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以尚

共 5 首
供奉天庙姿,飞跃及奔马。
锥秦误索韩,荣汉勭方贾。
义声振龙荒,号召遍区夏。
逐日功讵亏,蹈海志乃写。
侠骨馨马革,裂眦东城下(芷园文豪武侠,闯贼陷神京时,大节不屈。隆武中,徵兵闽粤。王师败绩,清兵乘胜入粤。公将归命绍武,王师败绩,粤东又陷。公遂倡义罗浮,与九江、中宿、龙门为犄角。增江之役,单骑入万马中,结缨而死。得其首者,悬之都门,七日颜色不变,秀眉如画,怒发欲指。当事者过之,双瞳跃出,向东方飞去。子胥剐目,何以尚之。夫使救死扶伤,不敢合力西向以成帝业。芷园、云淙,其军锋之魁乎。)
贼遁(乾隆辛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早虑贼当遁,屡停续调师(前据保泰等奏贼匪于九月初一夜间将附近唐古特所储粮石概行烧燬予早即料贼匪必将逃窜况彼果觊觎前藏则扎什伦布相去不过数日八月廿一日彼至后藏距保泰发摺之期已及两旬何以尚在后藏株守此其无能之态已可概见但调兵大举亦须在明春现在已交冬令官兵到彼雪深路险岂能罙入穷追而粮饷为军行至要藏中现又采办不易若令所调兵丁及跟役万馀人齐至藏坐食殊觉可惜是以屡次饬谕鄂辉成德等祗可令先到之兵驻彼其馀所调之兵及鄂辉等已调而距藏尚远者竟可暂缓赴藏以节糜费待至明春先期调𣲖亦不难于集事兹据保泰奏贼匪抢掠庙中器具及镶嵌之物已于九月初七日逃窜果不出予意料之中也)
兵威遵养暂,路险待通期
掣肘原无涉,埋根更有时。
罪他弃藏说,在我岂应为。
⑴ 此事初起意谓如果贼匪祗因索欠启衅尚可责令清还债项不值劳师远涉今竟敢肆行侵扰若因其远遁遂尔将就完事竟不进兵声讨安保一二年后贼人不复来侵扰则是我师劳而贼兵逸转为其所使矣惟是道路险远此时既不能深入而将来大兵进剿需用粮饷亦当预为筹备现令孙士毅等悉心核办至加明春雪化之后军食充足兵力壮盛即可分路前进痛蹂躏剿戮使之震慑国威庶不敢复萌诡计侵犯边界耳
⑵ 保泰于廓尔喀侵扰之后一筹莫展其先方劝达赖喇嘛移住太宁幸而达赖喇嘛尚有见识不肯迁移兹又奏贼匪虽去而藏中之人概不可信仍欲将班禅额尔德呢及达赖喇嘛迁移内地殊觉出人意表贼匪不敢竟至前藏其无能畏葸情形已毕露及贼人已遁转欲迁避是虑贼人复来竟将藏地甘心弃置不知是何肺腑稍有人心者断不出此前后藏地为班禅额尔德呢达赖喇嘛驻锡之地康熙雍正年间两次用兵俾得安辑宁居予自临御以来振兴黄教以绥抚蒙古群藩岂可弃之如遗且国家当全盛之时帑藏充盈兵威彊盛予数十年来武功屡举自平定准夷回部金川以及缅甸安南等处无不归我版图今将届归政之时一旦遇此小丑转将先世绥抚之地置之不顾则予之前功不尽弃耶保泰此奏竟属丧心颠倒罪无可逭不可不严加惩治已令鄂辉至彼将伊永远枷示藏地以为不尽心国事者之戒
清口稍治洪泽湖,黄河永逸计诚无。
陡闻老坝为患矣,已过秋分有是乎(高晋等奏八月十五六等日因上游发水黄河陡涨三尺馀又值连日雨骤风狂十九日子时将外河南岸老坝口堤工漫溢过水大溜全注缺口约宽七十馀文其漫水由山子湖流入马家荡下连射阳湖归海附近之板闸淮安一带俱被水淹房屋间有坍塌人口亦有损伤现饬确查抚恤并调集官弁设法堵开云云十八日已过秋分水势何以尚至于此然则白露后水冷沙澄之说南河殊不尔也)
荡析早知坏庐舍,浸淫更虑薄城郛
赈赒堵筑胥应急,分敕诸臣莫缓图。
⑴ 先是洪泽湖水涨下河每受其患壬午南巡阅视湖河情形于五坝酌定水志如坝志多过一尺即将清口拆开十丈视志尺多寡以定口门宽窄俾资宣泄水小则收筑如常十馀年来下河得免水患职此之故独治黄则实无一劳永逸之策也
