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师丹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述初赋 中唐 · 梁肃
予幼而漂流。遂寓于江海之上。与凫雁为伍有年矣。或禄仕以代樵牧。其暇则以偫籍自娱。又尝染重膇疾。每求长桑氏之术以为疗。其他未之思也。方俟閒则追尚平五岳之游。无几何。会明诏以监察御史徵。俄转右补阙。羁守职次。未遑自免。江湖之思漫如也。閒一岁。加翰林学士。领东宫侍读之事。既微且陋。载荷天眷。上不能宣令德。通古今。当论思之任。次不足宏三善。备教谕。充端士之列。每省名位。眄章绶。中心惄然。不欲寝食。无一日而安者。三年于兹。其愧畏乃如此。时步自中禁。休于里巷。病攻其外。神倦于中。嚣焉忘形。思及道本。然后知一动一静。万化殊涂。寂然同归。未始有物。且不知夫曩岁之浮游。与今之局束。彼乎此乎。是欤非欤。杳不得其倪矣。于是作述初赋以纪怀。且贻诸同志焉尔。
我洪系兮肇昭。
耿乎伊唐。
始赞禹以陈谟。
末开国而为梁。
遭暴嬴以灭周兮。
涉天汉而方彰。
社合阳而守九江
逮七序而见光(后汉侍中褒亲悯侯讳竦作七序有传)
维凉牧之丰融(后汉黄门侍郎凉州刺史侍中关内侯讳宽见魏书)
咨散骑之殉节
遭匡攘以迁逝。
遵河右以蝉蜕
绵侯服以守业。
龟组而罔替(自酒泉以下六世郡守关内侯)
炜司空之藩魏。
宏茂德为表缀
翼翼尚书。
允明且哲
纳言执法。
乃遂乃达。
五叶而逮予。
垂慎身之芳烈。
伊孤朦之薄祐。
抚生植之多艰。
岂前修之将坠。
藐才菲而体孱。
奉徙宅之善教。
得带经之残编。
谅不师而不训。
乌识立德与立言。
洎章甫之在首。
始砺志以就贤。
思琢璞以解蔽。
终捍格而难前。
升九颢之宏轨。
探乾坤之大纪。
求专直与翕辟。
问性命之终始。
曰君子之不用。
实未成之所拟。
苟体健以立诚。
何刚柔之不履。
慨寻绎以内省。
观万动之攸归。
若扪天而罔阶。
知集木之匪危。
何大道之汗漫。
悼吾人之崎巇。
仰前哲之休风。
屡惆怅以忸怩。
且自击以自考。
亦三复而九思。
庶初筮以发蒙。
敢舍龟而观颐。
美海岳之静深。
援幽人以为期。
聿投迹于林中。
就拙者之所宜。
属夫上有圣帝。
旁求俊乂。
载驰车乘。
搜及琐细。
彼执持宪。
与匡补阙载。
宜乎学该纪律。
识洞经制。
故小人之备官。
幸不招损而速戾。
斯时也。
天光镜乎宇内。
洪棱憺乎荒外。
上躬祀于泰坛。
先假庙以告配。
百神受职以咸秩。
万国骏奔而来祭。
肆觐创五月之吉。
朝宗盛三朝之会。
月窟日际。
风行雨霈。
谬参侍从之臣。
获睹人神之泰。
又感夫翰苑崇秘。
人文是经。
乐正司业。
元良以贞。
讲艺承华。
视草承明。
莫不才侔相如。
道博桓荣。
何皇鉴之偏属。
降湛恩于鲰生。
若侧足以登涂。
方饬躬以效诚。
𢥠书绅之犹怠。
虑数马之非精。
昼兢兢以徊徨。
夕默默以屏营。
岂不以命重才轻。
惕坠而不敢宁也。
我寓我居。
于彼南里。
匪容车骑。
实远朝韨。
羌归沐以斯憩。
聊优游以休止。
旁枕大道。
其平如水。
南望南山。
横空黛起。
君子所履。
小人所视。
乍埽室以自安。
殊塞门而不仕。
于是有竹有梧。
清风穆如。
放怀端居。
元宇自虚。
遗原宪之贫病。
忘宁武之智愚。
丧我南郭之几。
尽心西域之书。
悟幻有之迁斡。
得环中之妙枢。
合乃一指。
流为万涂。
审物我之同域。
又遑遑其焉如。
何睿后之渥饰。
宜克恭以忘劬。
惟少海之洪澜。
岂勺水之云输。
伊志虑之久旷。
矧疲痾之集予。
徒端直以勿贰。
又焉能以为乎有无。
冥冥飞鸿。
其虚其徐。
英英白云。
亦卷亦舒。
