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卫成公
相关人物:
共 8 位
。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送胡子游学正
(泳)
宋末元初 ·
方回
俗徒纷云云,章甫殊不竞。
不竞何以故,无奈二氏横。
予曰实不然,请各言其行。
开辟古至今,儒道独也正。
柱史玄牝门,专气保清净。
末流诡长生,妄欲夺天命。
灵山见作用,误认气为性。
轮回岂有之,怪缪莫究竟。
两俱可鄙者,巫觋事禳禜。
愚氓惑幻说,往往堕坑阱。
既曰身出家,粉黛侈婚娉。
岂不交鬼神,酒肉厌膻蒏。
此曹浪夸毗,内衰外徒盛。
吾侪读何书,尧舜至孔孟。
抢攘干戈后,学校幸未屏。
穷者伏闾阎,甘忍饥寒并。
仕或为冷官,官冷亦何病。
宁戚半夜歌,曾点暮春咏。
求己胜求人,自重岂容轻。
东家子朱子,述作贯百圣。
遗言一一在,足可雪几映。
省察中为和,存养义由敬。
上溯周程张,例不颛宰柄。
乃有功斯文,如揭日月镜。
韶音一以还,二氏噪
卫郑
。
榛蔓彼自迷,我此松柏劲。
历观史传间,不学行国政。
丧亡窃威福,依附涉巧令。
异端伺罅隙,磨牙骋讥评。
前哲贵内脩,韫椟宁待聘。
信有饭不足,未羡庖欲清。
勉哉子此行,始终抱渊靓。
万一际奇逢,定作苍生庆。
不然归去来,预戒菊径迎。
仪真舟上。遇其
卫郑
(郎只夕)
,金义二指挥。立谈而别
①
明 ·
权近
五言律诗
① 自注。二人皆本国人也。郎只夕尝在前元。与崔濡等谋立本国庶孽为王。来侵边境。兵败而足。金义杀朝使蔡斌而逃。皆投纳哈出。又从归朝得为指挥。征蛮之役。二人皆赴。时义母在本国。义问之无戚容。
邂逅河堤上,乡音尚自存。
鬓华霜雪落,身事雨云翻。
万里成劳败,三韩有故原。
立谈犹问母,曾是孝心敦。
海平府院君月汀尹公神道碑铭
明 ·
申钦
四言诗
不佞钦之朝京师也。月汀尹公为上价。简易崔公岦副之。两公俱称文章老师。而若月汀公问学声望。实为世之山斗。钦时少年。磬折随行于两公间。月汀公进而提诲之尤勤。契许之义。在罄咳唯诺之外。竣事还益愈。及钦之捍文罔也。公尺牍讯死生。十年如一日。尝以所著述。托钦弁卷。而丙辰冬。钦鞮屦东去。公亦下世矣。越八年癸亥。公之侄左议政尹公撰公行状谓钦曰。知叔父莫如公。公宜铭其神道。噫。钦何敢辞。谨以左揆行状次之曰。公讳根寿。字子固。月汀其号也。氏出善山。其始有司空君正。显于丽。冠冕相承。入我朝。有讳彰。杨州牧使。讳达成。阳城县监。高祖曰延龄。进武副尉。曾祖曰继丁。掌苑署掌苑。祖曰希琳。副司勇。考曰忭。军资监正。有再室。后夫人玄氏副司直允明之女。夫人育二男。长曰斗寿。议政府领议政。号梧阴。其次即公也。联璧腾华。同升一时。位遇勋名。或甲或乙。推恩三代。赠考议政府领议政海澄府院君。祖考议政府左赞成。曾祖考吏曹判书。夫人皆视贵。公以嘉靖丁酉生。聪明颖悟。钟于天赋。甫十岁。