文沉博伟丽,诗雄浑豪壮,才力富健,笼罩一时。亦能词。有《空同集》,词在集中。黄鹤楼志·人物篇
李梦阳(1473—1530) 明代文学家。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祖籍扶沟(今河南开封)。弘治五年(1492)山西乡试解元,弘治六年进士,任户部主事,官终江西提学副使。后为权贵所恶,去职家居二十馀年卒。卒谥景文。工诗、古文,与徐祯卿、边贡、何景明并称四杰,明“前七子”之一,又为明“十才子”之一。曾多次游览黄鹤楼,吟诗作赋。所作七律《登黄鹤楼》《汉江》、七绝《夏口夜泊别友人》等诗情深意隽,跌宕有致。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赐,更字献吉,庆阳人,徙扶沟。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正德初历郎中罢归复起江西提学副使天启中追谥景文有空同子集明诗纪事·丁签·卷一
维基梦阳字献吉,庆阳人。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以劾张鹤龄系狱。寻宥出,代韩文草疏劾刘瑾,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复摭他事下狱,得释。瑾诛,起故官,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坐作宸濠《阳春书院记》削籍。天启中,追谥景文。有《空同集》六十六卷。(《四库总目》:梦阳才力富健,足以笼罩一时。《横云山人史稿》:弘治时,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何景明、除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号十才子。又典景明、祖卿、贡、海、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大复集》:空同有超代轶俗之见,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践近代。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空同丙寅间诗为「合」,江西以后诗为「离」。丙寅间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铎耳。《国宝新编》:李献吉朗畅玉立,傲睨当世。读书断自汉、魏以上,故其诗文卓尔不群。晚始泛滥诸家,益济宏博,或失则粗,矫枉之偏,不得不然耳。王廷相《家藏集》:李献吉以恢阔统辩之才,成沈博伟丽之文。游精于秦,汉,割正于六朝,执符于雅谟,参变于诸子,用成一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贤、命令当世。黄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赋《骚选》、乐府古诗、汉魏览眺诸篇,逼烦东乐。近体歌厅,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难继。明兴以来,一人而已。《升庵集》:唐子元荐与馀书论本朝之诗,李、何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艺苑卮言》:李献古诗如金鳷擘天,神龙戏海;又如韩信用兵,众寡如意,排荡莫测。国朝习杜者凡数家华容孙宜得杜肉,东郡谢榛得杜貌,华州王维桢得杜筋,闽州郑善夫得杜骨。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唯献吉具体而微。《四溟诗话》:李献吉极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弃之。田深父见两惜之,献吉曰:「是自家物,终久还来。」 《国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黄河连清,李梦阳诗云:「今瑞定于今帝运,世人休拟圣人生。」盖婉辞也。至嘉靖改元,始直书其事,为入继大统之祥云:「紫盖复从嘉靖始,黄河先为圣人清。」 《诗谈》:关中李梦阳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龙门之派,一泻千里。独其论黄、陈不香色,而时不免自犯其言。《诗薮》:李献吉诗文山斗一代,其手辟秦、汉、盛唐之派,可谓达磨西来,独辟禅教。又如曹溪卓锡,万众皈依。冯时可《元成选集》:空同歌行,纵横开阖,神于青莲;七律雄浑豪丽,深于杜陵。异色绝焰,吾无间然。张伟《谈艺录》:李献吉雄豪壮丽,如长江巨浸,滔滔千里,虽有枯槎败筏,无妨飘荡。《明诗选》:陈卧子曰:「献吉志意高迈,才气沈雄,有笼罩群俊之怀。其诗自汉、魏以至关元,各体见长,然峥嵘清壮,不掩本色。其源盖出于《春风》。」李舒章曰:「献吉以雄厚之思,发清刚之气,如华岳秋高,奇云秀彩,变动不竭。古诗、乐府纯法汉、瑰,下及阮、谢,无不神合。近体则专宗少陵,然于合处反见其离,于离处反见其合。」 孙枝蔚《四杰诗选》:王元美谓律至献吉而大。其大者若《冬日象山书院》:「人亡故国还祠庙,世异阴崖尚品题。」