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辛文房

相关人物:共 54 位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越中人。登进士第。与贾岛同时,曾从其学。工乐府杂歌,多效李贺体,好奇尚僻,气格壮遒,但语过雕镌。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或疑庄南杰字英才(《全唐诗续补遗》卷一〇)。
越(今浙江一带)人。
登进士第。
与贾岛同时,曾从受学。
事迹略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五。
工乐府杂歌。
辛文房谓其“诗体似长吉(李贺),气虽壮遒,语过镌凿”。
“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
全唐诗》存诗9首。
另李嘉言《全唐诗辨證》谓《全唐诗》卷七八五无名氏诗自《春二首》以下至《伤哉行》,17首诗俱当属庄南杰,去其重出1首,为16首。
然此说无确證。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1。
唐诗汇评
庄南杰,生卒年里贯均未详。登进士第。工乐府杂歌,有《杂歌行》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五首。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南杰)工乐府杂歌,诗体似长吉,气虽遒壮,语过镌凿,盖其天资本劣,未免按抑,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东川人。擢进士第。官新乡尉。有诗集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0?—754? 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曾官新乡尉。
辛文房唐才子传》云是东川人,误。
近世承之,定其为四川三台(一说,云南会泽)人,讹误尤甚。
参稽李颀诗歌,知为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
东川实指颍水一支流。
颀有别业在其旁,入仕前后均久居于此。
后人因多称“李东川”。
李颀早年出入两京,结交贵游,希冀用世。
不成,乃闭户10年,折节读书。
及第、释褐后,可能先任朝中卑职,继授新乡尉,因久不得调,愤而归隐,直至去世。
隐居时于学佛读经、求仙炼丹颇为醉心。
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二,今人谭优学《李颀行年考》(见《唐诗人行年考》)、傅璇琮《李颀考》(见《唐代诗人丛考》)。
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咏史怀古诗等均有佳作。
尤擅七律、七古二体。
七律7首,乃该体发展成熟时期之佳构,形式规范,声调洪亮,风格朗畅,尤为明人所尊崇。
高柄认为其体“声调最远,品格最高”,“足为万世法程”(《唐诗品汇》卷二)。
王世贞称之为盛唐四位七律能手之一(《艺苑卮言》卷四)。
前后“七子”无不摹拟仿作,故沈德潜云:“明嘉、隆诸子专尊李颀”(《说诗晬语》)。
李颀七古气势奔放,跌宕多姿,“转接奇横”(《三唐诗品》),酣畅恣肆。
胡应麟将其与高适、岑参、王维并称,视为李、杜前盛唐之代表作家(《诗薮》内编卷三)。
清王闿运认为其七古兼具卢仝之奇峭,白居易之浅近,李、杜之宏赡(《湘绮楼说诗》卷六)。
综而言之,李颀诗歌丽而不缛,豪不失粗,“风骨高华”(《诗薮》内编卷四),“骨秀神清”(《三唐诗品》卷二),无愧为盛唐名家。
全唐诗》存诗3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颀(?—约751),籍贯不详。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授新乡尉。去职,归隐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天宝八载秋,高适授封丘尉,颀有诗送之。天宝十三、十四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谓颀“只到黄绶”。颀工诗,尤以边塞诗著称。与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岑参、王维、高适等交游,时辈咸重之。有《李颀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又《听弹胡笳声》云“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荡心神。惜其伟才,只到黄缓,故论其数家,往往高于众作。
容斋随笔
欧阳公好称诵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及杨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句,以为不可及。予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且作客涉远,适当穷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侧,而闻檐外雨声,其为一时襟抱,不言可知。而此两句十字中,尽其意态,海水喻愁,非过语也。
《唐诗品》
颀诗意主浑成,遂无斫练,然情思清澹,每发羽调。七言古诗善写边朔气象,其于玄理间出奇秀。七言律体如《送魏万》、《卢司勋》、《浚公山池》等作,可谓翛然远意者也。
《批点唐音》
李颀不善五言,而善七言,故歌行与七言律皆有高处。
艺圃撷馀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
诗薮
李律仅七首,惟“物在人亡”不佳。“流澌腊月”,极雄浑而不笨;“花宫仙梵”,至工密而不纤。“远公遁迹”之幽,“朝闻游子”之婉,皆可独步千载。
唐诗选
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致其妙,即子美篇什虽众,愦焉自放矣。
