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求道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勋业毋庸揽镜频,空馀白发向人亲。
未论骨相无三甲,细数年华有六身。
泉石相看应笑我,萍蓬不定几经春。
尚须勇往趁晴日,竹外疏梅应斩新。
石栗子诗 明 · 韩雍
七言律诗
石栗子出广之滨海深山中郡志载其壳坚肉实如栗然广之人止识其果未尝识其枝叶全柯之奇也镇守太监陈公得之樵人转致予清玩爱其奇异特甚平生所未见因赋一诗仍归之置之座隅俟公会同览云
异果从来出海隅,谁连枝叶置盘盂。
青鸾下抱累垂卵,翠葆中攒径寸珠。
新摘槟榔形绝似,旧尝卢橘味全殊。
时和万物皆生瑞,聊作歌诗颂有虞。
拙政园,故大弘寺基也。其地林木绝胜。有王御史者,侵之以广其基。后归徐氏最久。兵兴,为镇将所据,已而海昌陈相国得之。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势争高,每花时钜丽鲜妍,纷披照瞩,为江南所仅见。相国自买此园,在政地十年不归,再经谴谪辽海,此花从未寓目。余偶过太息,为作此诗。
拙政园内山茶花,一株两株枝交加。
艳如天孙织云锦,赪如姹女烧丹砂。
吐如珊瑚缀火齐,映如螮蝀凌朝霞。
百年前是空王宅,宝珠色相生光华。
长养端资鬼神力,优昙涌现西流沙。
歌台舞榭从何起,当日豪家擅闾里。
苦夺精蓝为玩花,旋抛先业随流水。
儿郎纵博赌名园,一掷留传犹在耳(一作输人等糠秕)
后人修筑改池台,石梁路转苍苔履。
曲槛奇花拂画楼,楼上朱颜娇莫比。
千条绛蜡照铅华,十丈红墙饰罗绮。
斗尽风流富管弦,更谁瞥眼閒桃李。
齐女门边战鼓声,入门便作将军垒。
荆棘从填马矢高,斧斤勿剪莺簧喜。
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承明宫。
真宰阳和暗回斡,长安日日披薰风。
花留金谷迟难落,花到朱门分外红。
独有君恩归未得,百花深锁月明中。
灌花老人向前说,园中昨夜零霜雪。
黄沙淅淅动人愁,碧树垂垂为谁发。
可怜塞上燕支山,染花不就花枝殷。
江城作花颜色好,杜鹃啼血何斑斑。
花开连理古来少,并蒂同心不相保。
名花珍异惜如珠,满地飘残胡不扫。
杨柳丝丝二月天,玉门关外无芳草。
纵费东君着意吹,忍经摧折春光老。
看花不语泪沾衣,惆怅花间燕子飞。
折取一枝还供佛,征人消息几时归。
按:读至后半,黯然消魂。后相国未曾归里。
越中山水秀天下,君家山水越中无。
结庐已占卧龙麓,别业重开贺监湖。
湖边系艇即园子,百年三径未荒芜。
草堂位置随丘壑,闭门空翠生肌肤。
新荷绿浦凫鹥乱,古木层岩麋鹿趋。
主人交尽天卜士,坐客半是高阳徒。
袒裼竹林浮大白,茶烹兰雪炊雕胡。
我饮既醉不能去,欲眠不眠倚桐树。
击钵催诗酒政严,墨痕满壁纷无数。
槛外鱼龙风浪生,杳霭藤萝鬼神聚。
自是君家多异书,禹穴金庭何足慕。
明朝更作天镜游,扶筇踏尽山阴路。
宸翰谁将到海外,也应造物不无心。
回看天地腥尘满,可合漂流岁月深。
曾于孔训却留神,卷里煌煌宝墨新。
一日归仁宁不信,乾坤何事堕胡尘。
四字堪基万世安,岂如花鸟弄毫端。
更疑天意非人事,莫把宣和比例看。
观心偏宜静,绘事莫如素
延月启东轩,寒生影交疏。
髣髴旧栽三五枝,价比泗鼎万金铸。
不觉流光催漏箭,倏忽春去不知处。
西陵高士宅,今来集野鹜。
江南布衣子,落墨竟无据
直须大鸟落三翮(《太平广记》:王次仲变篆籀之体为隶书。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于人。徵之入秦。不至。复命使召之。敕使者曰。若不起。当杀之。诏使至山致命。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飞。使者惊拜曰。无以复命。亦恐见杀。惟神人悯之。鸟徘徊空中。故堕三翮。使者得之以进。),尽扫华山五里雾
⑴ 《论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⑵ 史记《封禅书》:秦灭周。周之九鼎入于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
⑶ 即西泠。在杭州孤山。多植梅。宋处士林逋隐居地。
⑷ 南唐画家徐熙。时称江南布衣。作画则落墨写枝叶蕊萼。然后傅色。时曰落墨法。今不传。
⑸ 《太平广记》:张楷字公超。有道术。居华山谷中。能为五里雾。人学其术者。填门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