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完颜阿骨打

相关人物:共 40 位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杂花装树燕草绿,珠翠重重拥燕玉。
踏青车骑各一簇,巉天一碑杏稍出。
躲肩垂袖立马看,穹龟交龙势屈蟠。
四面浑镌堆山字,填金剜尽黑蜡斑。
冒头迁史学舜典,序字班书杂文选。
铭章生民丽且婉,太祖帝纪都一卷。
初贿肃慎兆已陈,日出之国生圣人。
周虽旧邦命维新,不事杀戮义与仁。
海青一趐海西落,两国君臣俱不觉。
鹧鸪声里降王缚,汉民不失生聚乐。
平地突起金天龙,面如紫玉真英雄。
化行江汉服羌戎,百年以来誇俊功。
参用辽宋为帝制,文采风流几学士。
磊磊高文辞称事,卓冠一代谁复似。
汴亡文物委地坏不收,独有此碑岌嶪在幽州。
荒烟莽苍无人读,使我掩面涕泗流。
郑王已自磨甘露,故珑移来立新墓。
小民世情多忌讳,更欲去除谁爱护。
不久拽仆野火焚,后人不复见此文。
攀花再读倾一樽,朗咏直过宣阳门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顺天府部
⑴ 按此诗则作于金正大天兴之间,此汴亡言金迁蔡之后,非指宋也。观不久拽仆之语,则金已亡矣
南城之西台巍巍,欲问何代筑者谁。
台前老叟为我语,创自泰和明昌时(金章宗年号)
道陵御宇思倾国(道陵章宗陵名),掖庭婑媠千蛾眉。
其中荣宠震天下,依稀忆得李宸妃。
朝陪金根辇升殿,夕则专御流苏帏。
一月日边明炯炯,六宫珠翠无光煇。
恩礼殊绝与后等,但无副笄翚翟衣。
少尝没入宫籍(本妃),论妃家阀何卑微。
腐木作柱古所戒,胡乃重色轻国为。
斯台实昔汤沐地,琼台开镜迎朝曦。
想见双蝉绿委地,兰钗半堕湘云垂。
麝脐龙髓娇不尽,腰肢柳袅一尺围。
雪艳透肤腻红重,仙姿何待铅华施。
妆成独对东风笑,藕花一朵开涟漪。
君王浓香梦魂里,紫宸晏朝酣不知。
谏臣当时尽结舌,空有伶者为嘲讥
一朝房山弓剑坠,燕飞啄矢不复遗。
卫王有诏下永巷,太阿无情血淋漓。
妖容寸斩何足惜,金源自此鸿图衰。
宝钿零落今安在,露桃犹似湿胭脂。
武元辛勤建大业(武元金太祖谥),子孙一笑寒灰飞。
台非不高筑亦壮,无奈社稷基先隳。
我闻叟语忽惊起,谓叟不必苦嗟咨。
君不见檿弧箕服亡周国,古来何限褒龙漦。
⑴ 章宗与妃共对妆台,口占曰:「二人土上坐」,命妃对,应声曰:「一月日边明」。帝大喜。
⑵ 伶官尝对御叱飞禽曰:鸟、鸟,你只向里飞。
尺五城南故国基,武元皇帝有穹碑。
苔痕手剥推终始,载记当年备拾遗金太祖也。)
沙垡拜扫 元 · 宋褧
七言律诗
一百五日侍诚夫兄出南城拜扫沙垡先垄归循宜泉桥北少东一园内有金太祖武元皇帝碑扃守严秘呼主人开门读竞憩园后小亭亭四旁植卉木成列甚多峙二灵壁石于巽坤隅移时将出主人前导复由碑前过一栅门旁锁二猴云畜四五年矣童有偶怀果戏掷调之亦跳梁可玩已而要坐外阁茵榻帘几事事皆清致以浙瓯供茗令人洒然少顷风作命仆就恳折花主人送出且以辛夷花诧献上马转至园后适李花盛开斥驺者踰墙窃致之遂归自丰宜门予偶有诗思至披云楼成唐律一章白兄抵海岸兄属和已就遂君实祗监求纸商订录呈诸公主人周姓亦颇知好客云
风花寒食旧城陬,路指湾碜思致幽。
沙陇致钱买鼢鼠,郊扉掷果调狝猴。
辛夷已受园丁献,秾李尤烦步卒偷。
自是词人多乐事,繁华那识抱官囚
⑴ 拜扫时野人获鼢丑怪可诧予以钱七十五文得之将以归遗儿子
① 在南城丰宜门外。金史臣韩昉撰,宇文虚中书。
千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
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断龙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
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天公用意真难诘,掣石成峦百丈危。
铁岸似门便出入,霜峰如戟巧排推。
山河表里归新主,城郭荒凉有故基。
设险反资豺虎窟,不如锤碎奠平夷。
① 士遂。林亨秀字。时为会宁通判。投诗于书堂。诸僚即步其韵和送。
层冰积雪锁顽阴,累雾连氛白日沈
冷甲几年边戍苦(事见上屯边几处披金甲注),重裀何处地炉深(宋史。一日大雪夜。太祖幸赵普第。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帝呼嫂行酒。定下江南之策。○赵昌父雪诗。坐守地炉终不厌。○韵海诗料。避寒煨酒地炉深。)
忍饥北海苏卿节,坦步西山定远心
羽扇挥军犹有古,书生战阵匪斯今
⑴ 楚词。层冰峨峨。○老杜诗。安得赤脚踏层冰。○李华吊古战场文。积雪没胫。○苏东坡诗。巉岩锁顽阴。
⑵ 谢惠连雪赋。累雾连氛。掩日韬霞。○王荆公雪诗。强欲侵凌白日飞。