已通孝经小学四子等书。能晓历代事迹。从议政公在三陟府。议政公尝阅类聚文字。公皆暗记。举问一二。应对如响。议政公益奇爱之。语夫人曰。此儿必大成。吾虽未及见。夫人当享其养。未久议政公卒于官。公随母夫人还京终丧。业日进。声名出前辈上。戊午。中文科别试。补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庚申。承政院注书春秋馆记事官。以史才闻。辛酉。终更资。庳叙从品。奉常寺主簿。夏。为养乞县。出监涟川。壬戌。入为弘文馆副修撰。请伸雪赵静庵光祖。明庙不悦。希旨者揉椎之。除果川宰。癸亥。梧阴公为铨部郎。沮倖臣李梁子铨荐。为梁所中。弟兄同被谴。梁败。授承文院校检。二年不调。以梧阴公居铨地也。甲子。迁刑,兵曹郎知制教。秋。以御史。检灾伤于关右。转直讲副校理。乙丑。吏曹佐郎。丙寅。副校理兼校书馆校理,汉学教授。赞价朝京。拜吏曹正郎。丁卯。赐暇湖堂。历检详舍人掌令执义司艺副应教。又以灾伤御史往岭南。庚午岁俭。湖西民大饥。公受救荒御史之命。赈恤殚诚。民多赖活。自是公不出馆阁。应教,执义,司谏者六。舍人者十三。典翰直提学者再。司仆,司宰正者一。壬申。升通政。同副承旨。跻右副左副。递拜佥枢。移大司成。作成有方。士争兴砺。癸酉。以奏请副使朝京。辨宗诬。加嘉善大夫。甲戌。以汉城右尹出按庆尚。崇儒礼士。过先贤祠宇。必操文祭之。乙亥。瓜代除同枢。道拜副提学。丙子。大司宪判决事。丁丑。京畿观察使。戊寅。罢。时士论携贰。喜事者搆公兄弟。谋陷机辟。金公继辉为大谏。言公兄弟才学并著。士流进退非轻。不可以闇昧累人。士论是之。己卯。除江陵府使。以亲老不赴。旋授开城留守。开城俗逐什一为业。文风渐替。公至则一新之。士有知读书识事理者。亲与为客主礼。观游宴饮。必召与之。多士为公至设斯文宴以相庆。未踰岁彬彬有弦诵之风。故都山水饶佳境。公莅事之暇。命驾径造。遇会心处。辄悠然舒啸以为乐。不以春明门外为天涯也。开人至今道公姓名不衰。梧阴公同被斥。知延安府。延距开才宿舂。吉日良辰。侍母夫人来往。轩盖联翩。称觞上寿。当世传以为盛事。辛巳任满。拜军职。壬午。左尹。癸未。黄海道观察使。以亲老递。再为大司成大司谏。迁副提学,吏曹参判。甲申冬。丁外艰。致毁踰礼。丁亥制除。拜军职。授左尹工曹参判副总管。己丑。宣庙以宗诬未尽雪。会典不即降。特简公申奏兼进贺使朝京。公敷奏明允。诚竭辞达。礼部尚书于慎行见其文大异之曰。藩邦有人矣。皇上特命宣示内阁秘史所载本国世系正本。并颁会典全编。宣敕于皇极门内。翰林学士将礼。盖异数云。还朝。宣庙嘉悦。告成于宗庙。进公资宪大夫刑曹判书。赐田宅臧获。庚寅。拜大司宪。礼曹判书兼知经筵春秋馆事艺文馆提学。同知成均馆事。策光国勋。加正宪大夫封海平君。俄为大司宪礼曹判书。夏加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判义禁府事。秋。士祸作。名卿贤士贬窜殆尽。