唐诗镜
李颀七律,诗格清炼,复流利可诵,是摩诘以下第一人。
唐音癸签
盛唐名家称王、孟、高、岑,独七言律祧孟,进李颀,应称王、李、岑、高云。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诗源辨体》
李颀五言古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仄韵者亦多忌鹤膝。七言古在达夫之亚,亦是唐人正宗。五七言律多入于圣矣。
《诗源辨体》
王元美云:七言律,李有风调而不甚丽,岑才甚丽而情不足,王差备美。愚按……李较岑、王,语虽熔液,而气稍劣。后人每多推之者,盖由盛唐体多失粘,讽之则难谐协,李篇什虽少,则篇篇合律矣。
《唐诗评选》
盛唐之有李颀,犹制艺之有袁黄,古文词之有李觏,朽木败枝,区区以死律缚人。
围炉诗话
李颀五律高澹,大胜七律,可与祖咏相伯仲。
诗筏
唐李颀诗虽近于幽细,然其气骨则沉壮坚老,使读者从沉壮坚老之内领其幽细,而不能以幽细名之也。唯其如此,所以独成一家。
《唐七律选》
旧盛唐名家多以王孟、王岑并称,虽襄阳、嘉州与辋川并肩而不并,然尚可并题。至嘉、隆诸子以李颀当之,则颀诗肤俗,不啻东家矣。明诗只存体面,总不生活,全是中是君恶习,不可不察也。
师友诗传录
唐人七言律,以李东川、王右丞为正宗,杜工部为大家,刘文房为接武。
《唐诗笺要》
东川诗典瞻风华,兼复音调句亮,盛唐能手。
《历代诗法》
新乡长于七字,古诗、今体并是作家。其蕴气调辞,含毫沥思,缘源触胜,别有会心。向来选家徒以音节高亮赏之,乃牝牡骊黄之见耳。
《唐诗别裁》
东川七律,故难与少陵、右丞比肩,然自是安和正声。自明代嘉、隆诸子奉为圭臬,又不善学之,只存肤面,宜招毛秋晴太史之讥也。然讥诸子而痛扫东川,毋乃因噎而废食乎?
《唐诗别裁》
东川比高、岑多和缓之响。
石洲诗话
东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诗人,莫之与京。徒以李沧溟揣摹格调,几嫌太熟。然东川之妙,自非沧溟所能袭也。
石洲诗话
东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高之浑厚,岑之奇峭,虽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笼罩之中。至李东川,则不尽尔也。学者欲从精密中推宕伸缩,其必问津于东川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李颀赋笔轻新,以作七律,流丽婉润,自觉胜人。所垂七篇,尽为济南标录。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摛词典则,结响和平,固当在摩诘之下,高、岑之上。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七言古诗,只读得《两汉书》烂熟,故信手挥洒,无一俗料俗韵。
昭昧詹言
东川缠绵,情韵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于鳞以东川配辋川,姚先生以为不允。东川视辋川,气体浑厚微不及之,而意兴超远则固相近。
《海天琴思录》
李东川五七古俱卓然成家,沧溟独取其七律,非作者知己者。
《批唐贤三昧集》
李东川七律为明代七子之祖,究其容貌相似,神理犹隔一黍。
《唐诗三百首续选》
东川七律风骨凝重,声韵安和,足与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鳞深得其妙。
三唐诗品
五言其源出于鲍明远,发言清隽,骨秀神清,虽偶泛弦中,仍复自然合奏。七言变离,开阖转接奇横,沉郁之思,出以明秀,运少陵之坚重,合高、岑之浑脱,高音古色,冠绝后来。
《诗学渊源》
(欣)古诗犹是齐梁一体,独七言乐府雄浑雅洁,一片神行,与崔颢同一机杼,而使事写怀,或且过之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15或约717—770 【介绍】: 唐荆州江陵人,祖籍南阳棘阳。岑文本曾孙。玄宗天宝初进士。曾入高仙芝幕,任掌书记,至安西、武威;又入封常清幕,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肃宗时杜甫荐为左补阙,出为嘉州刺史。后客死于成都。工诗,多写边塞风光,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7—770,一说715—769 排行二十七,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
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
出生于没落之世家,曾祖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相高宗,伯父羲相睿宗。
而参早岁已陷孤贫。
玄宗天宝五载(746)登进士第(杜确《岑嘉州集序》云天宝三载及第,与行年不合,“三”应为“五”之误),任右内率兵曹参军。
天宝间曾两次出塞,来往于安西(今新疆库车)、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间,任节度府掌书记、节度判官。
肃宗时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
代宗大历二年(767)出守嘉州,后客死成都。
生平事迹见其《感旧赋》及杜确《岑嘉州集序》。
闻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證》。
岑参以边塞诗名世,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之一,与高适并称高岑。
其诗雄奇豪纵,尤善描写边地风貌与戎马生涯,颇具奇情壮采,为“盛唐气象”在边塞诗中之反映。
元辛文房称“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
……诗格尤高,唐兴罕见此作”(《唐才子传》卷三)。
七言歌行尤为擅长,清施补华云:“岑嘉州七古劲骨奇翼,如霜天一鹗,故施之边塞最宜。