⑶ 苏武字子卿○汉书苏武传。使匈奴。单于置武北海上大窖。不与饮食。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李白诗。苏武使匈奴。十年持汉节。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
⑷ 后汉班超在西域。坦步于葱岭西山之雪。后封定远侯。○李奎报雪诗。西山坦步壮班超。
⑸ 蜀志。诸葛孔明以葛巾羽扇。指挥三军。东坡诗。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诗。匪今斯今。○时士遂戍边。故以此借使。
女直有二,同出黑水靺鞨。在南者属于契丹,为熟女真(熟女真,《金史·本纪第一·世纪》作“熟女直”,皆通。);在北者,为生女直,皆古肃慎也。自宋祖建隆遣温突剌来贡名马,此女直求通中国之始也。逮完颜阿骨打,以宋哲庚辰取辽阿疏城,次混同江,不得渡,乘赭白马径涉,诸军随之。既济,使舟人测之,不得其底。称帝号金于宋徽之乙未。宋遣马政浮海,约夹攻辽,此中国求通夷狄之始也。燕陷辽亡,虽以燕及六州归宋,金帛子女皆掠而东。所存者,空城耳。我死汝为乞买,遂分道寇宋,非宋之自取欤?既入相、浚,宋师在河南,无一人敢拒者,小舟渡而大梁围。洎夫丁未,遂以徽、钦如青城,立邦昌为楚帝矣。宋立高宗,金师岁侵,仍以刘豫帝齐。熙亶即位,册高宗为宋帝。嗟夫!楚、齐叛臣,不足道也。二百年中叶之主,圭冕出自穹庐,宋何以为国?逆亮篡立,自剪厥支。迁燕迁汴,大杀宋、辽宗室,弑其太后徒单氏,因而大举入寇。苟非乌禄帝辽,瓜州反镝,南北之兵可遽休乎!夷狄有君,金之幸,宋之幸也。孙璟继绪,虽志存润色而诛求无艺。卫王失驭,内成沙虎之逆,外引蒙古之师。会河败绩,居庸大掠,金替元兴,于兹而决。宣宗立于逆臣,徒以公主金缯乞和于敌,终畏其逼,南徙于汴。蒙古入燕,而祖宗神御及诸妃嫔皆沦没。和宋,弗纳。遣子入寇,将谓失诸元而偿诸宋;岂知宋、元分金之约,亦如海上灭辽之盟乎?守绪弗守,弃汴奔蔡,汴帅降元,而二王两后妃嫔宗室俱赴青城,一如宋人北辕之日。元杀二王族属,送后妃于和林,在道艰楚,不啻徽、钦五国之时也。宋、元师入,虽传位承麟,一炬同烬,嗟何及哉!论者曰:肃慎苗裔,宋初贡马,犹有楛矢遗意焉。完颜始大,乞买肆毒。俘人之主,立人之臣,乱夷夏大防,易寇履正位。百年之后,仍假手于华人之崔立,以归蒙古之青城。出尔反尔,岂不信哉!熙炀济虐,金绪半刊。世宗以仁易暴,南北熙然,宜历年之逾百也。繇章及宣,蒙古浸逼。狐兔失其故穴,人竞逐之。而犹连兵宋、夏,自销锋铓。衰麻男子,方笑哭于承天;守绪承麟,空走死于河北。嗟夫!金既灭辽以俘宋,复自灭以兴元而覆宋。黑水馀孽,真夷夏所同雠,天人所必弃矣!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号成(方言谓金曰“按出虎”。)
混江赭马随鞭指,朔土黄龙次第平。
山北谁容辽假息,南侵岂俟宋渝盟。
乞买方图分道入,徽钦已驾北辕行。
立楚立齐仍册宋,熙炀继暴岂能撄。
吴山立马人何在,乌禄来燕众始生。
自璟及珣根渐拨,沙虎翻来铁木旌。
三十七辆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泪盈。
当年宋室何如此,守绪辞汴合禁声。
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
按:十年,金太祖完颜旻崩于天辅七年癸卯,当以“九年”为是。十年,金太宗完颜晟天辅七年(天会元年)癸卯即位,崩于天会十三年乙卯,当以“十三年”为是。
上京 清 · 吴兆骞
七言律诗
① 城临马耳河,在宁古塔镇城西南七十里。三殿基址皆在。殿前有大石台国学碑,犹存数十字,有天会年号。禁城外有莲花石塔,微向东欹。石佛高二丈许,在塔之北。
完颜昔日开基处,零落荒城对碧流。
赭马久迷征战地,黄龙曾作帝王州。
荒碑台殿边阴暮,残碣河山海气秋。
寂寞霸图谁更问,哀笳处处起人愁金太祖破辽,乘赭白马先行,径渡混同江,水止及马腹。既济,使人测之,其深无底焉。)
房山道中作(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朝曦散晏温,积雪化无存。
霁景春郊蔼,归云山隩屯。
大房开画㡧,金帝有陵园。
遐想天聪代,征明此致言金太祖陵在大房山我山时太宗文皇帝入关征明过房遣贝勒阿巴泰萨哈璘读文致告大旨以我朝世居明界本无意取明因其肆虐侵陵以怨报德祸及二祖又叶赫与我搆衅彼曲我直乃反助彼称兵是用以七大恨告天兴师天心助顺卑我辽阳河西之地犹欲息兵归好遣使宣诚而明人持其国大人众且欲我复还天赐国土去帝号及许以改号称汗明又不肯是以兴师至此其纳款诸城秋毫无犯云云词严义正恭读之下益凛然于兴亡顺逆天鉴昭明我国家所以承然我休革经如命者寔在于兹因行经房山感而成咏师所行无人之境明欲不亡其可得乎)
共 2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