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慎思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7 首
原天赋之正性,本自然而不贰。
惟圣人之能尽,守一天而无伪。
道自中于不勉,知岂致于慎思
蔼方寸之虚静,孰外私之中窥。
极诚明之从容,混本体之真实。
当父子而慈孝,原固有而内激。
处君臣而忠义,根秉彝而外发。
随日用而呈露,岂天伦之为美。
推万事而皆是,非安排之所致。
举全体于混沦,归大用于时出。
虽不显而自彰,又何行之求择。
只仍固而经纶,实由中而昭格。
比奏假而无言,四海翕其归极。
彼礼乐与典章,亦本心之融彻。
昭王道于平易,纳民心于淳质。
是渊微之极功,邈声臭之无迹。
苟一毫之矫揉,奚高厚之配德。
观天道之不言,运二气于于穆。
化无心于发育,物自成于冥漠。
玆一元之浩浩,验生物之不测。
况神圣之敦化,沕玄机之无作。
心既运于风雷,道又著于飞跃。
叩厥由之谁宰,信本然之莫遏。
然圣人之性之,虽绝无乎私智。
苟全然而无事,恐天理之难恃。
犹不息于希天,卒无为于恭己。
故陶唐之安安,尚自彊于业业。
俨垂衣而南面,俗可封于比屋。
徒委天而无用,鲜不流于枯木。
噫至圣之不常,非安行其必利。
苟致曲于善变,期圣域之必至。
虽身性之异品,卒同归于一理。
哀世人之久假,饰天理而徇意。
纷杂霸之计功,举为生而哭死。
既厥本之穿凿,况敢望于平治。
岂天真之伊远,嗟受病于形气。
纵余学之困勉,期不能之不措。
庶自明而之诚,岂深造之无道。
信天理之无妄,孰外心而有物。
惟至圣而能顺,盍服膺而勿失。
重曰:天本于理,理初无杂。
圣源乎天,天本纯一。
非强顺天,自率其性。
非敢绝人,自由其命。
无事之事,久而不息。
有作之作,劳而日拙。
作与不作,而天而人。
呜呼不显,圣人之德之纯。
航隐 明 · 李汛
五言律诗
万里江南客,浮居似小航。
对鸥閒把钓,隔水听鸣榔。
龙去风云冷,春馀草木香。
逃名终不得,身已近清光。
该费隐而冥观,求造化之枢纽。
涵万像于一中,运自然之妙有。
知不挂于虚无,谅实理之攸寓。
苟斯理之或息,讵生物之不测。
天不能以高明,地无自以厚博。
鬼神何自以屈伸,阴阳何赖以阖辟。
信有物必有是理,夫孰不本于实德。
原浑然之全体,自大块之告剖。
先天地而始凝,羌纯一而无杂。
蕴至妙于真实,敦大化兮不息。
因无极而主张,散万殊而著迹。
体四德之流通,推五行之动变。
蔼云雨之行施,妙鸢鱼之著见。
日星粲其丽天,萌芽茁其繁息。
般纷纷其化生,各禀形于亭毒。
固巨细之并育,岂精粗之异致。
羌体物而不遗,浑溥博于终始。
理或间于虚假,物何有乎生成。
知自微而渐著,謇轇轕于品形。
念于穆之明命,探性情于吾人。
参天地而中立,备万物于一身。
包九经之大道,括三德之宏达。
敛方寸而无迹,应万变之酬酢。
心或失于间断,道必归于虚文。
孝非实而无父,忠岂伪而事君。
信已乖于朋友,序亦悖于天伦。
纵万善之具备,一放心而皆假。
夫岂有他故兮,莫纯一之害也。
肆君子之思诚,要自明而推极。
道未至于纯亦,功必做乎致曲。
念不弛于无妄,心常戒于怠忽。
虽安勉之不同,妙变化之叵测。
竟尽己而成物,谅与天而同德。
是谓诚之为贵,孰无实而有得。
