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元化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38 【介绍】: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词学图录
孙承宗(1563-1638) 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明末名将,中极殿大学士,为魏忠贤所谗,罢归。清军陷高阳,自经死。南明弘光时谥文正,清乾隆时谥忠定。作文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流竞注。为诗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词粗犷豪迈,为烈士之壮歌。有《高阳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再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太傅。有南阳集。
维基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西庄村人。
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致仕后与清军战斗殉国。
谥文忠,清朝改谥忠定。
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
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
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
万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孙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
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
万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万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万历四十八年,矫旨遗诏废矿税、发内帑。
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期间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相交甚善。
不料明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皇长子来不急册为太子即仓促继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
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
经东林党人推荐后,熹宗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至辽东勘查。
据说与经略王在晋争执,熹宗将王在晋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以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
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
此极弊也。
今天下当重将权。
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
”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后金当时与察哈尔部交战,并未进攻明朝。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孙承宗所鄙视,同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马世龙因冒进兵败,魏忠贤以孙承宗不附己,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孙承宗。
十五日,熹宗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后以高第代为经略。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复用孙承宗。
袁崇焕被执下狱后,孙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孙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
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明人史称“遵永大捷”。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张春的援军也被击溃,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
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
家居七年。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
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孙承宗被俘,望阙叩头,投缳而死。
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
南明弘光帝时,予谥文忠。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专谥忠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明初,号岵云。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末由江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进督河道。天启二年,以兵部侍郎署部事。同年迁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旋改南京兵部尚书。告归。崇祯元年,官至兵部尚书。坐事削籍。有《岵云集》、《三朝辽事实录》、《越镌》。
维基
王在晋(1567年7月22日—1643年),字明初,明朝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明朝官员。
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进督河道,泰昌时(1620年)迁兵部左侍郎。
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今辽宁北镇)后,朝廷大震,诛除熊廷弼,王化贞下狱。
张鹤鸣以病为由辞职归家。
熹宗任命宣府巡抚解经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但解经邦力辞重任,结果被熹宗“著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晋代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宝剑。
王在晋分析当时关外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
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
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据《明史》记载,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
蓟辽总督王象乾建议王在晋:“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
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
于是,在晋则以“抚虏(收买蒙古)、堵隘(再修一座关城)”作为守山海关的方略,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朝廷发帑金20万两。
他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等的反对,袁崇焕要求恢复国土到宁远,但王在晋不听。
袁崇焕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叶向高,但叶向高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
这时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
帝大喜,特加孙承宗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
六月十五日,孙承宗前往山海关,考察了实际地理,听取了各方意见,确定王在晋策略不可行,并同王在晋“推心告语,凡七昼夜”。
在晋坚持己见,终不悔悟。
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在晋既去,承宗自请督师。
天启五年,在晋任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就改兵部。
崇祯元年(1628年),召为刑部尚书,不久,又迁兵部。
因坐张庆臻改敕书事,削籍归乡,卒于乡。
著有《三朝辽事实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9—1627 【介绍】: 明苏州嘉定人,字得一,号启东。侯尧封孙。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初擢吏科给事中,在垣八月,章奏数十上,以劾阁臣沈□结纳客氏及诸中官为朋党,忤魏忠贤,谪归。
维基
侯震旸(1569年—1627年),字得一,号在观、启东,直隶苏州府嘉定县民籍松江府上海县人。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应天乡试第五十名举人,三十八年(161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三十名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七月行取,选授吏科给事中,上奏章三十余次,曾推举孙元化守辽东。
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因弹劾辅臣沈㴶、朱国祚等人,被调外任,陛辞时又以妄言降一级,遂辞官归里。
卒年五十九。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棨(16世纪—17世纪),字彦威,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沈棨中式壬子科顺天乡试第四名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曾边事辽东,与袁崇焕、孙元化同事,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宣府巡抚。
清兵入宣府,沈棨与中官王坤等遣使议和,馈金帛牢醴,清兵于是退去。
有女嫁与富户屠熙之子屠尧。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河南鄢陵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南兵部主事。天启五年迁西宁参议。后各地建魏忠贤生祠,廷栋不愿为,乞养归。崇祯初起复。袁崇焕被诬下狱后,帝擢廷栋兵部右侍郎,总督军务及四方援军。三年,迁兵部尚书,所陈兵事,多中机宜,有知兵才。然以升迁太速,颇为廷臣所嫉,攻之者颇多。崇祯八年任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九年清军入关,命入援,怯不敢战,又度解严后必受重责,饮药自杀。
维基
梁廷栋(?
—1636年),河南鄢陵人。
明末政治人物。
父梁克从,官至太常少卿。
梁廷栋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召改礼部,历官仪制司郎中。
天启五年(1625年),迁抚治西宁参议。
官至兵部尚书。
明史》记载他“居中枢岁余,所陈兵事多中机宜”,“颇挟数行私,不为朝论所重。
”曾与袁崇焕共事于辽。
袁崇焕杀毛文龙之后,后金拥兵南下京城,梁廷栋上疏请斩袁崇焕,称“则逆奴之谋既诎,辽人之心亦安”。
崇祯三年(1630年)荐用孙元化为登莱巡抚。
后被弹劾“纳贿营私”,“得闲住去”。
崇祯八年(1635年)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右都御史,“代杨嗣昌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崇祯九年(1636年)秋清兵入逼京师,“三人相掎角,皆退怯不敢战。
于是宝坻、顺义、文安、永清、雄、安肃、定兴诸县及安州、定州相继失守。
”据清人所撰之《明史》称,宣大总督梁廷栋与兵部尚书张凤翼怯不敢战,但尾其后而已。
清兵至雄县而返,沿途在树上写下「各官免送」四字。
廷栋与凤翼“两人恇怯不敢战,近畿地多残破,言官交章论劾。
两人益惧,”“言官劾疏五六上,凤翼忧甚”,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
九月初一日张凤翼卒,不数日廷栋亦死。

