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迁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
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
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
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
六年,知制诰。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
寻召为翰林学士。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
八年,复相。
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
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
后改封荆。
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
赠太傅。
绍圣中谥文。
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
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
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
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
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
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
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义玄,字古镜。
姓贾氏,云中人也。
父林,母李氏。
生有异徵,髫年厌俗,礼郡中定盛出家。
志切向上,及长,辞师操方。
初至京都,于万寿戒坛受具足戒,遍礼名山,参访知识,决策己躬,有所发明。
念福慧未圆,功行不具,中年还乡,广作佛事,结饭僧缘,不以数计。
造渗金像,以严佛土,绘水陆以拔幽冥,修桥梁以济厉揭,建窣堵以标人天,跪诵《往生咒》三十六万遍,以资净业。
凡在利益,靡不精心竭力,以导利多人,由是四众归依,王臣敬仰。
云中边地逼虏,民情剽悍,以玄之教化,转杀机为善种,变鸱鸮以好音,见者欣说景从。
体厚而性柔,学富而行高,故感代藩国主,三世崇重,吉阳、端惠诸王咸为外护。
建普兴禅院,遂为开山祖。
以明万历乙巳年入灭,世寿八十,僧腊四十有奇,塔于云中郊外,释德清为之铭云。

人物简介

维基
徐之垣,字维翰,号心韦,浙江宁波府鄞县人,书画家、词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登进士。
授永丰县知县,每巡行阡陌,老幼多邀其入室,辄为述古孝悌事,以劝勉之。
会入觐,调繁吉水县,永丰民诣巡按请留任,巡按谕已奉旨,不可留。
丰民私相议,县令赴吉必由府,当邀之。
之垣抵信州,吉阳吏胥方具舆盖迎之,丰民肩其舆,夺其盖,拥归邑。
之垣不能禁,以状白大吏,次日藩司遣人慰谕,命送徐令之任,丰民闭城大噪,为罢市。
藩司复遣通判卢某召之垣至郡议之,丰民数千偕行至寓所,环坐以守。
藩司见众志坚,为移文巡按,托其上请。
丰民谓必可得,稍稍引归。
而巡按方以病在告,郡守命之垣速微服至吉,无使丰民知。
之垣既抵新任,丰民闻之,怅然如失父母。
信州故有宋赵忠定公一杯亭,民为新其亭,易名「攀云」,并祀焉。
吉阳为邹忠介公故里,之垣至,忠介方没,力营其身后事,且为立祠,其治吉如治丰。
久之,丁内艰归,服阕,崇祯年间,补任福建松溪县县令。
曾任湖广提学御史,取授御史,时中官张彝宪监户工二部,外吏入觐者皆匍匐上谒,之垣独不往。
侍郎陈子壮以争宗室改官事下狱,之垣疏救之。
留中不下,遂请病归。
起补原官,出按湖广,首辅温体仁以其尝疏侵之,奏其人善病,不任封疆。
仍移病去。
体仁归,召对平台称旨,命按江北。
改督学,至庐州,会贼破城,仅免。
任满复告归。
官至太仆寺少卿。
明朝亡后,削发为头陀,居光溪别业,所谓「在涧楼」者,在山林隐居,终身不入城。
自以不死庐州之难,复目睹变革,深用悔恨,尝题其柱曰:「早已觉来都是梦,譬如死去未曾埋。
」君子悲之。
擅长书法、绘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
姓王氏,邵阳人也。
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
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
志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
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
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
邵城东有点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
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
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
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
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
时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
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
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
”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
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
”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
”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
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
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
”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
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
庵主感悟向之礼谢。
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
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
”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
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
《除夕》云:“清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
瓦灶通烧松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
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
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
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
冬夏一衲,不蓄私财。
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