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丁汝夔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辽东沈阳中卫人,字平甫。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迁员外郎。嘉靖初,以议大礼被杖。二十年,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持重有方略,请还边将田园于民,帝从之。后官兵部左侍郎,总理边关阨隘。以辞兵部尚书命,触帝怒,削籍。
维基
范鏓(1487年—?
),字平甫,号沈溪,辽东沈阳中卫(今辽宁省沈阳市)军籍,江西乐平县人。
明朝嘉靖年间大臣,官至兵部侍郎。
范鏓据说为范仲淹后裔,先祖为江西乐平人,范家在明朝初年被发配沈阳。
正德十二年(1517年),范鏓考中会试二百五十名,廷试三甲五十三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工部主事,迁员外郎。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与杨慎等哭争,被下狱廷杖。
后由户部郎中改长芦运司同知,迁河南府知府,嘉靖八年(1529年)河南遭遇严重饥荒,时任巡抚都御史的潘埙压下诸多请求赈灾的文牒,等待勘察核实。
范鏓不等回报,即开仓赈民,史称其救活民众十馀万人,民众争相称颂,“语闻禁中”。
世宗责问户部及潘埙与巡按御史隐匿灾情,潘埙推诿责任,归罪范鏓,结果被弹劾撤职,范鏓从此声名显赫。
历任两淮盐运使、四川参政、湖广按察使、浙江、河南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年(1541年),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
他讲求方略,专心训练步骑,迫使外敌远徙,俘获五百人。
居数年,因病归,又起为河南巡抚。
不久,召为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
尚书王以旂出督三边,由范鏓代理兵部事。
随即奉诏总管边境关隘,改善关城防务,多有举措。
世宗甚爱范鏓之才。
兵部尚书赵廷瑞被罢官后,即命范鏓代其职。
范鏓以年老推辞。
世宗怒,责其不恭,削去官籍。
之后,帝召翁万达,尚未就任即因丁忧作罢,以丁汝夔代替。
次年,俺答汗军逼京师,汝夔获罪被处决。
隆庆元年(1567年)复官。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士翱(1488年—1562年),字如翰,号长白,山东长山县北关(今邹平县长山镇)人。
正德丙子进士,嘉靖时历官工部、刑部、户部尚书。
治《诗经》,正德十一年(1516年)山东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名,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名进士。
授潜山县知县,改婺源县。
因政绩卓著,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擢授山西道试监察御史,八年五月实授,兼巡两淮盐政,又巡按苏松。
擢荆州府知府,改承天府知府,十八年十二月升本省右参政,二十一年九月升山西按察使,二十二年十月升陕西右布政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保边境无虞。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月升大理寺卿,十二月升户部右侍郎,二十七年五月升本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升任工部尚书,二十九年三月充殿试读卷官,五月改任刑部尚书,六月接替潘潢任户部尚书,数日后因北虏入寇至京畿,以未能供应军需粮草被嘉靖帝切责,兵部尚书丁汝夔被逮捕下狱,李士翱被革职闲住。
罢官家居十余载,卒于家。
明穆宗登基后,于隆庆三年(1569年)恢复他的官职,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著有《长白集》。
李士翱任荆州府知府期间,对年轻的张居正有知遇之恩。
后来张居正成为首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5—1561 【介绍】: 明河南宜阳人,字维贤,一作惟贤,号凤泉。正德九年进士。授广德知州。嘉靖中历吏部左侍郎。俺答兵临京师城下,总督九门,摄兵部尚书事,兼督团营。寻改兵部左侍郎,专督营务。为人严毅有识量,尝疏言宦官典兵乃古今大患。旋仍代尚书。为仇鸾所构,除名。逾十年,复起。又逾年卒。有《王襄毅公集》。