”(《岘佣说诗》)其五言山水诗则清峻奇逸,时人将其与南朝诗人吴均、何逊相比(见杜确《岑嘉州集序》)。
诗集通行者为《四部丛刊》本《岑嘉州诗》,校注本有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
全唐诗》存岑参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
唐诗汇评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官至宰辅。幼丧父,孤贫,笃学。天宝三载,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八载,入安西高仙芝幕,充节度掌书记。返长安,与杜甫、高运等唱和。十三载,复入安西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至德二载,至灵武,迁右补阙,后历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子中允、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虞部库部郎中等职。永泰元年,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镇蜀,表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列在幕府。大历三年七月,罢嘉州任东归,阻兵,流寓成都,遂终于蜀。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八
参。南阳人。天宝三年进士。累官右补阙。改起居郎。由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御史领幕职。

作品评论

河岳英灵集
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可谓逸才。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
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巧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周紫芝《书岑参诗集后》
参诗清丽有思,殊复可喜。观少陵所谓“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之句,则亦可以得其为人之大略矣。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犍为,既画公象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馀篇刻之,以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
《后村诗话续编》
岑参、贾至辈句律多出于鲍,然去康乐地位尚远。
《骚坛秘语》
突兀万仞则不用过句,陟顿便说他事,岑参专高此法。
《吟谱》
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唐才子传
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馀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寒堡,无不经行。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咏。
《唐诗品》
嘉州诗一以风骨为主,故体裁峻整,语亦造奇,持意方严,竟鲜落韵。五言古诗从子建以上,方足联肩。古人浑厚,嘉州稍多瘦语,此其所不迨亦一间耳。其他乃不尽人意。要之,孤峰插天,凌拔霄汉,时华润近人之态,终然一短。
《批点唐音》
五言豪整,至于姿态,当远让卫、孟。
《艺苑卮言》
高、岑一时不易上下。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选》体时时入古、岑尤陡健;歌行磊落奇俊,高一起一伏,取是而已,尤为正宗。五言近体,高、岑俱不能佳;七言,岑稍浓厚。
诗薮
古诗自有音节。陆、谢体极俳偶,然音节与唐律迥不同。唐人李、杜外,惟嘉州最合。襄阳、常侍虽意调高远,至音节,时入近体矣。
诗薮
常侍五言古,深婉有致,而格调音节,时有参差。嘉州清新奇逸,大是俊才,质力造诣,皆出高上。然高黯淡之内,古意犹存;岑英发之中,唐体大著。
诗薮
高、岑井工起语,岑尤奇峭,然拟之宣城,格愈下矣。
诗薮
高气骨不逮嘉州,孟材具远输摩诘,然并驱者,高、岑悲壮为宗,王、孟闲澹自得,其格调一也。
诗薮
嘉州格调严整,音节宏亮,而集中排律甚稀。
诗镜总论
岑参好为巧句,真不足而巧济之,以此知其深浅矣。故曰:“大巧若拙”。
唐音癸签
岑词胜意,句格壮丽,而神韵未扬;高意胜词,情致缠绵,而筋骨不逮。岑之败句,犹不失盛唐;高之合调,时隐逗中唐。
诗谱
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诗源辨体》
盛唐五吉律,惟岑嘉州用字之间有涉新巧者,如“孤灯然客梦,寒件掏乡愁”,“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大约不过数联。然高、岑所贵,气象不同,学者不得其气象,而徒法其新巧,则终为晚唐矣。
《近体秋阳》
参集诗虽不多,然篇皆峭倬,精思矗起,必迥不同于人,岂惟达夫不中比拟,即一时王、孟诸作手,要之总非其伦。乃千古以高岑称,何其冤也。
《古欢堂杂著》
嘉州(五律)句琢字雕,刻意锻炼。
《唐诗别裁》
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寒。
《唐诗别裁》
嘉州五言,多激壮之音。
《茧斋诗谈》
予读嘉州全集,爱其峭茜苍秀,如对终南、太华。其近体略逊古诗。
石洲诗话
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风会所感,豪杰挺生,遂不得不变出杜公矣。
北江诗话