⑵ 昨淮关监督伊龄阿奏关署水深八九尺其附近之地大概可知而淮安更在其下未稔被水情形奚似其水曾否进城仓廪市廛有无淹浸已传谕询问深为廑念并饬何煟驰往协办如需用秫□等科物则自豫省采办频河而下以资速济急工并遣大学士舒赫德乘传迅往董视遄期合龙以慰殷注
宴坐斋中成咏(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初到暮春似仲春,阴寒花事一无有。
小驻六朝如廿朝,回暖棉轻换皮厚。
柏苍松翠固无改,红者杏桃绿者柳。
予之喜者宁在兹,麦发于阡禾种亩。
然而喜中恒带愁,愁盼藏西军驿纠。
藏固雪区西更大,长夏弗消冬益富(叶)
昨年台报至秋末,原称廓尔喀贼走(上年夏间驻藏大臣庆麟等奏报有廓尔喀部落侵扰后藏西边之事因为之拨兵筹饷命鄂辉成德巴忠等驻往办理至九月中自山庄迥跸至御围日即据庆麟等奏称贼人闻大兵将至已释围纷纷窜遁因屡行传谕不可以贼退即行撤兵若贼人闻我兵已回复潜出滋扰成何事体必当示以兵威使知畏惧或传唤伊头目前来严饬立定疆界不敢再犯方为得体嗣鄂辉等先后到彼节次据奏贼匪本可立即歼除总因天气甚寒雪山阻隔现在大兵由第哩浪古迤北山下觅有小路冰雪稍薄之处先用牛只踩过跟踪步行攀援前进正月十三日已齐抵宗喀地方开贼众等现在聂拉木界所俟官兵到彼尚有乞求申诉情事自当相机恩威并用以期迅速蒇事等语计此时早应办竣何以尚未奏到半年以来朝夕盼望邮章为之弗置)
自兹朝盼及暮询,展转遂至半年久。
安南之事则已定,黩武有戒弗穷究(叶)
佳山水间富丽春,惭愧居心祛物诱。
昔思追杜老,近始识渔洋。
上下千古事,平生一瓣香。
与君拈五字,取法自三唐。
律敢誇今细,言从叙旧长。
是书裒集日,及在蠡吾乡。
纸上寻师苦,镫前点句忙。
筌蹄时未悟,训诂事方将。
博士驴书卷,天吴凤倒裳。
忆初辞帖括,何处得门墙。
桑梓畿维赤,渊源脉溯黄
人宁契丹篆,书或借青箱。
裘费千狐聚,厨分一脔尝。
草堂旧笺释,树义各矜张。
毛郑功谁任,钱卢象未忘。
纷纶说经井,绝倒解颐匡。
一一神针度,恢恢巨刃扬。
拈花聊借笑,观水岂徒航。
尚恨微言晰,偏于杂箸详
云霄几毛羽,流落一豪芒。
顾我方求路,真如乍裹粮。
睡骊珍计颗,细蚁绿分行。
胥听人称小,潢仍手自装。
其年迫冬律,仲月践严霜。
就食鸂溪渡,全家滱水阳。
忧馀心怛怛,悲极泪浪浪。
月照村居静,风呼野色荒。
绳枢一面牖,苫草半间房。
狼籍残篇帙,纷披出箧囊。
以穷惟自奋,所得赖君商。
削椠怀铅事,茹糠饭糗旁。
此如昨日耳,忽已十年强。
蛱蝶飞逾远,芙蓉蒂更芳。
虽同万里客,不比百花庄。
画纸棋何益,敲针钓太狂。
骄儿俱诵句,小女已扶床。
借问续文选,何如学晓妆。
肃雍君比郑,神韵我师王。
即此觇全豹,归欤自五羊。
诗还离(去声。)西阁,家本近南塘。
只要捻书籍,何须足稻粱。
吟关意飞动,思岂昼微茫。
直舍千家注,遥收万丈光。
家庭问答语,琐细汇钞藏。
他日重回首,前贤远擅场。
时因浣花咏,梦到带经堂。
尽古人三昧,如观马九方。
浅深随岁月,磨练出津梁。
亦不徒声律,期君和予倡。
按:此诗大致已通矣,何以尚松懈至此?盖未晓串鍊衔勒之故也。
⑴ 予师山左李正甫侍御,侍御为吾邑黄昆圃宫詹门人,宫詹则渔洋门人也。
⑵ 各条皆散见先生所著三十六种书内。
⑶ 元郑氏允端,闺秀之学杜者也,有《肃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