维基
王邦瑞(1495年—1561年),字惟贤,号凤泉,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河南府宜阳县(今河南省宜阳县)人。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河南乡试第十九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一百八十三名,廷试三甲一百九十一名进士,改庶吉士,因王邦瑞姑姑是伊府光阳王朱勉坍王妃,按照明朝文职官员规定,有王亲者不得升除京职,已亡故无出则不禁。
至十六年王妃去世后,才出任广德州知州。
嘉靖初年,祖父去世丁忧,除服后担任滁州知州,此后升为南京吏部员外郎,历南京吏部文选司署郎中,出任陕西提学佥事。
十一年(1532年)六月因岁贡不中式五名以上而连坐,贬为滨州知州,此后再历升为陕西按察司佥事,十六年三月升固原兵备副使,剿平李孟春盗乱,后祖母去世丁忧离去。
服除后,再次担任陕西提学副使,二十二年八月转为布政司右参政。
母丧丁忧后离职,后起复原职,二十六年四月升为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
二十八年三月改为南京大理寺卿。
未赴任,六月升为兵部右侍郎,十月改为吏部右侍郎,二十九年三月晋左侍郎。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进攻京师时,世宗命王邦瑞总督九门。
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命他摄官其事,兼督团营。
俺答汗退兵后,他上疏请求罢免十二团营,悉归三大营,以咸宁侯仇鸾统领。
王邦瑞改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赞理京营军务,专督营务。
十一月担任兵部尚书。
因仇鸾诬陷,三十年二月王邦瑞先被罢免,后被革职为民。
直至仇鸾被诛杀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六月世宗重新起用王邦瑞协理京营戎政,四十年十二月卒于任,赠太子少保,谥襄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5—1566 【介绍】: 明河南灵宝人,字廷议。许进少子。嘉靖五年进士。幼从父历边境,尽知厄塞险易,著《九边图论》上之,自是以知兵闻。任右佥都御史、抚蓟州。进右副都御史。以疾归。再起抚山西,亦有军功。擢兵部尚书,后以故削籍。三十八年复起故官,旋以侵冒饷银夺官,寻卒。
维基
许论(1495年—1566年),字廷议,号默斋,河南河南府陕州灵宝县人,同进士出身。
许进第八子。
许诰、许赞之弟。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河南乡试第四名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授顺德府推官,入为兵部主事,改礼部祠祭司主事。
许论喜谈军事,由于从小跟从父亲在边境,尽知厄塞险易,特著《九边图论》上呈。
世宗大喜,颁给边臣议行,许论自此有知兵之名。
之后,许论累迁南京大理寺丞,当时朝廷推举顺天巡抚,论名列第二。
世宗道:「是上《九边图论》者」,即拜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命其上任。
录功,进右副都御史,因病免职。
俺答汗进犯京畿,起为山西巡抚,进兵部右侍郎,总理京营戎政,以筑京师外城之功,转兵部左侍郎。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任宣大总督,因功进右都御史、再进兵部尚书,荫子锦衣卫世袭千户。
随后率部击退蒙古进犯,加太子太保。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兵部尚书杨博因父丧去职,许论代任。
时值严嵩父子当朝,将士均因贿赂两人以求晋升。
丁汝夔、王邦瑞、赵锦、聂豹等人均不得善去。
许论因年老,寻求自保,将帅升迁事宜,均听严世蕃指挥,名望因此受损。
俺答汗之子辛爱因愤恨总督杨顺纳其逃妾,率众包围大同右卫城。
世宗听闻,深为担忧,密问严嵩。
给事中吴时来劾杨顺,又称许论昏聩失职,致使边疆出警。
世宗因此削去许论官籍,严嵩试图劝解,亦不能救。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许论重获起用,任蓟辽总督,击退把都儿等进犯。
之后奏请增加兵饷,给事中郑茂批评许论请求过多,申请调查其侵冒之弊,世宗命许论回籍待命。
给事中邓栋往核,果然发现虚报,许论因此被夺官闲住,不久去世。
