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陆景龙

共 6 首
武林城下文章客,移得幽居近碧湾。
闻说梅花开欲遍,一舟冲雨到孤山。
青山隔屋暮云湿,红日当空春水明。
月满六桥歌舞散,柳阴深处有书声。
重过柳洲次陆德阳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七言律诗
买花载酒忆当年,风景依稀最可怜。
彭泽有人归栗里,海波何处变桑田。
联拳鹭立枯荷雨,寂寞鸦栖古树烟。
几度涌金门外望,居民犹说总宜舡。
吴山对雪诗 元末明初 · 凌云翰
庚申岁未除廿日以公事早过希孟家宗吉继至小饮遽出时雪深尺馀遂由吴山宫舍后循松径而上至乌龙潭过卜执中家款以酒果凭高下视则西湖诸山历历在目城市列屋鳞鳞相比公侯之第佛老之居金碧琼瑶远近辉映虽世所谓水晶宫银色界殆似之矣时雪未止景色苍莽欲求名笔登之绘事惜无其人遂怅然与三友别越二日宗吉以诗来则又兼纪其后一日事盖彝训堂前二松乃南宋物也姚子昭领荐时甘露降其上五桂则予目睹陆德阳所植将四十馀年矣今宗吉乃能爱护之岂不重有感于吾怀昔袁安以僵卧为高王猷以乘兴为逸矫情者古善于自处忘情者非善于处友且吾二三人无私者高达者逸而知公事之当勤友道之当重因吴山之清游继虎林之胜事天伦之乐无过于此岁月易流会合难再因宗吉有作从而和之以为他日之佳话云
腊前有雪宜三白,笑倒田翁手齐拍。
去年天气不多寒,盈寸犹难况盈尺。
嗟予亦是田舍翁,敢以玉山高两峰。
二贤珠玉在我侧,绿发青瞳颧颊红。
久交共喜情怀尽,意行不觉吴山近。
松间小径纵萦迂,竹杖芒鞋须一进。
山前相府何潭潭,山中道院邻禅庵。
兴来偶到故人宅,出果行酒方交谈。
岁如何兮岁云暮,白首重来乩前度。
湖山倒浸水晶奁,玉树琼林归措顾。
山阳先生坐高堂,挺然特立逾脩篁。
谁怜衰翁方避俗,寒窗痴坐如绳僵。
失喜一时观二妙,剡曲回舟岂同调。
明朝呵笔和新诗,檐有梅花须索笑。
忍分书剑各天涯(张翥),目断楼船日又斜(宋无)
万里江山劳梦寐(吴当),十年缟素飒风沙陆景龙
新词未上鸳鸯扇(杨廉夫),远信闲封豆蔻花(皮日休)
壮志未消知己在(雅琥),莫嫌白发负年华(唐彦谦)
伏龙山瞰夏盖湖,魏家有堂三伏无。
竹环千亩青模糊,有斋有楼山不孤。
合名竹深深自娱,仲远能诗兄弟俱。
朋来击鲜提葫芦,酣燕连日声咿唔(见贝清江《竹深记》。)
唱酬岁久集成此,篇篇题与仲远氏。
间书至正并甲子,前如丙戌后乙巳。
红军香军乱方始,佳水佳山愁满纸。
浙东海氛况尺咫,辛苦平安各料理
题称处士或徵士,闭门忧时旷逾纪。
兵后芝书孰云喜,高僧金陵既觏止。
唐肃入明擢文字,宋僖朱右并修史。
白头半白早还里,不尽山云与湖水(二十年庚子之题犹称处士,而其称徵君、徵士者不一。玩陆景龙云「喜见芝书徵国士,尚闻蕙帐隐山人」,释宗泐云「去年听诏来京国,议君脸红头半自」,是洪武初徵书及之,至金陵即归也。唐肃七月廿日「翰林东署有,怀竹深高隐」,肃,元嘉兴路儒学正,洪武三年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时寄仲远,犹称高隐,是未尝仕也。宋元僖,《明史》作宋僖。)
骖鸾翳凤翩尘樊,见山栏槛高出园。
畴音钜公踵其门,文贞二十四世孙(见宋文宪为仲远作《见山楼记》。)
集首孝光老承恩,铁崖云林诗共论。
金粟玉山交亦敦,萧萧何似筠深轩
⑴ 至正十一年辛卯,刘福通、徐寿辉等兵起。
⑵ 郑彝乙巳句「乱离时世全高洁,淳朴山川似古初」,王璛至正廿五年句「也应清旷风尘外,谁道边城尚绎骚」,乙巳即廿五年,他如凡涉忧乱者当在辛卯后。赵俶和《入邑感旧》云「闭户十年方入城」,当在庚子后。至高明「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当在二十七年丁未后,是年明祖破平江,方国珍降,浙东西甫宁静也。
⑶ 李尝主顾仲瑛家筠深轩,王冕题之盖「竹深」,一曰「筠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