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浩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白庵寺。高丽侍中杏村李文贞公愿刹也。子平斋文敬公。孙容轩国老。承先志。择子孙之出家有操行者。或选缁徒之有声望者。主寺。相传护守。百有馀年。顷者。杏村外曾孙判禅宗事松隐蒙大师。住是寺。其高弟曰道庵成上人。松隐传之道庵。道庵亦山门之有宿望者。驻是寺。今几三十馀年。宣扬道风。高禅韵释。歆仰争趍。如蚁慕膻。仍念居正昔谒松隐兴天寺。松隐以居正为族侄。待遇款至。仍索松隐说。松隐还向白庵。居正作说。因道庵奉寄。后松隐语居正曰。子之说。深得老僧本趣。顾语道庵曰。当志之。未几。松隐示寂。今思松隐。不得见。见道庵。聊复自慰。道庵本杨州佛岩里人。居正别业。亦在其邻。道庵。弟于我五岁。往复相从。几五十年。上人常驻锡白庵。或来京师。必先访我。今春。来兴天寺结夏。秋序渐凉。亦复还山。再来留别。且曰。白庵。铁城子孙世守之愿刹。公亦杏村之外玄孙。愿得一语。永为山门之荣。居正曰。杏村内外子孙。今簪绂立朝者几千百人。至有贵接椒房戚里者。虽非眇末外孙如居正者。亦必有张皇者。复何言哉。姑书绝句五首奉送。兼寄地主曹斯文云。
南国名蓝是白庵,楼台多少间晴岚。
何时鞋袜寻师去,明月双溪共软谈(寺有双溪楼。牧隐李先生记之。)
风挟寒威朔雪骄,夜窗谈屑只萧萧。
香炉灰白心俱死,发省钟声静里摇。
穷冬风雪塞天飞,终日山中独掩扉。
来往断时还好静,营为厌处自忘机。
方知名显多荣辱,差幸身微寡是非。
净扫小斋无一事,曲肱閒睡梦依俙(今冬。伯氏遭郑浩权尚游之疏。辱虽外至。诐邪之言不足为恤。而亦是通年荣宠过重之报。如弟身名卑微。不为人所是非。亦差以闲静。兹于篇内寓意。呈纳请斤和。)
悤悤襆被上门东,一握相分语未终。
别后半年音信阻,春来三夜梦魂通。
魏书谗谤如山积,燕笔文章过岭工。
君子素心安义命,想应髭发似涪翁。
风霜绝塞已回星,憔悴谁怜泽畔形。
万死不渝心胆赤,一生无愧简编青。
三言可使慈犹惑,众醉如何子独醒。
圣渥定随春雨霈,不须频上望乡亭。
晴江动归樴,何异御风翔。
虫鹄嗟难及,云霄意渺茫。
来即翩然至,去即脱然归。
为问归何速,恐贻老凤讥。
丈岩郑公浩 其一 (己亥) 清 · 金时保
五言律诗
水驿横曙霭,半山红日暾。
回思昨夜月,似宿他江村。
峡树多风色,汀花滞露痕。
楼岩病后趣,应复独关门。
丈岩郑公浩 其二 (己亥) 清 · 金时保
五言律诗
放舟寒碧下,夕可系楼岩。
风起还终日,吾行几辍帆。
山晖花翳翳,滩势石巉巉。
目断烟波外,新诗怅独缄。
又次丈岩郑公(丙申) 清 · 蔡之洪
七言律诗
吾王盛德猗欤休,扫尽阴云日下浮。
岂但彝伦明一世,应教盛事耀千秋。
恩宣宝额兼温綍,礼相青衿杂佩璆。
天意丁宁扶正道,澄源何患不清流。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