《台寺夏日》:「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熊监察至自河西》:「封事几腾天北极,筹边真历地西头。」《繁台次秦氏韵》:「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皆气象高古者也。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钱牧翁撰列朝诗,大旨在尊西涯,贬李空同、李沧溟。又因空同而及大复,因沧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遗馀力。夫其驳沧溟古乐府、拟古诗是也,并空同《东山草堂歌》而亦疵之,则妄矣!所录《空同集》诗,亦多泯其杰作。黄省曾吴人,以其北学于空同,则摈之,于朱淩溪应登、顾东桥璘辈亦然。子窃非之。《明诗别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陈思、康乐,然过于雕刻,未极自然。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钱受之诋其模拟剽贼,等于婴儿之学语。至谓「读书种子从此断绝」,吾不知其为何心也!马星冀《东泉诗话》:北地七言歌行最为擅场,如《汉京篇》、《去妇词》、《土兵行》,皆有杜陵之风。起调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镇》:「黄云横天海气恶,前飞鹙鸧后叫鹤。阴风夜撼医无闾,晓来雪片如手落。」《送李帅之云中》:「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将军按剑坐待曙,纥干山摇月半落。」起调相同,亦有辙迹可寻。田按:空同志壮才雄,目短一世,好掊击人,而受人掊击亦甚。然究一时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成、弘之间,茶陵首执文柄,海内才俊,尽归陶铸。空同出而异军特起,台阁坛坫,移于郎署,始犹依违,不欲显然攻之也。赠昌谷《峥嵘百年会》诗云:「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扬其尘。」至西涯六十寿诗。则仅「文章班马则,道术孟颇醇」二句颂其文章。而「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绚练玉侯宅,苍茫海岳滨。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崖题半吴楚,墨刻遍齐秦」等句,专颂。扬其书法,轩轾已见微意。及西江放废后,茶陵已殁,乃放言不讳,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时笃古之士,争慕响臻,而执政顾不之喜,恶抑之。北人朴,耻乏黼黻,以经学自文,曰:后生不务实,即诗到李、杜,亦酒徒耳!』而柄文者承弊袭常,方工离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见淩溪等古文词,愈恶抑之曰:『是卖平天冠者。』凡号称文学士,率不获列于清衔,阴欲困之。」北人谓刘文靖,柄文者谓茶陵也。平心而论,茶陵诗文固自可传,而空同复古之功,亦不可没。从古文人相轻。由来已然,论者固不必为之左右袒矣。)
李梦阳(1472年—1529年),字献吉(一说又名献吉,字恩赐),号空同子。陕西庆阳(今甘肃)人,祖籍河南扶沟,明朝文学家、诗学家、诗人、政治家,弘治六年癸丑进士,官至江西副使。因事还归故里,家居十余年而卒。他以作为前七子领袖统领文坛、掀起明朝文学复古运动而著称,与何景明并称“李何”,两人又与王世贞、李攀龙并称“李何王李”,是为“明朝文坛四杰”。在诗文上,李梦阳竭力反对台阁体绮靡不实、千篇一律的诗风,主张通过“宗汉崇唐”的复古以臻风雅。他以此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最终使得明朝诗风发生大变,掀起了持续一个世纪的诗文复古运动。李梦阳以一生不畏权贵著称,亦因此而五次入狱,最终被朝廷除名,放归乡里,郁郁而终。作为明朝诗坛领袖与复古运动的主导者,李梦阳一直饱受争议。文学界历来对他评价不高,多以“剽窃套作”“诗作毫无灵魂”对其定论。赞扬者则认为他的诗歌并不局限于拟古,多揭露现实、抒发真情的佳作,并称他为“晚明文学的先驱”。
人物简介
【生卒】:1474—1561 【介绍】: 明江西安仁人,家居南京,字元瑞,一字子振,晚自号坦上翁。博学能诗文,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正德间为绍兴知府,以不谒谢刘瑾,罢官为民。瑾诛,再起。累官工部尚书。以力求节用,忤中官,勒令致仕。家居三十余年,赋诗自娱。晚年欲造楼,财力不足,乃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卒谥清惠。有《刘清惠集》。明诗纪事·丁签·卷七
