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汉哀帝

相关人物:共 47 位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定陶傅太后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十一
后,河内温人。
少为上官太后才人。
元帝为太子,得进幸,及即位,立为婕妤,生定陶恭王,进号昭仪。
恭王生哀帝
时成帝无子,征立哀帝为皇太子。
及即位,尊为恭皇太后,寻尊为帝太太后,后又更号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
御史中丞众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五十六
众,史不著其姓,哀帝初为御史中丞。
房凤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琅邪不其人,字子元。
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
后以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
刘歆建议列《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哀帝问诸儒,皆不对,而凤许之。
歆与凤等乃移书责太常博士。
后为大司空师丹所劾,歆等惧诛,求出补吏。
凤出为九江太守,终青州牧。
朱诩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沛人,为哀帝幸臣董贤所厚。
哀帝卒,贤为王莽所劾免,自杀,裸其尸。
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收殓贤尸。
莽怒,后借他罪杀之。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五十六
光,哀帝初为司隶校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8—11 【介绍】: 西汉楚国彭城人,字君宾。
少好学,通《五经》,与龚舍并著名节。
初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
哀帝时,征为谏大夫。
数上书批评刑罚严酷,赋敛苛重。
迁光禄大夫。
后因不满哀帝宠幸董贤,出为渤海太守,托病辞官。
王莽秉政,归乡里。
王莽始建国元年,被强征为太子师友、祭酒,拒不受命,绝饮食,卒。
全汉文·卷五十
胜字君宾,彭城人。成帝时为郡吏,三举孝廉,再为尉,一为丞,州举茂材,为重泉令,病去官。哀帝即位,征为谏大夫,迁丞相司直,进光禄大夫,守右扶风,复为光禄大夫,除勃海大守,谢病免。复征为光禄大夫。元始中策遣归乡。王莽篡位,遣使再征,闭口不饮食,卒,年七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3 【介绍】: 西汉宗室。
元帝第二子。
永光三年立为济阳王。
后徙山阳王,又徙定陶王。
多材艺,习知音声。
成帝即位,厚遇之,异于他王。
成帝无子,将康子欣征入为皇太子,后为哀帝
卒谥共。
哀帝立,追尊为共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海郯人,字赣君。少为狱史,举茂材,为宛句令。大将军王凤荐为长安令,有治称。成帝即位,宣为御史中丞。后历任临淮、陈留太守、御史大夫、丞相等职。成帝鸿嘉元年,封高阳侯。任御史中丞时,以精通律法,举奏刺史等官升降,颇为公正,由是知名。晚年以子薛况犯罪,免为庶人。
全汉文·卷四十七
宣字赣君,东海郯人。
元帝时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丞,复察廉为乐浪都尉丞,举茂材,为宛句令,迁长安令。
成帝即位,补御史中丞,出为临淮太守,徙陈留太守。
阳朔初为左冯翊,历少府,拜御史大夫。
鸿嘉初代张禹为丞相,封高阳侯。
永始中罢归,后征加特进。
哀帝初免为庶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扶风平陵人,字子廉。
初为郡吏,至大司空掾。
事何武,举为长陵令。
贵戚侍中王林卿,素骄横,坐杀人罪,并亲率吏兵追捕,哀帝闻而善之,迁陇西太守。
后徙颍川太守,镇压豪强钟威、赵季、李款三人,表善好士,郡中清静。
性清廉,妻子不至官舍。
全汉文·卷五十五
并字子廉,平陵人。
徙平舆。
成帝时为大司空,掾除长陵令。
哀帝初迁陇西太守,徙颍川太守。
毋将隆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海兰陵人,字君房。
初为从事中郎,迁谏大夫。
成帝末,奏宜征定陶王使在国邸。
后帝竟立定陶王为太子。
迁冀州牧、颍川太守。
哀帝即位,以高第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
隆奏言武库兵器不宜给董贤及帝乳母,又奏傅太后贱买官婢,应更平直。
帝不悦,降为沛郡都尉。
王莽少时,慕隆与之交,隆不甚附。
莽秉政,使孔光劾奏隆前为冀州牧治中山冯太后狱,冤陷无辜,免官,徙合浦。
全汉文·卷五十
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成帝时为大司马从事中郎,迁谏大夫,历冀州牧、颍川太守。哀帝即位,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忤旨,左迁沛郡都尉,历南郡太守。王莽秉政,免官徙合浦。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