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字惟审,临州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南礼部郎中知思南府谪两浙运副迁南刑部郎中有膳部集维基
帅机(1537年—1595年),字惟审,号谦斋,江西临川人,同进士出身。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江西乡试第五十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初任汝宁府学教授时,曾创办大梁书院,选聘能师讲授艺文,使当地文风斐然。因办学有方,后迁国子监学正,旋迁工部虞衡司主事,隆庆四年(1570年)典福建乡试,改南京礼部精膳司郎中。由礼部郎出守思南府,升河南提学副使,谪两浙盐运司,量移彰德府同知。时宁夏班师,上《平西夏颂》,诏录史馆,擢升南京刑部郎中。皇太子出阁视事,帅机献《出阁讲学颂》,受到嘉纳。才学富赡,擅长诗赋,文学造诣较高,但是从政非其所长,官场屡遭挫折,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秋引病乞归,专事著述。与丘兆麟、祝徽并称为“临川三大名士”。著《南北二京赋》表上于朝,又有《阳秋馆集》四十卷等。
人物简介
李钟元(?—1604年),号见心,湖广承天府京山县军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湖广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进士,知陕西兴安州,下车即力求所宜,兴除以纡民困。常单骑咨访属邑,议赈议蠲,上于所司,皆得请。州有大盗,固结数十年,钟元视事三月,即捕获渠魁,其党千馀悉解散。良民董邦枝无大故而一家定九辟,钟元为解之,得末减,邦枝率老幼焚香泣拜于庭。钟元曰:赖上司神明昭雪,于我何与也。三十一年癸卯(1603年)分考秦闱,甲辰(1604年)觐还,卒于官。子李滋白,号青莲,由岁荐除兴国州训导,以抚剿流土监军沔上,署印安乡,未期还里。性清介刚正,居官能不愧父风。晚年诗文自娱,布袍蔬食淡如也,年七十一卒。
人物简介
【生卒】:?—1635 【介绍】: 明大名府大名人,字靖之。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崇祯二年,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袁崇焕率兵入援京师,被诬下狱。基命数请帝慎重处之。帝不省。又请勿求治太急,帝亦不能用。三年,为首辅,进文渊阁大学士。旋为温体仁辈所攻,致仕。卒谥文穆。有《云石堂稿》。维基
成基命(1559年—1635年),字靖之,号毖予,直隶大名人。官至内阁首辅。为官清廉,有“清白相公”之称。成基命长身玉立,为诸生时,与高阳孙承宗齐名。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历任司经局洗马,国子监司业等职,升礼部右侍郎兼太子宾客,改掌南京翰林院。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因其为杨涟的同门,迫使其落职闲住。崇祯元年(1628年),起为吏部左侍郎。次年恰逢己巳之变,京师戒严,成基命上疏请求起用孙承宗再次任为枢辅,并消除争议,得到明毅宗嘉许。后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辅政。庶吉士金声推荐僧将申甫,明毅宗命其视察,其上言该部队不可用,后果也正如此。当袁崇焕、祖大寿戍京时,发生满桂的“关宁军箭射事件”(即当时满桂带军攻击后金军主力,并在北京城外与金军拼杀溃败后,向关宁军(袁崇焕部队)靠拢,却遭到友军箭射。满桂身中五箭,其中三支贯体,箭上有关宁军标记)。思宗逮捕了袁崇焕,祖大寿在一旁双腿颤抖。成基命于是叩首请帝慎重,但帝未许。祖大寿回营后即带兵东逃,思宗非常忧虑。成基命于是提出由袁崇焕写信召回,后在孙承宗协力下稳住军心。但在召对中,基命提出施政从缓,却与思宗想法相左。工部主事李逢申劾成基命欲脱逃袁崇焕的罪行,李逢申反被降职。在韩爌、李标相继离职后,崇祯三年(1630年),成基命成为过渡首辅,与周延儒、何如宠、钱象坤主持内阁。之后,温体仁、吴宗达也进入内阁。后来在商议袁崇焕事时,恰逢成基命得病,锦衣卫张道浚、工部主事陆澄源等上疏指责其在袁案中委卸避事,有牵入迹象。成基命自感大势已去,当年辞职。崇祯帝挽留,成基命连续上疏三次请辞离任。崇祯八年,成基命于家中去世。赠少保,谥号文穆。葬今河北邯郸市大名县南关。
人物简介
