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良辅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42 【介绍】: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元诗选
贯字道传,浦江人。
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
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
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诸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
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
师友讲究,渊源不绝。
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
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
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
卒为一代名宿。
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
门人宋濂与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
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
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
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
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道传,浦阳人。累迁太常博士出为江山儒学教谕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官自号乌蜀山人有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2—1366 【介绍】: 元兴化莆田人,字汝质,号去华山人。洪岩虎子。郡学聘为训导。诗文激宕淋漓,为闽人之冠。有《续轩渠集》。
元诗选
希文,字汝质,莆田人。
其父岩虎,号吾圃,宋贡士,为兴化教谕。
希文,其次子也。
岩虎与坐万山中,朝晡盂饭,烧芋咬菜相倡和,无愠色。
岩虎有集曰《轩渠》,希文因自号《续轩渠集》。
岩虎卒,嗣为乡先生,郡之名族争致西席。
郡庠聘为训导,大宾延请无虚岁,卒时年八十有五。
以生年考之,当生于前至元壬午,卒于至正丙午,实与元代相终始。
郡人林以顺谓其诗得意处,皆自肺腑流出。
至于造语鍊字之法,颇费工夫。
易隐卓器之曰:吾圃试校游洋翁季枕边谈诗,以「僧敲未敢一言定,鸟过曾安几字来」之句授之。
《夜卧三鼓闻书声》云:「有子定知吾事足,贫家颇觉此声佳。
」《志喜》云:「甫讥失学难为比,琰见趋庭喜可知。
」所谓是父是子,自成一家机轴者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汝质,莆田人。有续轩渠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茶陵州人,字一初,号希蘧。顺帝元统元年左榜进士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改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末乱,隐永新山中。明初力辞征辟,自称不二心老人。卒年七十余。有《云阳集》。
元诗选
祁字一初,别号希蘧,茶陵州人。
元统元年登李齐榜进士第二,其右榜第二人则余阙廷心也。
授应奉翰林文字,母老就养江南,除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以母忧解职,退隐永新山中。