隆庆初年(1567年)恢复官职,谥恭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8—1552 【介绍】: 明广东揭阳人,字仁夫,号东涯。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出为梧州知府,擢广西副使,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务。修筑边墙八百余里,明斥候,禁杀降,荐用良将,以御俺答。以丁父忧去。后俺答逼京师,朝廷起万达为兵部尚书。路远不能即至,为严嵩所谗,降为侍郎。旋又被黜为民。三十一年再起为兵部尚书,未闻命卒。谥襄毅。
全粤诗·卷二四五
翁万达(一四九八——一五二二),字仁夫,号东涯。揭阳人。明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进士。授户部主事,迁郎中,历任梧州知府、四川按察使、陕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终兵部尚书。万达通晓边事,好谈性命之学,为人刚介,勇于任事,尤善御将士。著有《东涯集》、《稽衍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七、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九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三等有传。翁万达诗,以民国十六年版、翁辉东编《唐明二翁诗集》卷二《稽愆诗》为底本点校。
维基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东厓,谥襄毅,亦作襄敏,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潮州府揭阳县(今广东省揭阳市)人。
明朝中叶重臣。
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宣大总督。
嘉靖四年(1526年)举广东乡试,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二甲进士,次年授户部主事,管理河西务钞关,九年升署员外郎,督通州漕储,十年升署郎中。
十二年(1533年)出为广西梧州府知府。
当时咸宁侯仇鸾镇守两广,纵容部下士兵为虐。
翁万达逮捕其中尤横者并施加杖刑。
居官四年,其声闻显著。
朝廷商议讨伐安南,推荐翁万达担任广西副使,专门处理安南事务。
万达即进言出兵战略,并以两广部队讨伐叛乱,升任浙江右参政。
因总督张经举荐留用,任广西参政。
其进言毛伯温以招降为上策,并得到采纳,于是最终评定获胜。
升任四川按察使,历陕西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翁万达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
不久再进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代替翟鹏担任宣大总督。
弹劾罢免宣府总兵官郤永、副总兵姜奭,荐何卿、赵卿、沈希仪代任。
其在任期间,赏罚分明,防禦得当。
其率众抵禦蒙古数万部队进犯,总兵官张达力战退敌。
又上疏增加防备,并请求皇帝发帑银二十九万。
明世宗批准,但兵部称大同防备已经得到,不应当在边疆内筑墙,世宗不听,于是从大同东路天城、阳和、开山口诸处为墙百二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宣府西路西阳河、洗马林、张家口诸处为墙六十四里等地设立防禦设备。
此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检举揭发代府宗室朱充灼谋反,晋升为左都御史。
翁万达因为在边疆做事很久,深得世宗倚重,其进言均得到听从,唯独俺答汗称臣之事与世宗想法不一致。
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阿不孩派遣使者石天爵等求贡,但明朝廷并不采纳。
石天爵等人再次抵达,巡抚龙大有等逮捕。
石天爵后被磔杀。
蒙古大怒,于是大举进犯、屠杀村堡,绝信使五年。
恰逢玉林卫百户杨威被掠夺,杨威诡称可以能够互市而得以释放。
俺答汗于是再派使者同款大同左卫,边帅家丁董宝等逮捕使者并斩杀,以报首功。
翁万达再次上疏请和议,而没有得到使者赞同。
不久,俺答阿不孩复奉印信番文请求合议。
兵部尚书陈经称难以相信蒙古,请求边疆核实,并责令翁万达十天内回奏。
翁万达归还其使者,并与其约定,但在期限内使者没有抵达。
他担心世宗追究责任,从而以好言相劝使者挽留。
但世宗仍然不予批准,并指责其渎奏。
此后,俺答汗与小王子达延汗有矛盾,小王子欲进攻辽东,俺答汗密谋告诉明朝,请求中国夹击进攻以建立信任。