诗奇而入理,乃谓之奇。若奇而不入理,非奇也。卢玉川、李昌谷之诗,可云奇而不入理者矣。诗之奇而入理者,其惟岑嘉州乎!如《游终南山诗》:“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东望紫阁云,西入白阁松。”余尝以己巳春夏之际,独游终南山紫、白二阁,遇急雨,回憩草堂寺,时原空如沸,山势欲颓,急雨劈门,怒雷奔谷,而后知岑之诗奇矣。又尝以己未冬杪,谪戍出关,祁连雪山,日在马首,又昼夜行戈壁中,沙石吓人,没及髁膝。而后知岑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云奇而实确也。大抵读古人之诗,又必身亲其地,身历其险,而后知心惊魄动者,实由于耳闻目见得之,非妄语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七绝)王、李以外,岑嘉州独推高步。唯去乐府意渐远。
三唐诗品
五言源出千吴、何,叠藻绵联,掞张典雅,如五丝织锦,裁缝灭迹。七言出没纵横,翱翔孤秀,振音中律,行气如虹,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浏亮,令人神往心倾。边塞萧条,吹笳声裂,刘越石幽燕之气,自当擅绝一场,而格律谨遒,贵在放而不野。律体温如,亦兼绵丽;绝句犹七言本色,而神韵弥深。
《诗学渊源》
其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人比之吴均、何逊,盖就其律诗言也,时亦谓之“嘉州体”。至古诗、歌行,间亦有气实声壮之作;《走马川》诗三句一转,亦为创作。
《唐宋诗举要》
吴曰:盛唐古风,李、杜以外,右丞、嘉州其杰出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宝应二年登进士第。尝为安西幕府书记。与李端友善。工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4? 代宗宝应二年(763)登进士第。
大历三年(768)任泾原节度使马璘掌书记。
十一年璘卒,之奇仍留泾幕,历佐节度使段秀实、李怀光、朱泚、孟皞、姚令言。
德宗建中四年(783)姚令言率师至京,之奇亦在军中。
朱泚反,之奇受伪官,为泚掌文翰。
兴元元年(784)泚败,之奇约于七月伏诛。
事迹散见李端《送古之奇赴泾州幕》、《唐诗纪事》卷二八、《唐才子传》卷三。
之奇工诗,与李端交善。
辛文房称其“工古调,足幽闲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唐才子传》卷三)。
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古之奇,生卒年里贯均未祥。宝应二年(763)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为泾州马燧辟置幕府,李端有诗送之。建中四年,朱泚反,伪授兵部诗外郎,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之奇。宝应中进士。马燧辟置幕府。后污朱泚伪命。为兵部员外郎。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工古调,足幽闲淡泊之思,婉而成章。得名艺圃,不泛然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吴郡吴县人。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官东宫卫佐。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3?—?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早年曾在镜湖、若耶溪漫游,与诗僧灵一唱和。
德宗贞元四年(788)戴叔伦赴任容州刺史,陈羽有诗相送。
七年由桂州起解入京应试。
八年登进士第。
历东宫卫佐。
生平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诗纪事》卷三五、《唐才子传》卷五。
辛文房评其诗云:“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
如《自遣》诗……二十八字,一片画图。
”(《唐才子传》卷五)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瑰奇美丽主升堂者之一。
全唐诗》存诗1卷,其中杂有贾岛、郎士元作品。
《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唐诗汇评
陈羽(约753-?),吴(今江苏苏州)人。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游蜀。仕历东宫卫佐。羽工诗,与韩愈、戴叔伦、杨衡等交往唱酬。《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羽。江东人。贞元八年进士第二人。历官乐宫尉佐。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羽工吟,与灵一上人交游唱答。写难状之景,了了目前,含不尽之意,皎皎言外。如《自遗》诗云:“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湖水当门白鸟飞。”此景何处无之,前后谁能道者?二十八字,一片图画,非造次之谓也。警句甚多。
竹庄诗话
鉴诫录》云:“陈羽秀冰题破吴夫差庙、江遵先辈咏万里长城,……以上名公称为孛绝,千百集中无以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朔方人。举进士不第。其弟长孙公辅于德宗贞元间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终不宦。工诗,长于古乐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朔方(今陕西靖边)人。
举进士不第。
德宗贞元中,其弟长孙公辅为吉州刺史,遂往相依。
后隐居以终。
辛文房称其“诗格词情,繁缛不杂,卓然有英迈之气”(《唐才子传》卷五)。
张为《诗人主客图》列长孙佐辅为瑰奇美丽主入室者之一。