明初,兵至永新,一初被伤,儒衣冠僵仆道左。
俞千户子茂遣人舁归,辟正舍礼之,力辞徵辟,年七十馀卒。
子茂为刻其遗稿曰《云阳先生集》十卷。
弘治中,大学士东阳表其墓云:「族高祖希蘧先生,当元季之乱,慨然欲效一障以死而不可得,又以为委质事人,不可终负,盖见诸《王明妃诗》及《青阳集序》,自以不得如廷心为恨也。
刘学士三吾谓其胸次廓然,为文不事剞劂,诗亦如之。
虽在艰危,不忘忠爱。
其与李公平、余廷心科名相埒,宜矣。
」(附记:西崖跋《刘学士题辞》云:南京太仆少卿李公贞伯,致政归苏,得吾乡先生刘学士题辞,谓所载希蘧府君事甚备,录以见遗。
其云:策试以南士故失魁,表谢代李齐为首,及应奉未上,过家拜庆。
既还乡,用荐佥湖南宪,道梗不赴者,皆孤陋所未闻。
若丁内外艰,在同知婺源之前,与旧所闻亲老就养者异。
姑附其文,以备参考。
比婺源汪宪副希颜为予购大字杜诗真迹四绝,乃为俞统制子所书者。
府君寓苏颇久,其遗文盖未尽见,他日犹有可考云。
弘治癸丑二月朔,诸孙东阳再拜书。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一初,别号希蘧,茶陵州人。元统元年左榜进士第二人。应奉翰林文字除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有云阳集十卷
维基
李祁,字萧远,雍丘(今河南杞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自缘。号会堂。姓陈氏。台之临海人。父某。以诗书为业。人称为石泉处士。母某氏。感奇梦而生。师气骨不凡。翛然有出尘之趣。初为四明白雪寺观公弟子。十七薙发受具戒。即以缚禅为事。还台谒天宁日溪泳公。泳公一见。辄加奖予。泳迁净慈。师从行。咨决心要知解。且日至渐息群念。期造于无念。时处士君春秋高。师欲尽觐省之礼。复还台。道经宁海。日已暮。悲风号林莽间。师遑遑急走。欲求憩泊之地。竟不可得。夜行三里所。乃逢逆旅主人。破屋一间。不能蔽风雨。师竟夕不寐。明发。指天自誓曰。所不能建庵庐以延。旦过者有如日。阛阓中有妙相。古寺两庑萧然。不留一物。师往还视。喜曰是足以遂吾志矣。白于主僧。假西偏粪除芜秽。具床几。设衾褥。下至庖厨溷湢之属。罔不整洁。吴楚闽浙之士。肩摩袂接。而至者如归。皆得歇息安饱而去。其费一出师之经画。先是。县东有桃源桥。跨广度河上。故有圆通阁。岁久将压。县人李斯民。撤而新之。邀致师为主。师遂迁至其处。遇过客如初。师犹以为未足。俭衣削食。建华严宝阁。月集善士。阅华严经。桥之南。复筑弥陀阁。像净土十六观相。览者观相兴行。启发极乐正因。阁道行空。朱甍耀日俨然。如化人天宫矣。事闻于朝。授师金襕法衣。及锡佛心普济之号。仍俾报恩寺额。以宠异之。师既受命。复自念曰。上之恩侈矣。顾尘居杂遝。无以称清净宏伟之观。爰择地县北五里。而近大桥之阳。林樾苍润。蔚为神灵之壤。新建报恩院一区。晨夕帅其徒。以祝釐报上为务。繇是。两地之间。钟鱼互答。有若东西家焉。元季政乱。海上兵动。烽火涨天。三阁与寺。皆鞠为茂草之场。师衋然伤心。又以兴复为己任。持钵行化聚落中。随其地建华严传经之会。演说因果。屠沽为之易业。于是施者四集。师仍于桃源夹河。两堤悉甃以石。建杰阁三楹间。命工塑佛菩萨天神诸像。毕工未久。而师厌世矣。师一旦早作。无疾如平时。索浴更衣。属诸弟子。以见性为急。且曰。吾明日将逝。至期呼笔书偈。怡然委顺。时国朝洪武戊申三月某日。世寿五十九。僧腊四十二。龛留七日。颜貌如生。茶毗。得舍利无算。其徒即寺西北偏。塔而藏之。宋景濂为之铭。从学子方孝孺请也。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自缘,字会堂。
姓陈氏,临海人也。
父本儒素,夙好诗书,人称石泉处士。
母感奇梦,寤而生缘。
气骨不凡,虽在幼少,翛然有出尘之意。
每入招提,见像则变容起敬,合爪作礼。
处士君见之,谓其母曰:是子如青莲花,水不能沾,岂俗能淹耶。
乃命从四明白云寺观公为弟子,见其容止修雅,言辞温简,出内典授之读。
年十七,薙发,受具足戒。
趺坐一室,日以缚禅为事,已而还台,谒同郡天宁日溪泳。
一见辄加奖予,使执侍左右,复付藏钥。
泳迁杭之净慈,缘从其行。
净慈居五山之列,号大丛林。
四方龙象,咸来栖止。
由是咨厥心要,知解日至,惭息群念,期至无念。
时处士君春秋高,欲归觐省,乃复还台。
道经宁海,日已向暮,悲风号林莽间,苍皇疾走,欲求憩止之地,而不可得。