公与梧阴公并被波及削爵。退居广州村舍。只以书簏自随。萧然若寒士。宣庙令本道存问公赐米豆。壬辰。倭贼大举入寇。傅国都。宣庙西幸。急召公兄弟复原封。驾次东坡馆。召公入。慰谕备至曰。卿兄弟勿离予。生死以之。到平壤。承命告急于广宁。还报义州行在所。加崇禄大夫工曹判书。旋加辅国崇禄大夫礼曹判书兼知经筵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已而控辞判中枢府事。驾住西塞。国脉如线。朝廷草草仅全墙壁。公能以忠义。入赞帷幄。出傧皇朝将士。半岁之间。三赴广宁。六赴辽东。开陈请援。无不动听。癸巳。皇朝兵讨倭贼之在平壤者。帝敕遣兵部侍郎宋应昌。经略朝鲜。朝廷拣接伴。公膺之。当肯綮周旋。咸得其宜。一路军兴。倚公施措。经略雅重公。其还也。亦同公入辽。宣庙将还故都。公以接伴故未得从驾。宣庙解所佩宝刀及雕玉赐公曰。此予平日手中物。卿可佩之。时以念予。甲午。以奏请使朝京。乙未。以接应皇朝将领去留者下岭南。寻拜左赞成。劄陈进兵便宜累千言。丁酉。倭贼再抢近畿。公陪中殿在遂安。闻大驾捋南幸。陈劄愿执羁靮。仍赴朝。兼判义禁府事。庚子。兼知经筵。同校周易。辛丑。梧阴公卒。公时年近七十而持服哭泣不懈。甲辰。录扈圣勋。戊申。宣庙宾天。庙号称祖。公引经陈之。且上章言奴酋必动之形。自请往见吴游击宗道。以得其情。因言西比边备甚悉。其言后竟验。自以年侵。拟未亡展省先王陵寝。移书选部。请为康,穆两陵祭官。内批以公为先朝一品宰臣。年满八十。赐米豆酒肉。岁以为常以优之。继有赐几杖之议。公不宁于心。苦辞于宗伯止之。八月。得微恙。内医承教来胗。辍太医院方药赐之。竟不起。享年八十。讣闻。辍朝二日。赙赗有加。遣礼官致吊祭。官庀丧事。卿士大夫下及舆台。闻公殁。无不咨嗟曰。贤宰相亡矣。某月某甲。窆于长湍临江县艮坐之原。公夫人曰赵氏。丰壤望阀。节度使赠赞成安国之女。有阃范克内相。封贞敬夫人。先公二十四年卒。其葬与公原同而圹异。育六男一女。长曰皖。进士。掌乐院佥正。娶生员李磐女。生一男四女。次曰晊。进士。加平郡守。娶佥正南应瑞女。生四男三女。次曰昭。娶郡守韩景祐女。生一男。次曰曘。进士。娶忠义
卫郑
福龄女。暶娶府使李遵宪女。𪱃娶李庆祺女。女曰尹闻性。自曘以下皆无后。侧室子曰昶。学官。女适吕祉吉。曰应之曰白海民曰尹弘达曰尹烇曰李明翼。皖之出也。曰择之曰尚之曰悦之曰宗之曰洪遇亨曰金泰基。晊之出也。曰挺之。昭之出也。馀未行。公仪表端秀。资禀英发。少好学。从事于性理之书。如通书,经世书,东西铭,太极图说。靡不师承。访退溪李滉,南冥曹植。论朱,陆同异。得其印證。退溪称曰。子固聪颖绝伦。他日造诣必远。从成牛溪浑,李栗谷珥游。为莫逆交。皆称公文雅。世罕其比云。事母夫人极其孝。事兄如严父。遇诸侄如己出。待内外宗戚。一以诚信。不为表襮。祭必洁斋。视具必躬。讳日号哭将事。老而犹虔。兄嫂寡居。捐俸以救。割恩赐奴婢与之。急难恤灾。不以死生贵贱贰视。恒教子弟曰。