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宜中

相关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2—1279 【介绍】: 元洛阳人,字公茂,号敬斋,又号雪斋。少力学。杨惟中与之见元太宗。太宗七年,从蒙古军南下,访求儒、道、释、医、卜人才。于德安得名儒赵复,程朱理学书籍始得传至北方。为燕京行台郎中,时牙鲁瓦赤行台,惟事货赂,遂弃官去。旋应忽必烈聘,言治国之道。宪宗欲使忽必烈尽领汉地,枢劝之谢绝,以免他日悔而见夺。从灭大理,陈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事,大理民得完保。世祖即位,授东平宣抚使,改大司农,拜中书左丞。灭宋之役,又反复陈坚止杀之诏,又请禁宋鞭背、黥面等刑。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献。
元诗选
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
后迁洛阳。
少笃于学,自期甚高。
宋内翰九嘉识其有王佐略。
岁壬辰,杨中书惟中与偕觐元太宗,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
岁庚戌,元世祖召居潜邸。
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
明年,召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司农。
四年,拜中书左丞。
至元五年,出佥河南行省。
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
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薨,年七十八。
元贞二年,赠荣禄大夫、少师。
至大三年,追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封鲁国公,谥文献。
初,雪斋与惟中从太子阔出南征,军中得名儒赵复,始得程朱之书。
后弃官携家来辉,中堂龛孔子容,旁垂周、两程、张、邵、司马六君子像,读书其间。
自板诸经,散之四方。
时河内许衡平仲、广平窦默汉卿并在卫。
雪斋时过汉卿茅斋,而平仲亦特造苏门,尽室相依以居,三人互相讲习,而北方之学者始闻进学之序焉。
许参政有壬曰:皇元启运,道复隆古,倡而鸣者为雪斋姚公。
盖宋、金之际,兵燹频仍,版帙散亡殆尽,独首唱经学,阐明斯道,厥后名儒接踵而出,气运昌隆,文章尔雅,推回澜障川之功,论者谓文献公不在禹下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7—1276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
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
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
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
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
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
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
有《蒙川遗稿》。
全宋诗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全宋文·卷八一五七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字升伯,号蒙川,又号质翁,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淳祐十年年三十四,试入太学,翕然有称。率同舍生上书攻丁大全,送南安军安置。后登景定三年进士第。咸淳三年拜监察御史,改正字,历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八年,除刑部侍郎。九年试吏部尚书、兼中书舍人。丁母忧归。德祐二年,卫王是立为帝,召黻为参知政事,随入广。及罗浮,以疾卒,谥忠肃。著作存《蒙川先生遗稿》十卷。见《宋史》卷四○五本传,又卷四七《瀛国公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9—1269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明己,号靖斋。魏了翁子。理宗宝祐中知徽州,为政知先务,民安其化。景定三年,以两浙转运副使除太府少卿,兼知临安府。
全宋诗
魏克愚,字明己,号静斋,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了翁子。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知徽州。宝祐二年(一二五四)知温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两浙运判。三年,迁两浙转运副使兼知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四九、五○)。四年,为浙西安抚使(《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一五九
魏克愚(一二一九——一二六九),字明己,号靖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了翁子。
淳祐末,以军器监丞知徽州。
宝祐二年,改知温州。
景定二年,以两浙运判兼知临安府,迁两浙运副,除太府少卿、卿,兼敕令所删修官。
晚以忤贾似道废罢,贬严州。
咸淳五年卒,年五十一。
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宋史》卷四一八《陈宜中传》,《宋元学案》卷八○,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曾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道子,一作字师孔。
曾易占九世孙。
入太学,有文誉。
理宗宝祐中,丁大全秉政,逐右丞相董槐。
唯与同舍生陈宜中、黄镛、刘黻、林则祖、陈宗六人上书攻大全,被削籍,编管崖州。
大全败,免归。
时称唯等六人为六君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全宋诗
高斯得,本名斯信(《鹤山大全集》卷五八《高不妄字说》),字不妄,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
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进士,授利州路观察推官。
端平末佐李心传修四朝史。
因冬雷封事忤史嵩之,出通判绍兴府,踰年添差通判台州。
淳祐初召为太常博士,迁秘书郎。
以言事出知严州。
迁浙东、湖南提点刑狱。
召为礼部郎中,逾年,出为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
度宗即位,以秘书监召,擢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兼侍讲。
出知建宁府。
度宗卒,陈宜中入相,以权兵部尚书召,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因处置贾似道事为留梦炎所构,罢。
有《耻堂文集》等,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耻堂存稿》八卷。
宋史》卷四○九有传。
 高斯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简称殿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四五
