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时烈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8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苍陂水涨玻璃滑,堤柳含烟翠蒲茁。
当年亭馆已陈迹,老树遗台犹秀拔。
我来置酒池上头,使君不负骢马游。
县曹供帐散平碧,呼集妓乐罗珍羞。
君侯一笑开怀抱,十日东风醉芳草。
自嗟客子何所有,春色三分二分老。
人生欢乐不易得,况值清明时节好。
终年尘土簿书里,未碍金樽重倾倒。
湖光照眼明罗绮,碧潋瑶翻歌扇底。
气酣急遣张水嬉,取乐不论冠佩委。
溪风吹面縠纹生,两叶兰舟铙鼓起。
红衣飞坠彩绳高,没入苍烟惊跃鲤。
郡人亦喜岁华新,四面纵观空巷里。
佳人弄水祓不祥,公子联镳特观美。
锦筵香细酒不空,既醉穷欢忘誇靡。
溪神捧出柘枝娘,翠袖娉婷矜便体。
绣鞋画鼓随节翻,罗袜尘生步秋水。
一春盛集固云乐,此会宾僚尤燕喜。
山阴修禊晋诸贤,畅叙幽情差可拟。
客言行春似蜀守,醉到浣花而已矣。
树梢晴日向斜晖,使君皂盖先醉归。
就中二公最爱敬,移次临流尽馀兴。
一杯未了风翻浦,山公倒载寻归路。
自怜白发非春事,多为湘妃厌歌舞。
呼儿觅纸纪岁时,不以斯文乌所睹。
至元乙亥三月春,元已才过日在寅。
浩歌月底还自笑,醉里诗成似有神(上二公谓同知张明卿治中呼英甫
冥鸿上汉去遥遥,四海杯看五岳岧。
鹏击九霄初览德,鹓行千列立熙朝。
云开贝阙随仙仗,日绕龙颜听帝箫。
朝退佩声归院处,数莺百啭柳千条。
按:尤庵宋先生(时烈)曰。右金相公乖崖所作也。旧有亲笔所写本。八世孙金吾郎(渷)藏其宗子(得河)家。其家去年失火为烬。惜哉。改写一律。赠其九世孙(得洙。)时□崇祯阏逢困敦观之上浣。
天时人事巧相违,泾渭横流世道非。
想见当年狼狈事,至今中夜涕沾衣(门人全羲李橝稿)
遥望美人天一方,有怀中夜怨参商。
乾坤濩落初心重,岁月苍茫暮思长。
化雨春风争鼓舞,落花芳草自亭当。
羲和荏苒行云过,兰蕙萧萧白露霜。
伊阻缘何在一方,相思不见各参商。
雨收山月清秋老,花落洞天白日长。
自在随时无滞碍,争些着意岂亭当。
早知岁晏乾坤老,晚菊东篱晓带霜。
不见伊人在一方,湖云岭树两参商。
萧疏偃塞秋山晚,迢递缤纷暮霭长。
无意卷舒须自得,任时荣槁即相当。
应需大旱为霖雨,可是阳春也雪霜(武仲名高一世。曾有面分。恨未源源见。其赠宋英甫诗。有怀缱绻。发于词气。感而和之。)
尤庵(丁未) 明末清初 · 权諰
七言绝句
物我兼观乐有馀,人间万事总如虚。
静基仁宅为仙府,何必华阳洞里居。
敬次佔毕斋韵(丁酉)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五言律诗
高山县安心寺积雪楼壁上。有金文简公诗板。为奸孽子光所毁撤。其实僧乃藏弆。后为士人所得。用是楼燬而得全焉。楼既重新。赵使君亿。谋所以寿其传。将公诗并与栗谷,重峰二先生所次韵。遂倩同春宋赞善笔而刻之。尤庵宋参议为之跋。重揭楼上。乃知神物之护至宝也。非人智虑所可测。子光安能祸之哉。其所以毁之者。乃所以全之也。使君要余次韵。余何敢续貂。用寓高山仰止之意云尔。
纵肆含沙毒,宁无国是公。
暂虚纱壁上,终脱劫灰中。
重照新楼日,犹存大雅风。
二贤赓秀句,馀韵未曾空。
寄题龙潭太古亭(丙午)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七言绝句
余尝为洪使君新搆之堂宇记而诗之矣。今又求太古亭之咏。太古者。盖尤庵宋公命之而以冠乎吏隐飞仙之额者也。或难之曰。太古邈矣。今奚取而名之。余曰否否。人今而心古者。无往而不古。味书书古。抚琴琴古。岩居川观。皆古也。古则虽谓之太古可也。岂特山静之似百里之独乎。继使君而居是亭者。思义则庶矣。
美号须从翠壁铭,流传长带少微星。
谁知太古无穷意,不在溪山不在亭。
嘉靖十六年丁酉。帝遣翰林院修撰云冈龚用卿,求科给事中吴希孟。来颁皇嗣诞生诏。时渔村沈公(彦光)馆伴使。为说其镜浦湖亭之胜。请诗以贲之。则云冈不靳也。今其诗尚在亭壁。于兹一百五十年矣。渔村后孙澄静而甫。录示原韵。而要余和之。噫。东人之不见汉仪。已久矣。感古伤今。聊以见匪风下泉之思耳。幸勿为外人道也。
闻说湖亭胜,何年汉节通。
星从少海耀,云拥太微红。
剩喜留珠唾,还教咏渚鸿。
皇华那复见,天地一衰翁(崇祯旃蒙赤奋若姤之下浣。恩津宋时烈。稿。)
共 8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