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顾方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释靖玄 朝代: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赵氏。天水人也。七岁为郡学诸生。隋初受老子法。俄悉谢去。专志经部。而频升高座。允迪玄徒。禀具已后。声闻益播。然以秦凉习俗浇薄。欲𨤲正之。以永慧命。诏从焉。即颁进脩之法。下河右使依用。元德太子。尤加钦挹。降令召至。仍俾大兴善道场。盛弘讲会。时粲法师在座谓曰。西土自道朗至今尔其接轸矣。会文帝升遐。郁兴禅定。遂应诏居之。大业七年正月二十九日。无疾而化。春秋四十有三。玄姿性慈恕。遗言必弃骸林野。于是其乡里慧严遵行之。旋收舍利。搆塔于终南龙池寺之西岑。冀州沙门明则。文以铭之。用旌厥德。 明则始犹未有声誉。及制觉观寺碑。仆射杨素见而奇焉。且奏住仁寿宫三善寺。东都译经。又入馆知缀缉。薛道衡曰。则公之文。屡发新采。英英独照。隋末卒。有文集行世。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靖玄。
姓赵氏。
天水人也。
识度淹弘清鉴悬远。
七岁任郡学生。
勤阅三冬艺该六典。
皇隋肇运便业李张。
名预黄巾身同观宇。
呼吸沆瀣吐纳阴沆。
每思五千道德良非造真。
七诫超升本为浮诡。
乃舍其巾褐服此伽梨。
澄练一心专宗经部。
时年在息慈频登法匠。
华夷钦仰缁素属目。
受具已后声势转高。
遂使化靡陇西扇荣河洛。
以秦凉荒要佛法浇侈。
将欲结其颓网布此遗矰。
具列正法要务奏上文皇。
蒙敕允述纶言奖拔。
登下河右颁条依用。
元德太子籍甚芳猷翘想钦揖。
爰降令旨远召京华。
玄遂恭承嘉惠来翔帝宇。
有令于大兴善道场盛弘法会。
飞轩鸣玉杖锡挈瓶。
总萃观风德音通被。
纵远论体舒散疑踪。
能使难者由门解宣尽力。
时璨法师居坐谓曰。
自河凉义侣则道朗擅其名。
沿历至今。
尔其接轸。
代不可削。
斯人在斯。
由此显誉京师。
绰然高步。
会高祖升遐郁兴禅定。
遂应诏住焉。
常转梵轮弘匠非少。
大业七年正月二十九日。
无疾而化。
春秋四十有三。
初玄生平言论慈悲为主。
每许遗骸弃之林野。
有天水同侣沙门慧严。
追想昔言送尸山麓。
肌肉已尽。
便鸠聚遗身。
搆兹塼塔于终南龙池寺之西岑。
树铭塔所用旌厥德。
沙门明则为文。
则本冀人。
通玄儒有才慧。
纳言敏行。
尤所承统。
文藻虽驰时未之赏。
乃制觉观寺碑。
物亦不悟。
仆射杨素见而奇之。
由斯一顾方高声问。
奏住仁寿宫三善寺。
东都译经又召入馆专知缀缉。
隋末卒于所住。
有集行世。
薛道衡每曰。
则公之文屡发新采。
英英独照。
其为时贤所尚也如此矣。
顾璜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顾璜,字渔溪,祥符人。光绪丙子进士,改庶吉士,历官通政使,改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维基
顾璜(1856年—1927年),字渔溪,河南开封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官员。
顾璜家族原籍为江苏昆山。
明朝中叶,该家族迁居。
顾璜的祖先顾方竹因避难而迁居江苏江宁。
顾璜的祖父顾逊之(字子巽)是岁贡生,后被河南巡抚潘铎(江宁人,儿时曾和顾逊之同塾念书)邀请到河南开封教其子。
顾逊之到开封一年后就病逝了,临终时留下遗言“葬吾汴梁郭外,后世子孙其勿离此。
”此后顾家落籍开封。
顾璜的父亲顾大成(字展卿)诰封光禄大夫。
顾璜出生于河南开封。
少年时,顾璜即文采飞扬,曾经和南的才子当面对对联。
光绪元年(1875年),顾璜参加乡试中举人。
光绪二年(1876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中二甲第三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后来,他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军机处行走,记名道府,内阁侍读学士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太仆寺少卿,通政使司副使。
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恩科乡试中,顾璜作为正主考官主持广东乡试。
康有为参加了此科乡试并中举,遂称顾璜为恩师。
后来,顾璜曾署顺天府府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等职。
光绪二十年(1894年),顾璜的父亲顾大成肝病加重,顾璜上疏“请致政侍养”,遂回河南开封。
此后他“谢职后依侍膝前”将近十年。
清廷设资政院后,他复出,到北京任帮办资政院事务,直到清朝灭亡。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顾璜回到开封。
中华民国初年及1920年代,他曾受聘为河南督军署及河南省长公署顾问。
他和王德懋等地知名人士经常就有关民生及地方利益的事务向当局进言。
1927年,顾璜在开封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