夜行三里许,乃逢逆旅,主人破屋一间,不能蔽风雨,危坐竟夕。
因以建庵庐,延过客自誓。
阛阓中有妙相古寺,两庑萧然,不留一物。
缘往复视之,喜曰:“是足以遂吾志矣。
”白于主僧明公,假其西偏,湔除芜秽,具床几衾褥之属,罔不严絜。
吴楚闽浙之士,肩摩袂接,投之如归,宿宿信信,或至浃旬,皆饫其食饮而去。
先是县东有桃源桥,跨广度河,上故有圆通阁,岁久将圯。
县人李斯民撤而新之,邀缘为主,遂迁其处。
远方来者从之如初,犹以为未足。
俭衣削食,建华严阁,月集善士阅《华严经》。
桥之南,复筑弥陀阁,为像净王十六观相。
览者睹相兴行,启发极乐正因。
阁道行空,朱甍耀日,俨如天宫。
事闻于朝,授以金襕法衣,锡号为“佛心普济禅师”,更畀报恩寺额,以宠异之。
复念廛居杂遝,尘氛袭人,无以称清净弘伟之观。
乃择大桥之阳,去县治五里,而近林樾苍润,蔚为神区,更建报恩禅院。
晨夕讽咏,由是两地梵声,钟鱼互答。
会元季丧乱,海宇不宁,烽火四起,三阁与寺鞠为茂草,缘衋然伤之。
又以兴复为己任,托钵聚落中,随其地建华严传经会,演说因果,屠沽为之易业。
于是施者四集,仍于桃源,夹河两堤,悉甃以石,建杰阁三楹,命工造像,未几而缘厌世。
自知期至,𧦝笔书偈,怡然委顺,明洪武戊申三月也。
年五十九,腊四十二。
荼毗得舍利无算。
弟子祖溢等,以其年六月二十一日,奉遗骨塔于寺西北偏。
乡先生夏克复所叙行业,因方孝孺而徵铭于宋文宪公濂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甬上耆旧诗·卷四
字千之,别号荥阳外史。
父以道先生,见前传。
先生少承家学,通诸经,尤长于春秋。
他研博极古今。
吴草庐先生尝发策十二事,对者十不得一。
先生年甚少,为尽荅之,由是有重名。
中浙江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
值晋王之国,过临淮,王闻先生名,延说春秋。
先生为开陈大义,王大喜,称为郑先生。
秩满入京赐燕,命赋菊绽西风露脂枫叶诗称旨。
升广信教授,以引年归里。
先生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复采摭乡先生言行文章,撰四明文献录,后学称之。
初,国子典簿裴中尝请先生作著存堂记,亦求潜溪宋学士文。
潜溪见先生记,叹曰:君徒羡我名,使我执笔不能过之。
后数年,裴复与潜溪言,潜溪曰:前见郑先生记,发明洞彻,使之独步可也。
其为宿老推重若此。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千之,鄞县人。洪武壬子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迁广信教授有荥阳外史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八
真字千之,鄞人。
洪武壬于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
秩满入京,迁广信教授,引年归。
有《荣阳外史集》一百卷。
(《四库总目》:真与兄驹弟凤并以文学擅名,真尤以古文著。
初与金华宋濂声价相埒,尝与濂共作《裴中著存堂记》,真文先成,濂为之阁笔。
后濂致位通显,黼黻庙廊。
真偃蹇卑栖,以学官没世。
故声华阗寂,传述者稀。
今观所作,虽不能与濂并骛词坛,而义有根柢,词有轨度,与濂实可肩随,未可以名位之升沈,定文章之优劣也。
(《李邺嗣甬上耆旧诗传》:千之先生博极古今。
吴草庐尝发策十二事,对者十不得一,先生年甚少,为尽是有重名,尝采摭乡先生方行文章,撰《四明文献录》,后学称之。
田按:荣阳外史邃于经学,以文名家;诗亦清俊,不愧雅音。)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文刚,少孤,性明粹,从乡先生胡世佐授毛氏诗,后与里中单仲友讨论,益造渊博。
为文冲雅,工律诗,同时名士过从无虚日。
洪武中,荐授本县训导,后调四川安岳县,在官历二十馀年,归里逍游山川间,寓物写兴,自目为乾坤一腐儒。
