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常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佛日光芒忽再悬,欢呼万国戴尧天。
不须菩萨行求钵(自注:昔佛尝舍钵于池,钵便沉没,下至七十二恒河沙等刹土,佛敕舍利弗等诸弟子行求钵,□舍利弗等各各承佛威神及自神足力,入八万三昧,过万佛刹,皆不能见钵所在,最后文殊师利不舍众会以□取钵,持以二佛。事见《阿訚世经》及《放钵经》。吾钵□时改形易名□,盖尝沉没矣,今蒙圣恩,复得用旧钵。),自是如来许覆肩
云汉飞腾新放鹤,江湖游泳不烹鲜。
云巢从此栖难稳,圭玉今逢丰富年。
⑴ 自注:佛敕阿难听著覆肩衣。事见《大智度论》。
刘世经 明 · 张宁
五言律诗
一别隔千里,天涯日日心。
草深兰畹路,云满薜萝阴。
往事翻成梦,孤怀只自吟。
相思不相见,情到忽沽襟。
刘世经新娶 明 · 张宁
七言律诗
洞房花烛照新妆,此夕相逢乐未央。
鸣雁有声冰始泮,牝鸡无语夜偏长。
采蘋拂曙游南涧,奉帚平明觐北堂。
官事不违中馈好,故人从此念糟糠。
而翁提学久驰声,之子才华冠后生。
几叶尚传司马氏,一官遥向阖闾城。
人环上座先开讲,绩奏南宫再策名。
吴下旧游今历历,送君无限客边情。
注:吾友副宪通伯之子世经将赴长洲训导过予需一言值初入京师草草赋此吴中故人若李贞伯贰卿文宗儒太仆丞杨君谦仪部沈启南隐君皆素相厚者而邢君尤一时贤令尹也因世经之行不能不致思焉故诗及之
权秀才世经内子挽(乙酉)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我见娘未生,忽见娘已死。
固知生即寄,谁料遽如是。
娘姿秀而丽,芙蓉出绿水。
娘性端且静,白玉无点滓。
嫁得贤郎君,凤鸣见两美。
别郎曾几日,相去亦云迩。
如何一疾急,死后郎始至。
此事路人泣,况我悲何已。
上有病慈母,下有两乳子。
儿号声自苦,母卧心谁恃。
俱添父怀疚,忍向郎相视。
晓出城西门,路指交河里。
积雪满山蹊,古木悲风起。
吾子及吾孙,亦尝埋于此。
娘归倘相见,为说吾心事。
朴济而世经 明末清初 · 宋时烈
七言绝句
洛建之书世等閒,嗟君来读水云閒。
如今廿载成陈迹,一望南天涕自潸。
双凫来去剧悤悤,咫尺春明信不通。
秋老掖垣离思满,一灯风雨梦关东。
可笑堂中一老翁,行装不与俗人同。
风尘天地生何晚,尧舜君民计已空。
富贵有争难下手,山林无禁足安躬。
年来百念成灰洽,卧看浮云西复东。
郡守权公卒二十四年。胤子同枢公将树石于墓。以状授持谦而命之曰。昔子先王父浦渚先生实铭我祖考洗马赠参赞公。今道先人事者莫如子。小子辞以不类不敢承。不获。惟参赞公从牛溪成先生学。沈潜涵养。笃信师道。有儒林重名。娶宜宁南氏判官琯之女。以万历甲申生公。讳儆己。字子顾。自童孺擩染成就。二十中司马。参赞公教之曰。士所当为。不止于科举。在于立志修身诚心向善。公愈自砥砺。游太学。以操行为侪友所推重。牛溪被奸党搆诬。公倡诸生上疏陈辨。士论多之。后以讲经连画。例补参奉。不就。昏朝时废母之论起。有令前御官亦收议。公与兄参判公草议。辞意凛然。已而改令勿议。不果上。而荐绅窃相传诵。无不悚叹者。癸亥初。除冰库别坐。转直长,主簿。在内为刑工二曹郎,禁府经历,司宰佥正。于外都开城事监报恩。守平昌,清风。使丰德守安城。自安城引年弃归。不复仕。杜门静养。以书史自娱者。十五馀岁。辛丑八月初五日。终于第。寿七十八。以其年某月日。葬于天安广德山下向庚之原。公为人端正简重。言论激烈。笃于孝友。内行淳至。祀享必诚必敬。祭需躬亲莅视。少治博士业。文词华赡。皆以为一第若承蜩。数奇卒不中。所交游皆登卿相。而独沈于下位。识者称惜。居官约己以洁。莅下以惠。常有去后之思。家屡空。所居不庇风雨。而凡历五邑。半塘一椽无增益。其清苦盖天性然也。年至即休官。一室萧然。悠然自适。恬靖又如此。人皆致敬曰。无愧贤士之子矣。公之先出安东。鼻祖丽太师幸。有讳博尚州牧使。讳德舆官玉堂。终观察海西。是为公曾祖及祖考。配全州李氏。考曰县监泽民。妇道甚备。与公白首相庄。后公十三年而卒。享年八十八。祔于墓左。以同枢公跻二品阶。赠公户曹参判,妣贞夫人。有二男一女。长顺正幼学。次顺昌即同枢公。以廉能。屡典州府。备尽荣养。女适士人金璛。侧室男曰顺大。顺正二男六女。男一经,载经。女适士人李后白,参奉李起汉,士人洪泰元,进士俞命衡,幼学李基长。顺昌二女男。世经牧使,道经兵使。女适士人罗星远,县监李墀。妾男彦经进士,大经。金璛二男一女。男夏锡,晋锡。女适士人尹寿昌。内外曾玄百馀人。不尽记。铭曰。
于惟我公,生道素家。
有文有行,有蔼其华。
早登胶庠,激昂论议。
屈于公车,低徊禄仕。
自砺廉白,泽被颠连。
晚景投簪,幽襟淡然。
一榻陈编,左右无尘。
寿而且宁,天饷之厚。
子姓其繁,庆貤于后。
广德之冈,爰契我龟。
君子之藏,有媛从之。
我铭可徵,百世昭垂。
寿过稀年八,官登牧伯荣。
名留循吏传,祥占老星明。
迭享专城奉,终悲逝水倾。
庄生非妄诞,先识一殇彭。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