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生卒】:1446—1512 【介绍】: 明河间府故城人,字天禄,号东田。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万贵妃弟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又劾汪直违恣罪。弘治五年任大理右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劾罢贪婪老耄之总兵官马仪,禁止官吏私役兵士。武宗即位,起抚辽东,入为兵部左右侍郎。以拒宦官刘瑾党羽冒功,下狱押充官役,斥为民。瑾诛,起抚大同。以杨一清荐,为右都御史提督军务,率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事。中锡虽有时望,实不知兵,见诸将怯弱,乃议招抚。朝议谓中锡纵“贼”,被劾下狱死。能诗文。有《东田漫稿》、《别本东田集》。
马中锡(1446-1512)字天禄,别号东田,直隶故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历兵部侍郎,官至右都督御史。著有《东田漫稿》《中山狼》剧。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禄,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拜刑科给事中历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正德间起抚辽东复抚大同累官左都御史有东田集明诗纪事·丙签·卷三
中锡字天禄,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授给事中。出为云南按察佥事,改陕西,入为大理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引疾归。起抚辽东,召拜兵部侍郎,以忤刘瑾改南工部,寻勒致仕,逮系韶狱,斥为民。瑾诛,起抚大同,迁右都御史,提督军务,进左都御史,以师老无功下狱,寻死狱中。有《东田集》六卷。 (孙绪《沙溪集》:东田诗悯时痛俗,以极于体物尽性,而要诸变雄浑深沈,无急蹙狭小之病。间于闺情幽思、旅怀宫怨以自况,而闲情逸兴时得之讽诵之外。 田按:《东田集》句律浑成,有明珠走盘、弹丸脱手之妙。是时茶陵执盟诗坛,东田别派孤行,可谓特立之土。维基
马中锡(1446年—1512年),字天禄,号东田,明朝直隶故城(今属河北省)人。明朝官员。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进士,任刑科给事中。官至右都御史、兵部侍郎。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叛乱,以诱降手段试图瓦解叛军;所计失败为朝廷论罪,下狱死。后因巡按御史卢雍鸣冤,追复官职,赐祭,给予荫官。
人物简介
【生卒】:1449—1532 【介绍】: 明山西绛州人,字廷信,号逸庵。陶铨子。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官刑部右侍郎,以忤刘瑾,下狱革职。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嘉靖初,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维基
陶琰(1449年—1532年),字廷信,号逸庵,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成化间乡试解元,再中进士,累官户部、工部尚书。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成化七年(1471年),陶琰登山西乡试第一;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初年,晋升为刑部员外郎,二年(1489年)升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以抚臣举荐,升固原兵备副使,九年后,升福建按察使,因每次吃饭只有一个蔬菜,闽人谓之“青菜陶”。升浙江右布政使,转福建左布政使,正德元年(1506年)调任山东左布政使,不久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二年(1507年)迁刑部右侍郎。陕西甘肃游击将军徐谦讦攻巡按御史李高、兵备副使张天衢、兰州知州姜闳三人,徐谦为刘瑾馀党,欲诬陷李高;陶琰调查后上书,刘瑾大怒,借其他事情逮捕陶琰入诏狱,禠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正德六年(1511年),转为南京刑部右侍郎。次年,刘七率众侵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陶琰担任右都御史,巡视浙江。此后平定叛乱,并赈灾飓风灾害。此后又命总督漕运,连续上疏七次乞求归乡。明世宗继位后,起用恢复官职。此后加升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为工部尚书。同年冬,改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致仕归乡后九年去世。赠少保,谥恭介。
人物简介
【生卒】:1451—1525 【介绍】: 明河南原武人,字廷佩,号静轩。杨铎子。弘治三年进士,授兵部主事。正德中累迁长芦都转运盐使,驻沧州。以镇压刘六、刘七,升山东布政使右参政。
人物简介