高斯得(一二○一——?),本名斯信,字不妄,号耻堂,稼子,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少从李坤臣学,举绍定二年进士。父死事于沔,奉遗骸以归,无意仕进。李心传方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勘。屡言事,群憸悚惧,合力排摈斯得,出知严州。度宗即位,辟为秘书监。度宗崩,以权兵部尚书召。擢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论贾似道误国得罪,留梦炎乘间罢之。宋亡,隐居苕霅间而卒。著有《诗肤说》、《仪礼合抄》、《增损刊正杜佑通典》、《徽宗长编》、《孝宗系年要录》、《耻堂存稿》等。见《宋史》卷四○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南渡后寓居婺源,字古谈。
理宗宝祐四年进士。
授无锡知县。
尝移书责贾似道误国,不报,遂归隐终老。
文天祥、陈宜中、陆秀夫皆称誉其为人。
有《隐意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97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会孟,号须溪。少补太学生。理宗景定三年廷试,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不仕,隐居以终。工词,多抒家国之恨,沉痛真率。有《须溪集》、《班马异同评》、《放翁诗选后集》等。
全宋诗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临安府教授。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元成宗大德元年卒。遗著由子将孙编为《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为第一卷。《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为第二、三、四、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诗选
辰翁,字会孟,庐陵人。
年十七,登陆象山之门。
年二十四,补太学生。
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不仕。
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
会孟天资超特,人物伟然,以文章居当世之第一流。
宋社既屋,肠断哀些,抆泪讴吟,积至万首。
文祖先秦、《战国》、《庄》、《老》等书。
字体奇逸,自成一家。
有《须溪集》二百卷。
草庐先生吴澄称其文典雅温润,明白敷畅,读之可见其为正人,非虚誉也。
词学图录
刘辰翁(1232-1297) 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有《须溪集》、《须溪词》。
全宋文·卷八二六二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少补太学生,景定三年第进士。
以亲老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宋亡,遂不复出。
当贾似道当国,辰翁对策极言时弊,以是得鲠直名,文章亦见重于世。
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
好评点诗文,多达数十种。
著有《须溪集》。
见《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三五,《宋季忠义录》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八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南昌人,字子文。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瑞州通判。宋亡入元,世祖诏求江南人才,留梦炎等荐之而固辞,被械至燕京,系狱三年放还。有《玉溪集》。
全宋诗
宗必经,字子文,南昌(今属江西)人。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
历知靖安、万安县,通判瑞州。
晋潜藩兵副,与枢密陈宜中不合,谢归。
宋亡,元世祖诏求江南人士,获留梦炎等荐,固辞,迫胁以去,械至元都,系狱三年乃放还。
有《玉溪集》,已佚。
事见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
今录诗三首。
孙嵘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馀姚人,字仁则。第进士。复中博学弘词科。任监察御史,排斥奸回,不为身谋。累官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卒谥忠敏。有《读易管见》。
全宋文·卷八○九一
孙嵘叟,字仁则,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馀姚(今浙江馀姚)。
淳祐七年第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
咸淳中累官监察御史,论贾似道罪当斩。
德祐初,元兵渡江,至御前乞依任文天祥,窜陈宜中等。
官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卒谥忠敏。
著有《读易管见》。
见《宋元学案》卷五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宋史翼》卷二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5 【介绍】: 宋绍兴新昌人,字仲潜,一字伯晦,号修斋。
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
度宗咸淳初,累官参知政事。
十年,为左丞相兼枢密使。
恭帝德祐元年,自请罢相回乡招募忠义抗击元兵,未许。
又言贾似道专权误国之罪,始降诏切责似道。
寻进平章军国重事,因素与陈宜中不协,罢相奉祠。
有《言子》。
全宋诗
王爚,字仲潜,一字伯晦,新昌(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知常熟县。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通判泰州,历知滁州、瑞州。淳祐五年(一二四五)迁淮西总领。六年,为尚书左司员外郎。七年,出为福建提刑,知温州、宁国府。累官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为左丞相。《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全宋文·卷七六七九
王爚(?
——一二七五),字仲潜,一字伯晦,新昌(今浙江新昌)人。
嘉定十三年进士,历知常熟县,通判泰州,知滁、瑞二州。
淳祐中迁太府寺丞、户部郎官、秘书少监,出为福建提点刑狱,知温州、宁国府。
宝祐元年权礼部侍郎,兼国史编修。
奉祠,提举宫观。
景定初任吏部侍郎,迁礼部尚书,徙吏部,出知平江府。
度宗立,拜同知枢密院事,咸淳二年,除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
复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大使。
十年,拜右丞相。
德祐元年擢左丞相,进平章军国重事。
陈宜中不协,罢政充醴泉观使。
同年卒。
编有《言子》三卷(存)。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九,《南宋馆阁续录》卷七,《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九、二○、二一。
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