其《寻山家》诗,宋人绘为图画;《拟古咏河边枯树》诗,“哀怨而不伤,有风人之梗概。
”(何汶《竹庄诗话》卷一五)事迹散见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一一注、《唐诗纪事》卷四〇、《唐才子传》卷五等。
全唐诗》卷八〇一长孙佐转妻,即长孙佐辅妻。
作“转”误。
全唐诗》存诗20首,其中《山居雨霁即事》一作张碧诗。
《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唐诗汇评
长孙佐辅,生卒年里贯均未详。本籍北方,客居于吴。举进士不第。弟公辅,贝元间为吉州刺史,遂往依之。后竟不仕,隐居终生。有《古调集》,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七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入室三人:赵嘏、长孙佐辅、曹唐。
吴礼部诗话引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文章尚论其世。长孙佐辅贞元前人,要为有一种风气。
唐才子传
(佐辅)诗格词情,繁缛不杂,督然有英迈之气。每见其《拟古乐府》数篇,极怨慕伤感之心,如水中月,如镜中相,言可尽而理无穷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3—819后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字谏卿。德宗贞元元年进士。顺宗时累迁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宪宗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坐诬论李吉甫,出为资州刺史。工诗,以典重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2?—822? 字谏卿,排行二十七。
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南)人。
家于洛阳(今河南洛阳)。
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义兴县尉,迁义兴主簿。
顺宗朝因公言王叔文政治革新之非,贬汀州宁化县尉。
宪宗元和元年(806)入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
三年贬巴州刺史。
历资、洋、睦等州刺史,皆有政绩。
十四年入朝为户部郎中。
生平散见孟简《建南镇碣记》、韩愈《顺宗实录》卷四、《唐才子传》卷五。
辛文房谓其诗“造妙良选,作皆典重”。
全唐诗》录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羊士谔(约762-约820),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常州义兴尉。九年,以右威卫兵曹参军佐浙东皇甫政幕。贞元末,充宣歙巡官。永贞元年至长安,因言王叔文之非,贬汀州临化尉。福建观察使阎济美奏为大理评事。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内供奉。三年,坐与窦群、吕温倾陷李吉甫,贬资州刺史,未行,再贬巴州刺史。历资、洋、睦三州刺史,入为户部郎中,卒。有《羊士谔诗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六百十三
士谔。泰山人。贞元元年进士。元和初官监察御史。擢户部郎中。出为资州刺史。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入室三人:张枯、节士谔、元稹。
唐才子传
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
吴礼部诗话
文章尚论其世,……羊士谔刺王、韦远贬,亦有气节。《十贤集》,士谔亦在其中。
《唐诗品》
士谔诗气格昂然,不落卑调,然例之能品,亦萧然微尔。予谓谔诗如素障子,虽无烂目之华,欲摘其瑕,亦无处下手。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有美不胜收,品居中下者;亦有无一言可举,不得不称为胜流者,以风度论也。知此可以定羊资州诗矣。贞元后,集中有佳诗易,无恶诗难。羊士谔诗虽不甚佳,却求一字之恶不可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德源,里居未详,自称“楚客”(《吴中夜别》),又云“二京有宅”(《洛阳春望》),则当曾寓居长安、洛阳。
宪宗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
自叹“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秋思》)。
一生穷愁潦倒,落落寡合,后客死于三川。
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一、《唐才子传》卷六。
鲍溶与韩愈、李正封、孟郊、韦楚老、殷尧藩友善,与李益交谊尤深。
其诗多怀古感兴、道途旅思之作。
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之为“博解宏拔主”,而自居于入室之列。
辛文房称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可称独步”(《唐才子传》)。
宋曾巩重编其诗为6卷。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录佚诗1首。
唐诗汇评
鲍溶,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字德源。贞元中,北游太原,献诗严绶。元和四年(809),登进士第。后飘蓬南方,游宣州、越州,与范传正、孟简等游宴唱和。十三年客病淮南,后一、二年中卒。溶与韩愈、孟郊、李正封、李夷简、殷尧蕃、许浑等均有交往,与李益交谊尤深。善诗,以古乐府见长。有《鲍溶集》五卷,已佚。后人辑有《鲍溶诗集》六卷、外集一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诗补逸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博解宏拔主:鲍溶。