维基【生卒】:1458—1526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全卿,号水村。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正德初,官江西按察使,常与宁王朱宸濠交往。六年,以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起义。官至兵部尚书。宁王败,牵涉被捕论死,议功减死戍福建靖海卫。
陆完(1458年—1526年),字全卿,号水村,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收藏家、书法家,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应天府乡试第三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七名,二甲一百七名进士。初授都察院理刑进士,弘治三年(1490年)十一月实授广西道监察御史,八年巡按河南,以病请告。十二年五月病痊至京,复除陕西道御史。十五年二月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升官江西按察使,颇受宁王朱宸濠赏识,说:“陆先生他日必为公卿”。三年十二月升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地方,四年五月改任南京都察院试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二月升左佥都御史,管院事。五年二月升兵部右侍郎,四月升左侍郎,六年八月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提督军务,统宣府、延绥并京营官军往直隶、山东、河南等处剿讨杨和、刘六、刘七、齐彦明等贼寇,七年九月以平贼功升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寻掌都察院事。八年十一月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军务,宸濠又馈遗不绝。加太子太保,十年闰四月改任吏部尚书。宁王败,被抄家时,发现有与陆完往来信件,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一月陆完被捕入狱,籍没家产,将处死刑,会武宗驾崩,世宗继位,念及陆完镇压河北刘六、刘七有功,改判谪戍福建靖海卫,死于卫所。
人物简介
维基【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
彭泽(1459年—1529年),字济物,号幸庵,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军事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出为直隶徽州府知府,任内赏识礼遇生员唐皋,后来唐皋考中状元。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为政严明。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称。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改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当时刘惠、赵燧在河南叛乱,命彭泽与咸宁伯仇钺进剿,连续数十次战役后,平定。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荫子锦衣世百户。替代洪钟总督川、陕诸军,讨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军。平定后,不久,内江、荣昌贼乱再起,之后他转移征讨,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其再三请求归还后,得到批准;但未离开时,恰逢土鲁番佔据哈密,逮捕忠顺王速檀拜牙郎离去,并索要金币。总制邓璋、甘肃巡抚赵鉴等上报,请求派遣大臣经略。大学士杨廷和等一同举荐彭泽。彭泽因为久居战场早已生厌,请求归乡引病辞职,并推举邓璋、咸宁侯仇钺可继任。明武宗下诏书慰问勉励,方才赴任陕甘总督。为抵达后事平,遂归还处理都察院事。当初,兵部尚书一职位缺,廷臣举荐彭泽,但王琼得到,且私下诋毁彭泽。言官多弹劾王琼,于是两人有矛盾。彭泽又时常辱骂钱宁,王琼告诉钱宁,但钱未听信。王琼于是邀请彭泽喝酒,并在屏间藏匿钱宁,挑拨彭泽喝醉并辱骂,使得钱宁听到。当时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议以许泰率领部队进攻,彭泽总制东西两边军务。诏书刚下,罢免许泰,又不命彭泽总制,唯独派遣提督率领两个游击部队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泽。彭泽于是上奏派遣成国公朱辅,恰逢蒙古撤军,彭泽归还梳理都察院事。当初写亦虎仙私下与土鲁蕃酋速檀满速儿勾结,而彭泽最初不知而派遣。满速儿以城印来归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写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满速儿,准备进占肃州。当时,彭泽已经离开,赵鉴也离去,李昆担任甘肃巡抚,他顾虑有变,在甘州扣留人质,并驱逐写亦虎仙出关。满速儿听后大怒,再次进占哈密,并分兵进攻沙洲,亲自率万余骑兵进犯嘉峪关。游击芮宁与参将蒋存礼抵禦,芮宁率领七百部队在沙子坝遇到敌军,后兵败阵亡。满速儿遂屠城杀掠。明武宗再次诏彭泽提督三边军务。恰逢副使陈九畴称因为逮捕使者而使得内应绝,于是再次请求和议。于是撤销彭泽出兵,彭泽乞求归乡。此后,王琼追论嘉峪关战败,而钱宁从中参与,而大学士梁储等坚持反对,于是事方止。