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倪瓒

相关人物:共 74 位
共 7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约1354 【介绍】: 元常熟人,一作富阳人,本姓陆,名坚,出继于永嘉黄氏,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井西老人。
顺帝至元中辟为书吏,寻弃去,隐于富春。
一度在松江卖卜。
博极群书,通音律图纬之学,尤工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自成一家。
常随身带描笔,见好景奇树,便模写记之。
笔墨高雅,与王蒙、倪瓒、吴镇为元末画苑四大家。
有《山水诀》、《大痴山人集》。
传世之画以《富春山居图》最著名。
元诗选
公望,字子久,本姓陆,世居平江路常熟。继永嘉黄氏,遂徙富春焉。父年九十,始得之。曰:黄公望子久矣,因以名字焉。性禀敏异,应神童科。至元中,浙西廉访徐琰辟为书吏。一日著道士服,持文书白事,琰怪而诘之,即引去。更名坚,自号「大痴道人」,或号「大痴哥」、「一峰道人」,隐于西湖之筲箕泉。已而归富春,卒年八十六。子久博极群籍,尤通音律图纬之学,画山水师董巨源,而晚变其法,自成一家。其峰峦多矾石,笔墨高雅,人莫能及,所著写山水诀,世皆宗之。尝终日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咤不顾。杨铁厓谓子久诗宗晚唐,画独追关仝,其据梧隐几,若忘身世,盖游方之外,非世俗所能知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范致大,字德原,号甘泉。
无锡人。
工古文词。
以经明行修。
任常州路儒学教授。
与张伯雨、杨铁崖、倪云林辈友善,相唱和。
时人宝其文词,如获琬琰。
著《金帚录》。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德原,崇德人。张氏据吴辟教授不就自号葛岭真逸有金帚集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慧熙,字本明,号芝庵,孟氏子,惠山寺僧,好学善咏,与倪云林诸老为方外交。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王仁辅,字文友,巩昌(今甘肃省陇西县)人。
两娶皆吴人,故多知吴中山水人物,作无锡县志二十八卷,侨居无锡梅里乡祗陀村(今东亭乡长大夏村),终年61岁。
无子,门人倪瓒赡之终其身,死为之服址丧而葬。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文友,巩昌人。有文槁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9 【介绍】: 元泗州人,字新甫,号云峤。尝为侍仪舍人。馆阁诸老、朝省名公折辈行与交,称陈公子。历官太常院太祝,累迁余姚州同知。性豪宕结客,积金七屋,不数年散尽。不乐小官,怒骂宰相。年逾六十,不得志而卒。
元诗选
柏字新甫,号云峤,泗州人。
其祖平章,故宋制置,即龙麟洲题琵琶亭以讥之者。
柏尝为侍仪舍人,馆阁诸老、朝省名公,莫不折辈行与交,咸称之曰陈公子。
官至太祝,年逾六十,不得志而卒。
临终作偈,有「前身本是泗州僧」之句。
云峤性豪宕,结客,积金七屋。
不数年散尽,平日喜居钱塘,不乐小官,怒骂宰相。
尝被命监铸祭器于杭。
无锡倪元镇慕其名,来见之,张燕湖山间,罗设甚至,酒终为别,以一帖馈米百石,云峤命从者移置近所,举巨觥,引妓乐驺从者而前,悉分散之,顾倪曰:吾在京即熟尔名,云南士之清者,他无与比,其所以章章者,盖以米沽之也,请从今日绝交。
且骂诸尝誉之者,时张伯雨在坐,不胜跼蹐,其豪气类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4 【介绍】: 元嘉兴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
性高介。
不求仕进,隐于武塘,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
工词翰,善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
与黄公望、倪瓒、王蒙为元末四大画家。
有《梅花道人遗墨》。
元诗选
镇字仲圭,嘉兴人。
性高介,书仿杨凝式,画出关荆董巨。
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
与黄公望、倪瓒、王蒙有画苑四大家之目。
少与兄元璋师事毗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尤邃先天易,言禨祥多中。
垂帘卖卜,隐于武塘。
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又号「梅花道人」,卒年七十五。
仲圭将殁,命置短碣冢上曰「梅花和尚之塔」。
或怪之,曰:此有意,当自验。
元末兵起,所至椎冢,惟仲圭以碣所署,疑为缁流,舍去。
按仲圭生于前至元十七年庚辰,卒于至正十四年甲午,有墓碑可考。
而野史流传,发墓为杨琏真伽事,不知杨髡发掘宋陵,在前至元戊寅,是时仲圭犹未生也。
陈徵士继儒仲醇作《梅花庵记》,亦从而附会其说,可为大噱。
钱宗伯牧斋谓仲醇为装点山林,附庸风雅,于此益信。
为千古定评矣。
词学图录
吴镇(1280-1354) 字仲圭,号梅花庵主,又号梅花道人、梅沙弥。
嘉兴人。
性高介,隐居不仕,擅水墨山水,兼工竹石。
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亦善诗词法书,每写山水竹石,辄题咏其上,时人号为"三绝"。
有《梅花道人遗墨》,乃后人荟萃其题画之作。
存词29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85 【介绍】: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
赵孟頫外孙。
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
元末曾官理问。
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
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
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蒙字叔明,吴兴人。
元末官理问。
洪武初,为泰安知州。
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
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
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
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
叔明画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
时陈惟允为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
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谓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
」惟允曰:「如傅色何?