人物简介

维基
梁之垣(1579年—?
),字奠宸,号沂山,山东登州府登州卫军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东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成进士。
初授山西阳曲县知县,万历四十年升兵部主事,四十三年河南主考,四十六年丁忧归。
天启元年起补兵部职方司郎中,七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请添设各监军道,梁之垣升为南路监军副使。
八月,熊廷弼议遣使宣谕朝鲜发兵牵制。
副使梁之垣请行,廷弼喜,改辽东南路监军道梁之垣为行监军道,请朝廷付二十万金为军赀,以赴朝鲜,因在乡逗留而被弹劾。
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攻陷登州,巡抚孙元化及兵备道宋光兰、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杰、知县秦世英及乡绅梁之垣被关押于游击耿仲明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49 【介绍】: 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
意大利人,号今梁。
万历三十一年入耶稣会,三十八年抵澳门。
三年后到北京。
四十四年,礼部侍郎沈淮奏请禁教后,避住杭州。
后应孙元化之请至嘉定传教。
不久潜回北京,居徐光启家。
天启二年起至上海、松江一带传教。
崇祯元年起又至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之间传教。
清兵入关后,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先后遣其赴澳门求援。
永历元年引葡兵三百入桂林。
死于广州。
有《灵言蠡勺》。

人物简介

维基
余大成(1586年—?),字世奕,号集生、石衲,直隶应天府江宁县民籍徽州府祁门县人。
余大成为万历三十四年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户部观政,三十七年正月授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本年丁忧。
四十年起补武选司主事,同年主考云南乡试,四十二年丁忧。
四十五年起官兵部主事,四十八年升车驾司员外郎,天启元年升兵部职方司郎中,本年养病。
五年起复原职,天启六年二月因事削籍为民。
崇祯元年(1628年)起复原职,五月加升太仆寺少卿,仍管兵部职方司郎中事,崇祯亲赐“清执”二字,毕生崇拜袁崇焕。
崇祯三年升太仆寺卿,加从三品服俸,升太常寺卿,四年(1631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崇祯五年(1632年),孔有德吴桥兵变,广东道御史宋贤抨击余大成毫无作为,只知「持斋戒杀,闭户诵经」,余大成因「不禁叛乱,而禁杀生」,被讥为「白莲都院」。
孔有德攻佔登州,余大成、孙元化逃回北京,朝廷将孙元化处死,余大成充军电白。
崇祯八年(1635年)往广东电白,迂道至东莞,祭袁督师。
余大成见梁廷栋说:“兵临城下,而自坏万里长城,岂计乎?
”梁廷栋不悦,称:“此上意也。”。
因大赦还乡,卒于家中。
著有《剖肝录》,清代撰《明史·袁崇焕列传》多引用此文。

人物简介

维基
秦世英,陕西三原县人。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陕西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
初授遵化县知县,四年调蓬莱县知县,五年孔有德乱登州,与巡抚孙元化及兵备道宋光兰、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杰、知县秦世英及乡绅梁之垣,拘于游击耿仲明宅。
几日之后,叛军渡海投清,这些官员被释放回明朝,秦世英因失土之责,被判处流徙山西阳和充军,后来赦免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