曾巩《鲍溶诗集目录序》
盖自先王之泽息而诗亡,晚周以来,作者嗜文辞、抒情思而已。然亦往往有可采者。溶诗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
诗话总龟
欧阳文忠公酷爱鲍溶诗,《山中寒思》一篇最佳,云:“山深多悲风,败叶与秫齐。……”文忠晚得,恨见之迟。
郡斋读书志
张荐谓溶诗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曾子固亦爱其诗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
唐诗纪事
溶,登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
唐才子传
古诗乐府,可称独步。盖其气力宏赡,博识清度,雅正高古,众才无不备具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洪州钟陵人。登进士第。宪宗元和中,为西川从事。十年,元稹荐其至江州谒见白居易。历湘阳判官。十三年,罢归钟陵。以能诗名,与刘禹锡、灵澈、费冠卿等有唱和。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洪州钟陵(今江西南昌)人。
登进士第。
宪宗元和中为西川从事。
十年(815)曾持元稹书札至江州会见白居易(详白居易《与微之书》),历湘阳(疑讹)判官。
十三年(818)罢归钟陵。
白居易罢江州司马至洪州,有诗相赠。
与刘禹锡、费冠卿、灵澈相唱和。
事迹散见刘禹锡《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诗、《唐诗纪事》卷四三、《唐才子传》卷六。
辛文房谓其“下笔言语妙天下”。
《湘江夜泛》、《经古墓》等诗较传诵。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熊孺登,生卒年不详,钟陵(今江西南昌)人。贞元中,居洪州部北龙沙,李兼、戴叔伦、权德舆均与之游宴唱和。元和中,累辟使府。八年,府罢归钟陵。过朗州,刘禹锡有诗送之。后复为剑南西川节度府从事,归江西过九江,与白居易相遇。后不知所终。孺登工诗,《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江西通志引《豫章书》
熊孺登……有诗名,与白乐天、刘梦得相唱和。白有《洪州逢孺登》诗云:“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刘有《送孺登归钟陵》诗云:“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宏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以结近幸,为谏议大夫孔戣劾奏,谪峡州司仓参军。文宗大和中为太学博士,复流康州。自号清溪子。有文集,今存诗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
曾与弟渤偕隐庐山白鹿洞,宪宗元和初受辟为陈许节度使刘昌裔从事。
元和六年(811)因投匦言吐突承璀有功,不宜出为淮南监军使,为知匦使孔戣所恶,论其与中官结交,出为硖州司仓参军。
后为太常博士,于江中遇盗。
盗首知是李涉,云:“自闻诗名日久,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
”因赠一绝,盗首厚馈而去。
敬宗宝历元年(825)坐事流康州。
后归洛阳,卒。
生平详见《云溪友议》卷下、《册府元龟》卷一五三、《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五。
其诗为严羽所“深取”。
(《沧浪诗话·诗评》)辛文房称其“长篇叙事各行云流水,无可牵制”。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存诗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涉,生卒年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初,与弟渤同隐庐山。贞元末,辟为陈许节度府从事,累迁太子通事舍人。元和六年,投匦言吐突承璀出为淮南监军事,贬峡州司仓参军。居峡十年,遇赦,执政荐以为太学博士。宝历元年,坐武昭事流配康州。赴贬所途经桂州,时其弟渤官枝管观察使,为撰隐山元岩铭并序。其后行迹无考。涉工诗善文,尤工七绝,有名于时。有《李涉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李涉,洛阳人,渤之兄。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三
涉。洛阳人。初与弟渤偕隐庐山。自号清溪子。宪宗朝为太子通事舍人。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复以事流康州。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高古奥逸主:孟云卿。……入室六人:李贺、杜牧、李馀、刘猛、李涉、胡幽贞。
艇斋诗话
唐人李涉善为歌行,如《才调集》所载《鸡鸣曲》,荆公大喜,选载“燕王好贤筑金台”诗之类,皆全篇有思致,而词近古。
沧浪诗话
大历以后,我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
唐才子传
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长篇叙事,如行云流水,无可牵制,才名一时钦动。
唐音癸签
李涉为人倾斜,无大异。《井栏》、《君子》诸绝,间有可观。古风概多疏莽。严沧浪深取之,不知何解。
共 5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