吾企夫物之未及。
故浩然而述初。
⑴ 系祖汉廷尉合阳侯讳放见汉书武威九江太守高山侯讳统见后汉书
⑵ 晋散骑常侍冯翊太守扶风乡侯讳廙死悯帝之难赠吏部尚书益州刺史见晋书
⑶ 晋蜀郡太守宁州刺史扶风乡侯讳迪生酒泉太守关内侯讳秋避乱居张掖
⑷ 魏大将军洛州刺史赠侍中司空合阳公讳越见后魏书
⑸ 司空之孙隋御史大夫刑部尚书邯郸敬公讳毗隋书有传
寄子京(1058年6月) 北宋 · 宋庠
七言律诗
① 为郡八年,荣愿已息,朝恩念旧,复假相印管内枢,然思归之心日以忉怛矣
八年三郡驾朱轮,更忝鸿枢对国均。
老去师丹多忘事,少来之武不如人。
车中顾马空能数,海上逢鸥想见亲。
惟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仁。
愚翁夸甫骨应寒,宇宙因谁危与安。
治道灼知斯鞅妄,中兴窃拟导安难。
文章一伎真何益,得失他年极易观。
私喜崔骃薄班固,缪贤朱博毁师丹
春风吹我游锦官,客眸饱作沧江观。
鹤飞自由白日静,山来不断平野宽。
主人闻客倒屣迎,案头点易朱未乾。
速呼朋俦俾接席,又遣儿女来拜前。
馆中列鼎食客众,堂后鸣钟聚指千。
客来辄留张坐饮,客醉复与开榻眠。
主人投閒六年久,禄廪不继胡能然。
问之主人笑不言,神情散朗心常閒。
向来曾于我乎贷,至今尚质黄金盘。
又闻吾兄市桥尉,假五十万青铜钱。
橐中似尔空亦屡,门外车马纷阗阗。
其间犹有不知者,误谓公子非儒酸。
谁知出分本无几,况复奉赐随分班。
知之不知吾何恤,日用饮食于其閒。
西京相裔平通侯,轻财重义无敢先。
三年田家未云久,便怀富贵讥南山。
节侯有子韦少翁,亦以明经世其传。
爵之附庸有何薄,径欲忍愧从夷蛮。
人于居约视所守,又以久近察所安。
近而不渝傥可勉,久而无怨良独难。
不须远求汉诸公,姑复近考今时贤。
虽云暂閒未尝约,一念长作膏火煎。
戚然不能以一日,宁复如君之六年。
泉无昼夜盖有本,潦有朝夕繄无源。
归来试与友朋道,言之孔易行维艰。
厥今人物眇然甚,天道岂不于君还。
友朋请书为君寿,更祝养素勤加餐。
奴视中人少,庭机左戚难。
高爹嗔李白,新莽吊师丹
⑴ 原作申,据冯本改
半世惯岐路,不怕唱阳关。
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
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
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

笔端花,胸中锦,两消残。
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
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
回首行乐地,明日隔云山。
镜中勋业不须论,拭发何由得马肝。
日暮论文思李白,年衰忘事类师丹
几多归燕愁无主,是处鸣蛙总为官。
多谢天公相劳苦,梅风吹雨长琅玕。
彫年短发苦骎骎,只益孤怀叹惋深。
老比师丹浑忘事,死无钟子绝知音。
哀猿易下三声泪,独鹤长存万里心。
漫忆云峰凌羽士,故山无梦可相寻。
曾劳诗卷付苍头,一笑空囊竟莫收。
忘事师丹犹少壮,致书殷羡敢沉浮。
误惊神物空中化,却愧明珠暗里投。
已向荒祠留素壁,重来须待碧山秋。
迂程百里访夫君,层碧楼高隐白云。
山径肩舆行窈窕,风花衣袖度氤氲。
师丹典礼谁同议,苏轼文章世共闻。
黄阁论思需旧学,即看玉帛贲江濆。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