张枢,山西太原府平定州军籍。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天启五年四月考选,授贵州道御史,疏劾礼部右侍郎吴宗达以翰林膻赴东林,以史局窜赴时局,此尤门户中骇人听闻者也。又条陈驿递,疏紏太常寺卿陈伯友倚恃袁化中、周朝瑞而骤跻通显;大理寺寺丞萧毅中借援左光斗、顾大章而立擢清华,俱削籍为民,追夺诰命。七年七月巡按四川,八月以宁锦功、殿工,加升一级,升太仆寺少卿,照旧管事。崇祯二年四月以阉党被削籍。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应天府上元人,字仲若。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确山知县。天启间任吏部主事,被目为赵南星党,除名。崇祯九年,累官为户部尚书。时议增饷,建议借都城赁舍一季租,仅得十三万而怨声载道。十一年,召入阁。以缄默被责。旋乞归。维基
程国祥,字仲若,号我旋,安徽歙县古关人。移居上元(今江苏南京),自幼家贫,“父死,无以为葬”,一位姓李的邻居捐地给他葬父,程国祥将家中惟一的老鹅送给了邻居。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成进士。历任确山和光山知县、大理寺右丞、太常卿、南京通政使。崇祯十年正月,为户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仍布衣蔬食。崇祯十一年六月在召对奏事时,只能回答“好”,“好”,馀皆一言不发。温体仁、王应熊、吴宗达三人被讥为:“内阁翻成妓馆,乌归、王巴、篾片,总是遭瘟。”十二年四月致仕。辞官归里时,两袖清风。南京市中心新街口现在有条巷子,名为程阁老巷,就是以程国祥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巷子历经沧桑,始终没有易名。
人物简介
维基【生卒】:?—1644 【介绍】: 明松江青浦人,字寿生。天启二年进士。崇祯三年擢刑科给事中,陈兵食民生之大计当定,吏胥边吏欺隐贪墨之弊当革,言甚切直。终以劾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等得罪去职。
李世祺,字寿生,号确庵,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民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初授行人。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陈大计之当定者二,曰兵食之计、民生之计。大弊之当釐者三,曰六曹之弊在吏胥、边吏之弊在欺隐、贪墨之弊在奢靡。夏旱帝祷雨未应,疏列恤畿甸、缓催科、预备储三说,帝并纳之。帝遣中宫监视诸镇,世祺上言内臣入奉天颜,出司兵食,既得阴伺内廷意旨,又得显操外廷事权,魏忠贤盗弄神器,奈何躬自剪之,复自蹈之。不纳。时进言者多获谴,帝又日亲细务,任察为明,世祺上言:诸臣言苟未当,辄蒙诘责;诘责未已,贬黜随之。言者前瞻后顾,恐干严谴,依阿得策,折槛无闻。且天子一日万几,神太运则疲,精太用则竭。圣人使公孤百职,环列任事,但责其成,不侵其事;课其效,不紊共权,奚必效后世察察之治。帝不能用。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又上言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臣,释疑忌之根,开功名之路,庶天变可回,时艰可济。帝以借端渎奏,切责之。七年,疏劾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及兵部尚书张凤翼溺职状,帝怒,贬福建按察使检校,且追罪文选郎吴鸣虞考选非人,亦贬三秩。御史龚廷献论救,不听。久之,起行人司副。十五年,迁太仆寺少卿。遣祭鲁王,事竣旋里。国变后杜门不出,以寿终。青浦县城东隅有“东皋草堂”,为李世祺居所,王时敏题额。又有吟啸堂、丽林场。清咸丰初,草堂将卖给他人,里人赎回,并进行修葺,奉世祺木主于中,名李太仆祠,后毁于兵火,未再重建。李世祺墓在五十保有桥,名李墓。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席之。少孤贫,取糠秕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讲学东林书院,师孙慎行。其学以慎独研几为宗。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出为广东提学佥事。粤俗奢丽,供张远胜他省,玮悉不受。以大吏建魏忠贤生祠,即日引去。崇祯帝即位,复出,累迁左副都御史。不久病卒。有《如此斋诗》。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韦玉,武进人。万历己未进士,除户部主事仕至都察院协理院事左副都御史谥清惠有如此斋集维基
