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二十三【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光,字长仁,东清河鄃人。亮族兄。本名孝伯,孝文赐改。太和中拜中书博士,转著作郎。迁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赐爵朝阳子,拜散骑常侍、兼太子少傅。寻兼侍中,进爵为伯。宣武即位,正除侍中。迁太常卿,领齐州大中正。正始初,加抚军将军,除中书令,进号镇东将军。延昌初,迁中书监、太子少傅。历右光禄大夫,迁特进。孝明即位,封博平县公,领国子祭酒,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更封平恩县侯,进司徒太保,固辞。正光四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傅、领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开府、冀州刺史,谥曰文宣。有集五十馀卷。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生卒】:453—524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元伯。李承子。孝文帝时袭爵姑臧侯,历给事黄门侍郎。议迁都洛阳事,孝文帝善之。迁太子詹事,出为兖州刺史。宣武帝时,除并州刺史,坐从弟伯尚谋逆事,免官爵。久之,起兼将作大匠。以平吕苟儿反功,除秦州刺史,复爵。孝明帝初,除中军大将军、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有政绩。官终定州刺史。
韶字元伯,冲兄子,孝文赐名。延兴中,补中书学生。袭父承爵姑臧侯,除仪曹令。迁给事黄门侍郎。后例降侯为伯。兼太鸿胪卿。迁太子詹事、秦州大中正。出为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宣武初,徵拜侍中,领七兵尚书。寻除抚军将军、并州刺史。免。起兼将作大匠。出为抚军将军、秦州刺史。徵还,行定州事,转相州刺史。孝明即位,入为殿中尚书,行雍州事。后除中军大将军、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出为冀州刺史。迁车骑大将军,转定州刺史。正光五年卒,赠司空、雍州刺史,谥曰文恭。
人物简介
【介绍】: 北魏时吐谷浑王。鲜卑族。孝文帝时继度易侯立。冯太后卒,使人告凶,拜命不恭。有司请伐,帝不允,慰抚之。伏连筹乃遣世子朝京师。封西海郡公,吐谷浑王。孝文帝卒,遣使赴哀,尽其诚敬。后日益强富,渐自夸大。宣武帝责之。乃上表申述。终宣武、孝明之世,岁贡不绝。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十五【介绍】: 北魏宗室。辽西公拓跋意烈裔孙。孝明帝镇压法庆起义后,洪超奉诏抚慰冀州。还,上书言:冀土宽广,界去州六七百里,负海险远,宜分置一州。朝议从之,遂立沧州。
洪超昭,成帝子,力真之六世孙。孝明初,兼黄门侍郎,累迁北军将、光禄大夫。
人物简介
【介绍】: 北魏广平列人人,字仲烈。宋弁次子。清河王元怿辟为行参军。坐兄宋维谄事元叉,构陷清河王元怿事,黜为秦州大羌令。元叉杀怿后,超迁至尚书郎。孝明帝末,为北道行台,卒于晋阳。
人物简介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李韶从弟。累官营州刺史。时四方州镇谋逆,州民咸有异心。仲遵单车赴州,与大使卢同以恩信怀诱,民心稍平。后孝明帝诏卢同为行台,北出慰劳,同疑彼人情难信,聚兵将往。城民谓欲图己,遂执杀之。
人物简介
【介绍】: 北魏高平金乡人,字凤翔。幼孤寒,少与人来往。好读书,善属文,能鼓琴,早岁知名,年十九以名家子弟为孝明帝挽郎。毛遐为北雍州行台,表为行台郎中,后屡迁司空参军,殿中侍御史。孝武帝西迁,赐爵,兼中书舍人,修国史。后以谈论轻躁被纠,死于狱。
人物简介
【介绍】: 北魏昌黎人,字绍达。谷纂弟。少好琴书。初为宣武帝挽郎,后入侍孝明帝,得宠。胡太后之反政,士恢有力焉。累官鸿胪少卿。封元城县侯。胡太后嬖臣郑俨惧其间构于帝,以士恢为州,士恢耽宠,不愿出,太后诬其罪杀之。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三十七【生卒】:461—519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庆宾。孝文帝初,袭祖平陆侯爵。由教令迁主客令,为黄门。以参定迁都功累迁散骑常侍兼侍中。持节巡察陕东、河南十二州,有声称。迁尚书。宣武帝时官秦州刺史。在州布新风,革旧俗,得民望。孝明帝初官至冀州大中正。以其子张仲瑀建议改选法,排抑武人,使不得入清品,为羽林、虎贲殴死。
彝字庆宾,清河东武城人。孝文初,袭祖爵平陆侯,为散令。迁主客令,例降侯为伯,转太中大夫。迁典门,历骁骑将军。进爵为侯,转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兼侍中,迁尚书。宣武初,正侍中,除安西将军、秦州刺史。进号抚军将军,还,除光禄大夫。孝明初,加征西将军、冀州太中正。神龟三年,为羽林所殴卒,赠卫将军、冀州刺史,谥曰文。
人物简介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生卒】:462—518 【介绍】: 北魏代人,字思贤,本字千年。于烈子。孝文帝时以父荫拜侍御中散,冯太后临朝,刑政严峻,侍臣往往受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孝文帝赐名登。宣武帝景明二年,帝在外而咸阳王元禧谋叛,事起仓猝,帝遣忠往探虚实。忠以其父于烈防守有备,必无所虑以安帝心。事平,帝嘉其忠诚,乃为改名忠。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迁侍中领将军。宣武帝卒,迎立孝明帝,护卫胡太后,遂秉朝政,权倾一时。矫诏诬杀尚书左仆射郭祚、尚书裴植,朝野愤怨,莫不切齿。胡太后临朝,解侍中、领军、崇训宫卫尉职,出为冀州刺史,后屡为朝臣弹劾,得太后曲庇,除尚书右仆射。
忠字思贤,烈子,本字千年。为侍御中散。太和中,授武骑侍郎,赐名登。转太子翊军校尉。宣武即位,迁长水校尉。寻除左右郎将,领直寝。改赐今名。迁司空长史、征虏将军,封魏郡公。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进太府卿。正始中,除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入为卫尉卿、河南邑中正,寻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延昌中,除都官尚书,加平南将军。进侍中、领军将军。孝明即位,除车骑大将军,封常山郡公,加仪同三司、尚书令,领崇训卫尉。灵太后临朝,出为征北将军、冀州刺史。夺爵。寻封灵寿县公。除尚书右仆射,加侍中。神龟元年卒,赠司空,谥曰武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