张公艺九世同居。固难矣。然其百忍字。不免强作。一门之内。诚意相孚而已。奚至于百忍为。人能孝悌忠信则虽不得谈义理通天人。不害为善人。为学。将以行之。学而逊于行则非学也。其秉心也易直子谅。其接物也平淡简率。好善爱士。宠引儒学。布衣寒素。屦满于户外。未尝以恶言詈人。未尝以调谑戏人。未尝抉人隐微。惟不能容人之过。不假以辞色。久侍经幄。临筵讲义。剖析精微。引喻备至。累知贡举。其所甄拔。多知名士。尝荐权慄,郭再佑将才者屡。两公果有功如公言。尤娴于礼。善华语。华使至。公必当之。隆庆丁卯。诏使许国,魏时亮等至境上。而明庙升遐。宣庙即位。吉凶礼交。事非预讲。而公受问礼之任。酬酢如素定者。许使称之曰。佳士也。四使燕京。十渡鸭江。而无倦色。公诸侄朝京。皇朝人必问公安否。宣庙答公劄曰。卿学高勋高。予爱其博雅。公之实迹也。功冠一代。位班三事。历事三朝五十九年。自公卿以及郎署。多门生故吏。所至莫不俯伏擎跽执子弟礼。公益谦卑无矜容。朝廷设耆老所。待宰相年七十者。春秋赐宴。礼数犒享。夐越常制。公一再参。后不肯往。或问其故。公曰。余实眇福。何乃每当殷礼。安于恭俭。守以清白。食不重肉。坐客无毡。壬辰以后。不能备第舍。梧阴公捐赀置宅以与公。其淡泊类此。丙辰夏。欲展省外亲丘龙于湖南。为子侄所止。盖贼臣当朝。有废母之议。公之微意。不欲处乱邦也。平生嗜书。畜古今书籍数千轴。手不释卷。遇小疑。随手抄记。号习于文者。则虽卑幼必叩问。倡为古文。以先秦西京为主。而酷好司马子长。为诗宗盛李。好观皇明诸家。信阳,北地,凤洲,沧溟。旷世神交。慨然有不并世之叹。使公生乎中国。丽泽于嘉隆诸钜公间。以究其所诣。则方驾并驱。未知孰为秦楚。耳食之徒。其窥闯公藩垣者。亦鲜矣。皇朝学士陆可教,行人熊化两人序公文曰。有古作者风。其真知言哉。公恒言吾东方非无文章。虽名家。不无俚语。此不及中夏云。公书法甚劲。正论者推为永和体。著四书吐释,马汉史抄,韩文质疑,松都志,朝天录,朝京唱酬及诗文若干卷藏于家。世道之否泰。系人才之用舍。当壬辰之初。公与梧阴公俱起废。或居岩廊之上。或任辞命之重。熸乱底平。宗社再造。事业炳烺。日晶星焕。若公者。其关世运之盛衰者非耶。铭曰。
古称文者,贯道之器。
照烛三才,辉丽万汇。
人亦有言,不朽盛事。
粤我海东,作者肩比。
体无定位,或三或二。
以古为的,世鲜其至。
公能倡始,手揭赤帜。
文祖先秦,诗宗盛李。
声因气成,语由意备。
汇而为渊,浑浑㳽㳽。
敷而为英,灼灼其花。
皇朝宗匠,信阳北地。
弇园雪楼,互执牛耳。
公于其间,思欲方轨。
经纬于时,其用也贲。
黼黻王猷,济艰弘理。
年登大耋,勋纪太史。
上公之秩,伯仲相倚。
存而三达,猗欤有自。
殁有三立,昧者其起。
龟趺螭首,铭而无愧。
送李相礼叔平充世子册封奏请使书状官赴京师
明 ·
李民宬
皇明眷四国,惟鲁周礼业。
地近最亲顺,永世树藩屏。
忆昨狼狈初,睹机固先炳。
临危定众志,决策在俄顷。
国分监抚权,勋庸尽寇耽。