」叔明曰:「我姑试之。
」以笔涂粉,色殊不活。
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
」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
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
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
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
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
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
」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
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为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
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
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
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
」题署者僧泐季潭。
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
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
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
盖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
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
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
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
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
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
子辄以赠之。
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
华溪沈良。
」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
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
俞焯题于都城寓舍。
」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
云间张远。
「竹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
合参两家笔法。
」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
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和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
益知名下无虚士。
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
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
遂昌尚左生。
」「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
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倪瓒
」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
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
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刘彦敬画《竹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
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
时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
吴兴王蒙敬题。
」「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
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晋、汉,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
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
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
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
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
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
可谓名论。
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蒙者,是其早岁所作。
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
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
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0—1369 【介绍】: 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元诗选
瑛一名阿瑛,别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人。
世居界溪之上,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三代以来彝鼎秘玩,集录鉴赏无虚日。
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
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园池、亭榭、饩馆、声伎之盛,甲于天下。
四方名士若张仲举、杨廉夫、柯九思、李孝光、郑明德、倪元镇,方外若张伯雨、于彦成、琦元璞辈,常主其家,日夜置酒赋诗。
有二妓曰小璚花、南枝秀者,每遇宴会,辄命侑觞,一时风流文雅,著称东南焉。
淮张据吴,避隐嘉兴之合溪。
母丧归绰溪,张氏再辟之,断发庐墓,翻阅释典,自称「金粟道人」。
至正末,元臣为水军副都万户,恩封武略将军、水军千户、飞骑尉、钱唐县男。
洪武元年,以元臣为元故官,例徙临濠。
二年三月卒,年六十。
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
尝自题其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
若说向时豪侠兴,五陵鞍马洛阳街。
」所著有《玉山璞稿》,会粹一时高人胜流分题宴集之作为《玉山名胜集》。
又第其箧笥所藏,都为一集,曰《草堂雅集》。
又有《玉山饯别寄赠诗》及《玉山纪游诗》,则汝阳袁华所编也。
李一初曰:玉山草堂,良辰美景,士友群集,四方之能为文辞者,凡过苏必之焉。
欢意浓浃,随兴所至。
罗尊俎,陈砚席,列坐分题,无间宾主。
仙翁释子,亦往往而在。
长短杂体,靡所不有,可谓盛矣!
壬申秋,余同犀月访大临于界溪,得上绰墩,寻玉山遗址,遥望山色湖光,而缅想当年草堂文酒之会,真吾家千载一佳话也。
词学图录
顾阿瑛(1310一1369) 一名德辉,一名瑛,字仲瑛。平江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豪富,年三十,始读书。筑别业"玉山佳处",盛冠一时,四方文学士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方外张雨等,咸主其家。有《玉山璞稿》,存词四首,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五
瑛字仲瑛,别名阿瑛,自称金粟道人,昆山人。元季辟会稽教谕,不就。筑室茜泾,曰玉山佳处,园池声妓之盛,甲于一时。招致海内名士,置酒赋诗。张士诚入吴,遂遁迹隐嘉兴之合溪,营别业居之。释来复有寄题合溪别业次韵诗云:草堂合溪上,云石静无氛。春水鲈三尺,秋风鹤一群。行厨依竹见,吹笛隔花闻。最喜逃禅好,蒲团拟共分。不食诸侯禄,閒居避俗氛。岸花红作阵,沙鸟白为群。贝叶风前读,菱歌月下闻。清游难再得,愁绝一江分。陈基有寄仲瑛寓嘉兴诗云:每忆吴门顾辟疆,旧开池馆带沧浪。绿波芳草盟鸥鹭,锦瑟玉笙悲凤皇。座客诗成谁最好,故人酒后我多狂。扁舟独往鸳湖上,老到犹能赋草堂。瑛以子元臣,封钱塘县男,明洪武元年徙临濠,卒。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归葬。绰墩按:瑛所著诗曰玉山璞稿,又辑交游诸公诗四十家,曰草堂雅集。有萃亭馆题咏,曰玉山名胜。集外又有玉山纪游集,在合溪,有暮云集,今多遗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元诗选
韶字九成,吴兴人。
好读书,慷慨有气节。
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
自号云台散吏,又号苕溪渔者。
日往来于玉山,与诸君相唱和。
素不善画,偶捉笔为山水图,辄烂熳奇诡,坐客咸啧啧称叹。
作诗务追开元、大历之盛,杨铁雅称其格力与北州李才辈相上下。
序其诗曰:我元之诗,虞为宗,赵、范、杨、马、陈、揭副之,继者叠出而未止,吾求之于东南,永嘉李孝光、钱唐张雨、天台丁复、项炯、毗陵吴恭、倪瓒,盖亦有本者也。
近复得永嘉张天英、郑东,姑苏陈谦、郭翼,而吴兴得郯韶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九成,吴兴人。尝辟试漕府掾自号苕溪渔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6—? 【介绍】: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词学图录
陶宗仪(1316-1403) 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学博杂,丰著述。有《南村诗集》、《南村辍耕录》。编有《说郛》等。
钦定四库全书·南村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南村诗集四卷,明陶宗仪撰。
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
是编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
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
遁迹江湖,阿瑛随子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證。
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矣。
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
则宗仪、臣明原不自讳。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率诸生赴礼部试时作也。
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肯为之事,又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乎?