翁万达不敢上报,使者再次抵达后,才向朝廷上奏,但世宗不予批准。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翁万达再次称蒙古因求贡不得,而大举进犯边界,请求给予边疆大臣便宜从事的权力。
世宗大怒,激切指责他,此后通贡的议论结束。
同年八月,俺答汗进攻大同无果后,退而进攻五堡,明军在弥陀山击退。
之后蒙古部队转移山西,再次大败而退。
次月,再次进攻宣府,掠夺永宁、隆庆、怀来等地,军民死伤数万人。
翁万达连坐停俸二级。
后因弥陀山战功而恢复俸禄。
俺答汗再次进攻宣府,总兵官赵卿怯战,翁万达上奏以周尚文代替。
周尚文未抵达,蒙古已经进犯滴水崖,而指挥董抃、江瀚、唐臣、张淮等战死,并南下驻隆庆石河营。
游击王钥、大同游击袁正抵达抵禦。
恰逢周尚文的数万骑兵、参将田琦数千骑兵会合,在曹家庄连续作战。
这时翁万达率领参将姜应熊等驰援,明朝大军顺风鼓噪,扬沙蔽天,蒙古大惊于是当夜车队。
诸将追击,蒙古连败。
世宗侦得其事战情,大喜,立即升温万达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之后召回处理兵部事务。
后因父丧丁忧。
次年,大同因战事失利,总督郭宗皋、巡抚陈耀下狱。
世宗起用翁万达任总督。
他恰逢生病疽,且守墓中,乞求致仕终制。
不久,俺答汗进攻京师。
兵部尚书丁汝夔得罪,而起用翁万达代任。
他家居岭南,距京师八千里,行走四十日方才抵达京师。
当时蒙古气焰非常强,世宗每日夜都在期待翁万达抵达。
因为迟赴的事,其询问严嵩。
严嵩因为很早就不喜欢翁万达,于是他说敌寇现在就在肘腋处,诸位大臣仍然观望,这并非是君臣之义。
于是世宗起用王邦瑞为兵部尚书。
几天后,翁万达抵达,并具疏自明。
世宗责怪其欺慢,念其守丧之事,姑且夺职别用。
当时仇鸾为大将军,受到世宗宠信,从而在世宗面前诋毁翁万达。
翁万达于是降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紫荆关等。
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自陈致仕。
得到批准,因濒行疏谢中被摘出有不敬的字,被罢免为民。
次年十月,兵部尚书赵锦因依附仇鸾而戍边,再次请求翁万达起用代替。
但诏书未抵达,他已经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隆庆改元,追谥襄敏,赠太子少保。
翁万达为人孝顺。
其亦喜好谈性命学,与欧阳德、罗洪先、唐顺之、王畿、魏良政为友。
为人通古今、刚介坦直,勇于任事。
并能够身先士卒、善于保护鼓励将士。
隆庆年间,追谥襄毅。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兰,字与德,号畹溪,山西振武卫旗籍,太原府代州人。
正德十四年(1519年),谢兰中式己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登丙戌科第三甲第三十二名进士。
授真定府推官。
嘉靖八年(1529年)九月,选授浙江道试监察御史,巡按辽东。
嘉靖十年十二月条上辽东边防事宜,嘉靖十二年巡按浙江。
外补山东按察司佥事,以疏通运河,加俸一级。
转山东左参议,嘉靖十七年(1538年)二月升陕西副使,历陕西参政,擢河南按察使。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正月,升浙江右布政使,八月迁河南左布政使。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三月,推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
次年陕西盗栾文等率巩昌、汉中二府饥民千馀人,流劫徽、成诸州县,陕西巡抚谢兰及郧阳巡抚于湛奉诏围剿,以功升俸一级,晋秩二品,赐金币。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升工部右侍郎,嘉靖二十九年改任兵部。
同年八月俺答入寇畿辅,京师戒严,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谢兰暂理部事,又革职戴罪理事,解严后,九月降一级,调任南京太仆寺卿,三十年二月考察致仕。
卒年七十九岁。
彭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道显。嘉靖二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累迁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收缴为王府所占黄河改道所成之滩田。历兵部左侍郎巡抚应天。嘉靖三十二年,升南京工部尚书。旋以倭寇至,畏敌不俟代去,被劾下狱,释为民。
维基
彭黯(1487年—?