王琼仍然坚持追论彭泽事,李昆、陈九畴一同被逮捕追论。彭泽被贬为民、李昆被罢免官位,陈九畴除名。明世宗继任后,钱宁事败,王琼亦得罪。御史杨秉中请求召回彭泽,随即起用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侍经筵、奉敕提督团营军务。李昆、陈九畴两人亦恢复官职。嘉靖元年(1522年),彭泽对军队官员进行改制,淘汰锦衣卫所等官员,从而招致大量积怨。言官交相弹劾,仍然加少保,赐敕乘传归。当时锦衣百户王邦奇亦诋毁彭泽,称哈密之事,是因为彭泽贿赂土鲁番求和而导致,言语涉及杨廷和、陈九畴等。因此张璁、桂萼遂逮捕陈九畴戍边。而彭泽亦被夺职为民,家居郁郁而卒。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襄毅。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六八【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王缜(一四六四 — 一五二四),字文哲,号梧山。东莞人。恪子。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出使安南,不收馈赠。迁云南参政,不迎合刘谨,被罚米五百石,变卖家产以偿。武宗正德年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又治郧阳。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擢南京户部尚书,卒于官。著有《梧山集》。《明史》卷二〇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王缜诗,以乾隆二十九年刊本《梧山王先生集》二十卷(简称乾隆本)为底本,校以民国十五年铅印本《梧山集》二十卷(简称民国本)。维基
王缜(1463年—1523年),字文哲,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省东莞市)人,官至户部尚书。王缜中式广东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弹劾三边总制王越依附汪直、李广,出理南畿屯田。累升至工科都给事中。明武宗继位,王缜反对以营造加恩内府工匠。正德元年(1506年),出任山西右参政,历福建布政使,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协同平定江西贼王浩八叛乱,调郧阳巡抚,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嘉靖二年(1523年),升任户部尚书,同年卒于任。
人物简介
【介绍】: 明辽东海州卫人。弘治九年进士。授行人。弘治末迁御史。性狡佞。謟事刘瑾。擢大理寺丞,左佥都御史。瑾败,罢归。后又依附当道起复,先后巡抚保定、宣化诸府。在任多所侵吞。嘉靖间被劾戍雷州。维基
宁杲(1469年—?),字仲升,辽东海州卫官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人,弘治丙辰进士。正德年间依附刘瑾,官至宣府巡抚。世宗即位后,言官交章弹劾,罢官遣戍。原为海州卫学武生,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山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十年(1497年)授江西吉水县知县,十八年(1505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正德初为刘瑾所用,为捕盗御史。三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四年四月降为潜山县知县。不久复职为捕盗御史,七月任巡按真定广平等府,驻真定,五年正月升左佥都御史,时强贼张茂于内丘县抢劫丁忧修撰康海财物,宁杲被停俸降调,又因勘报稽迟,七月被降为山西右参议。正德七年正月起复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二月为巡抚保定等处兼提督紫荆等关,仍募义勇围剿贼寇刘七、齐彦名等。与指挥江彬妄杀平民,冒报功次,被弹劾,十一月召令回京,停职听勘。正德十四年三月起为巡抚宣府左佥都御史,不久加赞理军务。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世宗登极,追查阉党残馀,宁杲为御史王钧劾奏,朝廷下旨勒令冠带閒住,随即又遭给事中张九叙等弹劾「凭藉奸党,贪财害民」,诏令巡按御史执送京师,论死。宁杲在狱中以病上闻,得旨免死,发配广东雷州卫。
人物简介
【生卒】:1470—1542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德美。正德六年进士。历吏科给事中、南京光禄少卿,官至应天府尹。谏南巡,劾权幸,上边储屯政诸疏,颇著直声。有《黼庵遗稿》。维基
柴奇(1470年—1542年),字德美,号黼庵,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四名,登第二甲第二十四名进士。本年八月授吏科给事中,以刘六刘七之乱,十二月奉命山东随军纪功。七年九月以军功升俸二级,十三年三月升户科右,十四年五月升吏科左,八月升南京光禄寺少卿,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升应天府府丞,十二年五月升府尹,十三年七月以南京太庙火灾致仕,二十一年六月卒,赐祭葬。
人物简介
【生卒】:?—1511 【介绍】: 明河南裕州人。弘治间举人,官监察御史。正德间刘六、刘七义军攻裕州,贤方里居,军民共守,城陷被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