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骙

共 8 首
熠熠宵流(又)
宋陈骙《文则》卷上 《文则》:张茂先《励志》诗云云。虽变二字以协音韵,而不知诗人言萤有缓飞之意,言毛有至轻之喻。
陈叔进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乡里衣冠久不振,后来犹喜有斯人。
曾为蓬岛神仙主,端是储闱羽翼臣。
大节已观能直己,小淹何惜且临民。
君家幸有佳山水,莫向他乡别卜邻。
有鹑不博禾三百,却向枯河掷钓缗。
他日陈平宰天下,如瑜翻作指囷人。
题文津阁(嘉庆丙辰)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津阁年年率有诗,今来归政合停词
不妨麟意聊为殿,试看乌光迅若驰。
曾巩黄香辟侧艳,程俱陈骙示仪规。
万千卷固是中庋,贻笑书城行者谁。
按:乾隆辛酉举秋狝之典因来此驻跸壬辰以后每过夏至大祀即来避暑率成恒例如含德斋(在清舒山馆内额为斋额皇祖御书予辛巳题什有书含德每憩缅尧箴之句)鉴始斋(予年十二时蒙赐居于此处读书因以名之不忘始也)文津阁(是阁与紫禁御园盛京之三阁均仿范氏天一阁之制以贮四库全书者详见阁记)戒得堂(命镌皇祖圣寿望七时曾戒之在得四字小玺予庚子七旬万寿前作是堂于清舒山馆之左因以戒得名堂详见前后记中)永恬居(额亦皇祖御笔予甲戌年续增山庄二字名之三十六景此其末一景也)招凉榭(在远近泉声之旁子题曰招凉榭每年避暑来此必有题什悬楣间上年已遍即有题满罢咏听其常之句盖以上年已满六旬今岁即可不必例咏矣)诸处积年之诗张壁已满今幸纪元符愿授玺观成似此例作之诗原可停吟惟今年子皇帝掖奉安舆驻斯待狝亦千古未有之盛轨即景抒怀又有不能已于言者但八旬望九归政养閒之老人诚宜一切从简且五集已盈四万馀首亦自厌其多矣意将大减拈毫因书题阁之什并识如右
⑴ 阁始于乾隆甲午秋越次年乙未夏蒇功驻此因赋诗落成至乙巳年是阁全书三万六千册亦告成庋架至今十二年矣每年来此率有题句今既归政似可不必依例成吟然初命编辑全书之时予已年过六旬乃踰十年而四阁之书俱成迄今插架又踰一纪即此举凡如愿事幸观成何莫非也上苍鸿佑偶来憩览又不能不一抒毫
⑵ 广韵集韵古穴切音玦
词源万派汇冲融,著录诸家一折衷。
八代韩公能振起(堂东韩祠。),群经御定益尊崇。
师儒唐宋规难并,故事洪陈辑孰同(洪遵《翰苑群书》、陈骙《馆阁录》。)
拜手赓歌千载遇,光华复旦日方中。
曝书犹是宴馀春,直舍轮番入及晨。
绿树红窗尘不到,琅函玉字庋来新。
官联艺苑兼芸阁,掌故先程更后陈陈骙《馆阁录》亦载曝书会,实本之程俱《麟台故事》。)
七载充衔无寸补,静看砖景画廊循。
包胥三日楚人哭,无衣两章秦国诗。
兰亭虽有好笔法,不知此等句字如何忍书之。
所以卷尾跋一律,跋者魏国秦太师。
辞曰天锡勇与智,投戈讲艺臻昌期。
拜请刊石国子学,臣与学者交勉兹。
是时国学庑新辟,前洋街即岳宅基。
湖山大石斲清润,淡黄越纸钩毫釐。
鸾翔凤翥纪洪迈,檐楣阁榜标淳熙。
当年臣寮竞赞咏,馆阁著录于陈骙
我独爱诵曾家铺叙语,以冠诸帖诸鼎彝。
上言靖康丁未夏四月,中兴嗣位方时危。
下言绍兴癸亥立石日,北兵日日军书驰。
乃能翰札亲御小行楷,前后百碑十万字有奇。
汉魏一体三体后,未若努趯尤妍姿。
唐石尚完此转阙,摩挲得不深嗟咨。
中宫续笔何用辨,风雨岁岁苔花滋。
百川放沧海,源委归有极。
浙江胥江涛,万顷环溭淢。
上应天北斗,垣正中台直。
作股肱喉舌,如毕荣旦奭。
维帝时敛福,八荒庆同锡。
薄海呼嵩声,仰公歌八伯。
奉诏拜于乡,为乡父老式。
𨓹者岁辛巳,稽首来玉墄。
白云司故事,香山蹋前迹。
升平熙洽瑞,爵齿德弥陟。
既昌多祉受,况培人文脉。
昔校畿辅七,六载持玉尺。
岁时集诸生,大义亲指画。
齐鲁韩毛诗,施孟京费易。
门墙著录徒,铅椠谁敢释。
贱子甫九龄,绪论后乃获。
侍坐香树斋,茶烟漏初寂。
始闻六艺旨,尽解诸儒惑。
论诗到三唐,何有王李格。
字字归本原,仁义忠孝则。
前辈于为文,多本稽古力。
别才非关学,此语恐有激。
小长芦钓翁,晚岁心转亟。
椟中八万卷,上纬下方域。
旁罗物象数,胥圣经是职。
池南亭在否,应尚剩朱墨。
公与翁一手,后学敢默息。
翁老经所遗,由家讫乡国。
宣讲与立学,若轮之有轼。
终篇及家学,自叙匪矜饰。
古人学致用,岂敢自珍匿。
必共闻共见,于政可辅翼。
所以刘子骏,勤苦为剖析。
石渠白虎儒,论难同讲席。
盖与辟雍礼,表里著于籍。
诸经诸史志,暨款识金石。
荀王阮所录,什一于千百。
爰逮崇文目,手校凡几册。
陈骙洪遵编,掌故粗可识。
婆娑木天阴,刘井柯亭侧。
老眼炯炯光,闻纸犹蚁黑。
一十四签外,部分已捃摘。
条目授何人,不得付雕刻。
姚黄杨吴家,求访竟何得。
及今犹可为,事未百年隔。
长水诸子姓,未艾君子泽。
两浙老经师,三馆旧耆德。
岿然鲁灵光,岂但学士柏。
伏生授非远,窦公书可𧠨。
新知望南云,旧贯忆东壁。
岭表又七载,赏析久离索。
香山(黄文裕佐。)翰林记,散失谁䌷绎。
经说叩其家,揽古空怀恧。
问津川无梁,非公藉谁迪。
江海逾万里,几席即三益。
秋风动书窗,满纸飞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