崎岖盗贼内,跋涉遍江岭。
劳绩在耳目,国人苦引颈。
迨乎王师出,经纪履全庆。
朝廷责已优,奖敕原有證。
宝册尚未颁,前后非一请。
使才必硕儒,大功难苟倖。
延城华国才,世推燕许并。
曾挥辨诬文,凛与秋霜竞。
至今国有赖,几乎堕谗阱。
兹行信有济,况假骅骝骋。
夫君出南国,屈宋鸣于郢。
登坛睹穾隩,汲古得脩绠。
迩英可复侍,鱼头固多鲠。
洛下迹未濡,辛壬与乙丙。
古风已不复,孰芼参差荇。
才难不其然,是选果脱颖。
珠玉走中原,雄文终一逞。
春风出都门,驲快行尘静。
灵槎近星汉,风露衣衫冷。
仙鹤去已辽,空瞻华表影。
峥嵘玉浮图,耸出云霄迥。
梵院送夜钟,窗月吐囧囧。
程忙易晨夕,驱驰敢言病。
大野旷无垠,马首迷倒景。
医闾截北漠,辽左通喉领。
长城秦所筑,延袤万里永。
今为巨唐有,宁复事吞并。
四海共一家,前陋痛刬更。
亭屯列地要,折箠制胡命。
海山辟重关,讵恤鸣吠警。
伟哉造化功,万古仰神圣。
滦河清圣祠,伛偻可酌泂。
沧流浩浩转,冥思理烟艇。
临高足淹留,穷睇忘日竟。
蓟门树如荠,苍苍势绵夐。
楼登潞河驿,江浙连舴艋。
远柳绿堪画,明沙雪共净。
沿途茹景佳,必能助情性。
燕山天府国,绣错万街井。
循堤玉河西,焕赫罗宫省。
晓钟金阙辟,百辟冠佩整。
烛稀曙鸦翔,鹓班序密靖。
雅仪争先睹,想与中国等。
文章刃发硎,恢恢迎肯綮。
至诚谅无难,皇旒动颔肯。
朱沈两阁老,天朝比崇璟。
丝纶掌帝诰,丹青运化柄。
前有再来属,此遭应见省。
和辑固成福,温良子素行。
此行可申祝,不必诒言诤。
但念掉舌辈,难用绳墨令。
急之恐生疣,须要济宽猛。
此特过虑耳,裁当具朗镜。
事完可遨游,谈胜宜煮茗。
中华文献地,四方就是正。
弦诵满皇州,儒教于斯盛。
博雅如吾子,正当观周聘。
风雅三百篇,侵淫及
卫郑
。
入耳则心通,信乎其渊靓。
披谒夫子庙,坛古挟疏杏。
周雅刊石鼓,古器谁与并。
诘曲辞聱牙,读之口如硬。
韩公文不朽,窃喜载名姓。
凉吹惬春服,彷佛风雩咏。
移筇讨圜丘,霁色浮金饼。
清风散珠箔,影泻琉璃境。
圣祖配皇穹,玉牌相辉映。
缅想玄至日,陟降致帝敬。
巍巍礼乐备,足以知其政。
观览即云富,领略宜撮梗。
伫见干事回,策名参钟鼎。
如愚曾莫效,圣明姑赦眚。
候子国西门,崇酒捧木瘿。
屡拜不一拜,称贺手至顶。
此实苍生福,不独为公幸。
卐斋回文诗
明 ·
吴统持
七言排律
往余庚辰秋茸斋秋水倚槛上卐字为颜同人既赠题成帙越甲申始春斋居枯坐无赖偶忆易庵项叔品题若个有回文之句自补七言排律七十二韵年行及壮方耻兹末技敢云奇字涌出也
膜开宝印动人惊,槛朴初雕质意行。
儒朴竟从何习变,佛文原自有光呈。
徒为素韵循绳矱,止可幽人远市城。
图壁屋隅山磊磊,结庐田次水濙濙。
都言雅式堪风俭,竞拟奇标略制平。
殊未百方随卐涌,会谁三点任□成
⑴
。
愉僧得处跏双膝,怪俗缠时转一睛。
株守只同多角井,括囊难似不觚罂。
须还用拙思褒鲁,耐可知雄愿布英。