年),字道显,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
治《易经》,行五,由国子生中式癸酉科(1513年)江西乡试第十六名举人,年三十七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名,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
授礼部祠祭司主事,历升光禄寺寺丞,十五年六月升本寺少卿,十九年十二月升南京太常寺少卿,丁忧归。
二十四年四月服阕,起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二十五年正月升南京光禄寺卿,十月改北光禄寺卿,二十六年十一月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二十七年十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二十八年十一月升刑部右侍郎,二十九年六月鞑虏入犯京畿,兵部尚书丁汝夔、侍郎杨守谦以防御失事被杀,以刑部侍郎彭黯、左都御史屠侨、大理寺卿沈良才议狱迟缓,各杖四十,降级五等。
三十年正月升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三十二年十一月升南京工部尚书,三十三年二月被劾逮治,寻黜为民。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汝孝(1505年—1556年),字绍甫,号岱麓,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
兵部尚书王宪第五子。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第二甲第八十名进士,初授礼部主事,历礼部祠祭司郎中。
嘉靖十年五月与刑部主事潘恩主考河南乡试,十二年十月改任翰林院修撰,十四年七月升山西提学副使,十八年丁父忧。
历陕西布政司左参政,二十三年四月升福建按察使,升河南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二十八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驻守蓟州。
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七月,俺答入塞,攻古北口,王汝孝帅蓟镇将诸兵抵御,兵败大溃,虏遂由石匣营直达密云县,转掠怀柔,至围攻顺义县城,闻保定兵马驻城中,遂解围向南。
兵部尚书丁汝夔被下狱,王汝孝和总兵罗希韩、副总兵卢钺被逮至北京下法司鞫讯,被判处死刑,汝孝以有斩获首级功,减死发遣广东边卫充军。
嘉靖三十三年遇赦还乡,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 【介绍】: 明徐州府人,字允亨,号次村。杨志学子。嘉靖八年进士。累官保定巡抚。二十九年,俺答率军入古北口进抵京师城下。守谦率师入援,诏同仇鸾相机战守。鸾徘徊观望,守谦孤军逼前敌,以无后继,不敢战。俺答军掳掠后即去。严嵩诿过守谦,以失误军机罪下狱,戮于市。守谦胸怀坦荡,居官清廉,驭下多恩,及死,将士无不流涕。隆庆时追谥恪悯。
维基
杨守谦(1505年—1550年),字允亨,号次村,直隶彭城卫(今江苏省徐州市)军籍,湖广长沙县人,官至兵部左侍郎。
杨志学之子。
嘉靖七年(1528年)顺天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己丑科会试第三百十八名,二甲七十五名进士,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历兵部职方司郎中。
出任陕西按察司副使,改陕西提调学校。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拜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
同年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山西。
历改巡抚延绥。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任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
不久俺答汗入犯,杨守谦率兵勤王,世宗大喜,命其在崇文门外扎营。
副总兵朱楫,参将祝福、冯登亦各自率兵抵达,人心稍定。
俺答汗率兵游骑散掠枯柳诸村,距京城二十里。
杨守谦在东直门扎营,同仇鸾调度京城及各路援兵。
因防御有功,升兵部左侍郎。
然而,兵部尚书丁汝夔采用坚壁之策而不愿出战,杨守谦亦不战,流言传入皇宫,两人被逮捕并连坐斩杀。
隆庆初年(1567年)赠兵部尚书,谥恪悯。
熊德阳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建昌人,字日乾,号青屿。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广东高明知县。天启初,为刑科给事中,弹劾中官诸不法者。因奉使祭告北镇,具知熊廷弼、王化贞功罪,条上防务利害。王化贞败后,枢臣张鹤鸣为之掩饰,德阳劾之,鹤鸣中以他事,谪归。崇祯初复职,为兵科给事中。
维基
熊德阳(1575年—17世纪),字龙光、日乾,号青屿,别号六龙,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熊德阳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西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成进士,获授高明知县,三十七年调任德清,因父母逝世辞官。
四十三年起用为上海知县,历任兵部主事和刑科给事中,弹劾管工与宦官侵吞金钱、选婚内使骚扰驿递等不法事情,请求下旨责问,并指出宫廷与官署本是一体,偏坦一方并不公平;陵监袒护宦官齐进忠盗窃御炉,他坚持送其到三法司审问。
其后熊德阳奉命到北镇祭告,往返辽东,禀告当地轩轾;广宁战败后,他上疏指责兵部尚书张鹤鸣,请求以明世宗杀丁汝夔、明神宗逮石星的故事,与王化贞同时查究。
魏忠贤及给事中郭巩诋毁熊廷弼,又排挤熊德阳,倪思辉、杨涟、李应升、周宗建抗疏拯救,叶向高、邹元标乞求赐还;不久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党中断续引用他斥责的奄七罪,于是附会者把他写入《东林点将录》。
崇祯初年,熊德阳起复,入京任刑科给事中。
不久,任副主考,随主考黄道周典浙江乡试。
弘光帝即位后,起为原官,以太仆少卿候升,隆武帝时,召官大理左少卿,福京失陷后不接受清朝召用,隐居在云门,八十岁时去世。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