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若讷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四贤一不肖诗 高若讷(1036年5月) 北宋 · 蔡襄
人禀天地中和生,气之正者为诚明。
诚明所钟皆贤杰,从容中道无攲倾。
嘉谋谠论范京兆,激奸纠缪扬王庭。
积羽沈舟毁销骨,正人无徒奸者朋。
主知胶固未遐弃,两轓五马犹专城。
欧阳秘阁官职卑,欲雪忠良无路岐。
累幅长书快幽愤,一责司谏心无疑。
人谓高君如挞市,出见缙绅无面皮。
高君携书奏天子,游言容色仍怡怡。
反谓范文谋疏阔,投彼南方诚为宜。
永叔忤意窜西蜀,不免一中谗人机。
汲黯尝纠公孙诈,弘于上前多谢之。
上待公孙礼益厚,当时史官犹刺讥。
司谏不能自引咎,复将己过扬当时。
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
朝家若有观风使,此语请与风人诗。
群经分上下,大节凛终初。
国仰谟猷在,人传论议馀。
藏家惟古器,纳圹或奇书。
儒者哀荣极,临觞降玉舆。
恳上畿庭印,来敷秘殿经。
退朝多谢客,隐几或忘形。
道胜于生达,时穷与化冥。
高谈无复见,遗像泣丹青。
未卒金华业,俄闻卤簿行。
音容如夙昔,文雅是平生。
偃蹇丹旌动,徘徊素骥鸣。
霜风九京路,凄怆国人情。
若讷上人归衢州 北宋 · 苏颂
五言律诗
应供何来此,囊书谒紫宸。
清閒频赐对,止观久谈真。
恳谢兰袍宠,恩颁宝字新。
重还乡寺日,学侣益归亲。
学术儒林老,人流国士尊。
立朝惟直道,寤主有嘉言。
高议留帷幄,清风遗子孙。
音仪嗟日远,隧路閟东原。
宠禄功名孰与同,平津儒者仕三公。
前言往行通今古,素节清规壹始终。
岩庙犹传风采盛,燕堂俄怆笑谈空。
从来操尚人知少,独有遗思在圣衷。
未遂退休时望系,再烦居守主恩优。
自缘齿德高群牧(丁本、道光本、钞本作后),须在山河最上流。
猿啼旅思悽(秋日峡中感怀)
以上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 《湘山野录》:高副枢若讷一旦召姚嗣宗晨膳,忽一客老郎官者至,遂自举新诗喋喋不已。姚潜计之,此老非玩不起。果又举《甘露寺阁诗》云:“下观扬子小。”姚应声曰:“宜对卑末狗儿肥。”虽愠不已。又举《秋日峡中感怀》曰:“猿啼旅思悽。”姚应曰:“好对犬吠王三嫂。”老客振色曰:“是何下辈?余场屋驰声二十年!”姚对曰:“未曾拨断一条弦。”因奋然而去。
吾观自古贤达人,出处何常唯适义。
区中每起山薮思,象外剩开烟霞地。
钓泽羊裘早见几,浮海鸱夷即行意(史记。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故怜南国怨椒兰,且吊东都殄宦寺。
亦有痈痤得车者,肯识人间有羞愧(欧阳脩与高若讷书。不知有人间羞耻事。)
所以高人善醒俗,往往名喻称解事。
苏门赠言患才多,华岳占形嗟术秘。
休官共诵灵澈句,誓墓尚传羲之字(王右军有誓墓文。)
昔时玉局苏老仙,才高命薄何憔悴。
坳堂谁挂渡海筏,荟蔚却巢垂天翅。
风流绝代迈李白,痛哭忧时追贾谊。
绍圣年中事反覆,所贤非贤愚为智。
金门石渠一梦幻,琼海珠厓频迁次。
双龙再闭丰城土,六瑚奈抛明堂器。
怜才独有金山禅,咄唶神骥并驽驷。
手持圆镜照十方,拟与仙翁服魔魅(山谷诗。乞与服魔大圆镜。)
畏路羊肠久知难,荣名鸡肋今宜弃。
尘根永断觉路开,一超真有如来位。
奇言至论若指掌,莞尔元非寓嬉戏。
㪺来沆瀣自爽口,编得珠玑动盈视。
吁嗟先民亦有言,生死浮休(鹏鸟赋语)轩冕寄。
邈邈高风世绝攀,茫茫苦海人争坠。
为诵归宗偈中语,散落曼陀满空至
⑴ 方正学诗。羊裘老子早见几。独向桐江钓烟水。
⑵ 庄子。秦王有病召医。破雍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矣。
⑶ 坡劄子。耻复与群小计较短长。直为世间高人长者所笑。
⑷ 孙登谓嵇康曰。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⑸ 法华经。如来说法。天雨曼陀罗花。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