徂岁悯亡兴瞩远,到春迷恨喜怀倾。
躯轻纵舞甘颜渥,相异虚封耻面黥。
雏凤款扉荆荫雪,婢鱼探沼石涵晴。
刍薪逸许炊茶釜,草藁佳宜衬药籯。
娱画借穿松径杳,苦吟忘映竹窗明。
炉飘缕篆名香爇,带展柔条异草生。
粗子结前庭种柏,细音啼外野飞鹒。
朱棂曲折无非字,黝板高悬偶得名。
腴画竺来驮老马,雅颜楹定住人清。
孤琴旧取分寥寂,警鹤新贻助啸鸣。
涂惯晚烟青著案,载多春酒绿留棚。
濡泉冷壤疏栽菊,饰羽鲜囊浅佩蘅。
酥滴露盘银散液,藻沾风研碧滋萌。
凫翲赤舄遥岑戏,芰纫黄裳下里訇。
奴往屡怀漫字刺,盗趋犹震小音钲。
厨藏独快书知秘,匣动尝怜剑欲擎。
龋漱转丹坚类石,指弹孚缶响逾筝。
咮咮解语鸡交耳,粲粲留斑豹引瞪。
辜负覈诗存
卫郑
,误传搜史剩蛮荆。
屠儿市辍翔丸巧,乞子贫回守犬狞。
诬矫杂宾夸入座,冶妖胡婢怨吹笙。
湖旁树色眉争碧,阁里霞光舌斗赪。
喁唱每才庾并鲍,记铭畴笔腐参盲。
苏屠印指占当别
(塔亦名苏屠斋在秋泾之阳有塔对牖)
,□万齐音译巳并
⑵
。
吴处默惭仍进技,项重瞳妒漫连兵。
芜诗续岁欢当甲,陋室营年窘属庚。
珠韫衣间穷始觅,铁联门际静先撑。
租来旧帖金千两,典去时衣月二正。
污耳畏多谈屑琐,放怀缘懒计馀嬴。
穷途阮氏奚偕返,闭户颜家几并閛。
孤角有神通虱射,鼎心无怪却枭烹。
区分任我为宁我,法各随卿用自卿。
姝子赠盐名昔昔,谷中欢宴侑丁丁。
愚堂谓学能文柳,胜地期参解易京。
巫暴假妖消岁旱,梦通疑义析朝酲。
蒲团稳坐舒长昼,枕木欹眠爱短更。
枢冥识知圈外极,象玄思审律中衡。
壶盛墨汁冰凝润,钵漾帘纹浪簇泓。
铢曳晓星看映带,玉舂宵雨听琮琤。
于于醒燕斑梁语,泛泛閒鸥白水盟。
乌发幻旋螺样髻,洁牙英发菡华声
⑶
。
须芳撚遍花窥牖,影碎移频月过帡。
模准缦回栏楯密,斲方因就斧斤轻。
蛛蟠巧夕秋应比,马负祥河古似争。
敷卦圣将疑象转,下棋仙或诧围萦。
纡纹黻配姬东避
(黻形为亚)
,整坠旗输汉北征。
盂列古环从狩狝
(左传宋公为右盂)
,锦文回织借娥㜲。
芦拈异雁云飏彩,戟景灵乌日耀晶
(景读作影)
。
摹就玉章朱志改,炼登磁碟翠题盈。
逋文果否玄成草,现药真耶紫拾英。
迓我欲周千矩絜,解人祈合六书程。
符心妙字弯兼直,豁眼灵分竖与横。
肤隐蔡憝还合性
⑷
,器标周艳讵空情
⑸
。
呼天向敢凭奇问,出户当能尽吉迎。
荷叶折牵閒橹桨,柳枝垂拂闹干旌。
吾从好道长无畏,国为忧贫暂不宁。
狐堕半悲人语错,雉离偏惜物心贞。
拘忧古操愁弹罢,复旦虞歌乐载赓。
隅坐计功娴者侍,亩南招隐达夫耕。
瑜瑕判世三生慧,背向摛方一悟精。
颅顶灌光轮信解,发毫藏刹宝明诚。
驱魔大咒传持猛,度鬼诸经教演宏。
无佛断难私著论,铺笺杂引卐题评。
⑴ □音伊涅槃经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从亦不成如磨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