张玮(1586年—1643年),字席之,号二无,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少孤贫,取糠秕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讲学东林书院,师孙慎行,其学以慎独研几为宗。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应天府乡试第一(解元),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户部主事。调兵部职方,历郎中。时欲玮典筦钥,玮谢不可,出为广东提学佥事。至即聚诸生讲学,士风大变。魏阉势滔天下,争建忠贤祠,抚臣某亦议建,移文于玮,欲玮撰上梁文,玮怒裂文,弃官归。崇祯二年,起为江西参议,历福建副使,改江西副使,备兵岭北,时山寇盘踞,蹂躏至数郡。玮至,身冒矢石,斩首千馀级,又谕贼众乞降,虽在军旅,未尝手释书卷。生徒负笈至者,讲学如平时。以里人大学士吴宗达荐,擢南京尚宝司正卿,进太仆少卿。时乌程相柄国,玮上疏请罢斥以谢天下,又疏各镇兵号数万,半系本地豪贵占役与衙役,借名食粮,苟实实清汰,则兵食俱足。近大帅刘玘等纵兵焚掠,宜加卢象升部堂衔童,并赐剑印节制,皆不报。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疏言:「山东南北咽喉,军国命脉所系。今大盗披猖,道途梗塞,转输不通者三月矣。倘不早灭,害胡可言。乞特遣兵部侍郎一人整兵往剿,否则起故尚书郑三俊、范景文任之。」帝以为借端市恩,降旨切责。是岁,四方大旱,玮以军食可虞,奏请禁江西、湖广遏籴,而令应天、常、镇、淮、扬五郡折输漕粮银赴徐易米,则小民免催科之苦,太仓无颗粒之亏。他十库所收铜、锡、颜料、皮、布,非州县土产者,悉解折色,且尽改民解为「官解」,以救民汤火,所司多议行。迁南京光禄寺卿,召为右佥都御史。已而左副都御史房可壮下狱,以玮代之。又奏宇内不靖,盗贼蝥起,皆由郡县不恤其民,巡方漫无激扬所致,上大悦。时总宪刘宗周、佥都金光辰与玮同视事,长安目之曰「三清」。未几,以病谢归。崇祯十六年(1643年)四月病卒,年五十八。检视遗囊萧然,仅得遗表曰:「中原寇患宜用文臣,如王守仁用伍文定故事。又必稍宽文法,俾得展布。」遗命以布衾敛,毋受赙,毋易吾生时节。福王时,赠都察院左都御史,谥清惠。
人物简介
吴家周,号榔梅,南直隶和州民籍,徽州府歙县澄塘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擢升礼科给事中。崇祯七年二月壬戌,以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主试礼部。礼科给事中吴家周弹劾体仁越次,皇帝不悦,贬家周。后担任尚宝司卿。崇祯十七年甲申,以降贼之功授任大理寺卿,见牛金星云:『南方脆弱,愿包纳饷银数十万,免其刑掠』。金星云:『如果包得,即与上疏,但干系非小』。家周逡巡而退。
人物简介
【生卒】:1594—1639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谦止,号峚阳。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崇祯中,为温体仁诬以杖母不孝罪,遭磔死。在诏狱中作《峚阳草堂说书》。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谦止,武进人。天启壬戌进士,选庶吉士谪荣阳寻伏法有峚阳草堂集维基
郑鄤(1594年—1639年),字谦止,号峚阳,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横林镇(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东林党人。天启壬戌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崇祯年间因被控「杖母」和「奸妹」,凌迟处死。有《峚阳草堂诗集》。郑鄤少有才名,随父讲学东林书院。母吴氏,是大学士吴宗达胞妹。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九岁中式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有直谏声,文震孟及黄道周皆与之游。后因随文震孟上言,而被降调。吴宗达与温体仁合谋,告发郑鄤「假借扶乩的判词,使母遭受杖打。」郑鄤杖母不孝的罪名上达朝廷。崇祯八年(1635年)温体仁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弹劾郑鄤「杖母」罪,又加上「奸妹」,共两大罪(「奸妹」确定为诬告,「杖母」则不得而知),十一月,郑鄤被捕,刑部尚书冯英接案后,不敢忤逆于温体仁的权势,却也不欲诬陷郑鄤,于是将弹劾之辞“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原封不动承上,并在报告中对案情只字不提,单单称赞郑鄤学识人品。然宠臣杨嗣昌此时亦参与附和温体仁等人,上书中伤郑鄤与黄道周,崇祯帝不疑,因而大怒,责令重判郑鄤,并责冯英徇私枉法,诏吏部议处,后被发戍边。。崇祯十一年八月初六日再提审郑鄤,诉杖母、奸妹之罪之外加控以“奸媳”之罪,即其儿媳韩氏(韩钟勋之女,与郑鄤之子订了娃娃婚)。法司原拟大辟处死,崇祯帝加等凌迟,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初二凌晨,被凌迟处死。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