所著云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希澹园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希澹园诗集三卷,明虞堪撰。堪字克用,一字胜伯,长洲人。至正中,隐居不仕,故其题赵孟頫画绝句有曰:王孙今代玉堂仙,自画苕溪似辋川。如此青山红树里,可无十亩种瓜田。深讽其出事二姓。然堪至洪武中竟起为云南府学教授,卒于官。盖与仇远入元,事同一例。原本题曰元虞堪,非其实也。堪隶籍长洲,而集中岩居高士图歌有我亦本是青城人句。画山曲有家山万里隔蜀道正难行句。朱仲叔山水引有西蜀书生句。而西蜀二绝句、三峡谣、旅怀诗、忆锦官诗、送张士皋归闽中诗、次韵陆高士见寄诗,皆于蜀有故乡之思。而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诗,则并作于蜀。考宋史,虞允文本蜀人,而虞集亦每自署西蜀。堪于允文为七世孙,于集为从孙,意其流寓长洲,而于蜀仍往来未绝欤。此集后有自跋,称丁未岁冬至前一日。案丁未为元至正二十七年,则皆元时所作,而入明以后,篇什遂不复见。相传堪殁后,所遗翰墨尚数箧,其子孙不读书,漫置屋中,久而亡之,则其散佚者固亦多矣。诗多题画之作,又丁元末造,时有忧时感事之言,古体气格颇高,近体亦音节谐婉。惟七言律诗,刻意欲效黄庭坚,而才力浅簿,终不相近,然大致婉约秀逸,颇饶情韵,无当时秾艳之习,亦可谓娟娟独立矣。世又有堪诗别本,题曰鼓枻稿者,与此集互相检勘,其诗篇数多寡并同。惟前后编次稍异。或即堪之原本,或后人别题以行,均未可定。今附存其目于此,不复录焉。
希澹园诗集·原序
吴中虞先生名堪,字胜伯,其先蜀郡人,宋丞相雍国忠肃公七世孙,文献故家也。
从叔祖侍讲文靖公,元至治、天历间,职居馆阁。
其为文也,圭斋欧阳公实称其粹然自成一家,左右逢源,各识其职。
有道园学古录类槁行于世。
先生以叔祖之文散逸者多,乃复博访遗槁,凡二十卷,名曰道园学古录类槁遗编,尝请吾乡先生黄文献公晋卿及临川危公太朴为之序,今已锓梓大传。
先生好学,于先世遗文,莫不习熟成诵,考其家学,盖有素矣,诚伟人也。
经瞿唐过余,示予所著希澹园旧槁。
希澹用邵子语名读书所也,属余序。
余惟诗之:道有三,一曰性情,二曰裁度,三曰音节。
夫存乎心者本其中。
发乎言者得其和。
篇章句法。
适其长短大小之制,声韵谐叶。
锵锵然,琅琅然,纵如金石之鸣𠟭为诗文之善鸣者也。
余旧读文靖公之文。
法度整肃,每不能释手,恨不生同公时而亲炙之。
今而幸见公之从孙,能毋景慕而爱敬之乎。
其诗数百篇,出语皆中节,动有三尺,澹若玄酒,音韵希古,感慨怀思,顺天乐性,寓意深远,而未尝肯蹈陈迹,盖由其所存者大也。
嗟乎,是诗文克传其家,而善鸣者焉。
余也鲁钝,金华之晚生也。
窃慕东莱勉斋之学,而私淑柳黄诸先生,年开四秩,不得其绪,辞陋意浅,何足以序为。
虽然得附云立名,施于后世,则所愿也,于是乎序。
金华桑以时书。
希澹园诗集·跋
予十年前自江右还吴下,罹时艰阻,不得遂远道游观之志,竟栖迹林泉间,与山人野士处,颇放意诗酒,以销镕凡滓耳。而留连光景之叹,多寓于咏歌。然即事寄情,罔校工拙,片言只字,无可成编者。今年过海上,而从游襄阳丘晋氏,乃裒拾予诗,得三百三十三首,劙为三卷以请识。予自叹曰:诗本性情关时命,生不逢偶,濩落偃蹇,故发穷愁悲歌之辞,以自摅遣,奚足以形容而称裨制作之雅邪?是为丁未岁冬至前一日,玉屏山小樵虞堪识。
姑苏志·卷五十四
虞堪,字克用,宋丞相允文裔孙。家长洲,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工诗,兼善写山水。洪武中为云南教授,卒官。吴中世儒家,虞氏与南园俞氏为最。
家藏集·卷四十九
吴江虞堪胜伯,一字克用,宋相忠肃公之八世孙也。贫而好古,藏书甚富,所与往还,皆四方名士,一时以诗文简牍相赠遗者,动盈箧笥。胜伯既以云南府学教授没于官,其子镛且能读父书,授徒里中,至其孙湜,始去儒业,先世故物,时卖以供衣食费。湜有子权,家益贫,物益卖不已。昆山叶文庄公尝作书止之,力加提挈,竟得一官,未几而卒,自是家愈落。初虞氏所藏词翰,无虑数箧,权卒后,妻子仅以一鱼罾裹置屋梁,今则并其罾亡矣。予每见其家遗墨,未尝不把玩兴叹。盖!物聚而散,此其常理,无足怪。然未有不聚于贤而散于愚者,此可以叹虞氏之世也。友人陈玉汝之子镃得此数幅,乞予题之。虞与陈,姻家也,且居隔一水,镃之藏此,其为鉴亦何远之有?此则盈丈之纸,出于蠹伤鼠啮之馀,所以助吾之德者固在。不然,玩物丧志,适足为德之累,吾何取于镃耶?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胜伯有鼓枻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堪字克用,一字胜伯,长洲人。