⑵ 苑师之□西域音万佛胸前吉祥相也此方相传作卐
⑶ 华严经愿一切众生得如卐字发螺文右旋愿意善调伏牙齿鲜洁如白莲花文理回成卐字
⑷ 宋蔡京胸前隐起卐字同佛相见夷坚志
⑸ 南唐遗事李后主长秋周氏有焚香器曰卐字金
十八忠节吟三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仲夏,赍奏人回,传行畿三月念一十八忠授命之事。闻信而于乎有哀,不第为二九流连也。哀国步之斯频,流离之子悲琐尾而歌蒙茸。曾晨星之几见,而一摘于辛卯春仲,再摘于甲午春。三人之云亡,邦家殄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谁贪天祸?谁生厉阶?是可忧也,亦可畏也。予之合忧畏而潸然出涕,迸泪幽吟,志其名,书其爵,以宠其亡,亦以永其事也。十八人者,大学士吴公贞毓自尽;理少杨钟,禄少蔡𦁖,简讨蒋乾昌、李元开,吏科徐极,御史周允吉、李颀、胡士瑞,枢曹赵赓禹、朱东旦,中书任斗墟、易士佳,署正朱议尿,侍
卫郑
允元,俱杀;刑科张镌,内监张福禄、全为国,俱磔。
周京周道已成今,空谷终须问尔音。
千里徒思奔踶马,三年颇怪不鸣禽。
榛苓但许依山隰,苗黍虚劳竞雨阴。
远听独烦君子讯,西方孰见美人心。
偶为五君子图仍叠旧韵题句
(乾隆庚辰)
清 ·
弘历
飞潜动植质纵殊,何一弗具天地性。
植中君子数有五,贞介宁随众草病。
各各图貌传其神,玉磬真称善起兴。
譬三百皆属风人,此是二南非
卫郑
。
螭坳绨几延清伴,色映祥霙春始孟。
几馀命笔聊仿为,寓意要不失乎正。
艺林偶涉那求工,玩物诚恐妨于政。
杂咏
其六
清 ·
权访
秦川开夕阳,尼邱降孔圣。
大道合天地,文章日月并。
未逢尧舜禹,空适齐
卫郑
。
大运苟如此,斯民真不幸。
子路已升堂,死不得其正。
所以颜与原,蓬户甘僻静。
抱病
(庚戌)
清 ·
黎简
我讥卢照邻,荒代困多病。
后人亦笑我,支离负明圣。
昔闻犬子贫,捷得狗监径。
作赋游天地,致身亦时命。
古者喧千秋,我何守独行。
甘心食荼檗,苦节托歌咏。
覃思奏唐虞,坚欲汰
卫郑
。
风雅斯未能,文质或偏胜。
短智诚侏儒,高足转径庭。
惟皇道荡坦,多士绝钻竞。
冶镕金无言,霜厉钟自应。
静通进退理,卧识草木性。
梦寐恬风波,言语展比兴。
茅心但须介,笔舌非敢佞。
致远恐自泥,知止入于定。
花竹费日月,豪发数坼迸。
地萌茁心机,天籁集虚听。
示病云何灭,益生幸能正。
后途戒突梯,前辙如破甑。
秦中杂感十三首
其九
清末 ·
魏源
七言律诗
水深土厚重而文,不独粗材驷铁军。
诗首秦风无
卫郑
,礼推关学匹河汾。
百年文物声名后,列郡黉庠陵谷分。
尚忆华阴徵顾李,国初诸老壮榆枌
⑴
。
⑴ 顾亭林寓华下,与李二曲、李天生交善。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