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
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作耳。
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
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铨次。
又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殊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
知非宗仪自编也。
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
然格力遒健,实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
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南村诗集
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
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
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到南京赴礼部试,赐钞而归。
宗仪学识广博,不但长于诗文,精于书法,还勤于记述典章制度。
著有《国风尊经》、《南村诗集》四卷、《南村辍耕录》三十卷、《沧浪棹歌》一卷,又节录前人的小说笔记等为《说郛》。
南村诗集》卷一为古诗,卷二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三为七言律诗,卷四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
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
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
遁迹江湖,阿瑛随于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
陶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证。
毛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
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1398)《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
则陶宗仪臣明,原不自讳。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赴礼部试时作。
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有为之事,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
是集不知何人所编。
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
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所作。
其编次年月,颇为无序,殆杂收遗稿而录之。
其诗平实顺畅,虽受元末纤秾风气的影响,但格力遒健,在明初,颇有影响。
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毛晋汲古阁刊本(收于《元人十种诗》)行世。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宗仪字九成,黄岩人。洪武六年,举人才至京,以病辞,放归。有《沧浪棹歌》、《南村集》。 (《四库总目》:陶宗仪《南村诗集》四卷。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作耳。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诠次。又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株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知非宗仪自编也。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然格力遒健,实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孙作《沧螺集》:陶先生宗仪冲襟粹质,洒然不凡,务古学,无所不窥。出游浙东、西,师潞国张公翥、永嘉李孝光、京兆仕本,问文章为事,故其绳检家法,过人远甚。尤刻志学,工舅氏赵集贤雍篆笔。至正间,辟举行人、校官,皆不就。张士诚开阃姑苏,数郡之士毕至,其部帅议以军咨屈,谢不往。洪武辛亥,命守令举人才,以病免。艺圃一区,果蔬薯蓣,度给宾祭已,馀悉种菊,栽接溉壅,身自为之。间遇胜日,引觞独酌,歌所自为诗,抚掌大噱,人莫测也。晚益闭门著书,世所共传《说郛》一百卷、《辍耕录》三十卷、《书史会要》九卷、《四书备遗》二卷、其未脱者不预焉。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馀幼时在金陵,闻旧栅中老寇四家有《说郛》全部,以四大厨贮之。近见虎林刻本才十六套,每一种为数少者尚全镌,多者咸为逸去,甚至每集有存不四五叶者。陶氏当时即有弃取,未必如是之简。此刻未出,博古之士多有就寇家钞录者,及刻出,不知者以为《说郛》尽于此,更不知求其全。余常言自刻本《说郛》出,而《说郛》亡矣! 姚弘绪《松风遗韵》:郁文博尝手录《说郛》一百卷,其校《说郛》有作云:「白头林下一耆儒,终岁楼中校说郛。」今坊间所刻《说郛》,首列郁序,知即文博手定本也。 田按:汲古阁刻《元十家集》有《南村诗》四卷。每疑南村在明初亦一作家,而明人选本多不之及,大抵皆以为元人,则不自毛晋始矣。至牧斋引《丙子率诸生赴礼部考试》,疑其曾列官教授。竹又援其《乙卯人日》等诗,谓此等诗可以不作而作之,宜录入明诗。《四库》收入明人集类,论乃定矣。易代之际,非特出处不可苟,即著作亦不宜轻易下笔,义严矣哉!)
共 7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