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有《希澹园诗》三卷。 (《四库总目》:虞堪诗多题画之作,又丁元末造,时有忧时感事之言。古体气格颇高,近体亦音节谐婉。惟七言律诗刻意欲效黄庭坚,而才力浅薄,终不相近。然大致婉约秀逸,颇饶情韵,无当时秾艳之习,亦可谓娟妍独立矣。 《南濠诗话》:元末吾乡有虞堪胜伯者,善作诗。尝题赵子昂《苕溪图》云:「吴兴公子玉堂仙,写出苕溪似辋川。回首青山红树下,那无十亩种瓜田。」为人脍炙。近沈先生启南《题子昂画马》一绝,寄予评之,诗云:「隅目晶荧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先生又为予诵周方伯良右《题子昂竹枝》云:「中原日暮龙旗远,南国春深水殿寒。留得一枝烟雨里,又随人去报平安。」三诗皆主刺讥,而胜伯之词尤微婉云。 《续吴先贤赞》:虞堪者,宋宰相允文后也。徒家长洲。家富,其所藏书多雍公遗,又行重购,校雠日夜不休,自称癖焉。为诗颇清润,兼好吮朱设色,图画树石,盘礴睥睨,故为赏好所移,尽费其产。从祖伯生尝爱重之,其书乃亦赖之传。 《画史会要》:虞堪宋丞相允文之裔,山水亦思致可爱。 田按:胜伯古诗痕迹未化,七言断句,大有君家伯生风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鄞县人,自号安分先生。少笃学,明初以明经举为昌国训导,寻升秦府教授。学问纯正,言行敦卓。有《安分斋集》。
甬上耆旧诗·卷十三
字本忠。
少笃学,从乡先生舒卓受尚书。
时方氏据浙东,三郡擅爵禄人,惟先生与里中方遁庵义不受伪署。
益杜门读书,多识古今,为文章必中矩度。
同时胡世佐、林清叔、杨彦常、钟士懋诸人,并见重儒林,先生常与相资益。
洪武中,举明经,不起,以荐为昌国训导,改秦府保安王教授,卒于官。
有遗集行世。
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本忠字本忠,鄞人。洪武中,以荐为昌国训导,迁秦府教授。永乐初。仍故官。有《安分斋集》十卷。 田按:《安分斋集四库》录入存目,胡文学辑《甬上耆旧诗》仅录本忠一诗,盖未见斯集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绍兴府山阴人,字文勉。自少好与文士游,后力学成名儒。诗宗晚唐。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四
勖匡字文勉,绍兴山阴人。
田按:文勉性不羁,好与文士游。
乡先生刘续、王谊、郑嘉谓曰:「尔欲与我辈游,须读书乃可。
」感悟力学成名。
时人称刘、郑、王、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34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嗣初,号怡庵。生十月,父陈汝言坐法死,遗书数万卷,母吴氏躬织以资诵读。稍长,从王行、俞卓木学,贯穿经学,人呼为“陈五经”。事母至孝。洪熙元年初开弘文阁,以杨士奇荐召翰林五经博士,预进两朝实录,进检讨。逾年,引疾致仕。继以文章擅名,多闻故实,为后生所宗仰。有《耕乐集》、《怡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嗣初,经历汝言子。用荐授五经博士,领弘文馆事,进检讨。有怡庵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六
继字嗣初,吴人,经历汝言子。
以荐授五经博士,领弘文馆事,进检讨。
有《怡庵集》十五卷。
(《南濠诗话》:乡先生陈太史嗣初尝云:「作诗必情与景会,景与情合,始可与言诗矣。
如『芳草伴人还易老,落花随水亦东流』,此情与景会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此景与情合也。
」 《姑苏志》:继为人端恪,其学经吏百氏,皆博考深究,文章根义理,谨体制,严矩矱,不肯苟率,一时称为作者,冯仙湜《图绘宝鉴续纂》:陈嗣初以文章擅名翰林,写竹尤奇,夏仲昭、张土谦皆师事之。)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