噫天人之至理,可一言而能尽。
天无心而沕穆,寓生物于默运。
人有心而易放,丧厥初于私欲。
理既同于上下,诚何有此纯杂。
伟先修之格言,用最关于心学。
既无理外之天,安有心外之物。
盍存心而自强,体乾健而不已。
位天地而育万物,愿圣上之是事。
载笔虚当侍从年,多惭无赋奏甘泉。
愁中月露西清夜,梦里松萝故国天。
石阁当山多鸟道,蓬门临水半人烟。
别来两度经春草,谁傍池塘白昼眠。
吾兄侠气旧昂藏,抱玉空山鬓有霜。
白石常封烧药灶,红泉自绕读书床。
休从渔父思兰沚,漫羡词臣赋柏梁。
此际秋风生桂树,歌残招隐意苍茫。
归去来兮,恭承嘉惠得放归。
指松楸而栖息,瞻雨露而增悲。
何风树之易摇,慨欲养而难追。
况世运之将穷,抑吾道之其非。
曰余幼而修姱,初不志于食衣。
灾固由于无妄,智岂惭于烛微。
我行其蓬,我马其奔。
迨余未暮,返我衡门。
舍之则藏,性成而存。
霜松雪竹,药炉瓢樽。
欣外滑之去体,守内景而住颜。
彼钟鼎兮何加,处环堵而犹安。
山逶迤而成峡,水汩㶁而绕关。
謇左图而右书,函万象而静观。
逖三古之淳风,孰挽回而复还。
怀纡轸其未舒,尚意气之桓桓。
归去来兮,亦奚慕乎远游。
阒一室而自娱,我于世兮焉求。
矢乐天而无渝,曾不惧而不忧。
文拘羑而演易,箕为奴而阐畴。
爰命仆夫,爰驾我舟。
值春和而景明,蔚卉木之贲丘。
知物我之无间,与天地而同流。
嗟量己之已审,分则甘于归休。
已矣乎,百世在后宁可诬,古哲往矣那能留。
胡为乎舍此欲他之。
涉世乏良谟,藏身有素期。
唯艺善而种学,冀日耘而日耔。
伊良贵之谁争,喜女绩而男诗。
庶大者之先立,免他岐之然疑。
硎谷赋 明末清初 · 赵希逸
率彼野之逦迤兮,步余马于斜日。
骊之阴兮渭之阳,硎以名者何谷。
曰秦儒之攸坑兮,冤四百于一窖。
缅政也之为政,性刚偏而自用。
弃礼义而尚功兮,骋私智而御众。
喝六王而西膝兮,即肆然而为帝。
驱天下于一鞭,橘柚园兮鱼盐海。
德自兼于皇王,功亦蔑乎往代。
蹇左建而外易,灭圣人之遗制。
愚黔首于灰书,钳万口于峻法。
而有目之睽睽兮,孰能游乎羿彀。
率以暴而民从,惠也独不诡随。
抚洙泗之馀波兮,痛斯文之既夷。
抱微志而嘐嘐,顾无术而匡之。
谩心非而腹贬,蹈批鳞之危机。
既所为之相背兮,矧其言之忤意。
憎以古而非今,曰尔敢乎我议。
绳此辈之有法兮,谓鼎镬之犹轻。
瞻彼硎之一谷,事可摄于长平。
将坑卒之举措,施斐然之吾党。
咈长子之有言,搆有识于无妄
诱数百之其丽,快盛怒于一填。
临其穴而惴惴,无可扣之苍天。
天茫茫兮白日昏,划气像之愁戚。
哀圣人之其徒兮,祸若是其太酷。
迹吾儒之为儒兮,作元气于邦国。
或修正而格致,蕴经济之奇策。
或诵法乎周孔,所操持兮有卓。
肆前王之图治,靡不赖乎其力。
何祖龙之不道,反视之如仇敌。
彼土囊之岌业,贼多士之无辜。
我未谅夫斯理兮,天耶人耶。
呜呼,当虎吻之一鼓兮,恣求饱而填欲。
殊不知人亡国瘁兮,食乌喙而自毒。
书虽焚而道存,人纵殄而儒在。
翼夫道而扶植,儒不灭于千载。
楚一炬兮邦墟,秦不祀于二世。
一抔土之人取,知出尔之反尔。
而孰得而孰失,且莫冤夫其死。
乃吾道之丁否,岂尔儒之独厄。
蹈东海者何人,重有感于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