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琼

共 3 首
生蓬户之侧隔兮,不闲习于文符。
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
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藕厕于紫庐。
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
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
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
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
日晻暧而无光兮,气懰栗以洌清。
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
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
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
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
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
仰行云以歔欷兮,涕流射而沾巾。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
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
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
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
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
惊寤号咷,心不自聊,泣涟洏兮。
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晋书·左贵嫔传》)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
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䌽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
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题竹马契会图 明 · 严昕
五言律诗
余少长于京都之白岳山下。于时同里之总角者。禹伯瑜(珣)生甲子。柳应和(润祥)乙丑。禹润甫(瓘)丙寅。申济乡(汝楫)成季玉(守瑛)李希仁(彦讷)丁卯。韩源源(灏)尹师圣希(周)及余戊辰。李昌瑞(梦奎)庚午。韩时中(澍)辛未。虽年序有参差。少长或不齐。然其室迩习近。居同处。寝同裯。未尝暂时相离者。非有三生宿缘。能至是耶。朝则寻师而受业焉。食辄课赋诗。角胜负焉。夕即求闲处而驰逐。吹葱骑竹。寻花折柳。无所不至。仁王洞清风溪。白云洞荡春台。皆游戏之所也。荏苒岁月。各成壮大。或有释褐而登仕者。或有时命不偶而犹守萤雪者。或有亲老家贫而求出他涂者。世故之驱迫。萍梗之不定。虽不得如少时之相从。其少时之情则犹在也。一日。咸集于季玉之书堂。座有含悽而言者曰。地有东西之远而居同开。时有前后之久而生同时。自学步之时。已相徵逐。习语之日。便呼名字。磨肌骨共饮食。以至今日者。兹非天也欤。今其形貌昂藏。冠服在身。欲寻数丈之竹。复作少日之戏。其又可得耶。穷显之有殊。而访问之疏数。访问之疏数。而情意之或变。亦今世之态也。则何不作为竹马之契。期无负于岁寒之后。若夫吉庆悲吊。自有其仪。众咸曰。诺。敢不铭之丹心。以到白首。时中倩工为之图。启昭叙其末而系以诗。
里闬髫年旧,三生宿分亲。
颠狂春作伴,契阔老随人。
试觅吹葱地,嗟非骑竹身。
丹青照胶漆,应不负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