维基麟字元瑞,本安仁人,世为南京广洋卫千户,因家焉。弘治丙辰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知绍兴府,以忤刘瑾罢为民。瑾诛,起知西安府,历陕西参政、云南按察使,谢病归。召拜太仆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再引疾归。起大理卿,擢工部尚书,勒致仕。以殿工追论落职。卒赠太子少保,谥清惠。有集十二卷。(《四库总目》:麟集长兴朱凤翔为序,称其诗「骎骎韦、杜」,未免太过,至称其标格高入云霄,胸中无一毫芥蒂,故所发皆盎然天趣,读之足消鄙吝,则得其实矣。《艺苑卮言》:刘元瑞诗如闽人强作齐语,多不辨。田按:坦上翁人品高洁,居朝日,永陵以冰清玉洁目之,可谓知臣莫如君也。前后罢官及谢病凡四,退归皆寓长兴之渎。南坦尝与太白山人孙太初、龙霓、吴充、陆昆结社于苕溪,号苕溪五隐,所著兴趣天然,颇似《击壤》一派,今录其少矜炼者。性好楼居,贫不能构。八十初度,文徵仲绘《神楼图》赠之,兼系以诗。朱射陂、杨升庵相继有作,并录于此。徵仲云:「仙人谩说爱楼居,咫尺丹青足卷舒。坐守黄庭幽阙迥,读残《真诰》夜窗虚。游心物外疑无地,寄迹空中乐有馀。一笑阑干不成倚,浮云奄忽意何如?」射陂云:「神楼一何峻,神楼峻而安。胡不京洛游?畏彼峡路间。峡路诚崎岖,险于太行山。歌以言志,神楼峻而安。」升庵云:「安期昔制神楼散,射陂今作《神《楼典》。神楼主人南坦翁,欲往从之限空谷。吾闻仙家五城十二楼,樊桐方丈绕赢洲。长风引舟不可到,环中根像空神游。坦翁元是神仙流,何年飘然下丹丘?天庭摛𧂈掞鸾鹤,云屏立仗鸣驿骝。北斗南宫不肯住,挂冠归来营菟裘。碧澜罨昼开苕霅,紫烟萦带彩云夹。新波菱榜泛青翰,过雨蘋风爽乌袷。人间九罭播声诗,天上五龙传睡法。《青李》遥看尺牍来,雀罗净埽昏眸开。尻轮神马驰万里,坐我赤明龙汉台。一气孔神存中夜,手翳华芝海若诧。中有真人巾金巾,授以灵文老复姹。玄珠累累苍玉鸣,烽沈析阒歌太平。丰屋天翔鬼瞰室,庙谟何用谈佳兵。游仙梦觉闻清啸,载赓清润连清调。愿从广成顺下风,肯许襄童窥末照。咸池蒙泛纷如驰,扶起混沌须神医。他年合遇神楼散,约公海上寻安期。」)
刘麟(1475年—1561年),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江西安仁县(今江西省馀江县)人,南京广洋卫官籍。弘治丙辰进士,官至工部尚书。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因占籍南京上元县。自幼博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被誉为“江东三才子”之一。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言官庞泮下狱,其与陆昆上疏论救。授刑部主事,进刑部员外郎,任内平反京畿地区冤狱三百九十馀人。正德年间,晋刑部郎中,出为浙江绍兴府知府。克己奉公,被越地之人称道。刘瑾因恨其不谒谢,借口“录囚过细”逮捕其并下罪为民。刘瑾被诛后,起用西安府知府。父丧丁忧,居住在湖州。与吴琬、施侃、孙一元、龙霓结苕溪社,号为“苕溪五隐”。起补西安,起用为陕西左参政,升云南按察使,因病辞职。嘉靖初年,召为太仆寺卿,进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地,因兵饷事与中官耿忠所争,再次借病辞职。此后起用为大理寺卿,拜为工部尚书,因淘汰浪费与官员而得罪权贵,嘉靖七年(1528年)强令致仕。家居三十多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清惠。两袖清风,无资回乡。又与文征明等交游唱和,朱凤翔序其集。
人物简介
祏,字天,用海盐人。居海宁硖山,号紫硖山人。正德间,以赀进官王府典膳家,有园亭之胜。工诗,好交游。与孙一元、僧明秀及同邑诸公赓唱往来,有《淳朴园稿》。
人物简介
【生卒】:1487—1535 【介绍】: 明北平行都司人,本民家李氏子,为张氏抱养。字子言,号昆仑山人。从吕楠学举业,从何大复学诗。为文雄奇变怪,书放劲惊人。有《昆仑山人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言,本姓李,宛平人。有昆崙山人集。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七
诗字子言,本姓李,宛平人。有《昆仑山人集》。(《中麓闲居集》:昆仑山人张诗,在大梁与李空同歌诗酬赠,空同种为燕山豪士。夜宴瓶芝忽堕,以为伴行伤焉,亦一奇事也,与空同各作《芝盘行》,俱有李、杜风骨。孙太初作诗赠山人有「张子自高格,入山从我游」,山人怒曰:「吾岂汝门弟子耶!」从此绝交。《今雨瑶花》:昆仑山人镂金刻玉,咀凤含麟。《艺苑卮言》:张子言诗如甘州石斗,色泽如玉,卢理粗漫。《列朝诗集:》幽仑山人在武林时,与孙太白论诗、太白自誇其「青崖贴天日,下照芝草斑」之句不灭曹氏父子、子言掉头大笑,太白为之夺气。子言笑谓坐客。今日昆仑山压倒太白矣。田按:山人诗亦有奇致,以较太初,去之尚远,李开先推之遇甚何耶?)
人物简介
【生卒】:?—1540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伯雨,号雨舟。诸生。应乡试屡不第。授广西横州判官。适缺知州,州政颇弛,乃与地方人士集议,因俗施治。暇则访其风土物宜,成《君子堂日询手镜》一书。以母老乞归。家富,与刘南垣、孙太初、张允清结岘山社相唱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